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要素、评价与改进

2023-06-03 05:47刘朋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亲子关系学校管理师生关系

摘 要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制度设计,其核心要素是构建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形成了“群育计划”“玩伴计划”“谈心计划”为主体的区域三大计划。基于上述理念,设计适切的评价标准,寻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做好导师匹配工作,将全员导师制融入学校整体工作,从而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协调育人机制,推动全员导师制的有序实施。

关键词 全员导师制   学校管理  师生关系  家校关系  亲子关系

引用格式 刘朋.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要素、评价与改进[J].教学与管理,2023(16):17-19.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倡导“学生人人有导师”“教师人人是导师”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强调导师落实育人责任的关键职责,对于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结合区域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制度设计,设计适切的评价标准,推动全员导师制的有序实施。

一、全员导师制的核心要素

“导师制”是14世纪由英国牛津大学新学院创办人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加以实践探索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以及各中学普遍实施,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在我国,最初是在基础教育的德育领域实行的,称为“德育导师制”,后逐步推广到其他领域,强调“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一种育人管理制度,要求导师和受导学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导师把学生当成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体现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2]。在这里,我们认为:所谓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中小学校全体教师按照一定机制与每一个学生匹配,通过导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建立协同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指导和开展有效家校沟通,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教育现代学校治理制度[3]。

在中小学全员导师制中,学校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教师与导师协同合作的“导师团”,充分发挥班主任队伍、德育专任教师队伍、学科教师队伍和“导师团”的积极作用,建立匹配机制,加强导师工作的集体研究讨论和对处境困难学生的针对性联合指导,充分体现了教育性、人文性和发展性,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全员导师制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导师要成为所指导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位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在家校关系方面,导师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进而形成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双向沟通模式;在亲子关系方面,导师要指导家长在建立朋友式的亲子关系下,制定与孩子的“谈心”计划,重视对孩子的心灵养育。

二、全员导师制的评价标准

根据第四代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主观意义建构的过程,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4]。描述和判断是教育评价的两大基本活动,评价过程是评价主体对客体价值进行主观判断的过程。这种判断必须以客观的事实材料为基础,要注重数据收集和操作性,同时要在量化数据和具体化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诊断,指标的操作性具有相对性。考虑到中小学全员导师制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作,相应的评价标准难以完全操作化和量化,我们将评价标准融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去,反映在检测点中(见表1)。如一级指标是“治理机制”“队伍建设”“保障条件”和“学生成长”,包括“育人理念”“组织管理”“家校合作”“班主任队伍”“导师队伍”“学科教师队伍”“经费投入”“环境优化”“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0个二级指标,具体检测点如结合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编制《导师工作手册》《家校沟通工作手册》,建立学校对导师的培训、考核制度等,加大全员导师制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全体教师的人文关怀,加强公共空间建设与环境美化,等等。

“教育本就应是以生命发展为本的实践,促进教育发展的教育评估也必然是以师生生命发展作为着眼点和基础的”[5]。着眼于全员导师制的要求,在评价标准设计过程中,必须将其三个核心要素放入其中,为此对相应的指标设计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抓住关键性绩效指标,突出重点,简明有效,将治理机制、队伍建设作为全员导师制的重点加以明确,旨在将全员导师制有机融入到学校治理工作中,确保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到导师工作中,体现了对全员导师制中“家校合作”核心要素的关注;二是重视学生发展,将全员导师制中“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两个核心要素作为二级指标,尽管这个指标在标准体系中的分数占比不算太高,主要是考虑到全员导师制工作處于推进阶段,但它肯定是一个核心指标,伴随着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成熟,我们肯定会更加关注这个指标;三是关注经费投入和环境优化,这是对全员导师制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工作的重视,为全员导师制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条件。

三、全员导师制的问题改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6]我们围绕着全员导师制的实施,依据全员导师制的评估标准,从学生是否有导师、学校如何安排导师、导师和学生的沟通频率、沟通内容、满意程度等方面,对31所小学1623位四年级学生、39所中学2029位八年级学生和16所高中970位高二年级学生完成了问卷调查,从中发现全员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提升工作质量。

1.做好导师匹配工作

问卷显示,97.94%的学生有自己的导师,93%的学校导师与学生配比达到1∶15,导师安排能征询学生意见并协商确定占比为77.01%(如图1)。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持续扩班、教师结构性缺编、导师资源配备中的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导师指导学生相对较多,选择考试科目教师为导师的学生较多。同时,为平衡导师带教工作量,难以通过征询学生意见、自主选择方式进行导师匹配。加之,由于学生流动性较大,导师每学年需要更换学生,给问题学生关爱工作的持续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在全员育人方面需要增强教育引导,进一步完善师生双向成长机制,做到“教师原则上都要担任学生导师,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暂不适合做导师的教师,由学校统筹安排,符合条件后承担导师职责”,“班主任在实施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后,同时担任部分学生的导师。党员教师和班主任等德育骨干教师等应优先承担具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指导工作”[7]。

2.将全员导师制融入学校整体工作

问卷显示,疫情期间,导师能经常联系学生占比为95.78%,导师对学生的帮助涉及多方面占比为80%以上(图2);92%的学生遇到问题能主动找导师,学生对导师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为98.3%。这说明,全员导师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帮助层面尚有上升空间,需要思考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将全员导师制融入学校整体工作,更贴近学生个体所需,促进学生全面成长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生涯指导”的总体要求,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人本关爱,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科学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推动教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家长成为学生健康成长陪伴者。一是要加强宣传全员导师制实施的意义与实质,营建健康的协同育人环境氛围。二是要组建专家导师团,深化研究实践能力,在师生关系重构、导师与学生团队建设、导师与家长沟通、特殊学生帮扶等方面加强过程指导。三是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导师绩效考核,将导师的工作经历及成效作为职称晋升的重要参考,将家长、学生对导师的测评纳入考核成绩。

3.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协调育人机制

从评估情况来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家长的育人方式还存在堵点,主要反映在谈心上,亲子沟通缺乏“走心”;导师百分百完成家访以及对家长进行一次书面反馈还有困难,加之新冠疫情限制了沟通的途径,降低了家校联系的效果。由此可见,全员导师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社会和学生及其家长等不同主体。“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在教育目标上一致,在时空上密切衔接、积极互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格局,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8]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全员导师制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形成支持全员导师制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理念、政策、成效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天真的童心、烂漫的童趣、快乐的童年,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9.

[2] 赵珍菊.普通高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践与改进:以C市T中学为例[D].成都:西华大学,2021.

[3][7] 上海市中小学全员导师制项目組.关于2021学年秋季学期起在本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全员导师制的工作方案[Z].2021-09.

[4] 孙芳芳,赵志群.职业院校质量诊断授权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34.

[5] 闫艳.基础教育学校评估:教育生态学的视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54.

[6]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EB/OL].(2015-01-24)[2023-01-10].www.gov.cn/xinwen/2015-01/24/content_2809598.htm.

[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201.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亲子关系学校管理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亲子舞蹈特定价值的研究
代孕子女亲子规则认定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