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120面功勋卓著鲜血铸就的战旗(32)

2023-05-30 10:48欧阳青
铁军·纵横 2023年2期
关键词:越军先锋号阵地

欧阳青

攻守兼备(营)

授旗时间:1951年7月11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四师第三四二团第一营

批准领导机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

部队现役编制序列: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

第三十八军从东北野战军第三十八军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再到陆军第三十八军,始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王牌军,而第三十八军的每个团都是能攻善守的英雄团,其中,第三四二团的第一营就在抗美援朝战场获得了“攻守兼备一等功臣营”的光荣称号。三四二团的前身是1942年8月3日在山东起义的东北军新一一一师六六六团。这时,正是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最艰险的时期,地下党员常恩多、万毅却临危不惧,带领新一一一师这支东北军老牌主力部队进行战场起义。不久,六六六团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第二十六团。解放战争之初,为东北挺进纵队第一支队二大队。

1946年1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十九旅五十六团,同年8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三师九团。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师九团,同年11月改称第三十八军第一一四师第三四二团。三四二团善于阵地攻防作战,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而一营则是团里的主力。

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志愿军三十八军一一四师从东往西,向价川方向穿插时,途中在噶日岭和阳站遇到了“联合国军”部队土耳其旅的阻击。师长翟仲禹,政委李伟令第三四二团担任主攻,第三四O团配合,迅速夺占噶日岭和阳站。三四二团团长孙洪道令一营担任主攻,二营助攻。

位于价川以东20公里的重要据点噶日岭和阳站,如果被“联合国军”控制,其南逃部队就会撤到顺川;如果占领了,就将彻底截断美军的南逃退路。为此,敌我双方都相当重视。土耳其旅的任务是企图堵截志愿军西进,掩护美军南逃,其中以一个步兵营加一个工兵连占领噶日岭,以一个步兵营加强一个炮兵营占领阳站。

28日深夜10时许,志愿军的攻击战斗打响。三四二团一营营长曹玉海率领二连向阳站街里发起攻击,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并于街西截住了20多辆要逃跑的汽车。尔后迅速占领有力地形,切断了土耳其人的退路。

三连向北山攻击时,遭到土耳其人的拼死抵抗,机智果敢的三连长,改用小组分散围攻的打法,猛攻土耳其人防守的山头。经过激战,三连捣毁了敌人的一个炮兵阵地,并夺取了3个山头,占领了北山主阵地。土耳其人企图夺路撤退时,曹玉海命令预备队第一连及时投入战斗,堵其逃路。

29日一早,土耳其人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了反扑,但均被一营击退。之后,三连又对敌人的另一个炮兵阵地突然发起攻击,炸毁了阵地上的全部榴弹炮,并消灭40余人。双方激战至上午10时许,一营共击毙俘伤土耳其旅700余人,缴获汽车130余辆,榴弹炮17门,胜利地打开了通往价川的道路。

1950年12月31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打响。曹玉海率一营作为尖刀营,敢打硬仗,孤军插入敌人纵深40多公里,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强渡汉江,一路势不可挡,歼灭美军400多人,缴获大炮40多门,汽车30多辆。战后,兄弟部队称屡克强敌的一营为“铁军”,称曹玉海为“钢铁营长”。

1951年1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打响。三十八军在此次“西顶东反”的战役行动中,奉命背水坚守西线的汉江南岸,顶住“联合国军”的进攻,保障我东线部队的反击和钳制西线敌人主力的进攻,并阻断东西兩线敌人之间的联系。

其中,有一个350.3高地是三十八军防御阵地的中心要点,守住了它,便可以控制利川、水原、龙江三座城市通往汉城(首尔)的交汇点。但是,350.3高地三面临敌,易攻难守。派哪支部队去完成这一坚守任务呢?军首长选中了攻守兼备的三四二团一营。

副军长江拥辉亲自把营长曹玉海叫去交代任务,要求一营必须坚持到2月12日下午3点,掩护师二线部队占领阵地,实现上级节节抗击的战术企图,把“联合国军”阻击、迟滞在汉江南岸。

