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实施问题化学习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23-05-30 06:13成根娣
教育·教学科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交朋友口语交际

成根娣

口语交际是每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需要,统编教材基于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进行了独立、显性的编排,彰显了其重要性。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儿童交际能力的启蒙阶段。在口语交际课中实施问题化学习,旨在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自信交流、自主表达提供支持。

一、口语交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的目标有两条: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影视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目标达成中的关键词是“倾听”和“表达”,口语交际教学旨在通过循环反复的交际实践,培养学生倾听、理解、质疑、审辨、评价、表达等能力,促进其思维品质发展,提升其人际交往素养。

二、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行为的活動,它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结构化、可扩展、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

基于情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问题化学习,能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真实表现自我,在主动观察交际双方的表现中,发现和提出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在交际实践和评价中巩固已知,发现和改进不足;构建并完善交际的问题系统,知晓交际要求和规则;明白基本交际语言表达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实践

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教学实践为例。

(一)借助情境,激发兴趣,揭示口语交际主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向小伙伴做自我介绍,亲切聊天,成为新朋友。教材中未提供具体情境,课堂伊始,教师可选择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画面,营造交际情境,唤起共鸣,激发学生交际兴趣。

(二)创设情境,示范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一年级的小学生来到新校园,最渴望的就是交到新朋友。如何帮助性格内向的小朋友尽快适应新环境,交到朋友呢?基于这阶段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可以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师生示范交际,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并不断追问,初步建构基本问题系统,觅得交朋友基本路径,成功迈出与人交际的第一步。

具体学法:

1.师生合作,示范交际,在尝试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可模拟开学之际,师生首次见面这一真实情境。教师亲切表达想跟大家交朋友的心愿,邀请愿意交朋友的小朋友上台合作,并提出请其他小朋友仔细观察的要求。真实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联想,并主动要求合作实践。

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成老师。你呢?

生:成老师好,我是一年级八班的蒯成。

师:我最喜欢看书,你喜欢什么?

生:我喜欢做游戏,看书。

师:你也喜欢看书啊!最近成老师正在看图画书《勇气》,里面的内容可精彩啦!你愿意和我一起看吗?

生:我愿意。

师:现在我们就是朋友了。(握手)

交际实践中,学生要仔细观察老师的言行举止,用心倾听、思考老师的提问,通过模仿及时回应,成功与老师成了朋友。问题引导下的师生示范交际,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交流评价,主动提问,在学习追问中提高口语交际力

真实、熟悉的师生交友情境,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更多学生渴望交流的情感。教师可及时组织学生就交际双方的表现进行评价,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构建交际的基本问题系统,寻得交朋友的基本路径。

师:谁记得老师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生:老师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成老师”。

师:是的,首先要介绍清楚自己是谁。

学生在观察师生合作的口语交际后,经过老师提问和追问,发现与人交朋友时,可以先介绍自己是谁,再介绍自己喜欢什么,同时要征询对方的意愿。图1为师生合作建构的如何交朋友的基本问题系统。

口语交际除了要把语言表达清楚,还应关注表达时的态度、举止。教师示范前就提出了“认真看,仔细听”的要求。在学生运用建构表达的问题系统进行交际后,教师可追问学生:“谁注意到了我们说话时的神态?”引导学生发现:在交朋友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要面带微笑,从而构建评价交际举止的基本问题系统(如图2所示)。

3.交际实践,积极评议,在追问与深究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基本问题系统进行口语交际后,教师还应邀请不同学生实践,通过教师交际时内容和方式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口语交际的场合意识、对象意识,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交流交上朋友的成功率才会更高”。

进行评价时,教师可就交流内容和交流方式进行随机追问:“除了喜欢的兴趣爱好外,还能聊些什么呢?”“还可以怎么做?”引导学生发现交朋友时,聊的内容可是丰富多彩的,交友的方式也非一成不变的,还可以邀请对方看动画片、打电动、去野外郊游等。评价丰富了交朋友时表达的问题系统,促进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发展。图3为完善后的表达问题系统:

评价时,还可结合交际双方的交流内容和交流效果进行追问:“有没有把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讲清楚?”“有没有做到这些要求?”“还有哪里做得好的?”推动学生在多角度评价中主动完善交际举止与表达内容相结合的评价问题系统。(如图4所示)

基于真实交际情境,在师生合作示范交际中可以采用问题化学习模式,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建构和完善问题系统,不断优化与人交友的路径,在学习迁移中逐步形成个性表达,初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功能。

