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一篇 定位一本 走向一类

2023-05-30 16:52殷晴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奇人刷子冯骥才

殷晴

2022年版课标在“整本书阅读”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刷子李》取自冯骥才先生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俗世奇人》亦是教育部推荐阅读的书目。这也是统编本教材在编排过程中的精心设计——由“一篇”到“一本”的拓展。在学完《刷子李》这篇精读课文后,向全班推荐《俗世奇人》整本书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以《俗世奇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谈谈在2022年版课标的引领下,如何推进小学高年级的整本书阅读。

一、鉴赏:激发学生的阅读

“趣味”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老舍的语言充满北京的韵味,沈从文的语言具有浓郁的湘西地方色彩,史铁生的语言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的作家文笔阴柔明快,有的作家文笔华丽生动,也有的作家文笔细腻婉约。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语言是极具个人特色的。2022年版课标也提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因此,笔者在设计《俗世奇人》初读活动时,便以品读冯骥才的语言为主,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冯骥才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

1.初读作品,赏津味语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诸多冯骥才先生的文章,包括《挑山工》《珍珠鸟》以及《刷子李》。与前两篇课文不同,《刷子李》被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因此,在教学《刷子李》这篇文章时,教师重点要教学生品味冯骥才先生的语言特色。

在阅读冯骥才的小说时,我们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他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带有津味色彩的幽默的语言。正如《刷子李》开篇讲到的:“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这种幽默、夸张的语言表达便是津味小说的特色。这样的语言特色,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这种语言的朴实、鲜活。作为天津人的冯骥才,他的作品中还运用了很多天津方言。比如“刷子李”这个名字便是一句天津话,天津话的规律是拿手行当+姓氏。教材中的文章已经改动了一部分天津方言,也可以拿出原文来让学生对比朗读。比如课文中“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神仙一般快活”。原著中“屋里忍嘛甭放,單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这两句话,让学生说一说更喜欢哪一种表达,体会不同表达的乐趣。通过一系列的朗读、对比读等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体会到津味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特点。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阅读《俗世奇人》这本书,品味其中的语言特色,就不是一件难事了。第一遍的初读基本在课下进行,课堂上能给予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在让学生初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目的、有要求。在阅读之初,笔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写作源于生活。冯骥才是天津人,他的作品中也带有浓厚的天津风味。《俗世奇人》的天津风味就藏在它的语言当中。请利用两天的课余阅读时间快速游览整本书,寻找出藏在文字中的天津方言,并读一读、比一比谁能读得最像天津人。

第一遍的初读,学生有了目标,带着疑问和猜想,一边读一边寻找文字中出现的天津方言。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感兴趣的目标,既可以较快地了解这本书整体的内容与框架,也能品味到冯骥才独特的语言。

在课堂上,教师要紧紧围绕初读时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地表达。通过初读《俗世奇人》,学生不难发现“赛”“嘛”“各色”“别介”等充满津味的词语。接着,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猜猜意思,代入句子中读一读,并出示书中关于“苏七块”的描写片段,通过小组分角色朗读,全班PK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冯骥才津味方言的魅力。

作家的写作源于生活。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作品的语言特色,能够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2.再读细节,鉴写作特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发现作家独特的写作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作家的写作方法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小到每一个词语、句子,大到整本书的结构、主题,无一不凸显着作家自己的写作特色。如果课堂上仅仅是研读某一个片段,学生是无法感受到作家的写作特色的。必须将写作方法放到整本书的环境中来,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学习《刷子李》这篇课文时,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思考和谈论“人物奇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表现的”,之后派一位代表上台分享小组答案。最终,通过学生的发言,笔者带着学生总结出作者经常会使用的一系列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等)来展现奇人独特的技艺,并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烘托出奇人之奇。为了验证学生总结的到底对不对,笔者又引入书中另一经典篇目《冯五爷》,引导学生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反向推理,验证《冯五爷》是否也用了同样的写作方法。

在简单的初读交流后,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作家的写作风格,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细节的再次品读,让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表达: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

