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群体数字能力提升的目标、路径与特点

2023-06-07 03:11王路炯邹鲜
中国电化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国

王路炯 邹鲜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培养具备相应数字能力的劳动者以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德国为实现培养和提升个体数字能力这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实施了新增、重组相关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更新专业标准使其能够充分反应数字化工作世界对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促进职业进修教育同步推进数字能力提升等一系列举措。借鉴德国经验,该文提出了建立数字能力培养标准,对数字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设计;聚焦综合职业能力下的多维度数字能力培养,形成数字能力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通;持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终身化职业发展等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字能力提升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字能力;德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 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技术技能人才数字素养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JA210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把加快推进数字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这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新引擎。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通过积极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侧要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侧充分对接,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当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充分体现产业需求,紧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相继出台了多个相关文件。2012年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从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培訓以及加强人才需求、就业预警和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增强职业教育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针对性与支撑产业发展的吻合度等方面提出要求,推动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此后,2017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2020年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要求,包括总体要求、师生发展、数字资源、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支撑条件、网络安全、组织体系、评价指标等九个方面。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共同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指导职业学校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被列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之下,我国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开发和应用、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分析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在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方面,教育部在“十三五”期间启动了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遴选出了400多所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带动了部分省份开展省级实验校项目,全面推进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在数字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方面,在现有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基础之上,2022年3月又正式上线了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方面,通过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逐步形成了国赛、省赛、地市级比赛、校内选拔等四级赛事,显著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应用能力[1]。在加强人才需求分析方面,2022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向社会公示。新版大典纳入了近年来新增职业信息,对部分原有职业信息描述进行了更新,顺应了当下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需要[2]。

对于学生信息素养发展,教育部发布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中明确:“要以发展师生信息技术素养与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规范》“学生发展”一节提出了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分为通用信息素养和职业信息素养两个部分,并提出要注重 “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与信息素养融合”“支持终身化职业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有较多著述,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数字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理论建构[3];二是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4]、发展机遇[5][6]、驱动机制和实现路径[7],着眼点涵盖数字校园建设[8]、新课程范式[9]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10]等;三是比较研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主要从较为宏观的视角出发,审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谋篇布局,包括:顶层规划[11]、政策赋能[12]、推进举措[13][14],也有部分研究者从微观视角探讨了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15]和人才培养模式[16]。上述研究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与此同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以个体的数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旨归,关于数字能力培养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已有研究中鲜有触及,包括:如何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体现数字能力要求,实现数字能力与专业内容的融通;如何在与数字化关联强弱不同的专业中体现针对性的数字能力培养;如何促进职业进修培训提升数字能力等,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系统设计。德国在此方面的探索较早,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字能力培养的经验可以为此提供借鉴。

二、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字能力提升的战略规划

在工业4.0环境下的数字化生产中,劳动者要处理基于数据的产品联网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维护等流程,需要具备相应的数字能力以完成数字化环境下的工作任务。在此背景下,为实现工业4.0战略,培养大量具备数字能力的劳动者,德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战略规划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一)从国家层面发布数字教育战略规划

德国在2016年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决议文件《数字化世界中的教育》及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发布的《数字化战略2025》中提出将数字教育引入教育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数据分析技能、社交媒体能力、编程以及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能力的培养[17][18]。该战略将数字教育作为教育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联邦政府将和各州积极合作,推动各阶段数字教育——从中小学开始,其中包括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到大学和继续教育。《数字化战略2025》中明确指出2025年要实现的四大教育目标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培养计划以及教师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开设适当的课程,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机科学、算法原理和编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传授必要的数字知识和技能。