四、融于情境,实践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生活中,学生会在不同场合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课堂学习只停留在教材本身层面,显然无法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满足日常生活交际需要。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交际目标、实际交际需求、结合校园生活,创设真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不同情境,引导学生融于情境,在交际实践中通过提问、追问、伙伴合作等方式,随机应变地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礼貌交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具体学法:

1.融于情境,主动思考,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校园里不乏性格内向、胆小的孩子。踏入校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无所适从,只能蜷缩在安静的角落,胆怯地注视周围的一切。这就需要活泼热情的孩子主动与他们交朋友。为此,我们录制了一段小丽因为胆子特别小,不敢交朋友,下课时孤单坐在角落的情境视频,激发孩子们对弱小的关爱之情,使他们能够自发地去帮助伙伴适应校园生活,快乐学习。

视频片段:

小明:小丽,你怎么一个人在教室里,下课了也不出去玩?

小丽:我不知道找谁玩,也不知道玩什么。

小明:走廊那边的图书角有很多新书,我们一起去看书吧。

小丽:好的,我们快走吧。

视频中熟悉的环境、同学和生动的情境唤起了学生的共鸣,他们不仅发现了小明跟小丽交上朋友的办法,同时发现身边有一些胆子特别小的同学,需要大家主动关心。“如何跟身边胆小的同学交朋友?”引发了新一轮的思考。学生们融于情境,不断寻求交友的合适方式,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

2.融于情境,自省思辨,在矛盾化解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校园生活在给小朋友带来快乐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一个无意的举动,有时也会引发小摩擦、矛盾,甚至伤害事故。一旦遇到这类情况,学生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就是认为对方不对,互相指责,相互不理不睬,彼此都不开心。于是,教师在课堂上,将一位同学急着上兴趣课,不小心撞倒另一位同学的情境通过视频进行了还原。

视频片段:

小刚: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都怪我急着去上滑板课。

小林:没关系,我也赶着去上滑板课呢。我们一起去吧,我是一(3)班的小林。

小刚:你好,小林。我是一(4)班的小刚。让我扶着你一起去上课吧。

小林:谢谢!

视频案例中两个小伙伴与众不同的言行举止,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视觉、听觉的震撼,还引发了他们对自己以往的表现的自省和深思。“哪组同桌能试着像他们一样交朋友?”融于情境的实践让学生重新经历了一次用真诚的言行得到对方谅解并化“敌”为友的机会。“他们说得怎么样?还有哪里不够好?谁来提意见?”指向真实情境中交际表现的评价,让他们真正明白了做到有礼貌、互相体谅,就能够化解矛盾,成为朋友。融于真实摩擦情境,结合问题系统进行交际和评价,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融于情境,深层追问,在多重问题解决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日常生活中,突发而至的事在所难免。父母外出工作,小朋友独自在家时往往有意外情况发生,需要请求帮助。如何请求并获得帮助,并在获得帮助时交上朋友,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教学中,教师用视频还原了明明忘带钥匙,想要向邻居小红姐姐求助的生活情境。先让学生试想“明明怎么才能知道小红姐姐是不是在家”鼓励学生融于情境,找到解决办法,再通过教师演小红姐姐,询问:“你想让我怎么帮忙呢?”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明明应该怎么求助呢?”然后通过师生合作交际,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思并改进交际方式。

教学片段1:

明明:小红姐姐,我忘带钥匙了。你能把钥匙借给我吗?

师启发追问:这个办法行吗?

教学片段2:

明明:小红姐姐,我能去你家待一会儿,等妈妈回来吗?

小红:当然可以啦,我们是邻居,也是朋友嘛。进来吧。

教学片段3:

明明:小红姐姐你好,我忘记带钥匙了,能去你家打个电话给我妈妈吗?

小紅:你真有礼貌,来打电话吧!你妈妈还要等一会儿才能回来呢。你在我家看会儿动画片吧!

这一情境案例对学生的听、说、思等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过程中,教师将追问推向深处,“明明是怎么请求帮助的?”“这个方法行吗?”“他能跟小红姐姐交上朋友吗?”“你觉得该怎么求助?”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结合不同情况分析问题、深层思考,并在解决多重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问题系统,知晓了想要在求助时交上朋友,一定要把想说的内容说清楚,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对方说的话,要有礼貌地征询对方的意见。在深层追问中逐步解决多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总之,基于情境实施问题化学习,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交际习惯;能不断发展和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口语交际表达和评价问题系统的建构,帮助学生觅得自主解决交际问题的路径;能满足日常生活交际需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交流、勇于探究的能力。

猜你喜欢
交朋友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与“都”交朋友
交际羊
与『和』交朋友
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决定了你这一生是什么样的人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们”字交朋友
口语对对碰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