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

2023-05-30 10:48陈玲 许明雪郭晓珊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陈玲 许明雪 郭晓珊

摘要: 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技术的出现变革了教研理念、方式和模式,正在赋能传统教研,使其向智慧教研转型。研究总结了智慧教研视域下技术对教研的赋能和支持作用,从教研的基本构成环节和要素角度,分析了智慧教研和传统教研的差异,并从模式融合、模式创生和系统变革三个阶段梳理了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典型应用模式。

关键词:教研;智慧教研;教研模式;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意见》提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并强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2019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2022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进一步提出,教师应具有“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自身及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能力”。可见,利用技术解决传统教研难题,促进技术与教研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教研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技术何以提升教研“智慧”

教研即教学研究,包括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传统教研还存在着教研目标粗放模糊、教学诊断主观化、教师研讨对话浅层化,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发展、教学持续性改进等方面的支持度不够等问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教研的深度融合,以科学化、智能化、个性化、开放性以及精准性为特征的智慧教研成为智能时代教研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对于传统教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透视教学中的真问题,精准设定教研目标

教研目标随意、粗放是目前教师教研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教研目标应该来源于教学实践,并高于教学实践。在教研过程中,技术有助于教师透视教学中的真问题,设定实质性的教研目标,实现教研过程的科学、客观和细致化。如技术能精准刻画每个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状态,快速获取学生已达到的学习水平、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并能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路径,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把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学习需求、学习疑难点和学习障碍点转化为教研主题。技术也有助于揭示传统教研方式难以发现的教师教学中的固有习惯和问题,如分析和挖掘教师教学行为、教态等,帮助教师聚焦自身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盲点和问题,从而精准设定教研目标。

(二)基于课堂多模态信息,教学决策从经验走向科学

基于课堂教学的分析和研究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然而长期以来,此类教研活动存在教学决策感性直观化、主观臆测度高等问题。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决策的深度融合,教研范式逐渐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数据。基于数据的多模态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能揭示出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内部机制,赋予教师更强的判断和决策能力,推动以课堂教学分析为中心的教研从经验走向科学。如智慧教研平台采集和提取课堂上的师生行为,以此识别教师教态和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等,还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开展相关语言和互动、语言风格特色分析等。将客观的分析数据与听课教师主观的教学经验相结合,既能规避教师对教学判断的主观臆测性,又能克服单纯量化数据的片面性。智慧教研平台通过分析教师的听评课数据,可自动生成教师课堂教学特色、待研讨问题以及执教教师整合技術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分析结果等。课堂教学分析与听评课数据融合生成的教师教学精准画像,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干预和教学问题的解决,还能助力教师知识的优化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升。

(三)教研智慧的协同建构,推动教师社会认知网络的持续进化

传统教研中,教师大都面对面地实时交流,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观点分享和意见交换。不受时空限制的智慧教研,搭建了多元主体互动交流的共享平台,教研逐渐走向开放、平等、聚合和创新。通过智慧教研平台,专家、教研员、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交换意见与观点,协同进行知识建构,创生群体智慧。这种智慧的建构并不是教师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为了达成某一教研目标或解决某一教学问题,汇聚和融合教研群体中的教师专长,最大化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力量,实现“1+1>2”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线下往往由个别“专家”或权威教师主导教研内容和对话走向的问题。基于资源的协同创生,还连接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网络和社会网络,促进了教师群体和教研资源之间的多维度认知交互,实现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有效聚合,并推动了教师个人认知网络与教师群体社会认知网络的持续进化。

(四)实现资源找人,助力教师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改进

教师是教研的主体。教师主体性的专业发展需求是教研关注的重点,然而传统教研对其需求的关注度不足。教师主体性的发展需求多以自我反思和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师需要自行寻找适配自身专业发展需求的教研资源。因此,个性化、精准化的教研资源支持服务,是智能时代教师教研的诉求。智慧教研平台借助已生成的海量教师教研数据,智能分析教师特征和需求,并个性化地推荐教研资源,实现教研资源找人,支持教师个性化学习与提升,助力教师教学的精准改进。