(二)提出职业教育数字能力目标

为使相关各方采取一致行动确保职业教育数字能力培养的统一目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决议文件《数字化世界中的教育》中提出了数字化工作世界中职业能力的七个方面[19]:一是数字设备的操作和数字化工作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工业4.0进程中,工作流程和商业模式不断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量数据的产生和数字设备的使用,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操作数字设备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二是个体专业化的职业行动能力。当工作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重复或者简单的工作不断被智能系统所取代,数字化的生产流程和工作内容对专业化的职业行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由于技术的快速变革,创新周期变短,新技术的应用广泛而迅速,人们很难在一生中固守单一的工作内容或职业,个体需要不断地调整更新自身的专业技能,因此具备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积极主动地规划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终身学习,这是应对数字化工作世界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四是国际化思维与行動能力。由于数字网络的普及和工作世界的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工作在国际合作的情境下开展,这就要求劳动者具备国际化的思维意识,与此同时,跨文化的交流理解能力和外语技能成为了在国际环境下胜任工作的基础能力;五是基于项目的合作能力。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通过使用数字媒体可以进行团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劳动者应能够开展基于项目的广泛合作;六是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对数字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和文件资料(例如个人数据、公司机密、研发成果等)进行安全保护是极为重要的方面,因此具有数据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被纳入必备能力范畴;七是批判使用数字媒体和应对数字化影响的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数字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例如无限制地访问信息、新的沟通渠道和创新的商业模式等。然而,机会与风险并存,这些机会存在相应的安全风险,需要个体负责任地使用数字媒体并意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数字化世界中的教育》中提出的七个方面的能力指向数字化时代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总体目标,为德国职业教育应对数字化工作世界的挑战,培养具备数字能力的劳动者提供了指南。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与职业进修教育同步推进数字能力提升

从数字能力提升的整体性设计考虑,德国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在职职业进修两个不同教育阶段同步推进。一方面工业4.0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改变了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在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被称为“教育职业”,以机电领域为例,机电领域的19个“教育职业”中有12个受到了工业4.0的直接影响[20]。德国政府及职业教育相关各方提出要根据工业4.0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对企业生产实践带来的影响和对劳动者能力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对现有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进行调整和重组,并更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的更新包括企业培训条例和职业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使其能够充分反应数字化工作世界对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

另一方面由于工业4.0时代技术变革和更新的速度加快,劳动者需要不断参加职业进修以发展自身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要求,此外,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培训师也需要参加职业进修以更新自身的数字技术知识、提升技能水平以及提高使用数字媒体进行数字化教学的能力。为促进数字化时代的职业进修教育,德国政府通过规划推进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并持续建设数字资源库,开发开放性数字课程资源,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更加便利的职业进修方式,使在职人员能方便地获得持续的职业进修教育。

三、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字能力提升的实施路径

(一)新增面向所有双元制“教育职业”的数字能力共有要求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具有在尽可能广泛的领域独立开展职业活动的能力,具备相应的基础和专业资格。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条例中规定的职业教育规格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所有“教育职业”的共有要求,二是特定“教育职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020年 4 月,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雇主协会和工会、商会组织、联邦各州和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达成一致,就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中面向所有双元制“教育职业”的共有要求做出更新,其中一项重要更新即是将“数字化工作世界”作为新内容纳入所有双元制“教育职业”的共有要求[21]。新的培训条例于2021年8月1日开始实施。

“数字化工作世界”作为面向所有双元制“教育职业”的共有要求一共包含8项具体的能力,是对《数字化世界中的教育》中提出的职业行动能力的具体化,每项具体的能力都有细化的指标。此外,增加了数字化工作世界需要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这一要求,这一点虽然与数字化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因为在数字化的工作世界中面对的是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因此对这一点的认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培训条例展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和未来导向,将基本的数字能力培养要求纳入到了所有“教育职业”中。

(二)改革与工业4.0高度相关的特定双元制“教育职业”

對于受到工业4.0影响较大的特定行业领域,经过对相关“教育职业”的评估,德国实施了新增、重组、更新三大举措。

1.新增“教育职业”

新增的“教育职业”是在工业4.0引发的产业变化背景之下,为新出现的岗位增设的“教育职业”。在IT领域增加了两个新的“教育职业”:数字化管理和IT系统管理;在IT专业人员这一“教育职业”中增加了数据和过程分析以及数字网络这两类人员的培养[22]。在楼宇系统技术领域,智能家居、智能楼宇和智能能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迅猛,需要一大批具备电气和信息技术系统安装、维护和维修方面能力的能源和建筑技术领域技术工人,故而新设了“楼宇系统集成电子技术”这一新的“教育职业”,其核心技能是在智能楼宇系统中识别不同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和系统之间的接口,规划、设置和实现组网,并在操作中遵守数据保护和 IT 安全方面的要求[23]。

