柔性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3-05-26 22:06赵龙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班干部柔性意识

赵龙

在小学阶段,班级管理是一个关键要素,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传统的班级管理往往容易使教师陷入刚性管理困境,这种管理方式明显滞后,并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成效。而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班级管理活动也要与时俱进,以柔性化管理策略为切入点,以更好地打动学生内心,充分发挥小学教师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感染学生的心灵,推动小学生形成较好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以及综合能力。本文围绕小学班级管理展开深入剖析,探究柔性管理策略的应用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适当放权管理

小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管理方式中的不足之处,树立柔性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首先,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将权力下放给学生,鼓励学生树立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为更好地形成柔性管理创造前提条件;其次,教师一定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使学生正视自身在班级中的作用,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再次,小学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调整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使学生发现教师的转变,积极与教师一同形成正向的管理意识,为班级整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教师应尽量与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积极改变管理策略,使管理工作刚柔并济,确保班级管理质量。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和身心发展情况,灵活地采用鼓励的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引导学生了解自身、反思自身,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成长后,教师要进一步带领学生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并逐渐渗透班级管理理念及方法,使学生从内心树立班级管理意识,逐渐对班级管理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给予学生一定的机会,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在反复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自觉性和管理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有意无意地向学生渗透班级管理的重要价值,以及每一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逐步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充分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班级管理责任感。

二、选拔班干部,壮大管理团队

积极组建班干部团队,以班干部团队为首展开班级柔性管理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尽量以激励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积极进行班干部交流和团建活动,使班干部更好地提升主人翁意识。教师在日常班干部培训活动中应积极做好学生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工作,组织班干部定期轮岗,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获得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更好地体会班级管理的根本责任所在。另外,在进行班级管理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参与班干部的选拔,这一点在班级柔性管理中尤为关键,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在管理中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减轻教师的管理压力。

例如,在某班级管理中,教师每学年都会利用开学的第一周进行班干部轮流选举活动,秉持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选举。选举过程实行不记名投票制,使学生大胆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班干部,无形中促进了后续班级管理活动成效,全员都能配合班干部管理活动。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强化班干部的综合能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为学生留下民主包容的管理印象。完成竞选后,教师要公平地唱票,根据唱票结果宣布班干部管理成员,不仅能够保持选举过程公开透明,也能调动学生参与班干部选举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可以制定轮岗制度,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不同管理角色的重要价值,更好地促进团队合作,将柔性管理切实落实在班级管理活动中。

三、引导自我评价,建立反馈机制

相较于传统的刚性管理路径,柔性管理往往更注重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管理价值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自我评价意识。自我评价本身是一个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思想觉悟的重要路径,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律性较差,教师要引导其加强自我管理,通过自我评价充分挖掘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改正,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配合班级和班干部的各项管理行为,落实班级管理成效。当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方法,使其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使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中实现更高效的调整路径。评价反馈机制建立过程中包括两大关键要点:一是数据的反馈信息,这一反馈信息必须充分涵盖具体的时间、人物以及事件;二是要做好定量数据的反馈工作,包括学生的日记、课堂纪律评分表以及班级管理手册等,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体现柔性管理的价值。

例如,在某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名活跃且调皮的男生经常在课上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影响班级的整体纪律,很多学生都在反映该男生的不足之处。教师经过了解发现,该男生脾气比较急躁,在表达事物的过程中容易选错方式,而且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对自己犯的错误并不清晰。教师便引导该男生发生类似事情时,首先要冷静下来,思考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其次,如果觉得自己做得正确,那么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心平气和地交流;再次,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最后,教师鼓励该男生在日后的学习活动中要保持冷静,切忌过于浮躁,先思考再行动,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

四、打造柔性文化,营造积极氛围

班级的文化氛围是整个班级管理活动的关键,教师一定要尽量优化班级内部文化氛围,使文化氛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也是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班级文化氛围的打造上,除了要做好整体的硬件环境以外,还要做好软性文化氛围的构建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整体环境,打造更好的班级内部环境。比如,通过绿植营造清新活跃的氛围;利用一些节日节点针对性地打造环境氛围,如圣诞节悬挂一些圣诞装饰物,儿童节悬挂一些儿童喜欢的装饰物。当然,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打造环境氛围,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鼓励学生大胆建言献策,为班级建设做出贡献,从而更好地实现整体教室环境的美化效果。

例如,在某班级管理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师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在班级内部构建文化主题,文化主题则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或比赛而确定,更贴合学生的喜好和需求。首先,在班级的文化角落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文化角的搭建,尽量融入一些创新的管理元素和内容,使文化视角更豐富,发挥其根本的文化作用。其次,教师鼓励学生每人选择一本最爱的课外读物带到学校,置于班级的文化角,充分丰富文化角的资源。再次,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由专门的班干部进行管理,做好图书的借阅、归还及登记工作,确保所有图书在学期结束后完整地归还给每一名学生。最后,除了构建文化角,图书角还可以形成生物角,通过绿植陶冶学生身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优化师生关系,实现民主包容

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包容、和谐的环境中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而这也是柔性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成效,有利于学生积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共同支撑班级的管理活动,从而提升管理成效,实现刚柔并济的管理目标。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发展能力。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亦师亦友的教学管理成效。最后,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影响学生,使学生为班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例如,在某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沉迷于一些学习以外的事物,如有的学生沉迷于悠悠球游戏,有的学生沉迷于电子设备,很难控制自身的学习节奏,影响了学习质量。为此,教师针对这一现状积极思考,首先,与学生家长沟通,形成管理共识,在思想上规范和引导学生,逐渐将其拉出沉迷的困境。其次,教师积极与家长进行线上沟通,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为学生后续的成长做好铺垫。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应秉持刚柔并济的管理策略,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自主行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班干部柔性意识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竞选班干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