(五)持续性跟踪教师专业发展轨迹,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以教师自我感知、问卷调查为主的传统教研效果评价方式,无法支持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在智慧教研视域下,教师课堂教学数据和教研数据被沉淀和汇聚,使持续性跟踪教师专业发展轨迹、干预和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成为可能。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轨迹,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价,从多个维度了解自己的发展路线,同时还可以参照其他优秀教师的发展轨迹,不断自我提升。教研员则可借此实现教研活动的科学组织、评价和管理,促进基于数据的教研活动决策和管理,更高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制定教师发展策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二、智慧教研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

在技术支持下,智慧教研将在理念、方式和手段上逐渐超越传统教研。笔者根据技术对教研支持的维度和深度,总结了智慧教研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主要包括模式融合、模式创生和系统变革三个阶段。

(一)模式融合阶段

这一阶段强调通过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融合,来跨越时空的交流屏障,提升不同主体的教研效率和效果,实现相关教研内容的聚合和个性化推荐,并初步实现数据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更多体现为对传统教研的局部优化和增强,但往往从中能找到原有教研应用模式的影子。

1.基于网络的协同备课

基于网络的协同备课以协同知识建构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包括六个环节(如图1)。具体而言,其教研流程为:参与教师先上传体现个人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实现个人知识的外化。同组教师通过协同编辑、相互评论等方式开展协同备课。组织者通过分析和识别教师教学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分享观点和协商讨论。组内的协同修订完成后,小组间进一步分享观点、互相点评和质疑协商,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二次修订。从组内协同到组间协同,体现了知识的社会化过程。教师基于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践,应用和检验知识,完成知识的实践化。之后,教师反思教学实践不足,总结教学经验,提炼和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开展基于网络的协同备课,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还应注意以下三点原则:一是备课要利用技术进行目标精准定位和活动精准设计,如结合学生前测数据报告,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二是组织者应通过一定的协同微策略加强所有教师的认知投入,引导教师生成诸如教学策略、原因说明、质疑提问及答疑解惑等深度备课行为。三是主备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点评要及时反馈并注重迭代优化。

2.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听评课

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听评课模式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其具体流程为:课前,执教教师在智慧教研系统网页端上传教学设计方案,并确定听评课教师,向他们发出听评课邀请。课中,听课教师通过听评课App接受邀请,查看教学设计方案,确定听课模板,做好课堂观察记录,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和评分。课后,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再次在网页端相遇,查阅浏览听评课记录。平台会汇聚听评课的过程性和结果性数据,支持教师群体基于分歧点和共识点深度研讨。基于协同诊断的结果,系统有针对性地将策略推送给执教教师,助其改进和优化教学。最后,执教教师进行反思、总结和提升,实现实践性知识的内化(如图2)。

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听评课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能力提升,其实施有四个要点:一是强调从基于经验转向基于循证。基于听课主观意见汇聚和挖掘以及课堂客观信息采集和分析,形成教师个人教学知识图谱和个人教学关注点知识图谱。二是结合数据明确群体研讨关键事件,组织者要通过分析听课教师的课堂观察和评论数据,挖掘和提取课堂教学待改进点、听课教师群体分歧点以及教学预设生成差异点。三是开展深度反思,为教师提供教研反思支架,归纳教师收获点、待增强点和后续发展点,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持续改进。四是研讨结果指向面向问题解决的群体智慧分享,促进自我经验的总结和迁移,以及他人成功经验的复制与模仿,实现教师群体智慧的快速迭代发展和进化。

(二)模式创生阶段

模式創生阶段更多强调利用网络和数字化资源设置多样化、开放性的教研或学习活动,创生新的教研应用场景和模式,促进优质教师智力资源的在线流转,扩大优质资源特别是教师智力资源的辐射面,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要控制“开放”和“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保障教研质量。这往往需要构建相配套的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并使用技术监管在线研修质量,从而实现“技术+机制”的高度协同。

1.一对一问题解决式实时研修

这是一种基于专家指导的在线教研模式,旨在通过专家或资深教师的实践智慧引领,解决教师的个性化实践问题。在该模式中,专家和教师通过网络就教师的某一问题点或困惑点展开深度的对话交流,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创生。

