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对比研究

2023-05-30 11:23乔萍萍
今古文创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摘要】 本文立足于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研究新视角——生态翻译学,借助绍兴文理学院创建的《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和三维转换三个角度对Moment in Peking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下两位译者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及译文特点,希望能够为两译本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Moment in Peking;生态翻译学;张振玉译本;郁飞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1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6.041

一、引言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是享誉我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四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笔下的Moment in Peki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等用英文写就的作品更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镜子。其中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笔下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写于1938-1939年作者旅居巴黎期间。彼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战火弥漫,林语堂欲创作一部小说“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之英勇男儿”,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让国际社会了解更多抗战的真实状况,争取国际舆论支持,这便是该书的创作背景。Moment in Peking以姚家女儿在南迁过程中走失为起笔,细述了曾、姚等几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的家庭琐碎及时代变迁。该书凝聚了林语堂儒道交融、寓道于儒的人生哲学,更是一本译介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佳作。

二、生态翻译学

20世纪60年代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又一大飞跃,工业文明再度得到发展,由于接踵而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得到了全球关注。“生态”一词逐渐突破了自然科学领域,成了各行各业平衡健康状态的代名词。生态学、环境主义等自然科学概念开始进入人文艺术等领域,“生态+学科”模式层出不穷。在语言学内部,还出现了环境语言学、生态词汇学等等。在这种生态模式的全球思潮下,生态翻译学逐渐破土而出。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的生态进化论引入翻译领域,将影响译者的各种因素统一纳入“翻译生态环境”的范围,提出了翻译是译者进行适应性选择的过程,同时认为翻译是多维转换的过程,且集中于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除此之外,翻译生态学还提出了“译者中心”的论点,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其次要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决定对译文的“选择”。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

对比分析

(一)翻译生态环境

根据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包括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甚至包括原作者、译者本人,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1939年Moment in Peking在美国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很快便被译为其他文字出版,但国内却迟迟不见汉译佳作。最初的汉译本以1940年出版的郑陀和应元杰合译的《京华烟云》较有影响,奈何林语堂读完之后对此并不满意,称译文中的遣词造句漏洞百出,不乏佶屈聱牙、不中不西的句子,京味不足,且夹杂着上海方言,使人不忍卒读。林语堂特撰文对郑译本进行指误,同时劝诫国内译者不要轻易尝试翻译该书。在Moment in Peking问世后的三十年间,国内一直没有一个认可度和流传度较高的汉译本。直到20世纪70年代,张振玉教授受台湾德华出版社邀约进行该书汉译,于1977年完成翻译并出版,书名则是沿用了《京华烟云》。张译语言自然流畅,更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该译本问世后一度成为市场上的通行译本。张振玉推崇自然流畅的语言,反对欧化文体,这一翻译观和林语堂对译作语言的要求一致并体现在其后续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实际上,1939年Moment in Peking问世后不久,林语堂便写信给郁达夫,希望郁达夫能挑起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大梁。林语堂在书信中称自己忙于手头的英文创作,无暇进行Moment in Peking的汉译,且自己北京话不精。而郁达夫在中英双语方面都有造诣,写出来的文字没有欧化色彩,读起来不致使人头痛。此外,林语堂还将原著三千余条批注交给了郁达夫,期待有一个完善的译本问世。郁达夫也确将此事放在心上,翻译了一部分在《华侨周报》上连载。遗憾的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郁达夫尚未完成全书翻译便不幸遇难。抗战后期上海流传全译本的多为郑译本,但此后的近四十年間郑译本也再难见到,因此郁达夫之子郁飞萌生了替父亲偿还文债的念头。20世纪八十年代初,郁飞开始着手准备翻译该书,并参照了两版台译本,后于1986年动笔,1991年完成翻译并出版,向世人偿还了这一“文债”。