受领任务后,曹玉海立即回营与教导员方新通报了战情。他们对部队进行了战斗动员,全营决心誓与阵地共存亡。上阵地后,一营的兵力部署是:二连摆在最前面的276.8高地,一连在二连侧后方的无名高地,三连占领350.3高地主峰,3个连成掎角之势。

为了防止敌人空中和炮兵火力杀伤,曹玉海在每个高地的反斜面都修筑了防炮洞和野战工事,用交通壕与射击工事相连。

2月5日清晨,“联合国军”先以飞机投下航空炸弹,烧毁阵地上的树木;再用炮火覆盖整个山头,炸毁阵地上的工事;尔后由美军出动众多兵力轮番向阵地进攻。一营在白天顽强抵抗,打垮了美军多次疯狂进攻;在夜间组织小分队机动出击,袭扰敌人,并到敌人尸体堆里收集弹药。

激战到2月11日,一营已经打退了敌人规模不等的上百次进攻,美军伤亡惨重,志愿军也损失不小,弹药更加不足。战斗在最前沿的二连仅剩5名战士,班长潘学仕拉响了手榴弹,和冲上276.8高地的一群美军同归于尽。当晚,曹玉海和方新在前沿阵地带领党员宣誓,誓与阵地共存亡。

2月12日拂晓,美骑一师以约1个团的兵力,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及50门大炮的掩护下,向350.3高地发起了凶猛的进攻。曹玉海和方新亲自指挥三连坚守阵地。此时,部队伤亡惨重,全连仅剩27人,弹药紧缺。连长赵连山在前哨指挥,打退了美军一次次像潮水一样的进攻。

后来,曹玉海把营预备队中仅有的半个班的兵力加强给了损失严重的三连,要求他们尽可能依靠现有力量坚守下去。教导员方新也叮嘱赵连山,用钢铁的意志和巧妙的智慧,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拼钢铁。战至下午3时,赵连山调动兵力,采用正面反击和迂回敌人侧后突袭的办法,率领三连打退了敌人的六次进攻。

这时,整个一营仅仅剩余30余名战士。当孙洪道给曹玉海打电话来询问战况时,曹玉海接过电话后说:“请团长放心,只要我曹玉海在,美国鬼子就上不来,我们人在阵地在!”不过,全团防线都在吃紧,各连牺牲负伤的很多,基本上不可能为一营提供支援了。正说话间,通信员跑进来向曹玉海报告说,有一股敌人从后面迂回过来,包围了营部。情况岌岌可危,曹玉海悲壮地向孙洪道报告道:“团长,敌人已经包围了我们营部,我向你告别了!”

曹玉海放下电话,顺手拿起一支冲锋枪,就带领营部人员冲了出去。战斗中,曹玉海一梭子撂倒了几个美军。突然,美军的枪弹击中了曹玉海的头部和胸部,他顿时倒地壮烈牺牲。战士们看到曹玉海牺牲后,高呼着口号:“为营长报仇!”教导员方新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怒火,带领战士们勇猛地向美军射击。美军倒下一批,又有一批冲了上来。三连长赵连山拿起了两颗手榴弹,说了句:“再见了,教导员!”就冲向敌群。很快,在一片爆炸声中,硝烟四起,赵连山又消灭了一群美军,他自己也身负重伤。

战斗中,方新的左腿被炸伤。他打完枪里的子弹后,拿起了一枚已经拔掉引信的迫击炮弹,拖着负伤的腿奋勇冲人敌群,与十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战斗到最后,视死如归的三连指战员用血肉之躯,打退了美军的进攻,守住了350.3高地。但阵地上只剩下连长赵连山和一班副班长刘占清。他们两人都身受重伤,倒在血泊之中。不久,增援部队赶到,接防了350.3高地。一营指战员经过7昼夜的连续血战,歼灭了美王牌骑一师680多人,以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成为志愿军营级建制单位歼灭美军最多的一次,为第四次战役的胜利赢得了主动。

海上先锋艇

授旗时间:1965年5月24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海军护卫艇第四十一大队第三中队先锋第一号艇

批准领导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部队现役编制序列: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导弹护卫艇某大队新会艇

1950年5月2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创建后进行的首次海战——万山海战中,先锋号艇首创以小艇打大舰、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成功战例,单艇俘获敌艇1艘,并和兄弟艇共同击沉敌艇1艘,荣立大功1次。

