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与伊壁鸠鲁人欲观之共性

2023-05-30 18:41宋瑞萍
今古文创 2023年18期
关键词:自制荀子

【摘要】不同的空间地域,不同的中西文化,荀子与伊壁鸠鲁对于人欲问题却有相近的哲学思考。荀子认为培养个体德性与德行的善与重建社会稳定秩序的关键在于节欲。伊壁鸠鲁也主张通过自制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二者的人欲观都阐明了欲望产生的原因、对待欲望的方式以及节制欲望的途径,对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荀子;伊壁鸠鲁;人欲;节欲;自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8-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8.017

人欲问题一直受到历代哲人的关注,纵欲说、寡欲说、去欲说等等理论层出不穷。作为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的荀子与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同是世界文明轴心时代的重要人物,对于人欲问题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这一轴心时代,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都出现了文化突破现象,新的思想不断涌现。不同于前人的见解,荀子敏锐地指出当时种种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人欲横流,“以己为物役”[1]418的情况严重。因此,荀子提出了“节欲”说。而伊壁鸠鲁面对战争迭起的时代变革,他致力于以实现人们幸福为目标的哲学思考,期望通过哲学医治人们的心灵创伤。由此,他提出了快乐论。荀子与伊壁鸠鲁虽是中西不同地域的哲人,但他们对于人欲问题的思考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一、欲望的产生:“欲不离性情”与“幸福的不完善”

荀子指出“欲”的产生离不开“性”与“情”。在他看来,“性”的生成与后天的知行活动无关,是天生自然而成的。荀子常常以“情”言“性”,指陈“情”是“性”的具体表现,同时又强调人性具有“朴”的特点。人性本质是素朴的,由于人性之情所牵动的人欲没有得到遏制才呈现出恶的状态。自人降生于世,性便离开了原先质朴的状态,而产生一定的欲求。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就如,婴儿刚出生时就会啼哭以引起母亲的注意来获取母乳的喂养。这种本能欲望是人一生下来便有的,是人的天性所致。荀子认为人们饥饿了便想要吃饱,寒冷了便想要穿暖,劳累了便想要休息。这些欲求都是人之情性的外在表现。荀子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将人的欲求归结为先天的生理欲望。这些欲求是后天改造无法磨灭的人之本性。从这一意义上说,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是无可置疑的。对此,李长学认为:“荀子提出的欲是人类生理本能的一种要求。” [3]32人欲潜藏在人的先天本性之中,并在情的發挥中呈现出具体行为。

伊壁鸠鲁也对欲望的产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曾指出人类没有直接的不朽性和永恒的终极幸福。事实上,人们常常陷于死亡恐惧和身体不安乐的境况中。无法避免的死亡命运与身体疾病促使人类产生了自然欲求。由此,伊壁鸠鲁认为人们的生活动机主要是获取愉悦和避免痛苦。在这两种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从事各项活动以满足自己的欲求。人们普遍认为享乐生活是建立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上,但是物质满足没有边界,诱惑着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大。声色犬马的生活虽然能够满足人们一时放纵的欲望,但这种放纵并不能使人的心灵获得真正的满足。相反,人类的肉体在这种生活中日渐消弭且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导致精神的萎靡。伊壁鸠鲁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以此探求生活的真相,指出人们欲求的产生在于幸福的不完善。并且,人们对于真正的幸福没有正确的认知,从而导致了在不断满足自身欲望的过程中制造出更多的不幸。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无尽地追求奢靡的物质生活,而快乐的根本在于清醒地认识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用合适的方式对待自然欲求,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二、对待欲望的方式:“化性需节欲”与

“幸福应自制”

荀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国相互征伐,战争的惨烈程度比春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期的希腊也正处于古典城邦制度由繁盛迈向衰落的转变过程中。频发的战争与动荡不安的社会使人们的生命与财产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死亡的逼迫感与心灵的不安定使人们常处于一种迷茫与恐惧的状态中。人们对快乐与幸福的追求也更为恳切。但是,纵情声色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宁与幸福。如何对待欲望?两位哲人都有所沉思。