(二)译者中心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正是由于译者的不同“适应”和译者的不同“选择”才产生了不同的译品。对比张振玉译本和郁飞译本,很显然张振玉译本中体现的译者主体地位要高于郁飞译本。张振玉译本中有很多译者创造性叛逆的成分在里面,最明显的即是每章的标题翻译,原文中的“chapter 1”“chapter 2”被创造性翻译成了章回体,如“第一章 后花园富翁埋珠宝北京城百姓遇兵灾”,使得译本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对此张振玉解释说章回体具有高度概括性,读者看到标题即可领会该章的主要内容,且章回体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小说的特点。除此之外扉页的引子也被译成了古诗体。王宏印曾高度赞扬这种处理方式“是站在全书主旨的高度上进行的高屋建瓴的创造性翻译”。此外,张振玉还谈到,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而译者有必要对于原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因此改译或省译也是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方式。

而郁飞译本无论在形式或是风格上都最大程度上忠实于原作。对于书名的翻译,郁飞曾直言自己“宁可冒销路之险也要把书名恢复为林先生自己定下的《瞬息京华》”,在正文翻译中更是践行了其忠实原文的主导思想,从人名到书中引用的典故,都力图完整还原原作信息,再现当时的社会风貌。郁飞认为,Moment in Peking描述的是作者前半生亲身所经历的事情,译者的义务是对原文进行忠实转述,传达作者原意,而非进行文学批评,擅做改动。对比原文可发现忠实是郁飞采取的最主要策略,极少添加译者的主观色彩,只在无损译文完整的前提下对解释中国文化的部分做了删减。

(三)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1.语言唯的适应性转换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汉语言形式的差异和思维差异是分不开的。英语通常先亮出观点或为事物定性,随后解释原因或做补充说明,重点信息位于句首,开门见山。而中文通常先解释原因或交代细节,句尾得出结论。如:

例1:It was comfortable and easy to cement friendship with gifts when both families were well-to-do.

郁译:两家都很富裕,以互赠礼品来巩固交情是轻而易举又皆大欢喜的。

张译:两家都是富有之家,这样保持友谊自然也很舒服,也很容易。

在该句中两位译者都选择调整句式结构,将解释性信息置于句首,结论置于句末,无疑是更符合汉语行文的适应性选择。

除此之外,英文较之中文结构更加紧密,重视句子之间的衔接,多用衔接词表示前后的逻辑关系——因果、转折、递进等。而汉语中的逻辑关系通常隐含在句子中,读者不见其形但可得其意。如:

例2:"Then how can you be my sister-in-law, if you don't marry a son of the Tseng family?”

郁译:“你不嫁曾家的男孩,怎么做我的弟妹呢?”

张译:“你若不嫁曾家的儿子,那么你怎么做我的妯娌呢?”

该句原文是包含了一个条件状语从句的,张振玉将关联词“若……那么”保留下来是一种自然的语言转换的结果,但是对比郁飞译本,不保留关联词实为更为地道的譯法。

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现象,进而衍生出打上民族烙印的术语。很多文化现象并非为源语和目标语所共有,这才有了词汇空缺的存在。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兼顾双语文化系统,避免信息的不对等。Moment in Peking是一部用英文描述北京风俗人情的文化小说,相对于转换,翻译更侧重于再现文化图景和地道表述。这种翻译成汉语的返回只是文化上的返回,而不是语言的返回。

例3: She gave him the "eight characters," consisting of the hour, day, month, and year of Mulan's birth, each being represented by two characters of the Celestial and Terrestrial Cycles.

郁译:她告诉他孩子的八字。

张译:她把木兰的生辰年月按天干地支说明。

此处是姚太太为了寻找木兰找了个算命的瞎子,提供了木兰的生辰八字。生辰八字是汉族指的是一个人出生时的干支历日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人没有生辰八字一说,故林语堂在创作时为了让源语读者理解,特地进行了解释说明,但对于中国读者来说,生辰八字早已耳熟能详,无须解释,因此两位译者都没有保留解释说明部分,同时于译文完整性无损。张振玉在此处译的稍稍有些不同,没有提八字,而是译为“把生辰年月按照天干地支说明”,相当于变相解释了一下八字的内涵。笔者认为这也是不必要的,如此译反倒可能会给部分读者造成困惑,不如译为八字更简洁直白。类似译例还有:

例4:The spirit that possessed them and entered their bodies was the Monkey Spirit, Sun Wukung, celebrated in the religious epic Hsiyuchi.