万山群岛是位于珠江口之外,处于香港以南及西南、澳门以东的150多个岛屿的统称。5月25日凌晨2时,人民解放军江防司令部船艇部队从唐家湾海域出发,运载陆军登陆分队,奔袭驻垃圾尾岛的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主力的锚泊地,开始了解放万山群岛之战,以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封锁。

其中,先锋号艇为左翼,负责迂回到垃圾尾与牛头山岛东侧堵截逃往香港方向的国民党海军舰艇。先锋号艇上的年轻水兵都是刚从陆军野战部队转隶过来,虽然不大熟悉海上战术,但面对国民党军的海上优势,却毫不畏惧,气势如虹,摩拳擦掌,日夜练兵,求战心切。大家认为,解放军战艇虽然吨位少、个头小,但船小好调头,具有机动灵活,近戰夜战的优势,如同蚂蚁钻进大象耳朵里,照样搅得它心神不宁。

开进过程中,先锋号与国民党海军一艘号称“海上小霸王”的炮25艇不期而遇。炮25艇先打灯光信号询问,没等回应,就率先向先锋号艇开炮。艇长何宝安、指导员于守真沉着镇静,指挥先锋号全速逼近。一直到30米能清楚地看见敌艇指挥塔的时候,何宝安才大吼一声:“打!”顿时,先锋号弹炮齐发,将指挥台上的敌艇长吴桂容当场击伤,敌炮25艇慌乱一片,招架不住,失去了还手之力,就调向逃跑,先锋号则边追边打。

当两艘船很接近的时候,指导员于守真高喊一声:“靠上去,抓活的”于是,搭乘在先锋号上的九连副排长蔺善禄、班长孙久禄,敏捷地从艇舷处一跃登上炮25艇,当场击毙敌水兵2人;后面的战士冲上来,用手榴弹迫使艇上7名官兵投降,缴获了炮25艇。

尔后,先锋号艇拖带着受伤的炮25艇往基地航行。后来,炮25艇逐渐进水,且越来越重,航速越来越慢。这时,我几艘炮艇正在前方与国民党海军舰群激战。鉴于战况紧急,先锋号必须赶去参战,何宝安和于守真决定放漂炮25空艇,任由其往外海漂去。

附近,奋斗号艇正与敌炮26艇激战,先锋号艇迅速驰援过去。在两艇夹击下,敌炮26艇中部机油柜被击中起火,不久沉没,敌官兵10人阵亡。后来,先锋号和奋斗号从电台中听到国民党海军喊着暗语“吃掉四方块”,意指打击登陆舰。随即,又刻不容缓地开足马力去支援登陆舰,阻击敌舰的进攻。战斗中,先锋号艇用艉部的37战防炮打退了国民党军舰。

就这样,“海上先锋艇”的第一代先锋号艇在万山海战中,首创以劣胜优小艇打大舰、近战夜战海上拼刺刀、灵活善战跳帮擒敌艇、争做先锋常备不松懈的战斗佳绩和战斗精神,成为海上力量以弱胜强,由小变大,开始发展的重要标志。

1962年8月,先锋号艇已改称先锋一号艇,奉命对窥探中国领海的2艘外国驱逐舰进行监视,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在领海内一边巡逻监视,一边打靶练武,直到逼敌远离为止。先锋一号舰艇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1964年被海军党委树为海军标兵。

1965年,是“先锋一号艇”大放异彩的时刻。年初,换装为我国制造的高速护卫艇,舷号为598,成为“海上先锋艇”的第二代标志。5月24日,先锋一号艇在南海舰队护卫艇第四十一大队三中队的序列内,被国防部授予“海上先锋艇”荣誉称号。8月6日,598艇作为第二代“海上先锋艇”,以指挥艇的身份参加南海舰队快速轻型舰艇编队在福建省东山岛东南附近海域打击国民党海军舰艇的歼灭战,史称“八·六”海战。