(一)荀子:欲不可尽,求可节也

荀子承认人欲的合理性,认为人欲是人类为了生存下去的自然诉求,是人们天生本性的体现。同时,他也指出人欲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圣明的君主而改变,也不因残暴的君主而消失。但是,人欲也呈现出了不易满足的特点。按照人性的常情来说,人们往往欲多而非欲寡。人欲倾向于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人们希望能够穿着更加华美的衣服,乘坐更加气派的车驾,居住更加豪华的房屋。这些欲望诉求都是人之常情。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期望有更多的粮食,更好的居所。纵使是君主,已经拥有了锦衣华服,宫殿豪驾,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但是,这样无节制的欲望成了人们生活的精神负担。并且,过度放纵人性中潜藏的各种欲望是导致人与人之间发生争夺,造成社会混乱的原因。由此,荀子提出了人性恶的观点:人性趋向放纵欲望,呈现为“恶”的状态。而改变社会混乱最为直接的手段则是“节欲”:“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1]415这即是说,人们的欲望虽然不可能完全满足,但是可以使它接近满足;人们的欲望虽然不可以完全去掉,但可加以节制。节制人欲需要意识到:欲望的多少并不是影响社会治乱的关键。好的欲望即使再多也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好的欲望即使再少,也会危害社会的和谐秩序。欲望的有无也非人力所能控制,而是属于生死一类的事情。人性中的欲望是无法消除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人欲问题并不能通过简单地增加或者减少处理好。关键在于如何以一个正确的标准来处理欲望,使其在合理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的满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节制。在节制欲望的时候,需要一个外在的标准来帮助人们辨别欲望的好坏。荀子说:“道者,古今之正权也。”[1]417这即是说,道是古今最正确的衡量标准。如果离开正道而由内心自己选择,就不知道祸福存在于什么地方了。因为人心容易受到欲望的影响做出不正确的选择。所以,人们需要依靠道进行辨别。在荀子看来,礼则是人道的最高准则,在人们的行为处事中发挥着度量衡的作用。人们后天的行为活动虽然不能去除人欲,却能通过合理的方式节制欲望。总之,道和礼起着调节人欲的作用。

(二)伊壁鸠鲁:自我节制以求幸福的完善

同荀子一样,伊壁鸠鲁承认欲望存在的合理性。人们天生需要吃饱穿暖,但是物资的匮乏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这些痛苦可以通过欲望的满足得到消减。这类欲望伊壁鸠鲁称之为自然的和必然的欲望。而那些自然的但不必然的欲望只是种类变化了的快乐,比如奢侈的宴饮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却无法消除痛苦。自然的欲望是必须的并且容易满足的,简单来说,就是简朴的生活方式。而不自然的欲望則是不必要的,甚至会损伤人的身体和心灵。伊壁鸠鲁提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端和目的。”[2]31人们期待与追求着快乐,在寻求满足的愉悦感时,往往会沉溺于感官的享乐。但是,过多的物质欲望无论是否得到满足都会使人产生疲惫感,并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感。人类的心灵也会如同肉体一样在外界的侵害下受到损伤并且产生痛苦。所以,自我节制是获得幸福的重要方式。幸福并不在于饮食的简朴或奢侈,过度的简朴或奢侈都是不知节制的表现,消除由于缺乏引起的痛苦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人们若是处于饥饿之中,面包与水也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幸福。伊壁鸠鲁虽然并不反对奢侈的宴饮生活,因为从灵魂快乐的角度看,这与素淡的饮食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他还是提倡习惯于简单的饮食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并足以让人承担起生活中的必要事项。他还指出:“简单生活也有一个度,不注意这个度的人所犯的错误和陷入奢靡生活的人所犯的错误一样大。”[2]30人们以这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物资的匮乏或丰足,获得的快乐才会永续不断。

三、节制欲望的途径:“礼法生而欲得制”与

“明智以求身心安宁”

荀子认为节制恶性所产生的人欲,需要化性而起伪。“性”是天生而成的,“伪”则是人为的后天知行活动。后天的知行活动能够生发礼义,礼义能够节制和引导人欲。同时,人心在礼义的熏陶下,也能够发挥其节欲的相关作用。伊壁鸠鲁对纵欲的生活持否定态度,认为人欲需要得到一定的节制方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幸福的生活主要表现为“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纷扰”。两位哲人在节制欲望的途径上有着相似性。

(一)荀子:外尊礼法,心知所止

在荀子看来,在后天的礼义法度引导和规范下,人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纵欲会带来恶劣的后果,从而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身欲望,并将不好的欲望及早遏制。以礼义法度节制人欲,首先要注重师法教化。老师是人们学习礼义法度的重要引领。在老师的教导下,人们对礼义法度有了初步的概念认知并逐步建立起礼法的认知体系。荀子认为师法具有强烈的引导作用。若是没有师法,人们就会放任欲望的发展,而使恶性越来越严重;若是有师法的规范引导,人们则会注重后天的学习,节制欲望、学习礼义法度以正身。其次,在礼义规范的要求下,人们对于利益要有正确的认知。荀子说,即使是君子对利益也有一定的追求,但是君子并不会因为利益而胡作非为。所以,荀子并不禁止欲望的产生或满足,而是倡导节制欲望。人们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追求利益,更不能因为追求利益而去做不正确的事情。最后,需要制定法度以约束人欲。礼义的重点在于道德教化,而法度约束则带有强制性。荀子在经历了战国后期的诸侯争霸后,强烈地意识到完全依靠人们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是不现实。因此,依靠强制性的法度措施,有针对性地治理社会,是更为现实可行的社会治理方法。