郁译:附身的精灵便是长篇神怪小说《西游记》里那个赫赫有名的猴仙孙悟空。

张译:来附体的神仙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中国家喻户晓,孙悟空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郁译将孙悟空称为精灵、将《西游记》称为“长篇神怪小说”是对原作的忠实,但是不免有几分翻译色彩。相比之下,张译本更加简洁自然。

例5:…and they both had the liveliest time discussing passages in the Book of Poetry that the teacher had refused to explain passages about girls eloping with boys, a gentleman "tossing in bed" for love and about a widow with seven sons who still wanted to remarry.

张译:于是俩人就讨论《诗经》上老师不肯解释的文句,谈论有关男女私奔的章节,讨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还有妇人有子七人还想再嫁的事,于是说得热闹异常。

郁译:于是两人就热烈讨论塾师不肯讲清楚的《诗经》章节,什么“求我庶士,迨其今兮”,什么“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什么“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此处林语堂是引用了《诗经》里的几个典故,由于源语读者对诗经比较陌生,林语堂在创作的时候有两处都是只概括了大致意思,张振玉在翻译的时候对这两处也是直译过来的,没有作额外处理,虽无不可,但不够出彩;而郁飞则准确还原了原句,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增加了作品的文学性,显示出了郁飞深厚的文化底蕴。

3.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具有交际性和人文性,交际功能是语言首要且主导的功能。通过语言的交流,体现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翻译在不同语种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关注源语的交际功能是否在译入语中实现,原文信息是否得到传递。如:

例6:The next day she decided that she would not have her feet bound and wanted all the more to have the feet of a boy.

郁译:第二天她决心永不裹脚,更加想保有一双男孩的脚了。

张译:第二天,木兰决定不裹了,更希望长成男孩子的脚才好。

木兰是姚老太爷的女儿,是林语堂笔下最鲜活的女性之一,被林语堂列入本书第一流人物、主中之主之列。木兰父亲姚思安对女儿宠爱但不溺爱,受道教影响,木兰有着不同于书中其他女性的聪慧与大气。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内心有着男女平等的意识。她爱惜自己,拒绝裹脚,并且公然抨击不学无术、妄自尊大的哥哥。在本句的两句译文中,“决心永不裹脚”和“决定不裹了”有著细微差异,相较于后者前者更突出了木兰敢于实现和封建礼教脱轨的意志和决心,让木兰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各自不同的翻译生态环境下,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汉译本在译者的主体性、三个维度的适应选择上存在差异,也造就了其不同的翻译风格。张译优雅华丽,创造性采用古代章回体小说的标题翻译,极大照顾了中国读者的感受,彰显出鲜明的译者主体地位。在战后大陆Moment in Peking汉译本沉寂的年代,张译《京华烟云》不可谓不是一个重大成就。而郁译忠于原作,语言京味浓郁,读起来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生涩之感。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工具,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Moment in Peking的两个汉译本做了尝试性解读,希望能有助于读者对原著的译本选择及进一步对照研究。

参考文献:

[1]LIN Y T. Moment in Pek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2]胡庚申.关于“译者中心”问题的回应[J].上海翻译,2011,(4):7-9.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译论研究,2011,(2):5-9.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5-11.

[5]林语堂.瞬息京华[M].郁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

[6]王宏印,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 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创作与无根回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65-69.

[7]张宏,杨坚定,孙鸿仁,周仕宝,刘世荣.《京华烟云》英汉平行语料库[DB/OL].http://corpus.usx.edu.cn/,2011-03-08.

[8]张秀燕.被遗忘的翻译家——林语堂英文著作汉译者张振玉[J].集美大学学报,2017,20(3):107-112.

作者简介:

乔萍萍,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尤利西斯》汉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赣州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俗语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
合作翻译—生态翻译学伦理原则视域下的典籍外译理想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