当时,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由台湾左营港出航窜犯大陆。中央军委果断指示南海舰队,在南澳以东、东山以南地区歼灭这股敌人,以彰显决心,震慑敌胆。南海舰队决定,派出16艘战艇、分为两个梯队参战。其中以“海上先锋艇”领衔的4艘高速护卫艇和6艘鱼雷艇为第一梯队,组成突击兵力;5艘鱼雷艇和1艘炮舰为第二梯队,组成支援兵力。编队指挥员是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

“海上先锋艇”艇长38.78米,宽5.3米,吃水1.4米,满载排水量125.4吨,最大航速30节,艇的首尾各设置1座61式双联37毫米炮,中部两舷各设置1座61式双链25毫米炮,带8枚深水炸弹及烟幕释放器,并携带6枚锚-1型水雷。

可以说,解放军4艘护卫艇加起来才和“章江”号排水量差不多,与“剑门”号比起来还差一半多。但是,小艇却有速度快、机动灵活的优势,指战员的求战热情很高,所以,以弱胜强的概率非常大。8月6日凌晨1时许,作为指挥艇的“海上先锋艇”一艇当先,在代理艇长戴寿怀和指导员徐寿祺指挥下,高速冲锋在前,猎猎战旗就是一面领军的旗帜,其余3艇快速紧跟。

不到半小时,敌“剑门”号发现了“海上先锋艇”等4艘护卫艇,和“章江”号一起凭其火炮射程远,先向解放军护卫艇开炮。突击编队第一梯队毫不示弱,利用敌人的骄横与麻痹,果断展开战斗队形接敌。

前线指挥员灵活机动,决定采取“狼群战术”,先打较弱的“章江”号,再打较强的“剑门”号。于是,“海上先锋艇”率领诸艇向敌舰“章江”号冲去。当敌舰近在咫尺后,各艇主炮、副炮突然依令开火,迫使“剑门”号躲避,这样,敌两舰分别左转右转错开。 4艘护卫艇连续两次突击和抵近射击,紧紧咬住“章江”号,从500米一直打到100米以内。黑夜激战中,虽然没有雷达引导,但机智的戴寿怀利用敌舰开炮或打照明弹时,就指挥“海上先锋艇”向着闪光的地方冲,“咚、咚、咚”几炮,便把敌舰的雷达打烂了。

接着,“海上先锋艇”和601号艇敢于海上拼刺刀,加速冲击堵击,558号艇侧面掩护,611号艇勇猛追打,狭路相逢勇者胜。“海上先锋艇”和各护卫艇换上穿甲弹,专打“章江”号水线以下要害部位。徐寿祺不顾危险,挺身在主炮塔指挥枪炮兵开炮。“章江”号很快被打得遍体鳞伤,不久中弹起火。3时33分,“章江”号沉没于东山岛东南约24.7海里处。

击沉“章江”号10分钟后,前线指挥员孔照年奉命再接再厉追歼“剑门”号。于是,“海上先锋艇”等3艘护卫艇,像3把利剑,在苍茫的大海上英勇无畏的以最大航速30节紧追快赶,终于追上了庞然大物“剑门”号。

当敌舰我艇相距仅剩20链时,“剑门”号指挥官胡嘉恒狂令大小火炮猛烈拦阻。解放军舰队则冒着密集炮火,沉着机智地反炮火曲折航行,很快追至敌相距1000余米。随着孔照年一声令下,3艘护卫艇发扬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斗精神,集中了全部火力,向“剑门”号开炮。只打了5分钟,“剑门”号就中弹燃起了大火,仍拼命狂逃。

随后,“海上先锋艇”等3艇,又穷追猛打,配合第二梯队的鱼雷艇编队奋勇作战,不到一刻钟,终将敌“剑门”号击沉。就这样,“八·六”海战持续3小时43分,取得了新中国人民海军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海上歼灭战胜利,创下了解放军海战史以小打大的经典战例。

战后,作为海军王牌的“海上先锋艇”,被海军领导机关荣记集体一等功。8月17日,毛泽东主席亲切地接见了“八·六”海战指挥员孔照年副司令员和“海上先锋艇”指导员徐寿祺等10位一等功臣。毛主席赞扬道:“这一仗是近战、夜战、群战,你们打得好,又是以小打大,是蚂蚁啃骨头!”