如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就动员全市中小学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等作为指导教师,依托平台和App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在线研修服务。如图3所示,学员教师可以发布问题,等待匹配其需求的指导教师认领,或根据自己需要向在线的指导教师发出请求。双方结对后按时进入直播间,开展实时交流互动。双方均可利用白板、共享屏幕、音视频等开展研讨。交流结束后,学员教师提交心得评价。指导教师可针对其需求推荐资源,学员教师则可查看回放并做出反馈。

2.开放式在线检课

这是一种以课堂视频为中心的在线研修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群体在线听课、资源推荐、集中研讨和持续互动,实现对课堂教学实践问题的改进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协同建构。

如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开放型在线研修计划中的“开放式在线检课”板块(如图4)。学员教师先提交自己的教学课例视频,等待全市符合资质要求的指导教师认领课程。指导教师认领课程后观摩听课,并对教学视频进行打点记录和评价,或利用相关量表分析评价。听课后,指导教师结合听课感受和数据分析为学员教师推荐学习资源,如示范性的教学课例视频、学习材料等,为其改进教学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资源。课后,双方基于课例观摩情况展开深入交流研讨。研讨结束后,学员教师可查看回放,并与其他教师持续互动交流,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效果。

这两种在线教研模式都是在教研需求驱动下,借助网络推荐和匹配构建动态的教研共同体,实现了教师智力资源的动态配置和流转,满足了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需要。但要实现教师智力资源在开放教研系统中的有效流动,一方面应借助技术萃取、匹配、调度教研优质资源,构建在线教研空间和教研活动,并对内容质量进行智能化监管;另一方面,应对教师的准入准出、教研工作量认定、绩效激励等建立配套机制,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系统变革阶段

在系统变革阶段,关注点不应仅在“教研”上,而是强调利用新兴技术贯通教师教学、学习、教研、服务、管理和评价等各个场景,涵盖学生、教师、教研管理者等多利益主体视角,通过多场景、多业务、多维度、多模态数据的整合来反哺教研,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教师发展。通过虚拟空间精准、全面地展示现实中教师教育教学全生命周期的行为过程,教研不再局限于对问题的事后补救和解决,而是预测和引领教师生涯发展,支持教师的终身成长。

未来,智慧教研将向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和系统化转型。教育部门会通过智能平台的联合和数据贯通,构建教师教研数字孪生体,表征教师特征、诊断教师特长、预测教师需求,以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是整合多场景、多平台、多层次和多维度数据,以客观表征教师教学或教研特征,生成分析报告。二是精准识别、分析和诊断教师特长和需求。三是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服务,降低教师主动检索负荷,提升专业技能。四是智能预警和预测教师发展状态与發展趋势,为教师提供优化的教研服务。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会反哺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反哺教研和教学生态系统。

三、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里的研究,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研究,而是希望教师以一种“研究的心态”从事日常的教育教学,并通过与同事、资深教师和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在合作教研中促进个人专业知识增长与能力提升。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并变革了传统教研的理念、方式、形态和模式。如何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教研服务、打造虚实融合的教研新生态,是未来教研模式变革的思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阳,曾祥翊.人工智能赋能教研高质量发展: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实践蓝图与发展脉络[J].中国电化教育, 2022(11):99-107.

[2][10]杨丽娜,陈玲,张雪,等.基于TPACK框架的精准教研资源智能推荐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1(2):43-50.

[3] 包昌升.校本教研 :从粗放走向精细[J].中小学管理, 2007(6):18-19.

[4] 刘宁,王琦,徐刘杰,等.教育大数据促进精准教学与实践研究——以“智慧学伴”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4):12-17.

[5] 苏君阳,时思.校本教研教师弱参与:内涵、表现及其消极影响[J].教师教育研究,2022(6):83-88.

[6] 张乐乐,顾小清.多模态数据支持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模型与实践框架[J].开放教育研究,2022(6):101-110.

[7] 陈玲,张俊,汪晓凤,等.面向知识建构的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模式研究——一项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实践探索[J].教师教育研究,2013(6):60-67.

[8]刘禹,陈玲.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协作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2):44-48.

[9][12]胡小勇,林梓柔.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7):84-91.

[11]陈玲,佘静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研模型构建及应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6):51-58.

(作者陈玲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许明雪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郭晓珊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学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牟艳娜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教育实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