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中法律素质教育的提高路径探析

2023-05-30 03:06裴俊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思政教育

裴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高校学生频发法律纠纷,且呈现类型多样化的特征。高校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法律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一方面应响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努力培养优秀且全面的大学生,实现教育基本要求。探索高校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路径,对于高校应对新时代新思政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政教育;法律素质;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6-0074-04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与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全面分析与探索高等学校思政教育中提高法律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教会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学基础知识和法律思维,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的现状

1. 高校法律纠纷频发。随着我国各大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当前已经进入教育大众化的阶段,也意味着学生的规模与类型日益多样化。不同类型的法律纠纷不断的出现,使得高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与复杂程度均成倍增加。自我国开始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高校出现的法律纠纷就时常进入普通民众的视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以及学生与社会群体发生的纠纷伴随着频率高、数额大、社会化等特点逐渐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1]。

2. 高校法律素质教育重视度欠缺。高校的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大学生涯,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成为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向。但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的顶层架构、课程设计、教育方案等等,都鲜有明确法律素质的培养,其仅作为思政教育的补充部分。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仅可以通过部分法律选修课来增加法律知识,并无专业的法学教育。由此可见,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对于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不够重视。

3. 高校法律纠纷类型多样。目前高校出现的法律纠纷可大致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纠纷双方主体的不同分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学生与社会群体之间的法律纠纷。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主要集中于日常事务管理、学位管理、学历证书、处分、人生伤害等[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主要集中于盗窃、打架斗殴、名誉伤害等,学生与社会群体的纠纷主要集中于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等。(2)根据纠纷的类型可分为: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刑事案件等,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相关合同纠纷,学生对于学校处分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以及近年来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类型的刑事案件更是进一步“污染”了校园这片“净土”。(3)根据内容可分为:人身安全纠纷、财产安全纠纷、名誉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务纠纷、合同纠纷与侵权纠纷。上述高校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易发的法律纠纷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权利。如学生对于合同概念的模糊,未能理解合同相对性的原则,签订了于己不利的合同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又如学生未能熟悉《劳动法》有关规定,对于试用期、加班、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规定不清晰造成自身权利被侵害。又如学生因法律意识淡泊而出现打架斗殴或寻衅滋事导致他人人身伤害,因盗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害,因剽窃论文而造成对对方知识产权的侵害等一系列的侵权纠纷。

二、提高学生法律素质的意义

(一)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培养优秀、全面的人才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重要使命。如何为国家培养优秀且全面的人才是每个高校的工作重点,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高校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应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课程教育与实践,提高学生的法律专业素养,努力补齐学生发展的短板,使其成为一名优秀且全面的大学生。

(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遇到的法律纠纷与法律风险

学生在高校学习与生活期间,虽然高校会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与教育,但是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类纠纷。如:“校生纠纷”中的学籍管理方面产生的法律纠纷;处分方面的纠纷;人身安全纠纷;财产侵害纠纷等[3]。如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校期间,与校外个体发生的法律纠纷,又如学生毕业期间面临工作可能遇到的劳务纠纷等。学校一方面努力培养专业人才,也要以保护学生为己任,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更多更全面的保护自身权利的知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全面性的准备工作。

(三)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党和国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希望全面建成法治社会,就需要在司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提高全民法治素养。通过法律素质教育,造就一大批具有法律素质的高层次人才进入社会各环节,其严格守法的素质,积极用法的态度势必会在整个社会形成司法公平公正,执法有据、执法必严,全民守法的潮流。

三、高校思政教育中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学校重视度不够。学校对于思政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不够重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顶层重视度不够。高校思政教育可分为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模块,但不论哪方面的教育,法律素质的教育均处于尴尬的“附带”位置。对于具有法学专业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校法学专业的优势,如充沛且高质量的教师资源,体系化的课程设置等,做到全校、全员法律素质教育的覆盖。对于不具有法学专业的高校,尤其是一些以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从分管校领导到分管学工思政工作的处室存在重专业教育轻法律教育的现象。(2)高校师生法律素养缺乏。高校的师生缺乏系统且专业的学习,尤其是针对日常管理、就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缺乏基本的法律思维,部分教师难以做到依法办事,容易忽视客观教学规律和学生诉求。在学生日常管理中辅导员、学工行政人员等学生工作者法治思维与规矩意识不强,部分缺乏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经验者习惯于用道德甚至命令去规范学生,此类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会轻视法定规则与程序,不能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缺少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利的觉悟。(3)缺少具有法律背景的思政教师。现阶段高校的思政课程的授课多以辅导员兼任为主,专业背景多样但具有思政、法律等专业背景的不占多数,甚至存在一些理工科背景的辅导员教授思政课程的现象。即使也有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程由思政专业老师授课,但是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思政教师也是少数。而法律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法律专业授课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校亟须在招聘过程中重视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思政教师或辅导员。

2. 高校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单一。(1)教育内容单一。高校对于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主要集中于刚入学的新生教育,如会集中学习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学生手册,学习重点在日常管理、学位、课程、考试、违规违纪、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等方面。通过这一时期的集中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具备规则意识[4]。但后期大学生活中,尤其是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校对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素养进行培养并无明确的课程与培养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各类社会问题也逐渐渗透于高校,如电信网络诈骗,因网贷而产生的“高利贷”陷阱等问题,让一部分的学生陷入心理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堪重负选择退学或发生极端行为。种种法律风险如何规避,产生法律纠纷后如何进行有效地救济,这方面的法律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是缺少的。(2)教育方式单一。现阶段大学授课,普遍出现授课教师上课读PPT的现象,且授课内容多以枯燥的理论课为主,缺少与学生现实相关案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既不能够从总体上对学生进行实用性的法学教育,也不能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教育。