除了依靠外在的礼法制约人欲,通过礼义熏陶人心以节欲也是规约人欲的重要途径。心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即“心有征知”。荀子认为心具有天生的认知能力。但是,心也容易受到遮蔽而不能正确认识事物进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在造成“蔽”的众多原因中,“欲”是首位。可见,人心最易在欲望的影响下产生“蔽”病。所以,节制欲望既是扫清人心“蔽”病的重要方式,也是人心去除“蔽”病后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去“蔽”要以包容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的整体,做到“兼陈万物”。万事万物虽然各有差异,但是人们要有“中”和“衡”。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以多种角度认识与评判事物。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虚壹而静,使心达到大清明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心则会有意识地“节欲”。通过心“止”的作用使欲望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根本上预防道德的沦丧,避免以私欲害公德。

(二)伊壁鸠鲁:“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烦扰”

伊壁鸠鲁认为免除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烦扰是人们做一切事情的目的。但是,身体的疾病与死亡是人们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身体的损伤以及对二者的恐惧所导致的心灵不宁,以实现“身体的无痛苦”与“灵魂的无烦扰”。

在伊壁鸠鲁看来,死亡所带来的痛苦欲求往往将人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人们既没有抛弃生命的勇气,因为这本就是人们所惧怕的事情,也没有安心生活的幸福,因为总是处于等待死亡降临前的惴惴不安的心情之中。他对于人们所处的困境十分同情,提出:“要习惯于相信死亡与我们无关。”[2]30伊壁鸠鲁正视死亡,提出人们既不要期待拥有无穷的时间获得虚无的永生,也不要恐惧死亡,而是享受生命具有死性的一面。有智慧的贤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平静的,既不过分苛求死亡的远离,也不惧怕死亡的降临。对于生活,他们往往采取积极面对的态度,并不将其看作苦难。对于死亡,他们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恶,而只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罢了。所以,因死亡恐惧所产生的欲望往往不能轻易地妨害到他们。

为了消弭疾病与死亡所带来的恐惧,人们纵情声色。这看似极度满足了自身的欲望,但实际上却是以虚假的快乐掩盖着身心的痛苦。纵欲的结果往往是恶劣的,与人们最初追求幸福的愿望背道而驰。伊壁鸠鲁明确反对花费无度或沉溺于感官享乐所带来的快乐,肯定清醒的理性研究才能让人们发现生活的真相。如此,人们才能直视恐惧,获得灵魂的安宁。他强调了“明智”的概念,认为“明智”是所有一切中首要的和最大的“好”。明智即是从理智中派生出德性。这种德性与快乐不可分割,共同生长。以明智指导人们的生活,首先要认识必然性与偶然性在生活中所具有的影响。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所能把控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因为必然性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所导致的结果亦是人们无须承担其责任的;偶然性则是变化无常的,人们无法真正把握,也无法得知其确切的结果。所以,人们不应该屈从于“命运”。因为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并不在于人们的选择,所以人们无须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探求命运。人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命运,而将目光投向可把握的事情上,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伊壁鸠鲁认为拥有正确判断的人,即使因为某些不幸运的因素而没有获得成功,也比幸运的蠢人要好,因为这样的人以理性判断生活,不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的侵扰。换句话说,即是内心要有理性的判断,从而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疑惑。当这个目的达成时,灵魂的风暴就平息了,身体的健康欲求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荀子和伊壁鸠鲁在承认欲望合理性的前提下,提出了“节欲”“自制”的思想。这对于正确认知欲望和理性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当今社会的经济与科技都飞速发展。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游戏娱乐,都在极大程度上为人们满足欲求提供了条件。但是,由此引发的身体与心灵问题却是愈发繁多。如何解决人欲问题成了个人修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荀子和伊壁鸠鲁的人欲观的共性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欲的不知节制不仅损耗着身心的健康,而且造成了自然与社会的破坏。借鉴学习荀子和伊壁鸠鲁“节欲”“自制”的思想,一是有利于解决过度纵欲导致的自然灾害问题;二是有利于促进个体人格发展的健全与身体的健康;三是有利于解决由于人欲问题导致的社会争斗,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四是有利于调节社会物资,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总之,荀子和伊壁鸠鲁“节欲”“自制”的思想观念不仅在先秦时代和古希腊时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探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古希腊)伊壁鸠鲁,(古罗马)卢克来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包利民,刘玉鹏,王玮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李长学.荀子“节欲”观的现代意义[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1).

作者简介:

宋瑞萍,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杭州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学。

猜你喜欢
自制荀子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天人观研究述论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自主学习的教和学
多功能光路显示仪的自制与创新
谈科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