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教育对项目化学习实施的理论意义

2023-05-30 00:48郑亚力 金志远
中国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理论基础

郑亚力 金志远

【摘 要】主体教育理论对项目化学习的指导意义在理论方面体现在内涵上对指向学生中心的深入认识,特征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以及价值追求上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实践方面体现在主体教育强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征对项目化学习主要环节的支撑。因此,项目化学习应以主体教育为理论引领,树立起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根本原则,采取以师生关系变革引导学生的主体自主性、以教学形式变革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评价方式变革驱动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等策略,真正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主体教育 项目化学习 理论基础

近年来,项目化学习在教育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认为是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些研究者提出,项目化学习追求的开放性、探究性、情景性和合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今教育发展的方向[1]。这一点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然而,当前国内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研究,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专门著作,抑或是网络平台,大都在讨论项目设计和实践分享,涉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少之又少。

由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自主探索和构建的主体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发挥和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主张学生成为自身学习、生活和发展的主体。因为人的主体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包括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以及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2],主体教育理论主张,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也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 现代教育应以高扬人的主体性为最重要的特征[3]。在此基础上,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主体性被理解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4],这与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地位,培养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为旨归的项目化学习有着深层次的一致性。因此,如何发挥主体教育理论对项目化学习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项目化学习理论基础的反思

从教育学的渊源来看,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的思想源于杜威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及其弟子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专家认为:“PBL是一种通过‘项目’组织课程的教学方法,在调查问题、生成和评估解决方案以及制作、展示产品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协作、交流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等能力。”[5]作为一种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项目化学习旨在以“项目”为依托和载体,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真实且复杂的问题展开持续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究,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能力,借助合作学习形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形成公开成果,最终获得可迁移的学科核心知识及问题解决能力。

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已有的讨论中被广泛采纳的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但也有学者指出,在国内现有研究中,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学生为主体”理念并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6]。事实上,除上述几种理论外,由我国学者自主探索构建的主体教育理论早已广泛且深入地融入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及教育实践事业当中,因此,同样具有指导项目化学习的独特优势。

我们知道,理论基础是指最基本的理论,亦可称为思想基础。比如,“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为教育提供知识准备、价值取向论证基础和方法论具有基础性与普遍指导作用的理论。”[7]因此,项目化学习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主体教育理论为项目化学习提供知识准备、价值取向论证基础和方法论,对项目化学习发挥基础性与普遍性指导作用。

二、主体教育理论对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作为一种从人的主体性来把握和分析教育本质的本体论[8],主体教育理论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1. 主体教育对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指导意义

(1)主体教育加深了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内涵的认识

主体教育,又称“主体性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種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9]43。由主体教育的内涵可见该理论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导向,以培养学生全面成为学习活动主体为根本追求,这不仅与项目化学习立足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而且对进一步理解和界定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有助于澄清当前研究中对项目化学习内涵或泛化或窄化的理解和界定,准确把握项目化学习的实质,避免只见“项目”不见“学习”、学生处于项目学习边缘、学生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等一系列弊病。

(2)主体教育进一步凸显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特征

主体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科学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都指向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本质要求。首先,从科学性来看,主体教育认为学生的主体性素质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素质。其次,从民主性来看,主体教育认为“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的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9]45。最后,从活动性来看,主体教育认为活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中介和决定性因素,因为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以形成和表现[9]46。从以上三个特征可以看出,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项目化学习将会在凸显自身跨学科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的前提下,更加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是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而非彼此割裂的、碎片化的学科知识;二是注重对学生主体人格、主体地位的尊重,努力从内部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意识和动力,而非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三是注重发挥学习活动对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获得以及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3)主体教育强化项目化学习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的

主体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使其成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最终形成类主体性,因此其目的含有近期和最高两个层次。其中,近期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以及主体人格,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最高目的则是在实现近期目的的基础上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和谐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主体性[9]56-62。主体教育的近期和最高目的对项目化学习以培养学生获得适应和开拓人类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目标具有重要的提升和增效意义,而且对项目化学习进一步确立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远期和近期目的,并着重以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培养为旨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 主体教育对项目化学习实践的理论引领和支撑

