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安徽省非遗舞蹈进课堂创新性教学 模式研究

2023-06-03 00:02韩丽李梓林
艺术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非遗校本课程

韩丽 李梓林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部分高校将非遗舞蹈引入课堂,针对非遗舞蹈的科研与实践领域积累了一些成果,虽然前景光明,但是未来的挑战依然严峻。随着教育现代化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安徽非遗舞蹈课堂模式的建设需要借助新的信息技术来探索出更加有效的途径。本文基于安徽省非遗舞蹈在高校传承的现有成果,提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非遗舞蹈进课堂的新思想、新路径、新方法,进而搭建安徽省高校非遗舞蹈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发挥高校对其传承和保护的优势,使非遗舞蹈得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非遗”舞蹈教育 现代化 非遗舞蹈进校园 校本课程

科技信息化教育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将学习资源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使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灵活、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总体突出了新时代教育的开放性、便捷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多媒体化等特点。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尤其在2020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国大、中、小学进行了“停课不停学”,掀起一股“网课”学习浪潮,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与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教育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历来以传统“口传身授、以师带徒”为主要教育教学方法的传统舞蹈课堂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中、小学校园的工作由国家推动到实施进行,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纵观安徽省的非遗舞蹈普及与教学情况,正在各个市级县级的中、小学的校园中徐徐展开,这让越来越多的非遗舞蹈能够在校园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但是,从非遗舞蹈的特点和传承方式来看,更是需要在大学校园里针对具备舞蹈专业能力的学生来进行传承。舞蹈专业学生对于非遗舞蹈传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能够运用自身具备的舞蹈素质能力系统地、深层地、全面地学习非遗舞蹈的动作和文化。利用舞蹈专业学生的优势特点,来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让非遗舞蹈传承人和传播者们不仅停留在田间乡野,更加扩大至大学校园与社会各阶层,从而不断扩大其影响,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

所以,对于非遗舞蹈进高校课堂的探索与开展是充分必要的、势不可挡的,这样一来非遗舞蹈不仅可以拥有高等院校的科研建设能力和舞蹈专业学生作为传承人,还可以乘科技信息化教育之风,不仅可以使教学资源开放共享,还可以促进安徽省非遗舞蹈的社会化普及。

一、安徽省非遗舞蹈教育在高校发展的现状

安徽省自2009 年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收集传统舞蹈50 余项,其中被国家级非遗名录收录的有9 项,包括花鼓灯(凤阳花鼓、蚌埠花鼓、颍上花鼓)、手龙舞、跳五猖、祁门傩舞、火老虎、东至花灯舞、无为鱼灯。这些非遗传统舞蹈都是安徽省各地的文化精髓,蕴含着深厚的美育思想、文化内涵与政治价值,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徜徉着安徽地方人民的审美认知和行为道德准则,对非遗舞蹈的传承就是对历史感悟和文化记忆的延续,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性表达方式,浓缩了当地日久岁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早年间人们对于未知的崇拜、对天神的感恩、对亲人的追思和对本民族形象标识的认同感都潜藏在这些有意味的舞蹈形式里。但是目前对于诸多非遗舞蹈的保护措施仅停留在表面收录整理和浅显的形态影像录制上,即使不乏一些关于非遗舞蹈保护传承的论文,其多为框架死板,内容单一,缺乏对于舞蹈背后的人文探索和符合时代发展的、可实施性强的传承方式。更令人惋惜的是,现在非遗舞蹈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附属品和工具,过度舞台化的表演虽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人情景应变的能力,但是却让非遗舞蹈陷入了身份概念模糊的困境中。当传统舞蹈作为一个被消费的角色而降低品格成为商品;當民间艺术脱掉往昔神圣的外衣不再具有威慑力;当民族文化在多元语境浪潮中面临文化再生产再创造,这时传统仍要继承,时代仍要发展,虽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颁布距今已经17099年之久,关于安徽省非遗舞蹈传承发展的使命,仍要另辟蹊径。

