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26 16:39王小霞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古诗词诗词

王小霞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诗词素养。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编排从内容、体裁、难易度上都贴近学生的水平,语文教师站在教学实践角度,借助体验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品味这些优美经典的古诗词,能够让传统的古诗词在语文课堂重焕魅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品鉴水平。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气魄的体现,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推动小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迈上新台阶。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有沉浸感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路径紧密融合,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古诗词教学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初步体验,先声夺人

(一)示范诵读,引发感悟

未解其意,先闻其声。统编版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古诗词都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名篇,令古往今来的人们口口称颂,其中有不少篇目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都有所耳闻。“体验”一词本身有着“尝试”的意味,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让学生先试着摸索一首诗的外层,学生有所感悟后再深入讲解。古诗的外层直接表现为诗的体裁和音律,也是学生接触古诗词时应了解的基本文体知识。小学阶段的古诗词一般是五言或七言绝句,两者在诵读时有着平仄和重音上的差别,因此体裁和音律是息息相关的。古诗词往往微言大义、含义隽永,在遣词造句上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很多学生最初接触时都有畏难情绪。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先试着接触古诗词,初步感悟其中的魅力,吸引和鼓舞学生继续学下去,在还没有完全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含义之前,先进行诵读,把握诗律,在抑扬顿挫、婉转动人的诵读节奏中品味诗词的魅力。

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示儿》,这首诗表现了陆游忧国忧民、悲壮愤慨的情怀。不了解背景知识,还未有过这种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小学生,起初很难读出诗中强烈的情感,教师可以采取示范诵读的方式,或由教师带头示范,或展示音视频资源,让学生迅速把握本诗的节奏和韵律。示范诵读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通过声音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古诗世界,让学生初步体验古诗的魅力。就《示儿》这首诗而言,朗诵者的声音应浑厚强健、铿锵有力,每一联要做好断句,联与联之间的情感转换要自如衔接。通过示范诵读,学生渐渐由“读”转“诵”,即使效果不十分理想,但至少已经把握了作品的节奏和情绪,对诗词本身也有了自己的体悟,从而为后续的古诗词教学奠定基础。

(二)情境构建,品味韵律

古诗词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底蕴,单纯地默读和阅读不足以达成对古诗词篇章的完整理解,因此教师在组织体验式教学时,一定要单独开辟咏诵环节,让古诗词在学生的声声朗诵中鲜活起来。示范诵读使不少学生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于是学生跃跃欲试,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实际,给学生预留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尽情体验古诗词的魅力。

课堂环境不过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而诗词世界却是气象万千的,学生在古诗词中可以跨越时空,回到古代劳动的人民之中,唱和《清平乐》;还可以去往西湖、洞庭湖等胜地,目睹诗人笔下令人心旷神怡的千古美景。虽然世异时殊,但这些情景都被完好无损地保留在古诗词中,等待学生去探索和发掘。因此语文教师要继续推进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学媒体、工具等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古诗词情境,让其借着情境的感染和引导,诵读出令人满意的效果,进一步品味诗中的韵律。

例如,四年级下册的《塞下曲》,这首诗短小精悍,寥寥几句便营造出战前的紧张氛围。语文教师可以搜索网络资源,将诗词内容转化为图片、音频或视频,为学生构建相关情境,学生一边欣赏图景一边诵读原文或者通过紧张激烈的背景音乐调动情绪,如身临其境,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密切关注敌人动态的士兵,然后自然地诵读出诗词内容。这样的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在后续的古诗词学习中,学生也能借助教师提供的多媒体素材,自然地将自己想象成诗中的某一个角色,带着特定的视角去诵读、去体验。体验式教学让原本枯燥的诗词诵读显得新鲜有趣,教师要准确把握古诗词的体裁和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情境氛围,提升学生的诵读效果,让学生卓有成效地把握诗词韵律。

二、深入体验,探寻诗境

(一)背景解读,畅游诗境

古诗词字数不多,但背景往往是复杂的,是值得探究的。要想真正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体验式教学等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还要带领学生回归诗词背景,以背景解读为切入点完善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认知。背景知识对赏析和学习古诗词来说尤为重要,大多数古诗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联系诗词背景进行解答。同时,背景解读有助于营造诗词学习氛围,将古诗词放在具体的时代、社会和情景中去理解,可以开阔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思路。

例如,在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時,学生初读诗词,认为诗中所写有些夸张:“初闻涕泪满衣裳”,刚听到消息泪便浸透了整个衣物;“漫卷诗书喜欲狂”,喜悦之情几近发狂。学生的人生阅历尚浅,且古今时代背景大有不同,一开始不能完全深入诗境。当教师为学生铺陈讲解该诗的背景后,学生想必就能体味到诗人充沛激烈、笑中带泪的感情了。在梳理本诗的背景时,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作者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二是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正是因为杜甫在唐朝中后期的安史之乱中屡遭波折,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忧国忧民的创作才能震撼人心。