主体教育强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对项目化学习实践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将贯穿于项目化学习的启动、过程与结果三个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化学习以问题为驱动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性

以问题为驱动是项目化学习的开端,它决定着项目化学习的整个进程。主体教育理论对于如何认识进而培养学生在项目化学习问题驱动环节发挥自主性提供了引领和支撑。该理论认为,自主性是“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9]23。学生的自主性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心,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手段工具等有自己的选择权,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适时的自我支配和调控。根据这一内涵,学生在项目化学习问题驱动环节的自主性,首先,表现在自主学习意识强烈、学习目标明确和态度积极自觉, 对自己作为学习主体开展探究学习充满自信;其次,表现在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对项目研究问题的领域、内容、方法、工具等做出自主选择和规划,并能够以自我为教育对象,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进行自我评估、自我调控以及自我管理;最后,表现在能够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学习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等。

(2)项目化学习以探究为形式需要学生保持能动性

探究活动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过程和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能动性是主体在对象性关系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并改造客体,而非被动消极地认识和实践[9]25。学生的能动性表现为学生对认识活动和学习实践有很强的参与兴趣和成就意识,在学习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和调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问题意识、坚定意志和合作精神。根据这一内涵,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以探究为形式的活动中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对此充满强烈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其次,表现在能够自觉调整探究计划、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项目探究进行自我管理与调控等;最后,表现在学生能自觉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驱动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和坚定意志,努力获得新的知识经验。

(3)项目化学习以“产品”为导向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

以“产品”为导向是项目化学习的完成阶段,也是检验项目化学习的重要依据。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创造性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9]27。学生的创造性是指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大胆质疑,善用求异思维,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学习主张,设计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作品等。根据这一内涵,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以“产品”为导向环节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驱动性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如何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或者在众多方案中筛选出最优路径,都需要学生进行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不断探索和充分验证。其次,表现在对项目产品的创新性开发。无论是制作新的项目产品,还是对原有项目成果进行改造,都意味着一种创新。对项目方案和产品进行不断优化和迭代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具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最后,表现在学生对自身的超越。学生在改造客观世界、解决驱动问题、制作项目成果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更新与改造,使“旧”我转变为“新”我, 表现出新的内在品质与核心素养。

三、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教育理念和原则

在主体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下,项目化学习能够将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将学习主體与社会实践主体合二为一,在帮助学生初步实现由教育活动主体向社会实践主体转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意识[10]。为此,项目化学习实践需要树立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理念,遵循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根本原则,采取各种策略积极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1. 项目化学习应确立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育人理念

尽管人们对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性育人理念似乎还比较模糊,主体教育理论使项目化学习确立主体性育人理念变得更加清晰而紧迫。依据主体教育理论,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育人理念应有如下表现:一是明确学生的主体价值是项目化学习的本体价值。项目化学习应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展为己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明确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是项目化学习最基本的着眼点和出发点,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各环节应始终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2. 项目化学习应遵循“主导—主体”的关系原则

主体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形态,项目化学习同样由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教师的主导活动构成,需要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问题。然而,现阶段的项目化学习实践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教师对儿童的兴趣完全放任和一味追随,不能对项目的目标、活动和课程材料等进行合理组织,因而无法引导儿童获得挑战性、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另一种是教师固守成人思维模式,以此来对待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声音,儿童仍然处于被控制、被压制的状态[11]。因此,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项目化学习应正确把握“主导—主体”这一师生关系原则,避免陷入“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两种极端。

(1)项目化学习的有序实施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项目化学习的有序实施强调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并不等于否定教师的“教”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意味着教师要将学习完全交由学生自行处理。相反,应明确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教师“主导”始终是学生“自主”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应在项目化学习中扮演好支持者和指导者两种基本角色,前者强调学生的活动、责任和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后者则将自己视为资源,为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做好准备[12]。因此,项目化学习需要教师更加合理、适度、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和指导的主导作用,转换角色及观念,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扮演好项目选题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计划的协助者以及学习表现的评价者等众多角色[13]。