2. 重组“教育职业”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另一变化是由于更多地使用了智能技术使得原有的多个传统工作岗位被一个智能工作岗位取代,这就要求“教育职业”具备更大的灵活性以及涵盖更广泛的职业资格。为此德国率先对电气行业中的五个“教育职业”进行了重组。从2021年8月开始,电气和信息技术领域原有的五个教育职业重组为两个,其中自动化技术和系统电子技术两个“教育职业”重组为自动化和系统技术“教育职业”;信息和电子通信技术、办公系统技术和设备及系统技术这三个“教育职业”重组为信息电子技术“教育职业”。“自动化和系统技术”及“信息电子技术”专业将信息技术与电子电气技术深度融合,以适应在工业4.0影响下进一步加强的工作岗位的交叉性、复杂性和集成性,同时增加了数字技术、能源管理和网络等方面的主题模块。

重组后的“教育职业”增加了职业资格的广度,具有更宽的基础,同时也强调建立在宽基础之上的跨领域能力,因此具备了更强的就业灵活性。

3. 更新特定双元制“教育职业”的专业标准

对于受到工业4.0新技术影响较大的特定行业领域,德国率先更新相应“教育职业”专业标准,即在特定行业领域“教育职业”的培训条例中贯穿融合基础性的专业数字能力内容和附加高阶性的数字资格模块。这类调整主要集中在与工业4.0高度相关的IT、电气及机械领域的“教育职业”中。

(1)基础性的专业数字能力内容

2018年,德国在金属和电气这一大类专业中,调整了11个“教育职业”的专业标准,在培训条例中增加了与数字能力培养相关的内容[24]。以机电一体化这一“教育职业”为例,在新的培训条例中,增加了面向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工作数字化、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模块,共有四大类十二项具体学习内容[25]。

新增的基础性专业数字能力内容聚焦于工业4.0工作环境下必备的数字能力,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具体专业的数据处理、数字技术、数字设备使用学习。例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数据处理包括:数字化订单管理、工艺和产品相关的数据输入、处理、传输、接收和分析;数据的归档、交换和保护,数据库的维护等;数字技术包括:辅助、模拟、诊断和可视化系统的使用,如过程仿真、虚拟现实、状态监测、数字孪生、增强现实等;IT技术包括:识别IT系统中的异常并能够对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如系统性能下降、不明程序(弹出窗口、脚本)、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二是增加专业性信息和数据的评估和保护的学习。包括评估数字网络中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内容,研究其可靠性、可信度、使用权限;遵守企业访问权限和数据的存储和删除的规定;知晓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德国联邦信息安全部门的标准,版权的合法使用规定等。三是注重数字媒体的使用学习。包括利用移动设备、在线学习平台、知识数据库、MOOC等进行专业内容的学习。四是重视跨学科团队合作中数字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包括使用相关软件组织和主持工作会议,线上协同编辑、交换产品和工艺数据,在跨层级、跨地点、跨专业、跨企业团队中开展沟通、计划和合作等。

(2)高阶性的附加资格模块

除基础性的专业数字能力内容之外,新的培训条例中还增设了附加的数字资格模块传授高阶的数字知识和技能。附加的数字资格模块映射了工业4.0环境下相关职业更高级别的专业数字能力要求,对应于工业4.0工作环境下更复杂和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技能。金属和电气类相关的“教育职业”共有七个可选的附加资格,每项附加资格对所需的特定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培训时间提供指导建议[26]。

附加的资格在双元制“教育职业”中是可选项,并且单独进行考核和认证,因此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对于企业而言,这些可选的附加资格使得在数字化进程中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企业有机会选择符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的附加资格开发特定的学习模块;对于学习者而言,可选并单独认证的附加资格提供了学习新的数字技术和技能以拓展自身职业资格的机会;同时,附加资格模块也可作为在职员工进修高阶技能的模块。

(三)推动职业进修教育数字化升级

职业进修学习在工业4.0时代变得极其重要。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了使员工的能力跟上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需要开展定期的进修学习,这是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要求。进修学习形式包括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学习、由新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培训以及利用数字媒体和数字资源库进行学习。

