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2023-05-26 18:34张绍云
天津教育·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活动

张绍云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打造全新的教学形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单篇阅读的局限性,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构思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取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成效。本文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落实新课改标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学生对不同民族和地域中的民俗文化有更多了解,带给学生独特的启发和感受,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阅读《昆虫记》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昆虫王国,了解不同类型的昆虫及其生活习性,如圣甲虫、红蚂蚁、土蜂等;《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掌握野外生存方法,学习主人公的坚强精神;《中国上下五千年》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了解不同的思想和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本优质的书籍不仅包括丰富的写作技巧和优美的文笔,还包括书中蕴含的宝贵思想,这些都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观和价值观。书中描绘的人物行为、心理活动、人物经历等,都能打动学生,如《小鹿斑比》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意义,了解四季更换,从而更珍爱生命和友情。同时,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做好整本書阅读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效,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让整本书阅读活动顺利开展下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做好学情分析,确定整本书阅读教学起点。

“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和方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和成长。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也要细致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阅读水平及认知能力,系统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为后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奠定基础。例如,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事先分析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通常偏爱经典故事、名人传记、儿童小说等阅读内容,同时,学生在阅读书籍时,不再只关注故事情境,开始深入了解文本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先梳理故事情节、人物经历和知识脉络,让学生对书籍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再引导学生用心剖析书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细读整本书,用心解读文本内容。

在正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之前,教师要细读书籍内容,用心解读文本,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真正传递给学生积极的思想和价值观。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深入挖掘文本价值,归纳书籍中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情感状态等,为之后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提供借鉴。例如,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重点分析故事间的内在关联,了解其质朴平实、自然亲切的语言风格以及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从而指导学生关联前后情节,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趣味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趣味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整本书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乐思、善思的人。

1.信息式导读。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实施信息式导读,善于抓住书中的线索,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小学生对陌生事物有着较强的探究欲望,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征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让学生学会质疑,引领学生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书籍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知识,打破文本约束和时空限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为正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奠定基础。

2.问题式导读。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式导读的形式唤醒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正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串联文本情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自主解答疑惑,循序渐进地掌握书籍内容,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例如,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将鲁滨逊的冒险经历作为重要线索,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到达的热带小岛有哪些神秘面纱?鲁滨逊如何面对病痛和孤独?鲁滨逊如何应对食人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了整本书阅读效率。

(三)强化指导,促使文本知识迁移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促使文本知识的迁移,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充满期待,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和学习习惯。

1.重视指导,促使学生深度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期间,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拥有清晰明确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掌握技巧。例如,在《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中,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书籍作者,并让学生讨论哪个故事是安徒生的代表作,有的学生认为《丑小鸭》是安徒生的代表作,有的学生认为《王子的故事》和《公主》是安徒生的代表作。通过教师的提示和指导,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自主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安徒生童话》时多总结,思考书中故事的相似点,学生经过讨论发现,王子和公主往往是善良的,婆婆往往是恶毒的。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改变了学生以往机械的阅读方式,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总结、一边阅读,提升了整本书阅读质量。

2.聚焦要素,促使知识迁移。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聚焦语文要素,促使知识迁移,让学生真正内化和吸收文本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例如,《中国寓言故事》包含的小故事较多,教师可以将一个故事作为切入点:有个人到他人家里做客,发现这家烟囱旁边都是柴火,就善意提醒主人这样行为的危害性,但是主人根本没放在心上。过了几天,烟囱中的火星引发了火灾,经过邻居帮忙才灭了火,主人请帮忙灭火的邻居吃饭,但是却忘了给予他提醒的人。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故事要表达的思想,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比较迷茫,教师要加以引导:如果一开始主人就听取了那个人的意见,那么就不会发生火灾。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以羊替羊》《夜郎自大》《小马过河》等寓言故事,结合课堂中讲述的故事,分析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唤醒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

(四)因材施教,合理推荐阅读素材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合理推荐阅读素材,围绕学生的阅读喜好和阅读水平灵活选择书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更多阅读技巧,为之后的阅读和写作学习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对书目严格把关,挑选一些经典的、优质的、趣味的、思想性强的书籍,可以参考“快乐读书吧”栏目选择书籍,让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活动更有计划、有方向,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和质量。

其次,教师可以围绕《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来选择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深刻的思想觉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选择整本书阅读书目时,不要局限在生活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方面,可以融合小学生的喜好,选择一些生物、自然、科学等类别的书籍,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对应的阅读书目。如为低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颜色鲜艳、少文字、多插画的绘本故事;为中年级的学生选择趣味性强、蕴含生活知识的书目,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高年级的学生选择成长类和科普类的书目,让学生阅读有深度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

(五)多元评价,调整整本书阅读方案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开展多元评价,以此为基础调整阅读方案,让整本书阅读活动高效开展下去,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和学习潜力,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体现整本书阅读的教育价值。首先,教师要重视整本书阅读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教师单方面评价的方式,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整本书阅读评价,使评价内容更具体、更全面,实现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的融合,综合考核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课堂表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动态关注和过程评价,如在整本書阅读活动中了解学生做阅读笔记的情况,或者开展朗诵会或手抄报活动,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整本书内容,促使学生交流和分享,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状况有全面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教师要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是否掌握了作者的写作风格、是否了解了书中人物形象、是否明确了主题思想、是否可以概括故事情节等,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表现的依据,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注意事项

(一)师生、学生间要相互沟通和借鉴

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师生、学生间要相互沟通和借鉴,才能更好地体现整本书阅读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以往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推荐书目,重点讲解与课内素材相关的内容,未带领学生全面剖析书籍,导致学生丧失了参与整本书阅读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交流思想,开展动态化阅读、反馈和监督,从而取得更好的阅读成效。

(二)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时间

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时,教师要科学规划整本书阅读时间,改变以往盲目阅读的状态,让学生有导向、有规划地参与整本书阅读活动,才能真正吸收和内化文本知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内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利用课前十分钟、课后十分钟及课余时间参与整本书阅读,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乐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收获更多的阅读经验和技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效率。教师要围绕课内素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打破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引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剖析书籍内容,训练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活动
鲁迅与“书籍代购”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