2022年版课标在目标中提出了“表达与交流”的要求,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做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自己的观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同时,课标中对整本书阅读也给予了教学提示,“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结合2022年版课标中提出的这两点,在学生对《俗世奇人》有了一定的理解上,笔者通过三个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1.谈读后感受,评奇人之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读完一本书后,对于书中人物、情节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俗世奇人》刻画了36个不同的人物特点,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将36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作者想要赞颂的人物,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且对待生活态度认真,身上有许多闪光点,如泥人张、刷子李等。第二类是作家褒贬不一的人物,他们虽技术高超,但心高气傲,没有容人之量,如苏七块、蓝眼等。第三类则是作者想要讽刺批判的人物,他们缺乏基本的为人处世原则,都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如贺道台、酒婆等。

学生的读后感重点来源于对这些人物的感受与评价。课堂上,笔者开展了读后交流会,主题为“《俗世奇人》——我心中的奇人top3”。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从人物技艺上入手评选奇人,有的从人物性格入手评选奇人,也有的从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入手评选奇人。通过大半节课的交流,学生充分发表了各自对这些奇人的看法和评价。这时候,笔者鼓励学生再根据所说的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学生得出有的奇人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对人宽厚;有的奇人虽然技艺高超,却心高气傲;有的奇人唯利是图,害人害己。“那么,在作者心目中,这三类人是如何排序的呢?”通过这一问题,学生一下子就能排出这三类人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也就明白了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告诫读者:人生在世,要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2.创热点话题,激阅读之情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值得读者一读再读的。但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多读几遍,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或随意翻一翻敷衍一下。那么,如何让学生保持阅读同一部作品的热情呢?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缺失的地方进行话题引导,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的碰撞就会激发他们再次阅读的兴趣。比如:为什么苏七块坚持要收七块银元才愿意治病,但最后却把收到的钱给了华大夫呢?为什么张大力举起了石锁,没拿到钱,可他还是那么高兴呢?《酒婆》中,为什么老板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而毁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请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自己对这三类人物的喜好写出来的呢?对于这类比较深刻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教师可以作为读者一起参与讨论,但不能限定学生的思维。

通过对热点话题的讨论,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也就做到了“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3.延生活续编,续创作热情

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俗世奇人》这本书的阅读只是一个引子,教师应该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奇人”,积累写作素材,编写属于自己的《俗世奇人》。

课堂上,笔者设计了一次编辑部征稿启事,以编辑部征稿的名义向学生征集身边的奇人故事,凡是被录用的作品均会在报纸上刊登,并会获得相应的稿费。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够被录用呢?这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写作的要求了。如: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家人、老师、同学,选择自己认为的“奇人”,选择《俗世奇人》中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进行仿写,也可以加入本地方言,在仿写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语言特色。如何把一个人写活呢?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更多地注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出人物的神韵来。

以编辑部征稿的形式来布置写作任务,其本质上是希望学生在对《俗世奇人》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由作品走向生活,联系生活,模仿作品的表现形式,形成自己的作品。学生通过“读—思—辨—写”的过程,升华对《俗世奇人》这本书的认识,提升鉴賞表达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建构。

三、 延展:培养学生阅读的“广度”

至此,教师带领学生完成了《俗世奇人》一本书的阅读。通过这一系类的阅读活动,学生学会了一类文本的阅读方式。教师接下去要做的,便是让学生用同种方式去深读同类型的作品,如冯骥才先生的《怪世奇谈》中收录了他的三篇津味小说代表作品,均写奇人怪事,与《俗世奇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冯骥才的津味小说,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这其中描绘的奇人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研读小说,不仅实现了课堂内外的联结,更让阅读从“一本书”走向了“一类书”。除了冯骥才的作品,教师还可以挖掘其他作家相同类型的作品,如著名评书艺术家连阔如著的《江湖丛谈》,介绍了清代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艺人小传、艺人生活,与《俗世奇人》一样描绘了地方的“奇人异事”。不同作家描写奇人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两位作家笔下的奇人,你更喜欢谁呢?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够把握住不同作家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会对比阅读的方式,将它延展到更多的书目阅读中去。

2022年版课标对于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不同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借鉴和模仿作品的写作方式,学习整本书的阅读方法,进而延伸到其他书目的阅读,这样由一篇到一本最终走向一类,实现课外阅读“1+X”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高新区文正小学校)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奇人刷子冯骥才
推荐书目《俗世奇人》
“新潮”的旧刷子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俗班奇人”——舞王李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民国报界奇人黄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