法卡山英雄营

授旗时间:1981年9月21日

授旗时战斗序列:广西军区边防第三师九团二营

批准领导机关: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部队现役编制序列: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机步某营

1981年5月5日凌晨6时,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法卡山收复战正式打响。法卡山是横跨中国广西凭祥市宁明县上石镇南缘与越南某地的界山,由西北向东南5个高地组成,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其主峰海拔511.3米,标为3号高地,是中越边界的重要“骑线点”,曾经竖立中越传统边界26号国界碑,其余4个高地为中越两国“一国一半”,北方1、2号高地属中国,南方4、5号高地属越南。 解放军首先实施炮火掩护,接着广西军区边防第三师九团二营在兄弟部队的支援下,四连连长罗国宙带领全连一马当先,对法卡山上的越军阵地发起冲击。四连一排二班副班长李怀琼手持爆破筒,冲在最前面,负责在雷区引爆地雷开辟通路。两分钟后,他第一个拉响爆破筒。接着,全班仅用9分钟就扫除了3米宽,100米长的雷障,为部队打开了通路。

这时盘踞在4、5号阵地的越军拼命进行还击,密集的机枪火力横扫阻挡进攻的部队。在紧急的情况下,一排排长周坤胜迅速组织火力进行压制,同时指挥爆破组实施爆破。当即摧毁越军2个暗堡、1个A型工事和1条盖沟。一班班长曾广偶趁爆破的威力,带领全班从两侧猛扑上去,将4、5号阵地上的越军全部击毙。二班副班长李怀琼猛打猛冲,第一个冲上法卡山山顶,占领了3号阵地。55分钟后,四连全部攻克占领法卡山,共击毙越军9名,击伤14名。

5月10日上午,越军在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兵分三路向阵地进行轮番冲击。坚守在阵地上的四连干部战士,随即与越军展开了激战。当一部分越军冲到5号阵地前沿时,五班班长舒金才带领全班沉着应战,近战歼敌。这时,二班副班长李怀琼,带领一个组增援五班。他一个点射击毙一个瞄准我军战士的越军。另外3个越军见势不妙,仓皇逃命,他一个箭步冲到战壕前沿,又用一个点射击毙越军1名。

5月16日凌晨,越军以一個营的兵力,分多路,多方向,多梯次向阵地实施全面反扑。在5号阵地,五连三排排长尹风光带领七班,由配属的2个机枪班掩护,与越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七班班长温成荣在越军离阵地前沿只有15米远时,端起冲锋枪突然向越军猛扫,前头的几个越军被击毙。老战士刘新运也跃上战壕用机枪横扫越军,将越军打得死伤一片,经20多分钟激战,第一波次的越军被杀伤。但随即越军炮火更猛烈了,更多的越军再次向5号阵地扑来。面对第二波数倍于己的越军,七班全部枪上刺刀与攻上阵地的越军进行肉搏战,浴血奋战一个多小时,七班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杀死越军40多人。

在4号阵地,九班班长段玉生身负重伤,待越军靠近时,毅然拉响手榴弹,与7名越军同归于尽。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新战士敢打敢拼,老战士奋勇顽强,有的弹尽枪坏,便徒手搏斗。最终,九班只剩下老战士袁焕高一个人,他孤军奋战,将一颗颗手榴弹有效地投向越军,又操起机枪向越军猛扫,把十几个越军毙伤在阵地前沿。接着,他也被越军的火力击中而负伤。

在3号阵地,八班副班长许文永头部负伤,鲜血直流,他毅然端起冲锋枪,跃出战壕向越军勇猛冲杀,最后壮烈牺牲。六班老战士蔡亚清,多处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就躺在战壕里帮助战友们装子弹,拧手榴弹盖。二班班长梁安龙,当越军向3号阵地蜂拥而来时,沉着冷静,顽强战斗,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新战士黎有东,进入阵地后,身患重病,两天没有吃饭。在越军疯狂反扑时,他拿起机枪猛扫,后身负重伤,仍继续战斗,直至壮烈牺牲。