(2)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现需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自主学习是项目化学习有效实现的重要保证。然而,现实中项目化学习实践的一大弊病就是教师“主导”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学生既没有体验到学习方式的实质性变化,真正获得认知困境、提出问题、协作探究,也没有经历创造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14]。根据主体教育理论,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就是要求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并为学生充分展示其才能创设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在尝试、探究、交往等活动中,找到自己的‘自由发展区’,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此实现主体的构建。”[9]83-84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应在把握教学活动方向的前提下,为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创设更多机会和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独立开展探究学习的能动性、开展合作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享学习成果的积极性,真正将学生引向自主,将学习引向深入。

四、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策略

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项目化学习应依据主体教育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彰显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确立学生发展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升学生主体的层次,引导学生从个体活动的主体成为集体、社会和人类活动的主体。”[15]

1. 以师生关系变革引导学生的主体自主性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几乎在一切社会制度和一切时代中,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总是施教者,学生总是受教者;教师总是领导者,学生总是被领导者;教师总是具有控制学生的权威和权力,学生总要听从教师的教导,服从教师的要求。”对此,有学者提出,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当成为我国师生关系的应有特征[16],这也是主体教育理论所主张和要求的。但是现实中的项目化学习已经向我们证实了摆脱“教师中心化”,走向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师生关系民主化,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因此,项目化学习应以学生的自主性、建设性调查探究,以及协作、沟通和实践反思为特征,以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为依据,以平衡教师主导和学生中心的活动为原则,采取更加积极的策略,为学生发挥自主性创设必要的环境。

2. 以教学形式变革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主体教育理论倡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把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实施主体教育的重要保证。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实施中的项目化学习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项目”的驱动地位,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激发和培养。因此,以主体教育理论为引领开展项目化学习,应首先明确项目化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明显区别在于项目不是学习的高潮,而是学习的过程[17],亦即“项目”只是载体、形式和手段,而“学习”尤其是学生能动地学习才是目的。其次,应警惕传统的教学三中心模式,摒弃以往重教师管教和统一传授、轻学生自主探索和多样发展的错误理念,避免其对学生能动性发挥的束缚和对项目化学习的消极影响,努力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自主和合作探究提供更多支持,培养学生成为积极能动的活动主体。

3. 以评价方式变革驱动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是实施主体教育的实质所在[18]。受应试教育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影响,项目化学习评价仍侧重于对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关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项目化学习评价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驱动学生发挥创造性的价值取向,组织旨在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评价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评价过程,提供学生自我評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综合运用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来考查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表现出的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素养与品格,以创造性评价激发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主体。

参考文献

[1] 王林发,郭雪莹,符蕉枫.项目教学的方案与实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207.

[2] 袁贵仁.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J].河北学刊,1988(3):23-29.

[3] 武思敏.主体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访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J].教育研究,2000(5):50-54.

[4] 冯建军.主体教育研究40年:中国特色教育学建设的案例与经验[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4):8-19.

[5] LARMER J, MERGENDOLLER J R,BOSS S. PBL for 21st Century Success: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vity[M]. Novato: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2013:230.

[6] 张文兰,苏瑞.境外项目式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与启示——基于Cite Space的数据可视化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5):91-102.

[7] 胡炳仙.教育学性:教育学之理论基础[J].当代教育科学,2006(1):6-8+13.

[8] 黄崴.主体性教育理论: 时代的教育哲学[J].教育研究,2002(4):74-77.

[9] 张天宝.主体性教育(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0] 郭华.项目学习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5-31.

[11] 钱雨.项目课程的内涵、特征与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8):15-27.

[12] 夏雪梅.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22(9):50-57.

[13] 金志远,郑亚力.“主导与主体”关系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论析[J].教育科学研究,2021(6):60-65.

[14] 安富海.项目化学习的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4):119-125.

[15] 胡定荣.带学生成为主体应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目的[J].中国教师,2022(6):41-44.

[16] 鲁洁,等.教育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4-137.

[17] CONDLIFFE B,QUINT J,VISHER M G,et al. Project-Based Learning:A Literature Review[J/OL].MDRC,2017(10):6[2022-11-20]. https://eric.ed.gov/?id=ED578933.

[18] 李菊梅.主体性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实践研究[J].天中学刊,2008(1):120-122.

(作者系:1.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师范学院 · 教育学院研究生;2.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英语师范学院 · 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理论基础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