安徽省这九项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中仅有花鼓灯(凤阳花鼓、蚌埠花鼓、颍上花鼓),作为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被编写成系统的教材,成功地走进了高校舞蹈专业的课堂,并且涌现出众多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优秀安徽花鼓灯舞蹈作品,比如舞蹈《淮水情兰花湾》《一条大河》《远去的兰花爷爷》《蝶恋花》《说兰花》等,舞剧《大禹》《石榴花开》《玩灯人的婚礼》等。安徽花鼓灯的传承延续得益于众多非遗传承人做出的大量的工作以及一代又一代对其进行田野采访调研的工作者们和各类教学研究人员对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动作的提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提升。反观其他的传统舞蹈,虽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但是大多仍囿于田间地头与山川湖海,步履缓慢地走向现代化城市、走进人民的视野之中,一直都存在着承袭范围受到限制、传播模式过于僵化、文化挖掘深度不足等诸多问题,所以进入高校课堂进行推广的模式更是道阻且长。首先是安徽省各个高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融合的意识欠缺,在高校教育中融入非遗舞蹈的工作,不仅是高校部门,政府部门也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传承非遗舞蹈应当以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艺术学院、阜阳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等一些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为重心,但是这绝不是个别高校的“特殊”任务,传承非遗舞蹈是所有高校和高校范围内管理人员、教育人员和受教育人员的使命与担当,安徽省各高校教师现如今也缺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工作纳入到自身教学课堂中的想法与意识,这是政府与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的结果。其次是各高校教师对非遗舞蹈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限,不足以开展非遗舞蹈的教学。由于非遗舞蹈地域条件的特殊性和普及范围的狭窄性,高校教师对非遗舞蹈相关技艺和文化背景的掌握与积累不够精准,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的项目,比如徽州板凳龙、无为鱼灯、祁门傩舞等,都包含较为特殊的道具使用、舞蹈技法和地域文化背景。故而高校应该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进高校活动,让非遗传承人和专家亲自指导教学,以此来弥补高校教师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过程中教学能力的不足。最后一点是安徽省高校中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对于高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对于单一非遗舞蹈学习的重要性远远不如培养他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这也是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部分。如果说各地非遗舞蹈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是“直接”的非遗传承人,那么高校学生就是非遗舞蹈“间接”的传承人,这种“间接”传承是范围广的、高效的、立体的。但是就安徽省目前高校学生来看,学生对于非遗舞蹈的传承问题是非常不敏感的,甚至更多是麻木的,加强学习非遗舞蹈文化,提高非遗舞蹈保护意识,是巩固高校舞蹈类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

现今,安徽省仍有许多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但是还没有被挖掘出的传统舞蹈,如阜南赶犟驴、全椒手狮舞等。所以,安徽省其他非遗舞蹈的传承发展可以积极借鉴学习花鼓灯的模式来进行建设,让非遗舞蹈走进高校课堂,并且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利用高校信息化设备拉进田野与课堂距离,将非遗舞蹈“博物馆”搬进舞蹈课堂当中。总的来说,安徽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且非遗舞蹈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但是目前的挖掘力度仍然不够,缺乏进入高校课堂被专业舞蹈学生学习和传承的机会,以及尚未构建出系统的传统舞蹈传播的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成为许多高校舞蹈专业民族民间舞模块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工作重点,所以安徽省各大高校更应该以传承当地非遗传统舞蹈为己任,扛起安徽非遗传统舞蹈发扬光大的责任,提炼出让学生接受更快、印象更深的教学方法,使安徽非遗舞蹈在舞蹈课堂上充满新意与特色。

二、科技信息化时代下非遗舞蹈进高校的教育模式

(一)高效地利用多媒体设施

近年来“互联网+教育”是科技信息化教育中的重要模块,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那么就需要在舞蹈教室内安装“两机一幕”(收录机、投影机和银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学习舞蹈动作、舞蹈艺术作品;将同学们的动作录制下来当堂在银幕上放映,有利于当堂问题当堂解决,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发现自己动作的不足之处,也有利于将老师和同学的舞蹈动作同时录制下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有针对性地改正。

由于舞蹈课堂的特殊性,对于舞蹈动作、形态等教学内容而言,信息化教育不能全盘取代传统的“口传身授”教学法。__但是多媒体设备对于“非遗”舞蹈知识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帮助。非遗舞蹈起源于特定地域的生活实践中,是人们社会劳作与崇拜信仰的表现形式,蕴含着当地人的审美取向、人生哲理和以体悟为本的生活智慧。对于非遗舞蹈来说,追踪其溯源,掌握其历史,了解其文化,掌握其内涵,往往应该先于学习其外在形式。“无论是‘民族音乐学还是‘民族舞蹈学的学者,都是相关科学的民族志学者,都是以田野工作为最基本的工作。”①在全员田野调查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互联网+教育”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使非遗舞蹈呈出“新活态化”,教师在视频资料和历史背景的渲染下,使学生在对非遗舞蹈能够观其“形态”,知其“神态”。从而由浅入深展开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课堂积极传递着非遗舞蹈特有的情绪和氛围。

