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座不朽的丰碑

2023-05-30 10:48任崇海
铁军·纵横 2023年2期
关键词:铭记烈士命名

任崇海

最近,有幸阅读李晓奇先生主编的《大地铭记——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以下称《大地铭记》)一书,不禁精神振奋,热血沸腾,眼前浮现出一幅幅在抗日的烽火中、在硝烟弥漫的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上,盐阜儿女英勇杀敌的悲壮场面……这些英烈的光辉形象,成了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大地铭记》这本书是盐阜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生动教材。

遍布全市的红色坐标 盐城是一个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128个镇、村、居名是以烈士姓名命名的,《大地铭记》介绍了这128个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从最早的1925年五卅惨案中牺牲的共产党人顾正红烈士开始,一直到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响水县双港镇,出生在地主家庭的吕恩覃烈士,17岁就参加革命的王锦余烈士……前后跨越30余年,大多数烈士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 这些烈士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儿女,如为纪念点燃盐东革命火种的黄埔精英方强(上海青浦人,曾任二区民运队长、盐东行政公署主任),将其牺牲地原斗龙区命名为方强区,即方强居委会、方强农场;为纪念1935年参加红军的胡特庸(湖北大冶人,先后担任盐东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委),而将其牺牲地永丰区命名为特庸区,即特庸镇;为纪念1930年参加红军的郭猛(江西吉水人,1941年任新四军一师二旅四团团长兼政委,在率部反“扫荡”中中弹牺牲),而将其牺牲地护东乡命名为郭猛乡,即郭猛镇;为纪念红军战士童世明(河南商城人,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1943年3月19日,在单家港战斗中牺牲),而将其牺牲地高庄村命名为世明村;为纪念1935年参加红军的陈发鸿(曾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号称“陕北抗日虎将”,曾任新四军第三师二十二团团长,1944年10月在攻打合德镇时牺牲),而将合德镇桥北街命名为发鸿街,即发鸿居委会;为纪念战地文学开拓者丘东平(来自广东海丰县,曾任华中鲁艺筹委会主任,1941年遭日伪袭击,在战斗中牺牲),而将其牺牲地命名为东平乡,即东平村;为纪念先后担任盐城县一区区委书记的潘克、黄炜(来自安徽的当涂和肥西,先后在与日伪的战斗中牺牲),故将其牺牲地第一区命名为潘黄区,今潘黄镇……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把他们的一腔热血洒在盐阜大地上,盐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除了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英雄儿女外,还有很多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本土有志青年,他们坚贞不屈.英勇果敢,视死如归,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亭湖区盐东镇桂英村,是为了纪念被誉为“黄海之滨的刘胡兰”的刘桂英,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当年她担任南灶乡妇救会主任,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反动地主恶霸对她恨之入骨。不幸在一次搞土改时,被反动暴徒发现行踪抓捕,暴徒用菜刀割下她身上皮肉,打断她的胳膊,最后被活活打死,年仅28岁。

大冈镇佳富村,是为了纪念威震敌胆的丁佳富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丁佳富1941年参加革命,先后任民兵中队长、区公安股长,在一次突击活动中,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惨遭酷刑,用筷子夹眼皮、钢针刺十指、用钢钉将他的手掌钉在墙上成十字形,站着示众,最后被秘密处死,尸体被绑着石块,扔到蟒蛇河里。

阜宁县秉义村,是为了纪念“离开讲台拿起枪”的戴秉义,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戴秉义原来是一名教师,后来参与阜宁县东北地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担任财经区员、区委代理书记,在与盘踞在八滩地区的反动势力斗争中,被敌人武装偷袭,戴秉义和徐锐等十多位同志寡不敌众,不幸被绑上海船,运至射阳县大喇叭港口,绑上大石头坠入咆哮的黄海。

东台市时堰镇沙杨村,是为了纪念“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的沙杨氏而以她的名字命的。沙杨氏积极参加抗日,与不法地主做斗争,动员乡亲打鬼子,做军鞋支持前线,反动地主和国民党乡保长对她恨之入骨,密谋除掉她。不幸在一次党组织活动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逼她交出党的秘密,她不肯吐露半个字,敌人拿她没法,竞残忍地将她活埋。她就是长期担任盐城市领导干部的沙金茂同志的母亲。

响水县运河镇正茂村,是为了纪念曾担任乡党支部书记的王正茂烈士,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射阳县郑飞村,是为了纪念乡长郑飞烈士,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盐都区学富镇,是为了纪念民兵中队长杨学富,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等等。

这些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居,是遍布盐阜大地的红色坐标。有的是以一位烈士名字命名的,有的是两位烈士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的,还有的是以烈士集体命名。他们是牺牲在盐阜大地上的众多烈士的杰出代表,也是盐阜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革命信仰的伟大力量

翻开《大地铭记》一书,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个烈士的光辉形象。他们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令人动容。他们的伟大力量从哪里来?看了烈士们的事迹,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革命信仰”。

出生在富裕阶层家庭的青年,是什么力量激励他们冲破牢笼,投身革命?

