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文化资本补偿路径探析

2023-05-31 00:16张贤
关键词:文化强国资助育人

张贤

摘    要:文化资本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等。文章以文化资本补偿为切入点,以“在学”和“毕业”为主体,分别针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设计文化资本补偿项目,将文化资本补偿制度有效嵌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推进路径过程中,个体发展动力是基础,教师参与变革是载体,高校跨界融合是途径,社会支持体系是关键。

关键词:文化资本补偿;家庭经济弱势学生;资助育人;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5-0041-03

一、高校资助工作现存问题

纵览近三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不难发现,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资助项目不断丰富,但无论是资金投入方向还是项目设立定位,大多是通过无偿的经济补偿方式对贫困学生予以帮扶,虽也进行了资助育人项目探索实践,却也是面上工作。另外,当前高校资助基本停留在资助金发放到学生的层面,是否通过资助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育人目标等资助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均未在报告中体现。而事实上,通过部分高校评估和反馈结果以及国内文献资料来看,育人目标相距甚远。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资本补偿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此方式易操作,见效快,受到政府、社会、高校等资助方的一致青睐。然而,经济资本补偿仅能够让贫困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得以延续学业。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侧重于促进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只要贫困大学生“上得起学”,资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经费资助到人”成为目前部分高校资助工作的落脚点。然而,贫困学生获得经济资助仅仅是大学生涯的起点,如何合理使用所获资助经费,如何夯实专业知识,如何提升实践能力,如何积累文化资本等综合资本以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是摆在高校资助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1]。反观高校资助工作,如何发挥高校资助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满足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的文化需求,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文化资本补偿可成为一种探索路径。笔者认为,尝试文化资本补偿等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才是能够使贫困学生实现知识获得和技能提升等全面发展的关键。以文化资本补偿为抓手,弥补高校资助在推动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方面的缺失才能够更好的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发挥高校资助工作在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中的现实作用。

二、以文化资本补偿为抓手实现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逻辑

国内外关于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的关系研究成果丰硕。阿沙芬堡和马斯(1996)认为文化资本对所有人都有正效应而并非只对优势阶层[2]。仇立平、肖日葵提出文化资本是社会下层实现向上流动的有效手段,即便政治、经济、社会资本相对匮乏,也有可能通过逐步积累文化资本改变社会地位,从而打破社会地位恶性循环再生产[3]。蔡连玉进一步强调贫困本科生应通过具体形态文化资本积累,扩大交换权利集合,从而实现稳定脱贫和向上社会流动[4]。另有学者提出主体性文化资本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就业,提高其就业质量[5]。

不难发现,文化资本是影响社会地位获得的重要因素。文化资本对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的特殊价值,内含两层逻辑:第一层次,文化资本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故通过资助项目进行文化资本补偿进而有效积累的高质量的文化资本能够切实为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在物质上脱贫,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实现社会阶层正常流动,这是文化资本对高校经济弱势学生最现实、最直接的价值。第二层次,文化资本不仅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还能够转化为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其他各类资本,且各类资本之间会进一步相互转化,从而优化贫困大学生资本结构,成为蕴含于贫困学生的综合资本,让贫困学生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文化资本对高校经济弱势学生更深层、更核心的价值。

基于文化资本补偿的精准资助对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的影响机制存在文化资本积累、文化资本转化与文化资本内化三重机制。首先,是基于贫困学生个体活动进行资本积累的首重机制,针对贫困学生文化资本相对匮乏,不足以完成其实现脱贫等工具性目标的现实状况,高校通过建立多元文化观,挖掘贫困学生跨校、跨区域、跨国等多重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给予贫困学生话语的公平权利,设置问题差异化教学内容,搭建阅读习惯培养平台,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资助贫困学生进行跨专业辅修,资助托福、商务英语、律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考试等资助育人措施弥补原生文化环境导致文化资本的缺失,帮助其完成文化资本积累。其次,是基于贫困学生社会活动进行资本转化的第二重机制,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心理资本等各类资本,各类资本之间也会相互转化,从而实现贫困学生资本结构优化,提升就业、创业等社会活动竞争优势。最后,是基于贫困学生自我发展进行文化资本内化的第三重机制,文化资本转化实现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优化内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这是高校通过精准资助实现育人的逻輯终点,也是扶贫要扶志、扶智的题中之义。

三、家庭经济弱势学生文化资本补偿的推进路径

布迪厄认为学生不同的文化资本及社会和学校对不同文化资本的承认导致了今天教育不公平的现象[6]。为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要求高校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基本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找出发展短板,明确实际需求,确定精准资助发力点。

通过直接的经济资本补偿改善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卓有成效,“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然而,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原生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匮乏不仅导致了高等教育起点的不公平,其“不公平”影响是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在高等教育过程、结果中亦有很大程度的体现。经济资本的匮乏迫使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在校外从事各类兼职工作以减轻经济压力,被兼职挤占的大量时间精力以及经济成本限制了他们辅修专业的学习、各类资格证书的报考、学生社团的加入以及各类社会实践的参与。受原生家庭文化环境欠佳、原始综合资本匮乏的影响,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的语言能力、表现能力和各类技能特长相对薄弱,制约了其在大学中各种场合的自我表现和人际交往,进而影响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能力提升的不足和社会资本匮乏等因素也让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在寻找实习机会和就业竞争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当然,综合以上因素,多数情况下出国交流访学对于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群体更是一种“奢求”。当今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综合素质能力高的复合型人才,中学应试教育培养下的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受到了文化资本等各类资本的制约。相对于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作用于“学历资本”[7],高等教育过程不公平作用于“综合素质能力资本”,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则会通过“综合素质能力资本”因素在就业过程中显现出来。