例如舞蹈“火老虎”,这是一项起源于安徽省凤台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历史背景是后周将军刘金定在与南唐激战争夺淮南地区时急中生智,放火烧山引起滚滚山火从而逼退南唐军队的故事。故事代代相传,当地人们模仿老虎被烧,急速下山的场景,衍生出了火老虎这一民间艺术。火老虎在表演之前为了安全起见,表演者需要身穿厚棉衣,披上湿麻袋,再套上虎皮,只露出眼睛。表演过程中虎皮周身围绕火花,营造老虎被山火赶下山的情景,演员不留神就会有被烫伤的危险。在表演快要结束时,演员纵身一跃跳入水池中,一方面熄灭了身上的火,另一方面象征着老虎被打败。由于表演火老虎需要演员具有耐高温火热和抵御冰水的忍耐力,且道具庞大且表演时伴有火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才能够表演,难以完整的搬进高校舞蹈课堂。但是学生们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直观感受火老虎表演时激烈的场景和生动的画面,从而推演其发展脉络,模仿其舞蹈动作,领会凤台县民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坚定乐观的生活心态。此类通过营造情景来讲好非遗舞蹈的故事,不失为一种“非遗”舞蹈教学的好方法;再例如草原文化在淮河地区的遗存——“将兵摔跤”,它是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传统舞蹈,由淮北市申报。相传北宋灭亡后,泸州与符离一带成为南宋和金的边界线,是两国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期间金人将北方游牧民族擅长的摔跤带到了淮河流域,后而与皖北地区嬉笑逗趣风格的民间舞融合,发展成了现在形似“两人摔跤”,实则“一人跳舞”的汉族民间舞蹈。“将兵摔跤”是游牧文化在淮河流域与当地文化交融的见证。那么摔跤这一竞技性强的体育项目如何在淮河地区演变成诙谐幽默的舞蹈艺术的呢?“两人搏斗”的运动形式又是如何演变为“道具独舞”的呢?这些问题需要一定文化知识储备的舞蹈教师纵向站在历史学、民俗学等角度,横向结合人口迁徙、文化融合和地方民风等因素来回答,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关系和脉络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舞蹈历史本来面貌的细节,深入浅出,让学生们思考这一傳统“非遗”舞蹈的风格较大跨越变化的具体原因。这是“非遗”舞蹈进入高校课堂的传承意义所在。

(二)全面打造“慕课+课堂”模式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尤其是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网络课程通过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了在全国各地进行“停课不停学”,现代远程教育正是依托了信息技术,才能开展教育资源的网络传输。

传统的舞蹈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跟随老师模仿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教师可以面对面对学生的舞蹈动作姿态进行指导和纠正,并且真切感受到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但是由于教师精力、教室数量和课程安排有限,大多数“非遗”舞蹈是没有充足的条件让学生去全盘吸收和消化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慕课的形式,将种类丰富、内容庞大的“非遗”舞蹈课程制作成线上课程,讲解方式以录制视频为主,并且附有PPT、讲义、课后试题和思考作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非遗”舞蹈来学习,期末考试以“录制舞蹈视频+基础知识考试”的方式进行,只要能够在规定时间学完课程并且期末考试合格,便算作这门课程结业。慕课(MOOC)作为一个便捷、开放的新型的在线课程模式,主要功能是利用广泛的优质课堂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培养大规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遗”舞蹈可以通过“慕课+课堂”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在高校中进行。首先,扩宽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渠道,更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网络视频课程平台建立非遗舞蹈课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拥有自由、共享等优越性;其次,由于这种方式是非强制性且碎片化学习,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复杂性和学习效果的减弱。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作用,将碎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串联起来,通过线下课堂对知识和要点进行梳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设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安徽省非遗舞蹈承载着淮河两岸皖地人民淳朴的时代记忆和久远的生活方式。除了舞蹈动作和表现形式的外化呈现外,更多的是非遗舞蹈背后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象征,已经成为地域舞蹈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符号标志。它们内容丰富、脉络繁琐且派系众多,安徽省各大院校都应承担起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的__工作,使安徽非遗舞蹈更加专业化、学理化。

数据库又称“电子化文件柜”,随着5G 时代的到来,各个领域都在利用大数据不断更新发展,进行自我优化和资源整理,故而对于安徽省非遗舞蹈的数字化收录、统计、管理和传播的模式也是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方面因为传统口传身授的教学难以将非遗舞蹈全面传承下去,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文化建设、舞台艺术作品的编创、教育系统的地标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都需要借助非遗舞蹈资源,传统的档案保护与数字化储存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保护、传承与传播的需要,而现代信息技术确实能够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数字化技术在传统舞蹈保护方面的应用,实现了传统舞蹈保护的持久性,传播的宽广性。”②