数字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带来的灵活性不仅为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7],同时还为保持高资历劳动者的知识储备、推动企业组织持续发展、以及更好地发掘个人潜力提供了途径。2016年8月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为“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数字媒体”计划提供资助,旨在推进数字媒体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资助计划的重点之一是开发基于数字媒体的学习内容,促进职业进修教育和继续教育[28]。

数字资源由于具有可下载、编辑、重新组合以及以数字化形式分發内容等明显的优势,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然而,数字资源的使用容易给用户带来版权问题,为了使开放许可的数字资源更容易被广泛获取,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投入

了开放教育资源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 项目建设。开放教育资源采取免费提供方式,且用户能够与他人共享和进一步开发教学和学习材料而不必担心版权纠纷,其职教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一个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学习辅助系统,不仅为学生提供多样学习机会,也为教师和企业提供了教学设计和知识管理工具[29],教师能够对开放式数字教学资源进行再处理、重新整合和共同分享,并实现课程的个性化,这为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法开辟了新的路径[30]。

开放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有助于“职业教育中的数字媒体”资助计划的实施,两个项目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为职业进修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和便利。其中的资源主要分为两类:

1.基于工作情境的教学和学习内容模块

该类资源支持借助互联网设备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可以用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和资格认证。基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学习和实操训练是数字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终端设备购置成本的下降,VR和AR的用途正在迅速扩大。以往实际工作情境中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只能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进行,例如在机器和系统领域,因为从外部通常看不到单个组件和内部流程,不正确的操作也会导致机器损坏从而导致高昂的学习成本。而借助VR 和 AR 技术可以实现在专业培训领域基于实际工作情境的学习和工作体验。此外,使用虚拟和增强现实中的协作应用场景,还可以帮助分布在不同空间的团队实现联合解决问题。同时,VR 和 AR 应用程序也是实现学习结果实时动态检查的有效手段。

以金属和电气工程领域的MARLA项目为例,“MARLA-故障大师”项目开发了用于风能技术培训的混合现实学习应用程序[31],风力发电系统是一个包含电气、结构和机械要求的复杂技术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的故障检修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故需要技术工人具备高水平的能力,而该项目为技术工人故障检修能力的持续进阶发展提供了一个同时使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沉浸式学习环境。

2.面向企业培训师和职业学校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模块

数字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一方面,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连接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中的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促进这些不同学习地点之间的密切合作;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媒体能够创建“虚拟学习地点”,学习者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受个性化的培训和教育,并可通过数字媒体与他人一起交流和学习。企业培训师和职业学校教师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必须对当前的数字媒体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中能够胜任对它们的使用,面向企业培训师和职业学校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模块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学习途径和资源。

四、德国职业教育数字能力提升的特点

(一)政府推动作用明显

德国始终将劳动者在数字化时代的所需要的数字能力培养放在关乎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一方面推出多个项目动态跟踪工业4.0背景下的产业发展,预测劳动力市场和工作岗位对劳动者数字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出在各教育阶段融入数字教育,政府投入资源并组织推动各利益相关方实施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德国政府的推动有力促进了对劳动者数字能力的培养,为德国产业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与职业进修二元互补

在数字能力培养上德国采取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与职业进修二元互补。通过分析和评估工业4.0对工作岗位和劳动者职业资格要求带来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数字能力培养:更新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新增面向所有专业的一般性数字能力要求,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人才的数字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新增与工业4.0高度相关专业的专业性数字能力要求,加强专业领域中数字能力的培养。增设、重组专业以对接产业数字化进程中涌现的新的工作岗位和岗位群;推进数字媒体在职业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持续建设开放性数字资源库,为企业员工、企业培训师、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进修提供途径和资源保障。

(三)特定专业标准更新基础性与高阶性兼顾

为强化与工业4.0高度相关的特定领域专业的数字能力培养,德国在工业4.0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专业标准中增加数字能力内容,包括基础的数字能力内容和高阶的附加数字资格模块。基础的数字能力内容除专业性的数字技术外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数字媒体使用、数字化背景下的团队协作等,形式上与专业内容相融合,学习时间上贯穿整个培养周期。基础的数字能力内容是相关专业在工业4.0背景下必备的数字能力,具有基础性、融合性、贯穿性特征。