守在阵地上的五连面对10倍于己的越军,顽强奋战2小时,共击毙越军110人,终因寡不敌众,连长邱潭安和2名副连长全部负重伤,指导员黄荣庆和电台兵牺牲,阵地与指挥部的通讯中断。4号、5号阵地先后失守,3号阵地仅余7人在苦苦支撑,顽强抗击。

后来,越军的炮火越来越猛烈,营部指挥所向五连不停地呼叫,但阵地上的通訊器材全部被炮火损坏,五连的步谈机也毫无回应。六连连长梁天惠从步谈机里听到营长呼叫五连的急切声音,知五连情况十分危急,便主动向营长请求增援。当赶到3号阵地时,只见越军从正面、左右两侧分多路直扑过来。梁天惠迅速把坚守在阵地上的兵力和增援兵力作了调整,同时呼叫炮兵向阵地前沿作压制性射击,越军死伤一片。

败退之后,越军不甘心,也借助炮火掩护,继续向3号高地反扑,战斗十分激烈。经20分钟激战,一排只剩下6个人,梁天惠连长临危不惧,在堑壕里一边果断指挥,一边支援战斗。

巩固3号阵地后,梁天惠立即组织一个加强班,向占领了4号阵地的越军发起反击,请求炮火袭击4号阵地,同时以六O迫击炮班和炊事班坚守3号阵地。炮火延伸后,第一梯队冲击,越军立即以大量的炮火进行封锁拦截,我收复4、5号阵地行动受阻。

这时,炮火急袭而来,把4号阵地上众多越军炸得死伤惨重,但剩余的越军还是向进攻的第一梯队进行顽强抵抗,密集的火力造成了第一进攻梯队的较大伤亡。为鼓舞士气,梁天惠立即带领第二梯队,一马当先冒着越军的弹雨冲锋在前。一班班长刘太秋,带领全班在向4号阵地冲击时,自己一直冲在最前面,在越军炮弹炸伤双腿,身体多处负伤,血流如注的情况下,他仍然指挥全班战斗,并以火力掩护全班冲击。三班班长谢先晚带领全班猛冲猛杀,在全班只剩下2人的情况下,仍然为全连拼死夺回4号阵地而努力。

5号阵地上的越军见4号阵地被夺回,立即组织一个多排的兵力进行增援。梁天惠通过急呼大口径炮火抵近压制,将大部分的越军消灭。解放军乘势又向5号阵地发起了勇猛冲击。老班长唐光智火线代理排长后,为夺取失守的5号阵地,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中弹牺牲。这时,一班班长刘太秋又临危受命代理排长,叫战友扶着指挥战斗,继续向5号阵地发起攻击,后来手握钢枪牺牲在最前线。19时52分夺回了失去的全部阵地。

在坚守3号,收复4、5号阵地战斗中,二营机炮连三排发挥火力优势,为掩护主力连排进攻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排排长陈建国,带领3名重机枪手坚守在4号阵地上,连续打退了敌人4次轮番反扑。60迫击炮班新战士肖家才,在全班只剩下一个人的情况下,在排长的指挥下,一个人装填和发射了50多发炮弹,炸得越军血肉横飞。当炮身炮架被炸坏后,他又操起冲锋枪向越军扫射。九班班长杨其石,在越军疯狂反扑时,他亲手操起重机枪,一个点射消灭了冲上5号阵地的一个越军。后来,他被炮弹打中,壮烈牺牲。副班长刘少华立即代理班长指挥战斗,身负重伤后,仍坚持战斗不下火线。 入夜,越军再次组织少数兵力对3、4、5号阵地进行偷袭,六连勇猛地将越军击退。一天下来,二营连续打退越军的7次进攻,恢复了法卡山的防御态势。

至6月30日,解放军参战的步兵和炮兵部队密切配合,经过拔据点、守要点、打反扑、炮战及反特工袭扰等5种形式的综合战斗,又统称拔点作战,历时57天,控制了从南往北的全部5个高地。1981年9月21日,中央军委授予功勋卓著的边防第三师九团二营“法卡山英雄营”称号。

责任编辑:张立

猜你喜欢
越军先锋号阵地
乘坐红领巾先锋号感受闽都文化
2022年首都劳动奖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评选
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趣闻
越战中的动、植物“间谍”趣闻
突出工作主职 争创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