现如今安徽省非遗舞蹈的保护还仅限于对于名录整理、传承人的统计和舞台表演的呈现等方面,建设数字化非遗舞蹈数据管理系统还处于空白阶段。由于舞蹈动作有难以文字记录的特点,设计电脑软件系统,它作为合理保管“非遗”舞蹈的“仓库”。它能够将非遗舞蹈的内容导入后进行合理有效的组织和分类,继而更方便资料查询,对于“非遗”舞蹈的变革与创新能够更快的更新,形成不间断的、完整的文化发展脉络。另外通过数据库链接到其他舞蹈网站、文化旅游网站、自媒体、舞蹈论坛等公共网络平台,利用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后台数据。统计了解学生关注的舞蹈文化和价值内涵,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数据优化。在此基础上,更要考虑到建设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普及性与实用性。数据库应当操作便捷、内容完善、更新及时,全面分析其社会价值和共享程度,这是数据库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满足从业者及大众需求的根本保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据化网络平台让我们安徽省非遗舞蹈得到高效、便捷的传播,从而使来自民间的非遗舞蹈更好地回归大众,更完整地传承,被更好的保护。

三、坚持安徽省非遗传统舞蹈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学成果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的功能和评价技术与原来有本质的不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中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③可见,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持续发展的潜能。安徽省高校非遗舞蹈课堂模式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增强,让高校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感受非遗舞蹈的魅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和传承。在非遗舞蹈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对“非遗”舞蹈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考试作为一种期末考试的手段,只是对学生评价方式的一种,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根据“非遗”舞蹈课程的特点,开展过程性考核和多元性的评价。比如较少的运用传统的闭卷纸质考试评价,以学生对“非遗”舞蹈的创新性实践成果来代替进行考核,灵活运用大数据分析,多方面考察教学效果。综合性的课程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非遗舞蹈的兴趣,发散创新思维能力,寻找非遗舞蹈发展的创新模式。

(二)创新教材——“非遗”舞蹈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通过科学的评估学生的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当地学校与当地的教学资料,依照国家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课程。安徽省非遗舞蹈文化涉及广泛、内容种类丰富,是校本课程编写的重要资源。为了能够突出此校本课程的学习和传承价值,高校在遵循国家制定的教育大框架基础上,要立足本土,明确主旨,走出一条安徽省特色非遗舞蹈课程的编写之路。在舞蹈与文化的融合中,教师可以将非遗舞蹈的产生与变迁和安徽省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产生关联,以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非遗舞蹈的兴趣和传承的使命感。另外,教师可以动员学生们积极走进田野,回归“非遗”舞蹈诞生的原始场所,在民族舞蹈学和歷史释义学的指导下深入民间采风,观看原汁原味的“非遗”舞蹈,对话传承人,让学生能够重新认识“非遗”舞蹈的形态与内涵,深刻体悟到传承非遗对于地标艺术发展和民族精神弘扬的重要性。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选择内容详实、观点新颖的采风报告将其纳入校本课程,这对于学生学习非遗舞蹈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同时可以体现出校本课程的包容性、开放性,是对于“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诠释,也使教材更加丰富与完善。

学校应建立本校课程组织机构,保证校本课程体系秉承开放民主的状态,并与外界保持交流和沟通,随时根据当前本校课程的创新方案,对本校的校本课程教育内容进行完善④。非遗舞蹈世代相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了保存其鲜活性,其发展不应该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不是某一个单位的责任,非遗舞蹈的校本课程编写应该是高校间联合承担的项目,省内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对于非遗舞蹈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表演形式、舞蹈动作进行深刻的挖掘与解构,由横向到纵向,从课堂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并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编写教材,从而保证更加高效率、高质量的建设非遗舞蹈校本课程体系。