陈振东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他的祖籍是福建厦门,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少时随父兄侨居菲律宾马尼拉市。20世纪30年代中期回家求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来到了盐城。1940年12月,被调到苏皖边区阜宁县三区任区长(即八滩区,今滨海县八滩镇)。1941年被日伪军抓捕,在其被捕期间,中共阜宁县委、阜宁抗日民主政府多方营救,还是惨遭毒手。陈振东双腿被截断,活活绞杀。就义前,陈振东大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消灭土匪、强盗,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路健出生在吉林省肇远县一个县职旧官吏的家庭,虽然过着衣来伸出、饭来张口的舒适日子,在革命思想的熏陶下,他厌恶权势钱财而投身革命,来到盐城担任阜宁县东北行署民政课长,最后牺牲在盐阜大地上。

贺希文出生于陕西,小时候被父母送去做和尚而成佛教信徒。抗日戰争爆发后,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他毅然脱去袈裟,参加了八路军,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随八路军来到阜东县总队,成为出色的指挥员,不幸在一次战斗中献身。

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革命信仰成了他们的灵魂,主宰着他们的一切行动,在他们身上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从而背离原来的家庭,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敌人的屠刀,面对凶残的酷刑,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从何而来?是信仰共产主义,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的伟大革命理想。

1918年出生于阜宁县七区(沟墩)农民家庭的贾必余,1938年他放弃教书职业,投身抗日队伍,担任喻口区民兵分队副队长,带领民兵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打游击,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不幸在1944年3月的战斗中,他和丁玉彩二人被俘。在敌人据点里,受到日伪军严刑拷打,敌人企图撬开他们的嘴,二人宁死不屈,毫不妥协。敌人首先杀害丁玉彩,企图让贾必余屈服,贾必余只有一个信念:宁死不做亡国奴,不做卖国贼,更不做狗汉奸!残暴的敌人用铁钉把他的手掌钉在墙上,贾必余忍着剧痛,以惊人的意志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日伪军放狗咬,用刺刀戳,足足戳了32刀,年仅26岁的贾必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许文华原是海安人,后来随母来到东台沙河湾,1943年参加革命,入了党,担任村民兵中队长,带领民兵开展武装斗争,深入敌占区贴标语、捉汉奸,1945年当选为乡农抗会长、党支部书记兼民兵指导员,带领群众与地主富农算剥削账,分田地、分粮食,地主恶霸对他恨之入骨。由于叛徒出卖,许文华不幸被捕,敌人逼着他交出党员名单和分布地点,许文华回答:“永远办不到!”一群穷凶极恶的匪徒,架着他坐老虎凳、穿铁丝褂子、盐卤浇伤口、钢针戳进10个指头,最狠毒的是用4根钯头钉把他的手脚钉在墙上,往身上浇硝镪水,全身皮肉直煎冒着青烟,许文华始终紧咬牙关,一字不吐,最后被秘密杀害。

像贾必余、许文华这样的烈士,书中的介绍比比皆是。

在敌众我寡的生死关头、命悬一线的危急时刻,是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冲在最前面、站在刀尖上?

“我命令你们先撤退,快!”这是王亭泉在敌我激战的生死关头,向侦察排战士发出的命令。王亭泉于1913年出生在涟水县的一个贫困农民的家庭,1942年初参加革命,不久被选为乡农会会长,后来调任区队二排副排长,被编入滨海县总队,任二连二排排长。1945年3月20日深夜,他奉命带领一个侦察排到响水口侦察敌情,完成任务返回的路上,遭遇敌人常备队100余人,退无处可退,躲也无处可躲。强者面前勇者胜!只有从主动中求得生机!王亭泉当机立断,大喊一声“打”,“砰砰砰”的子弹射向敌人,敌群中立即有人倒下,但敌人发现枪声不密集,判断对方兵力不足,立即组织反扑,王亭泉头部和膀子中弹受伤,他仍忍痛指挥战士一边还击、一边突围,两个战士发现他受伤了,“央求”排长先撤退,由他们进行阻击掩护,王亭泉却低声命令道:“我命令你们先撤退,快!我来掩护你们。”战士们只好撤退,王亭泉因伤势过重,竟成了永别……

被乡亲们称为“神枪手”的伍佑区元坎乡民兵队长卞兆顺,1947年4月一天晚上,和李长余、卞学坤等人在彭云祥家中开会研究锄奸名单,不幸被盘踞在伍佑的“还乡团”探得了消息,纠集了20多名匪军包围了开会的地点,当场活捉卞兆顺等人,卞兆顺反应迅速,身手敏捷,联合其他同志将前面敌人打翻在地。他意识到敌人这次行动的目标就是自己,为了保护开会的同志,卞兆顺率先破门而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其他开会的同志迅即安全突围,而卞兆顺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腿部,被敌人枪杀,献出年仅24岁的生命。 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革命信仰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前进的航程,引导人生的追求,化为伟大的力量,矢志不移跟党走,历经险恶不变心。王亭泉、卞兆顺等英烈把对革命信仰高于一切,而勇往直前,视死如归,是值得人们永远怀念的英雄啊!