对于一些超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专业标准所规定的基础性资格要求,但又是工业4.0的核心内容的高级技能、知识和能力,则以附加资格的形式包含在相关专业的培训条例中。附加资格为可选资格,是独立的资格模块,一般在第三年和第四年传授,学习时间可以灵活穿插于上述时间段,学习地点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甚至可以由第三方培训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并且附加资格可以单独进行认证。专业标准中的附加资格模块用于工业4.0高度相关专业的高级数字能力培养,具有高阶性、附加性、可选性、独立性特征。

(四)注重评估与反思

德国十分重视对职业教育专业标准更新实施情况的评估与反思。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于 2020年1月 至2021年12月期间开展了对金属和电气领域相关专业标准更新及附加资格实施情况的阶段性评估[32]。评估组由咨询委员会、企业、工商业协会和科学界代表组成,评估的目的一方面是调查专业标准修订和附加资格的实施是否满足了产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的培养、考试以及监管的建议。

评估结果表明,更新后的培训条例包括附加资格在内容上普遍被认为是合适的,并被广泛接受,实施中最常被选择的附加资格是编程和增材制造。然而,接受并不意味着已经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实施,中小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而言在实施中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由于数字化内容模块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它方面的培养内容后续需进行一定的整合和调整。

五、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数字能力培养标准

我国正处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培养具备相应数字能力的劳动者以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层面还未建立相应的数字能力培养标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也未充分体现当前产业数字化对数字能力的需求。因此应尽快建立数字能力培养标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在基于职业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数字能力培养进行系统设计,于专业教学标准之中增加体现数字能力培养的内容,具体来说分为两方面:一是建立面向所有专业的数字能力标准,将一般性的数字能力作为共性要求进行培养。一般性的数字能力标准应体现数字时代中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数字安全等对各职业领域的渗透和影响,是在数字时代从事各职业工作均需具备的共性数字能力。二是对于与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专业如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等,需要在专业教学标准中增加面向具体专业的专业数字能力标准,专业数字能力标准应体现与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在数字化工作情境中的数字能力要求。

(二)聚焦综合职业能力下的多维度数字能力培养

综合职业能力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境中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着眼于能够独立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独立计划、实施、检查到产品交付的完整工作过程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数字能力的培养应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各个维度得以体现并最终指向适应产业数字化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包括专业数字能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进行分析判断决策、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组织协调、合作交流的能力等。将通过职业分析得出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按照工作领域转化为融合数字能力的专业课程,形成数字能力与专业课程内容的融通,内容上应涵盖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涉及的数字能力培养也应包含在内。学习时间上应通过系统设计,从一般性数字能力到后续的专业数字能力贯穿整个学制并逐渐递进,完成数字能力的进阶培养。

(三)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支持终身化职业发展

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劳动者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并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与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已从单纯满足职业技能的培养走向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个体应能够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进行自我规划和管理,意识到自身数字能力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和更新,并利用移动设备、在线学习平台、知识数据库、MOOC等数字媒体进行终身学习。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职业进修是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已经正式上线,应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项目的指南发布,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针对性地开发建设面向产业需求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主体可以是职业院校、企业、培训机构等。同时,应开放平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及实训环境,使职业教育培养和进修培训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 编辑部.把握数字化契机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3):5-11.

[2] 职业能力建设司.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公示稿)进行公示的公告[DB/OL].http://www.mohrss.gov.cn/ SYrlzyhshbzb/zcfg/SYzhengqiuyijian/202207/t20220714_457833. html,2022-08-01.

[3] 朱德全,熊晴.數字化转型如何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4):12-20.

[4] 王敬杰.新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2,38(9):5-12.

[5] 祝智庭,李宁宇等.数字达尔文时代的职教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与行动建议[J]. 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1):5-14.

[6] 朱德全,涂朝娟.职业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健康新生态[J].中国电化教育,2023,432(1):38-45.

[7] 刘仁有.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驱动机理、实践路径与成效表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0):66-73.

[8] 李贺.我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1):99-105.

[9] 赵志群,李思等.从“再现性策略”课程到“建构性策略”课程——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范式转变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23,433(2):81-89.