经过对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的学习,许多学生不仅加强了对本诗的整体感知,而且进一步把握了杜甫鲜明的写作特色。正是因为他怀着对国家命运和黎民苍生的深厚感情,在战争捷报传来时才会“涕泪满衣裳”“喜欲狂”,他的泪水和笑容不仅为个人,更是为国为民,学生也就能够顺理成章地理解后文,作者的思绪已经飘向远方,开始计划出行,纵游天下美景。整首诗表达的情感是喜悦激烈的,学生了解了本诗背景后,感受到的不仅是喜悦和兴奋,还体验到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足以借助背景知识认识到杜甫文笔之精炼、富有感染力,通过文字传递情绪,诗歌的情境便逐步构建起来。当学生对古诗词背景了解更深入时,也就逐渐把握住了古诗词的脉络,能够更自如地畅游诗境,带着亲身体验去感悟古诗词的魅力。

(二)诗画结合,想象体验

古诗词往往通过寥寥几笔就能够展现一幅和谐美好、引人入胜的画卷。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画一体论”更是说明古诗与图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背诵古诗时也常借助想象图画的方式记忆诗句,这说明诗画结合有助于学生深入体验诗歌内容,学生能够以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升华诗歌阅读体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画作,让学生畅游古诗词情境,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等篇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绘画创作。这几首古诗均以写景为主题,诗句传神,读来令人视野开阔,学生既可以一句一画,也可以结合整首古诗来作画。当然,这一教学方法并不要求学生的绘画水平多高,而是让诗句与学生的画笔结合起来,边画边想象。同时,学生在读诗和背诗的过程中也可以想象相应的图景,真正地达成诗画结合,让学生在诗境中自由想象和畅游。

三、沉浸体验,品味诗情

(一)问题导学,激情引趣

体验式教学重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语文教师不妨采用问题导学法带领学生深入诗境、感悟诗情。语文教师不仅要深入教材,琢磨每一首古诗词的特色、钻研教学路径,还要放眼现实生活、瞄准学生的兴趣点,将诗词与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时,本诗的主题不难理解,“中秋”“月亮”是许多文人墨客所钟爱描写的,如何将常见的主题变得更有趣、更具有讨论性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学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经验展开互动,让学生想一想小学阶段学过哪些以月亮为主题或意象的诗词,利用拓展性问题减轻学生的焦虑,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思路,让其带着愉悦的心态进入学习。很多学生首先想到李白的《静夜思》,还有的学生提到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暮江吟》、张继的《枫桥夜泊》等,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有了这些古诗词学习经验,学生便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快速进入古诗词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字斟句酌,以关键词句提问学生,如首联中的“地白”指的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见过“地白”,对此有什么感受。很多学生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种“地白”,但是曾经看到过地上积水中的月亮,借着水的折射,月亮在地上更加有光泽,令人神往。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月亮,诗中没有直接表现月光,而是通过“地白”一词传达出空灵宁静、清冷澄澈之感,再配合“树栖鸦”,动静结合,更显月光之宁静皎洁。颔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冷气袭来、桂花飘香的情景,但学生的阅读体验各有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所看到的桂花不如白天那般十里飘香,夜间的桂花被露水打湿,更顯香气清凉;有的学生还想到蟾宫折桂,想象月宫中的嫦娥、玉兔、吴刚是怎样的情态。这些问题都带给学生很多启发,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古诗词用语简练,寥寥数语就能抒发出多层次的情感,不论是理解诗词还是发散联想,古诗词体验式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是必不可少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撇开个人所见与心绪,以一种疑问的姿态面向所有人的思亲之愁,不直接倾诉自我,而是用委婉的问句来表达,这种手法别具一格,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也较少遇到,很多学生纷纷表示这句写得好主要体现在“落”字。由此可见,问题导学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诗词体验情境,带动了学生的阅读思考。

(二)拓展思考,情感共鸣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小学生有时很难体会一些诗中传达的情感,虽然借助背景介绍等方式能够帮助其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但要达到情感共鸣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思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古诗词阅读体验,深度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感知力。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清明》《元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古诗时,这几首诗以传统节日为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许多关联,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拓展思考,分析古诗中的传统节日与现代生活中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异同,如前两首诗中提到的清明节和春节,今天人们的过节习俗已经有了较大变化,学生可以以此入手深入体会诗中传达的情感。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在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古诗词体验式教学路径,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古诗词跨越千年而历久弥新,语文教师要以体验式教学为依托,在语文课堂中带给学生更多新奇有趣的体验,真正将古诗词融入学生的心灵和生活中去。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逐步提高,古诗词的学习世界被慢慢打开,从而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验式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