独具匠心的策划编辑

《大地铭记》是独具匠心策划编辑的一部好书,不仅主题鲜明,思想性强,满满的正能量,而且在烈士事迹的采写、标题的制作.图片的配发、封面的设计等方面,给人以庄重、大方、精美的深刻印象,令人爱不释手。

《大地铭记》最显著的特点是: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书中在介绍烈士生平事迹的同时,配有烈士的照片,如方强、顾正红、胡特庸、丘东平等,这些照片由于年深月久,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烈士坚毅的目光、气宇轩昂的神态依然可见,令人敬仰;有烈士的画像,如朱云彩烈士、冯成文烈士、唐雨生烈士、夏明朗烈士等,这些烈士没有照片存世,地方政府根据烈士战友和亲朋的回忆画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有烈士的塑像,如陈振东烈士、潘克烈士、黄炜烈士、郭猛烈士、刘桂英烈士、杨斌烈士等,这些塑像表现了烈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有烈士故居的照片,如潘留璜烈士故居、顾正红烈士故居等,还有烈士墓、烈属证的照片。这些图片资料让烈士的高大英雄形象永留人间,供人们瞻仰和纪念。同时,还配有烈士生平事迹展览馆、红色地标、烈士墙、纪念碑等大量照片,还有如今烈士家乡美丽的村容村貌,如《佳富村新貌》《水美周黄》《陈铸村希望的田野》等照片,每个县区烈士名字命名的镇、村、居的分布图,形成以纪念革命先烈为主体的红色印记的全链条,营造了崇尚先烈、感恩英雄的强烈氛围,给人以厚重感、敬畏感、幸福感。捧读《大地铭记》,人们的思想感情立即融入到这样强烈的氛围中去,像先烈们一样确立崇高的革命信仰,初心不变跟党走,筑梦路上永向前。

《大地铭记》书中描述的每一个革命烈士的事迹,史料详实、故事完整,形象生动,中心突出,从烈士的出生、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尤其是在战场上机智勇猛,英勇杀敌,与敌人面对面顽强斗争,如丁佳富巧设陷阱迷惑敌人,曹国良粪担子里藏子弹,范贵生的“麻雀战”等等,有很强的故事性;在酷刑面前大义凛然的场面描述得淋漓尽致,日伪军毫无人性、凶残至极,烈士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形象跃然眼前,变得更加真实丰满,扣人眼球,震撼心灵。书中的文字平实无华,通俗易懂,优美流畅,丰富的群众语言,巧妙地运用比喻,生动活泼,语意深长,令人回味。如“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在麻秸上打狼——两怕”“与其守株待兔,不如抛饵钓鱼”“新四军阵地像铁桶一样,纹丝不动”“一群饿狼似的刽子手”“土里刨食”“饭缸子”(比喻饭量大)“眼中钉、肉中刺”“黄狗”(日本鬼子的代名词)“乌龟壳”(日本鬼子汽艇的代名词)等等。书中文章的标题也很有特色,起到了突出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看标题就知道所写人物的特点,如《刘桂英:巾帼英雄浩气长存》《陈发鸿:来自陕北的抗日虎将》《方强:点燃盐东革命火种的黄埔精英》《顾正红:五卅运动的先驱》《丘东平:战地文学的开拓者》《于长法:少年英杰喋血于滩》《王书楼:婚前三天英勇牺牲》《朱廉贻:文韬武略的抗日县长》等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地铭记》中记录以烈士命名镇、村、居,遍及盐城全市,涉及的烈士众多,其中不少烈士牺牲时很年轻,历史上留下的事迹材料很少,健在的知情人寥寥无几,《大地铭记》编辑的难度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参与撰写和编辑的人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所以,《大地銘记》是特别珍贵难得的一本好书,我们一定要把她作为永不忘却的红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阅读收藏,传给子子孙孙。

责任编辑:王涵

猜你喜欢
铭记烈士命名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Watch the Performance and Keep the Mission in Mind 观看演出铭记使命
山河铭记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向烈士致敬
奉献,来自铭记于心的职责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