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求助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2023-05-30 10:48马晓盼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工具性归因代价

马晓盼

摘要:学业求助曾被认为是学业依赖性的表现,现在被认为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学业求助与归因方式、学业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多角度多维度进行研究,对271份有效问卷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及中介效应分析统计,得出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个案访谈对教师、家长和学生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求助行为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学业求助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动机

一、本研究拟假设

1.学生的学业求助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动机相关。

2.学生的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动机因家庭来源地(城乡)、性别、年级方面不同可能有差异。

3.学生在求助代价同学与求助代价老师之间、学生在工具性求助与执行性求助之间可能有选择偏好。

4.学生的内在动机、兴趣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求助益处之间。

二、问卷调查

(一)被试选择

采取整班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两所初中抽取,被试相关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分析学生学业求助相关因素的工具:儿童归因形态问卷(CASQ);SEIS;学业成就动机量表。

分析学生学业求助预测因素的工具:学业求助态度及行为量表。

(三)统计结果

1.学生的学业求助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动机相关

(1)学生的学业求助与归因方式相关

PSG与求助益处负相关;PVB与求助代价—同学正相关;PVB和PSG与回避求助正相关。

(2)学生的学业求助与自我效能感相关

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求助益处、工具性求助正相关。

(3)学生的学业求助与学业成就动机相关。

学业成就动机与求助益处正相关;S1、S2、S7和SA与求助代价-老师正相关;学业成就动机与工具性求助正相关;S1、S2、S7和SA与回避求助正相关。

2.城乡、性别、年级之间的差异量检验

自我效能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八年级比七年级的PVB(普遍性—坏事件)维度分值高。

3.學生对学业求助的选择偏好

配对样本t检验得出:学生认为向老师求助代价相对低;在工具性求助和执行性求助之间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前者。

4.中介效应

中介效应检验得出结论:

三、个案访谈

(一)研究目的

对一些参与问卷调查的被试进行访谈,补充问卷研究。

(二)访谈分析小结

经过主题分析得出如下总结。

1.归因与求助的关系如下

2.效能感访谈结果如下

3.学业成就动机的来源如下

4.影响学生求助方式选择的因素如下

四、讨论

(一)促进学业求助的方式及教育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科各个阶段及学生的层次进行学法指导及目标督促。黄志勇认为教师应兼顾不同的学生能力,布置任务、做出规定、定时检查。

向老师求助的代价值得讨论,比如农村学校有的班级学习氛围不好、老师的一些特点让学生不喜欢、老师爱批评学生,以及时间的限制等这些都值得关注。

影响求助同学的因素有同学粗鲁,所以学校可以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二)增进学生效能感的方式及教育建议

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感。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指较为民主的家庭氛围,家长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孩子有边界感、对孩子的要求较为合理。父母要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气氛。

在学校中,教师应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有研究者指出良好的班级纪律、适当的学习任务、融洽的同学关系可以促进良好学业求助,老师应该尊重学生。

(三)增进学业成就动机的方式及教育建议

外部动机可以促进内部动机,家长要强化孩子热爱学习的内在品质。

实证研究得出学生的内在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业求助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访谈可以得出影响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所以家长和学校应该着力注意这些方面。

(四)归因方式方面建议

实证研究得出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消极,原因有学科难度加大、老师不管不问、中考压力等。所以学校可以从这些方面采取措施。

五、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归因方式与学业求助存在相关性:八年级比七年级PVB(普遍的—坏事件)维度高,即八年级学生认为坏事件发生的普遍性更高。积极、消极的心理与求助的关系有:积极求助是因为有心情,消极求助是担忧。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总体呈正相关。城市学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男生高于女生。效能感的来源有家庭和学校。城市学生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的原因有物质和文化。

学业求助与学业成就动机总体呈正相关。学业成就动机的来源有家长、学校和个人。家长、学校和个人应促进学生自身形成内在的学业成就动机。

与向老师求助相比,学生认为向同学的求助代价更高。影响求助代价-老师的因素为学生个人困难、社会心理影响和学科特点。影响求助代价-同学的因素有答案的精准度和粗鲁。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学校要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总体来看,与执行性求助相比,学生更偏向于选择工具性求助,即学生倾向于寻求方法而不是索要答案。

初中生的S5(兴趣)、SB(内部心理因素)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求助益处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志勇.刍议中学生学习中的学业求助[J].网络财富,2009(18):8788.

[2]鲍晓旋.初中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究——立足不同班级环境的追踪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6):2125.

[3]王金龙.外部动机促进内部动机形成的案例与启示[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6263.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工具性归因代价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爱的代价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代价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成熟的代价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