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建模意识的方法

2023-05-26 16:59袁慧春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建模数学知识意识

袁慧春

在新课标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培育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和应用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学生拥有清晰的学习思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围绕“培育学生建模意识”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训练学生思维品质和知识整合能力,取得最佳的高中数学教育成果。

一、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建模现状

(一)教师的建模能力和建模意识较弱

在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了培育学生建模意识的重要价值,但是在具体落实中,为了追求高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少围绕“建模”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而且无法提高教师自身的建模能力。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建模的认知不够深刻,不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建模能力和素养。

(二)学生自身数学建模能力较差

受應试教育影响,更多的学生愿意用“题海战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习过程中问题的总结和归纳,导致动手实操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较差。新课标更关注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很多高考题目都需要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解答,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建模意识,根本无法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影响了解题效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

高中数学建模活动可以唤醒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实践和学习的良好习惯,着重训练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首先,基于具体化的学科情境,数学建模能够引领学生站在数学角度解决现实问题,借助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描述问题,从中梳理数学知识间的关联性以及解题思路。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学会从真实问题中了解数学的本质,站在数学角度看待客观世界,积累更多解题技巧。

其次,数学建模流程包括构建情境、给出实例、自主探索、设立模型、解决问题,能够唤醒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引领学生科学处理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数学建模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具备相应的条件与背景,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学生亲自去验证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科综合素质。

最后,数学建模活动是搭建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的桥梁,引领学生深入调查社会现象和问题背景,甚至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解析问题,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学生在建模活动中相互交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新课标背景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建模意识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探索知识,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在生活中探索问题,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数学建模就是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创设数学情境,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串联数学教材知识,训练学生学科知识整合能力。数学建模能够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启发下有技巧、有导向地解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较熟悉的“看电影”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以下问题:“电影院拥有电影票定价的权利,那么针对不同场次的电影,怎样安排票价可以让电影院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呢?假如电影院中有大剧场和小剧场,如何安排大剧场和小剧场的位置和票价呢?”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为数学建模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验证猜想。

在高中数学建模活动中会涉及问题的提出、构建模型、计算工具等,通过数学建模解决真实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了达到1000万的盈利目标,公司为销售人员制定了激励措施,如果销售人员自身的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那么就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且随着销售利润的增加,奖金也会随之增加,但是综合奖金数额不能大于5万元且不可以超过利润的25%。可以采取以下奖励模型:y = 0.25x,y = log7 x+1,y = 1.002x,请问哪个模型可以满足企业的奖励需求?”在这个问题中,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求得答案,而是以给出答案的方式让学生推理,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以绘制题目中的函数图像,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深入探究数学模型,最终得出y=log7x+1这个模型最符合企业的标准。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体现数学建模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对学生来说,数学建模过程较为复杂和抽象,对自主建模存在强烈的抗拒心理,建模意识较差。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找一些日常实践中熟悉的场景、素材和案例,以唤醒学生的建模意识,引导学生用建模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训练学生的学科建模能力。

例如,面对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建模的方式从多角度思考,找到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设定以下问题:“一个酒店中有三人间和双人间两种类型的房间,双人间普通房的价格是140元/天,豪华房的价格为400元/天;三人间普通房的价格为150元/天,豪华房的价格为300元/天。国庆节期间,酒店推出团购半价优惠活动,一个旅游团共50人,一共花费1510元,且双人间和三人间全部住满,如何为这50个人分配房间呢?”在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方程模型来思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将普通双人间设置为x,普通三人间设置为y,关联方程解决问题;有的学生则设定豪华双人间为x,普通三人间为y。虽然每个学生的建模和解题过程不同,但是思路都是正确的,从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建模能力和解题能力。

3.在反馈练习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生论证了模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数学建模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建模的本质,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教师可以在反馈练习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建模意识。例如,咖啡厅推出开业活动,购买咖啡后,用3个空的咖啡杯能够免费换一杯咖啡,目前有11个人购买了咖啡,这些人一共能喝几杯咖啡?学生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建模过程有了全面了解,增强了建模能力。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1.引入数学建模素材。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而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引入数学建模素材,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数学建模活动的机会。拓展数学建模素材时,教师可以关联真实生活、市场经济或时事热点来展示问题,如保险、储蓄、利润、成本等,这些都是一些优质的数学建模素材。只有将建模素材融入数学课堂,才能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建模经验和建模方法,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同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多面体、排列组合、概率统计、方程与不等式及函数知识时引入数学建模素材,如供求和存储、市场预测、经济图表、环境保护和规划、增长率等,让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借助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

2.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建模思想。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重点剖析教材中蕴含的建模理念,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首先,在备课环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背景知识,精心设定教学情境。如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引入炮弹轨迹问题;在讲解数列知识前引入国王下象棋的故事。其次,正式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构建微型数学模型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模型,引发学生深入探究,借助已知知识探索未知问题,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了“定积分”知识后,教师可以围绕变速直线运动路程和变速功等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方式解决问题。又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更扎实、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3.优化数学建模活动评价。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体现数学建模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除了要科学设定数学题目和教学情境之外,还要重视优化数学建模活动评价,了解学生的动态化表现,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作品上交、现场观察、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水平、解题能力及学习进度,重视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的融合,训练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三)与时俱进,通过信息辅助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将所有关注点放在分数和成绩方面,而是围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理论知识的同时,收获更多的学科技能和经验,为之后运用数学知识奠定良好基础。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信息辅助渗透建模思想,让数学课堂更有趣,展示智慧课堂的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促使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活动中得到有效训练,提升建模意识。

例如,在讲述“三角函数”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展开建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与合作,从而擁有更多互动和学习的机会,在团队的协同努力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对数学建模的认知,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在讲评课中渗透建模思想,让学生归纳解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为学生布置练习题,挑选出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评。由于“三角函数”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对重难点知识有个清晰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最后,教师要在课后拓展环节渗透建模思想,让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平台查找课外学习资源,健全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锻炼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信息搜集能力等,为之后应用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四、结语

高中数学课程的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教师不能局限于表面知识的讲解,而是要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学生系统地梳理数学知识结构,从而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取得理想的数学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建模数学知识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