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奏响耕地保护协奏曲

2023-05-30 13:04董广
资源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新乡市基本农田提质

董广

5月初,在新乡市延津县僧固乡耕地提质改造工程现场,农机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灌溉设施、田埂路网、耕作土壤改良等作业,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僧固乡耕地提质改造工程仅仅是新乡市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一个实例。近年来,新乡市扛穩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执法监管体系,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防+技防   完善执法监管体系

近日,新乡市小店镇马村北高铁西侧的一处违法占地拆除现场,执法人员调动6台挖掘机,将违法乱占耕地建房的土地恢复了原貌。这是新乡市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的具体体现。

2020年以来,新乡市积极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在全市率先组建一支近9000人的“护田员”队伍,加强耕地保护“人防”,进一步把“一网两长”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落实到地块、人头。

在做好“人防”的同时,新乡市积极抓好“技防”,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手段,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疑似违法用地问题线索,及时将信息上传省自然资源厅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系统,第一时间推送到县(区)、乡(镇)、村(组)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建立执法工作微信群,邀请各级政府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入群,在群内通报违法用地整改进度,对整改缓慢的加强督导。完善“互联网+”全领域实时监测耕地变化的执法监管模式,实行地上查、天上看综合预防机制,确保做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监管全过程”。

管控到位   确保数量不减少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新乡市将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约束性指标,确保不纳入自然保护地、重大基础设施等范围。各乡(镇)逐级签订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责任状,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四级管护网格。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带位置分解下达,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控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确保农田就是粮田。

该市严格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原则,对没有落实占补平衡或达不到占优补优要求的,坚决不予批准用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摸清耕地后备资源底数,严格控制成片未利用地开垦。加大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残次林地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有利政策,严格规范项目管理,确保新增耕地数量质量真实可靠。据统计,近年来,该市集中实施、验收补充耕地项目和提质改造项目45个,新增耕地近11万亩、市级统筹占补平衡指标5万亩。

此外,新乡市积极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重点抓好储备区划定、核实整改补划、数据库更新等工作,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硬约束。截至目前,新乡市已将6.53万亩优质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立“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

建设到位   确保质量有提升

新乡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大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持续提升耕地产能。针对部分地区耕地布局分散、耕地质量等级不高、地势高低不平等问题,该市全力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努力建设一批“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质量农田。

昔日零散荒凉、坑洼不平的荒沙滩,如今一畦畦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一条条笔直的道路通向麦田深处,一眼眼新打的机井矗立田边——这是新乡市封丘县尹岗镇1.5万亩耕地提质改造之后的真实写照。

尹岗镇原来土壤贫瘠、耕地碎片化、自然生产力低。2022年以来,尹岗镇把耕地提质改造工程作为保障农民增产增收重要抓手,在堤东、堤西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使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抗灾能力增强,为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尹岗镇土地提质改造共有1.5万亩,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涉及尹岗镇19个村。目前,经过提质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如今零零散散的土地逐渐变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高效农田。

“如果把粮食安全比作高楼,那耕地质量无疑就是下面的地基。通过提质改造,新乡市形成了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综合功能较强的现代化基本农田示范区,城乡用地布局不断优化,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作者单位: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新乡市基本农田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新乡市
为城市提质而歌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新乡市
新乡市中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研究
新乡市锂电池专利情报分析及对策建议
浅析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与保护——以慈溪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