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温暖教育提供温暖的环境

2023-05-30 10:48李彦荣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立德温暖育人

李彦荣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首先需要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追随意愿,因教师的教育魅力而让其产生愿意与教师、与教育教学活动亲近的温暖感。我曾与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谈论到类似话题,当我让他讲述在他心中温暖的教育是什么样时,他回答道:“其一,温暖的教育要让学生敢于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观点是否能被教师认同。其二,温暖的教育应当平等对待每个同学,即教师和校长不会因学生成绩的高低而对其定性。其三,温暖的教育应该是优先培养品德好的人的过程,而不是优先培养学习好的人的过程。其四,温暖的教育应当是对人的智慧和思维启迪的过程,是对人的思想启蒙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教导学生念好书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当学生因获得这种温暖的力量而产生了终生奋斗的动力和意志力,就不会出现如今许多学生在大学“躺平”等现象。

听了他的这些言论,我在想,这一切问题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评价,即什么是有价值的人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好学生的评价标准,什么是人才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好的教育方式的评价标准。而他提出的这些问题皆源于这些评价标准的工具化取向,使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教育的实用目标被无限放大,使深处其中的学生、教师无法真正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即使有教师在某个时刻使学生感到过温暖,但终究无法抵消漫长教育过程的消磨。所以,如何形成一个既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当下学生真实需求的教育供给過程,需要社会为教师形成良好的评价观和教育方法手段提供支持。

为此,全社会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树立正确评价理念,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构建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制度与方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弱化因收入差距产生的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差距,让喜欢教育的人才因兴趣、爱好而选择在不同的学段、学科和领域任职,从而建立“人人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学校、教师不再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以思想的成长和思维的发展为目标来追求学习的快乐,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班级和家庭中感受到学习真正的乐趣和温暖,不在沉浸于因殚精竭虑而产生的无限精神内耗和再也不想学习、不想看书的厌恶感中,从而让学生在温暖教育提供的温暖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立德温暖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温暖冬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