将文化资本补偿有效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校资助育人的关键。文化资本可包含见诸于专业知识的文化资本(学历证书、专业证书),蕴含于实践的文化资本以及隐藏于关系网的文化资本等。文化资本的积累需要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交流,需要多种价值观念的冲撞与选择,需要多角度的思维模式与创新[8]。因此,以文化资本补偿为抓手的精准资助育人项目更应开放与丰富,而非保守与单一。高校可以“在学”和“毕业”为主题分别针对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设计文化资本补偿项目,将文化资本补偿项目有效嵌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一,以“在学”为主题的文化资本补偿项目可分为“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三大系列,第二,以“毕业”为主题的文化资本补偿项目则可分为“资格证书”“职业实践”“国际视野”三大系列。

相对于经济资本补偿的赞助性,文化资本补偿是一种竞争性补偿。“积分制”可成为文化资本补偿的一种开展形式。“物或损之而益”,有学者指出底层具有独特形态的文化资本,包括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以及学校化的心性品质[9]。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的主动精神是高校资助育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精准化的资助育人可充分利用困难学生自身拥有的独特形态的文化资本,树立有偿资助理念,引入“积分制”。学生可通过学习劳动、生活劳动、志愿劳动、公益劳动、勤工劳动以及各种形式的服务性劳动获得积分,继而,学生可用已获得的积分并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兑换文化资本补偿项目参与资格。“积分制”依托困难学生投身学习和劳动的主动精神,通过有偿资助的方式实现困难学生的差异需求满足,其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困难学生资助育人,重心在于提升贫困学生的文化资本。

四、家庭经济弱势学生文化资本补偿实现资助育人的条件依托

(一)基础:个体发展动力

文化资本补偿制度的设立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家庭经济弱势学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弥补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综合资本的不足,取得高学业成就,获得目标就业岗位,实现社会地位的正常流动。这一过程中,就家庭经济弱势学生主体而言,包含两条逻辑:一是其承继的家庭文化资本缺乏中高阶层家庭所具备的文化资本,这一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贫困代际传递现象的发生,二是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家庭经济弱势学生是可以改变文化资本等综合资本不足现状的,这一逻辑强调了学生个体主动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寒门出贵子”现象的发生,但这一现象的发生始终是个案。经济弱势学生是放弃其他投资机会而选择教育,承担着教育的机会成本和间接成本,承载着原生家庭知识改变命运的期望,故这一群体往往具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源动力,文化资本补偿制度的设立是为驱动这一源动力而创造条件,在更大程度上让“个案”逐渐向“普遍”发展,整个过程,个体发展动力是基础,家庭经济弱势学生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否则,制度的设立毫无意义。

(二)载体:教师参与变革

文化资本补偿是在“他人”的帮助下实现的,教师是当之无愧的重要“他人”。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群体相较于出生优渥家庭的学生群体而言,由于自身文化资本的缺陷,故而更依赖于教师和学校,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更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关爱,教师在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实践中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但是家庭经济弱势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限,面对教师往往是羞涩局促的,寻求教师帮助也往往是被动的。教师是文化资本补偿项目的直接实施者和推广者,教师的主动积极参与是文化资本补偿的必要条件。作为资助育人的智力支持载体,教师需要具备自我变革的勇气,走出教学舒适地带,更新教育观念,面对不同学生需求,探索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新方向。这对高校教师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

(三)途径:高校跨界融合

跨界(Crossover)原意是跨界合作,指的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合作,在更多的时候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跨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就会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10]。“互联网+”时代发展下,传统的“象牙塔”式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取而代之的是打破专业间、行业间的壁垒,实现跨界融合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文化資本补偿制度要求高校既要实现内向跨界融合,又要推进外向跨界融合。内向跨界融合从纵向角度来看是学生、教师、学科、学院、学校之间的融合,从横向角度来看是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等各部门之间的融合。外向跨界融合是校企之间的融合。

(四)关键:社会支持体系

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始终是家庭经济弱势学生成功的关键。首先,梳理现有资助政策并加强整合,针对家庭经济弱势学生构建“入学—在学—就业”全过程的资助专项政策体系,增强政策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人文性,同步推进经济资本补偿和文化资本补偿,更加注重家庭经济弱势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帮扶。其次,加快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馆、公共文化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全新的信息化发展视角,着手推进“互联网+文化”工程建设。再次,破解阶层文化流动壁垒和职业流动壁垒,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建设,逐步消除社会资本的运作空间。最后,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调动直接执行机构——高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其政策执行资源,提升政策执行效率,并为政策调整提供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0:16-17.

[2]Kalmijn,Matthijs,Gerbert Kraaykamp.Race,Cultural Capital,and Schooling: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J].Sociology of Education,1996.

[3]仇立平,肖日葵.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1(6).

[4]蔡连玉.贫困本科生的文化资本积累与脱贫流动[J].高教探索,2019(2).

[5]周朋.浅析文化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J].江西化工,2019(3).

[6]P.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15.

[7]王处辉,李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研究——基于对某高校农村学生群体的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

[8]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5).

[9]程猛,康永久.“物或损之而益”——关于底层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言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4).

[10]周昆,袁丹.学习券制度:高校贫困学生精准资助的新途  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8(11).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资助育人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让阳光点亮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