3. 思政教育中的法律元素挖掘不够。思政教师在法律素质教育课程备课时缺乏思考,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仅依靠专业理论知识,出现就思政谈思政的现象,未能够积极充分地挖掘思政课程中的各类法律元素。即使能够引入部分案例进行讲解,但是深度以及广度方面都未能达到学生的期待值。过于空洞的说教,甚至晦涩的法学教育,也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比如,面对部分法条背后的法理未能解析,对于部分法律概念未能进行中外法律实践的对比,对于存在的部分法律理念未能通过法制史的讲授而知其发展历程。深入挖掘思政教育中的法律元素,让法律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5]。

四、提高法律素养教育途径与方式

1. 搭建法律素质教育基础体系,成立专门的法学教研部门。落实高校思政教育中法律素质教育,首先要积极搭建法律素质教育的体系。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教育体系,对于所有专业学生的法学素质教育,应该突出全局性、实用性、基础性等特点,针对学生群体易发纠纷进行系统性地教学,教学内容以如何规避風险、如何救济为主。设立专门的法学教研部门,不仅在教学方面可以建成教育体系,还可以设立高校法律风险规避与咨询部门,在法律风险形成前有效介入,将风险降至最低。

2. 加强对思政教育中法律元素的挖掘。(1)加强对学生法理教学。对学生的法理学的教习,一方面可以提高与夯实学生的法律理论基础,形成基本的、朴素的、正确的法律观念。通过一定时期的学习与培训,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法律思维去思考与看待社会问题,形成规范意识。另一方面,理论学习有助于实践教学。对于法律教学而言,如果仅仅将部分法律或法条进行割裂式的教育,学生对于法律的基本概念、体系的不清晰,容易造成理解的困难。而对于这类情况,探究法条背后的法理能够帮助我们对于法律的理解与运用。(2)课程设计时要挖掘法律的价值引领作用。法律所规定的规范内容是社会最基本的现实规范,通过法律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是非与善恶价值引领[6]。在日常法律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引导从法律规范本身去学习与理解规范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加深起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理解与认知。

3. 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法律素质。(1)思政教师应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辅导员等思政教师,通过定期法律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整体思政教师的法律素养,养成法律思维,一方面保证教职工在日常管理中自觉运用法律法规规范管理工作,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会守法、用法[7]。(2)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思政教师的整体法律素养离不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的政策扶持。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思政教师招聘时,应将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思政教师作为法律素质培养课程体系的储备力量进行重要培养,给予专业、资源、培训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制定详实、完备的法律知识培训计划,提高思政教师的法律素养。另一方面,加大对思政教师进行相关法律学习与进行的经费支持,提供培训机会与渠道,对于相关法律素质考试给予支持,同时可将思政教师法律素养进行量化考核,增强思政教师在专业与职业上的获得感,进一步强化思政教师法学素养的提升动力。

4. 改进法律素质教育教学。(1)完善法律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规划课程目标。以贴近师生思想实际为统筹,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法律素质培养工作,调整、创新法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建设。重视互联网等载体的建设,比如开拓学生互动社区、制作专业学术网站、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进行法律素养教育等[8]。(2)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讲授,直播法院审判过程以及邀请具备诸多实务经验的律师、单位行政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讲座与讨论等形式进行法律实践,提高学生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3)加强与完善教师评聘和考评机制。对于进行法律素质培养的思政教师要进行科学、严格的评聘与考核机制。从课程设计、考试制度、学生实践以及学生评价等多方面、多维度来进行考核,以提高法律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这一目标。

五、积极探索与运用多样教学方法

1. 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对案例中提现的情景进行分析与讨论,具备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的生动性、凸显实现知识的实用性等特点。在法律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个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的讲解与讨论,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能力。重视案例的来源,以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过于复杂。通过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提高学习水平。

2. 善于运用比较教学方法。在法律教育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比较教学法,通过将相反或相近的观点进行对比,既能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兴趣,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法律概念的认知,强化思政观念的输入。如为何中国大陆的律师、法官不同于香港的律师、法官需要戴假发?为何中国的律师在法庭审判时与对方律师辩论不如美国律师之间辩论的激烈?这些不同,需要教师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将中国大陆的罗马法系与香港、美国的英美法系进行比较,进一步阐明。

六、结语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要具备全面性思维,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思政优势,提高思政教育中的法律素质教育地位,积极探索与开拓法律素质教育途径,德法兼修,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以及基本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 宋洁. 高校学生管理法律纠纷解决途径多样化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02):33-36.

[2] 王佩佩. 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中常见法律纠纷的特点与防治[J]. 法制博览,2020(34):113-114.

[3] 黄明慧. 依法治国背景下普通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及其对策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3(01):43-47.

[4] 钱菊平. 辅导员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法治化的现状与新思路[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83-84.

[5] 彭光明,季聪聪. 纵向贯通:思政教育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融合建设[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22(06):70-76.

[6] 袁泉,胡海春. 应用型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J]. 大学,2022(12):164-167.

[7] 陈俊源,施彦军. 依法治校视域下当代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及其化解对策[J]. 学术探索,2020(10):55-61.

[8] 周儒. 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9):78-80.

(荐稿人:金自如,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思政教育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