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思维培养

2023-05-30 10:48钱丽华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钱丽华

摘要:思維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诗歌形象、梳理整合知识、设置探究问题、注重迁移运用等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思维能力”列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1]。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读诗歌形象、梳理整合知识、设置探究问题、注重迁移运用等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一、 解读诗歌形象,培养形象思维

古诗词中的形象包括诗中景物形象、诗中人物形象和诗人自身形象。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对形象的解读,是通过“象”来构成思维流程的。学生从整体上考察思维对象,调动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关联文本知识,通过丰富的想象作出迅速的假设、猜想或判断,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加深自己对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

比如,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一诗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解读诗人陈子昂的形象。教师首先出示幽州台的图片,引起学生形象化的联想;再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设身处地地体验诗人的复杂心境,解读出登临怀古、渴望贤君赏识的诗人形象。

再如,八年级上册《春望》一诗的教学,教师呈现“杜甫在春天望/望见,忧愁。”的问题,在讲练结合中,促进学生调动形象思维,体会诗人形象和诗歌情感。

又如,八年级下册《关雎》《蒹葭》《子衿》三首诗,可以关联《诗经》中与“爱情诗”有关的人物形象特点,感受君子真诚善良、温文尔雅、坚持执着、志趣高雅的形象。在与诗歌形象的关联中培养形象思维,让学生已有的对诗词形象的认知,不止于对该方面言语知识的把握,而是在此基础上与知识建立起意义关联,能有根据地对古诗形象给出自己的态度与判断。

二、 梳理整合知识,培养逻辑思维

单一“碎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思维简单化和线性化,无法将知识迁移到陌生的复杂情境中,也就不可能形成包含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的逻辑思维。教师要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为其理解新知识搭建脚手架,建立联系,让学生有方向地主动思考知识的内在意义。[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3],在此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

以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望岳》《登幽州台歌》等一系列诗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读出诗人登高所感受到的不同内容,诗人或凌绝顶,或登危楼,极目远眺,描绘了登高望远之时所见到的景色,而这些眼前之景或过往之际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再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概括出“同是登高,不同的诗人看到的景不同,抒发的情亦不同”这一结论。从信息中归纳概括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逻辑思维。登高望远一类的诗作都可称为登临诗。教师可前后勾连,调动旧知,引导学生回顾读过的登临诗,细细赏鉴,从单一的古诗教学变为一类古诗的教学,从而让学生从单一的听讲走向自主运用,总结相同类型诗歌的特点,归纳赏读登临诗的方法。

再如,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诗的教学,可整合乐府叙事诗完整叙事的特点;八年级下册《卖炭翁》一诗的教学,可引导学生在了解叙事诗的基础上,整合白居易新乐府诗通俗平易、针砭时弊的风格,从中领悟白居易诗“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的特点。这样的整合阅读,打通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诗人的沟通渠道,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学生用理性的眼光审视文本,形成自己的判断,在知识的整合中有效地训练了逻辑思维,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能力也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 设置探究问题,培养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发展需要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将各种学习方式深度融合、匹配使用。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主动探索、发现,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擘肌探理,层层“剥笋”,去除语言遮蔽,深入文本内核,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比如,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一诗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后探究:比较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与王绩的《野望》,根据发现的异同,说说什么是“隐”,可以从“背景”“地点”“生活状态”“心境”等其中一个角度进行比较。学生从隐居背景的角度探究出相同点是他们都曾经做过官,又都经历过几次仕途与归隐的挣扎;不同点是陶渊明彻底放弃,退隐,而王绩写作此诗时依然在挣扎中,从而明确真正的退隐不应徘徊,而应彻底地隐。从隐居地点的角度探究出陶渊明在人多的地方隐居,王绩选择了僻静的乡野,从而明确真正的隐,并不一定是在哪里,关键是内心宁静。从隐居生活状态的角度探究出陶渊明是过着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的融合默契,王绩也见到了这样的美景,但也只停留在“见到”,并不是诗人自己的生活,从而明确真正的隐,不是看一看有山有水,有温馨的生活,而是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在这美好之中,自得其乐。从当时心境的角度探究出陶渊明的自我超脱,王绩想超脱却深陷矛盾的纠结与挣扎,从而明确真正的隐是彻底地放下对尘世的挂念,回归自然,生活悠然,内心淡然。在这样的问题探究中,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的意义,从不同角度进行全面思考,从而发展辩证思维。

四、 注重迁移运用,培养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指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需要从好奇心出发,激发想象力,不断追求创意,产生智慧的火花。[4]这一过程以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为基础,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其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一过程最终指向阅读策略的迁移和运用。

迁移是将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用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一种能力。迁移与运用解决的是知识向学生个体经验转化的问题,即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问题。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创造思维。比如,在教学《关雎》后,请学生仿照《关雎》创作一首白话诗。在迁移与运用的过程中,学生激发想象力,追求创意,逐步发现、体悟诗人的思想意图,领会古诗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产生智慧的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联想、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创造思维,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思维成果,达到了创造性阅读的效果。

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补充课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前一首古诗词中学习的阅读策略,在另一首古诗词的阅读实践中加以实践、验证和巩固,这些都是迁移学习。比如,八年级上册《春望》一诗教学,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明确了杜甫的家国情怀。之后,教师补充杜甫创作此诗的背景,学生将家国情怀迁移到那个特定的情境当中,自然地概括出杜甫的家国情怀具有忘我、自觉等特点。接着,教师呈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相关诗句和杜甫的绝笔诗,引导学生将之前的知识积累迁移到这两首诗中,与杜甫产生共情,将这种家国情怀上升到博大和至死不渝的高度,从而生发出对杜甫更加深刻的认识。

经典古诗词的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思维张力,适时迁移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诗句表面的理解深入到诗人内心情感的体悟。[5]教师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讲一篇文本时附加另一篇相关的文本,进行古诗阅读的教学,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升,创造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 郭华.如何理解“深度学习”[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

[3] 郭华.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J].人民教育,2019(6):7677.

[4] 袁爱国.高阶思维与语文深度学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7(11):10.

[5] 张丽.古典诗歌教学路径浅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7(7):2225.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