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3-06-05 01:13曹晓霞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曹晓霞

摘要:在数学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新时期,越来越多新型教学方法被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强化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促使学生深刻地感知、构建、应用数学知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文章探讨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构建生活学习认知,切实提高其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生活情境方法属于情境教学法的一种,是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生活特点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之理解知识并促进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指引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探索数学知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深远影响。生活是小学数学的“第二课堂”,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能够凸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生活教学策略研究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运用该方法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生特点,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教师指导和直观教具进行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方法,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提高对抽象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在认识事物、构建知识时多依靠直觉形象思维,很难进行深层次的透彻分析。运用生活情境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生活情境的创设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使之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由此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走进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1挖掘生活元素,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挖掘教材知识、问题中的生活元素,运用生活情境方法引导学生走进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有助于调动其构建数学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数学知识之中蕴含的生活元素,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趣味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其能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教材中的概念知识,从“万以内的数”入手挖掘其中的生活元素,联系各类桥梁的长度数据,使学生在开阔学习视野的同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了解万以内数的应用价值,学会认读数字并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然后,教师要从教材中的“做一做”习题中挖掘生活元素,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星星”,指导学生根据数量信息掌握数位的顺序,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生活情境,将“星星数量”与“万以内的数”建立联系,准确掌握万以内数中各个数位的“十进制”关系,能够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已經掌握的计数单位,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生活元素,为学生提供“校园人数数据表”,让学生认读不同的数字,帮助其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技巧和组成原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感知能力,使之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建立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2.1.2提供生活材料,品味数学中的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生活材料,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之品味数学中的生活,巧妙利用生活资源“支架”,积极进行实践探究,更好地掌握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准备材料的环节尽可能选择易于学生操作、贴近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材料,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选择操作难度大、脱离实际的材料。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当保证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理运用生活材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深入品味生活中的数学。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测量》一课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尺、卷尺、三角板等数学用具,让其思考教学用具用法的同时,揭示本课主题“测量”,使学生能够将不同用具与测量初步建立关系,明确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装饰皮带、矿泉水瓶等生活材料,要求学生按照正确方式进行测量,并引出“毫米、厘米、米、千米”等长度单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品味数学中的生活,懂得运用不同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获得对应信息,体会实践的乐趣。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描述自己测得的数据,为单位换算教学提供切入点。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思考不同测量工具的用法,指引学生利用测量工具来测量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在理解所学测量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工具解决问题,从而掌握不同的测量方法,形成对长度单位换算的深入思考。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身高测量仪”,利用生活材料解读抽象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发挥生活资源“支架”优势,强化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使学习迁移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位换算,掌握测量的技巧,品味生活中的数学,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2设计生活问题,引发学生质疑思考

2.2.1引发认知冲突,启迪学生思维

小学生对奇特事物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生活问题,合理引发其认知冲突,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产生怀疑与思考,为数学教学创造契机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设计生活问题,利用新旧知识衔接,合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质疑精神。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化解认知冲突,让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三角形》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四边形框架比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更强,对吗?”引出新课,合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能够受到启迪,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质疑“四边形的稳定性强于三角形的稳定性”观点,并简要说出理由。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其思维引至“三角形的特点”上,让学生通过学习有关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有理有据地判断稳定性的问题,由此化解自身的认知冲突,明白三角形与四边形结构不同,三角形的稳定性要优于四边形。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质疑精神,并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化解认知冲突,实现思维发展。最后,教师要出示情境图,利用生活问题“怎样走才能节省从学校回家的时间?”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结合“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定理进行思考、交流,在探究中深化学习理解,得出结论,掌握解决生活问题的技巧。

2.2.2设计开放问题,提高思维品质

引导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常见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能力。运用生活情境方法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思考,不断拓展解题思路,由此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设计开放性问题,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元素融入问题中,合理引发学生的思考,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点燃学生的解题激情,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首先,教师要设计开放性问题:“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是否对分数加减法仍然适用?”由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对新旧知识的关注。然后,教师要以日常生活为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一家三口分食物”的问题中,利用整数加法的含义列出算式,再结合已掌握的分数加法知识尝试计算,从而初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围绕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理解“分数只有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减”的算理,进而提高思维品质。在学生对上述“分食物”问题有一定了解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典型的解法,尝试进行独立运算,再针对学生的错误运算,解释分数加减法运算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正确运算异分母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学习成就感。

2.3布置生活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索

2.3.1课堂练习,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不同的任务,能够为学生提供检验学习成果的平台,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之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生活任务,指导学生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完成任务,运用生活情境方法加强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把握实际生活与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完成课堂练习任务,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负数》一课时,首先,教师将生活中的水比作自然数,将正数和负数分别比作蒸馏水和调制饮料,运用韦恩图和数轴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负数概念,体会负数的意义。然后,教师要在实际情境中设计“截然相反”的课堂练习活动,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负数建立联系,使学生明白“相反”的意义,为负数学习做铺垫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可以根据数量的相反变化进一步点明负数意义,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商店的盈利和亏损、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国旗的上升与下降,正确认识负数。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天气播报”课堂练习活动,布置与天气相关的生活任务,让学生运用负数知识解读气温变化,练习正、负数的读写,感知负数大小的比较意义,在自主探索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气温变化,深化对负数相关知识的理解。

2.3.2课后作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让作业回归生活,可以有效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之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夯实学习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小学數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设计生活化作业,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究数学本源,运用生活情境方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重要价值。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课时,首先,教师要以生活为情境设计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思考问题:“用小棒摆正六边形,摆4个正六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并画出自己的设想图。此过程旨在增强书面作业的生活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解决生活问题,巩固所学知识,锻炼数学应用能力。然后,教师要设计实践性生活作业,让学生化身调查员,研究生活之中的“数”与“形”,并按照品类进行区分,由此帮助学生通过完成生活实践作业,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可以让其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在运用生活情境方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以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把握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与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高质量生活化教学活动,以多种策略强化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性,由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敏.基于生活资源“支架”激活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J].新课程导学,2020(25):39-40.

[2]王毓洁.小学数学课堂“生活教育”理念的实践与反思[J].教师,2020(3):86-87.

[3]赵新平.关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教师,2019(28):66-67.

[4]袁淑娣.基于生活化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9(26):94-95.

[5]陈胜达.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实践:在生活中寻找数学[J].教师,2019(18):67-6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