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400毫米等降水线

2023-05-30 05:08张艳琳
资源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耕大象气候变化

张艳琳

一边湿润,一边干旱;一边森林,一边草原;一边农耕,一边游牧;一边建起围墙,一边自由驰骋;一边人口密集,一边人烟稀少……400毫米等降水线横跨东北与西南,将华夏大地两侧分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400毫米降水线是农耕的生死线,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对华夏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城就大致沿此线而建。气候变迁使得降水线两侧的文明不断碰撞、交融,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关外曾经气候温润,如今,孕育了楼兰古国的罗布泊成了一片戈壁滩,胡杨林从繁盛到枯萎,默默矗立在西北大地上,见证了千年沧桑巨变。

2020年3月,云南的大象莫名其妙地向北迁移,或许,它们是感受到了什么,想回到河南——也就是曾经的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这表示河南曾经有大量的大象,殷墟的祭祀坑里也发现了大象的遗骨。《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

德。”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商朝甚至还训练出了一只规模庞大的象军,最后被周武王击败,一路驱赶到江南。后来大象的消失,极有可能是因为商朝末年气温下降,400毫米等降水线南移,中原地区降雨量大幅减少,大象迫于生存而南下。

1972年,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发表了文章《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将中国近五千年的时间分成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方志时期(公元1400年~公元1900年);仪器观测时期(公元1900年以来)。竺可桢先生认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2000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变动的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动的周期大约历时400~800年。在每一个波动周期中,又有以50~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变动的幅度约为大周期的一半。

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业,从而影响到社会各方面。中国气候温暖期与寒冷期周期性变化的过程,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两种生态环境较量与整合的过程。年平均气温每下降1℃,游牧民族就必须向南迁移200千米,在温暖期,例如,汉、唐时期,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而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而这些现象同样出现在王朝更迭时期,气候变化似乎在暗暗推动历史前进。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多数是由于战乱和饥荒带来的人口大迁徙,大规模的共3次,分别是:西晋的“永嘉之乱”时期,北人南渡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540万总人口的1/6;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北人南渡造成的影响使南方的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越北方;北宋“靖康之变”时期,北人南渡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一些比较先进的垦殖技术,使得当时南方的“蛮荒之地”逐渐变为了“鱼米之乡”,并且在风俗和习惯上促进了南北方的相互融合,经济上,南方强于北方的局面才开始完全确立。

1900年至今,是一个温暖期,科学家预测全球变暖会给中国北方带来更多降水,极大地改善北方环境。2022年8月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的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也证实了这一点。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

气温回升,400毫米等降水线不断北移,南方灾害频发,与之相对的是,这些年来,北方地区的环境因气候变化反而有所改善,为沙漠变绿洲创造了条件。曾经水草豐美之地、牛羊成群的毛乌素沙漠正在恢复曾经的生机,荒凉了近千年的河套地区的植被大量恢复,甚至开始生长兰花。种种迹象显示,随着气温的升高,北方降雨量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重心不断向北方转移。有数据显示,南水北调每年调水300亿立方米,但北粮南运中的虚拟水达到500亿~60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缺水的北方,在不断地为不缺水的南方补给粮食。从“湖广熟天下足”到“中原熟天下足”,北粮南运的背后,是耕地数量、质量格局的南北转变,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南北转变。

气候能极大影响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反过来能影响气候的范畴却有限。现如今,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让气候不再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更大程度地适应气候变化。然而,大自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不会以保护人类为前提,人类要做的除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外,也要尽力学会适应环境变化,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作者单位: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猜你喜欢
农耕大象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