[10] 成秀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研究──基于2005年-2015年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355(8):120-124.

[11] 伍慧萍.德国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项目布局与效果评估[J].外国教育研究,2021,48(4):76-88.

[12] 张地珂,车伟民.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演进、关键举措及启示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2):64-71.

[13] 焦晨东,黄巨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类型及其启示——来自美、德、澳三国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33):11-21+29.

[14] 李阳,潘海生.欧盟数字能力融入职业教育的行动逻辑与改革路向[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0):76-85.

[15][29] 赵志群,黄方慧.德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20,405(10):73-79.

[16] 姚岚,谭维智.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诉求、困境与变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1):142-147.

[17][19] KMK.Bildung in der digitalen Welt.Strategie der Kultusministerk [EB/OL].https://www.kmk.org/fileadmin/Dateien/veroeffentlichungen_ beschluesse/2016/2016_12_08-Bildung-in-der-digitalen-Welt. pdf,2022-06-02.

[18] 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Energie (BMWi).Digitale Strategie 2025 [EB/OL].https://www.bmwk.de/Redaktion/DE/ Publikationen/Digitale-Welt/digitale-strategie-2025.pdf,2022-06-02.

[20] 陈莹.德国职业教育对工业4.0的回应:提升劳动者数字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6):90-97.

[21] BIBB.Nachhaltigkeit im Fokus der neuen Standardberufsbildpositionen [EB/OL].https://www.bibb.de/de/134916.php,2022-06-02.

[22] BIBB.IT specialist [EB/OL].https://www.bibb.de/dienst/veroeffentlichungen/ de/publication/show/16661,2022-06-02.

[23] BIBB.Elektroniker für Geb udesystemintegration/Elektronikerin für Geb udesystemintegration [EB/OL].https://www.bibb.de/dienst/ veroeffentlichungen/de/publication/show/17458,2022-06-02.

[24]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 Metall- und Elektroberufe zukunftsfest gestaltet [EB/OL].https://www.bibb.de/de/pressemitteilung_81176. ph,2022-06-02.

[25]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Industrielle Elektroberufe und Mechatroniker/-in [EB/OL].https://www.bibb.de/dienst/veroeffentlichungen/de/ publication/show/9355,2022-06-02.

[26]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Tipps für die Ausbildungspraxis in industriellen Metall- und Elektroberufen [EB/OL].https://www.bibb. de/de/84066.php,2022-06-02.

[27] 李文静,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4.0”数字化建设的背景與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21,43(5):98-104.

[28]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F rderprogramm “Digitale Medien in der beruflichen Bildung” [EB/OL].https://www.qualifizierungdigital. de/de/programm-23.php,2022-06-02.

[30] 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OER) [EB/OL].https://www.qualifizierungdigital.de/de/open-educationalresources-oer-3354.php,2022-06-02.

[31] Matthes,N.,Schmidt,K.,Kybart,M., & Spangenberger,P.Trainieren der Fehlerdiagnosekompetenz in der Ausbildung.Qualitative Studie mit Lehrenden im Bereich Metall-und Elektrotechnik [J].Journal of Technical Education,2021,9(1):31-53.

[32] Kaufmann A,Zinke G,et al.Evaluation der Zusatzqualifikationen und der neuen integrativen Berufsbildposition der industriellen Metall-und Elektroberufe sowie des Berufs Mechatroniker/-in [EB/OL].https:// www.bibb.de/dienst/dapro/daprodocs/pdf/zw_22322.pdf,2022-06-02.

作者简介:

王路炯: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邹鲜: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Goals, Path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Competence Enhance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Group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Take Germany as An Example

Wang Lujiong, Zou Xian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ly developing the digital economy,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workers with corresponding digital competencies to adapt to the industrial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Developing students digital competencies is the core goal of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ermany implements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y adding and reorganizing apprenticeships in 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updating the standards so that they can fully refl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igital world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and promoting vocational training to enhance digital competencies. Inspired by German experi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re made: Establish digital competencies standards and systematically design digital competency learning; Focus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digital competencies in the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and integrate digital competencie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Enrich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continuously to support lifelong learning.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competency; Germany

責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德国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在德国喝啤酒
德国弃煤的烦恼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