(三)创新形式——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专业化、常态化

在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政策颁布以来,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配合开展非遗舞蹈进校园工作,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让非遗舞蹈成为展现本学校特色教学的最佳窗口。非遗舞蹈蕴含的教育内容宽泛,不仅适用于中、小学教学,更适用于高校教育。安徽省各大高校可以组织非遗舞蹈进校园学术研讨会,分享、讨论非遗舞蹈进校园的现象和课例。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规划和建设,安徽省不必另起炉灶,现今全国各大专业类艺术院校都有显著的成果,可以积极借鉴他们的经验。例如云南艺术学院依托当地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与当地非遗保护单位合作,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主要是针对舞蹈学院的研究生和舞蹈学专业的本科生。每期邀请几位省级或国家级非遗舞蹈传承人进入舞蹈课堂,亲自示范和讲解“傣族孔雀舞”“彝族烟盒舞”等云南省非遗传统舞蹈,教学结束后以集体演出汇报的形式结课。另外,舞蹈学院的研究生在教学结束后开展学术研讨会或田野调查活动,获得了相当可观的教学效果,也充分发挥了舞蹈学院发挥当地特色文化的带头作用。“云南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舞蹈以活态形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精神,是人类重要的非物遗产。作为地方艺术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将优秀传统舞蹈纳入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中,通过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民族优秀传统保护与传承工作。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也将不断通过科研和教学改革,为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舞蹈、努力建设民族舞蹈学而努力。”⑤同样的,高校应该成为安徽舞蹈教育的主要力量,形成本科生、研究生的教育序列,促进安徽省舞蹈文化的有序发展。这些高校作为舞蹈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一批批得向安徽省各中、小学和培训机构输送舞蹈教师,搭建非遗舞蹈校园体系可以使安徽舞蹈特色教学得到延续。采用高校至小学、中学到教培机构的递进式发展,可以有效促进非遗舞蹈传承模式的变革,让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进行的更加深刻和彻底,这种传承群体和传承内容的扩建潜移默化地植入新一代学生的内心,让其从小树立安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目前,安徽省多所高校在“非遗”传统舞蹈实践和科研领域已有不少成果,安徽省文旅厅根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皖文旅发〔2021〕28 号),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2024 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通知,认定黄麓师范学校等99 家单位为2022—2024 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其中,安徽艺术学院、淮南科技职业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分别获批花鼓灯、凤台花鼓灯和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各传承基地将通过共建的方式实现校内外非遗舞蹈资源设施与师资共建共享,是学校主动融入安徽地方特色舞蹈文化建设的新嘗试,标志安徽省高校非遗舞蹈传承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在获批的99个非遗传承基地中,非遗舞蹈共占14 种,且高校获批的非遗舞蹈传承基地仅3 家,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安徽省各大高校对非遗舞蹈传承的重视程度甚微,且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高校应该结合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自身天然的教育教学优势,义无反顾地扛起非遗舞蹈传承的大旗,坚持以传统为体、现代为用的方针,在古老与新生、落后与先进、历史与未来的结构中实现完美的并接。在多元共处、和谐存异的理念下,打开“破旧立新更进一竿”的非遗舞蹈文化新格局。

四、结语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安徽省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的革新势在必行。不破不立,必须打破传统舞蹈教育的惯性思维,树立新时代现代化教育理念。如今全国范围内非遗保护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安徽省应该在非遗舞蹈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高效利用科技资源,走出一条安徽特有的非遗舞蹈高校课堂发展之路,并且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搭建“由大带小”的非遗舞蹈传承体系,使非遗舞蹈得到长期有效的传承。“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构建舞蹈特色教育是完善安徽非遗舞蹈传承系统的有效途径,这对于非遗舞蹈的保护和学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注释:

①于平.“民族舞蹈学”学科建构的若干思考——从“非遗名录”舞蹈“进校园”谈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8,31(1):147-156.

②赵艳.广东省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设计与构想[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6):103-107.

③王秀红,高晓伟.新课程背景下科技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7):25-27.

④周慧,王笑语.敦煌艺术课程改革初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8):176.

⑤江东.“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3):38-52.

参考文献:

[1]朴永光.传承“非遗”之我见——以传统舞蹈为例[J].舞蹈,2018(4) .

[2]江东.“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3(3) .

[3]钟宁.舞蹈继续教育如何面对mooc时代的到来[J].舞蹈,2014(1) .

[4]娄杨,张旭东.非遗民间舞蹈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教学路径[J].四川戏剧,2021(10) .

[5]李军.“非遗”传统舞蹈在高等院校的传承现状研究[J].舞蹈,2019(6) .

[6]何好,姚江.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岭南非遗舞蹈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3) .

[7]董玉琦,毕景刚,钱松岭,等.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审视与战略调整[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4) .

[8]吴岩,赛恒,李斌,等.创新型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3) .

[9]陈晶.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三重维度[J].职业教育研究,2022(2) .

[10]李媛媛,李娜。在社会传播角度下重审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实意义——以非遗舞蹈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2(1) .

[11]林荣珍。新时期非遗舞蹈的传承保护研究——评《非遗保护语境下的中国民间舞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5) .

注: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舞蹈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号:2020jyxm0663);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团队(项目号:2020jxtd098)。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非遗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舞蹈在听障儿童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舞蹈教育模式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