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微专业建设的研究现状与建议

2023-06-07 23:51魏雪寒
科技风 2023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现状高等教育

魏雪寒

摘 要:微专业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新事物,经过近些年发展,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文献从数量、作者与合作情况、研究学科与方法、研究主题与内容四个方面分析,热点主要集中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针对研究现状,提出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善用实证、增强多样化研究方法意识;丰富学科、纳入“四新”学科发展需求;拓展视角、深化微专业建设领域范畴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微专业;研究现状

一、问题提出

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进了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完整的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在内的环节。微专业是指提取某一岗位群的核心技能,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通过五门~十门左右的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快速达到某一领域的工作技能要求,使学习者实现就业,补救高校专业设置与单位用人需求间的匹配问题,以学生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1]。微专业研究对新学科建设、慕课平台应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课程设置等有着革新般的意义,有利于发现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学科建设的新路径,以慕课为主要平台的微专业研究,有助于优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

二、研究现状与分析

(一)研究文献数量

通过中国知网平台,以“微专业”为主题词,至2022年6月,共检索出非重复文献55篇,其中学位3篇,期刊论文51篇,报纸1篇。微专业学术文献始见于2014年,2017年逐年增加,2018年数量明显增长。得益于2014年中国大学慕课的上线;2015年初,网易云课堂为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推出“微专业”[2]。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为7、8、10、17篇。

(二)作者数量与合作情况

通过分析论文作者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合作情况,可发现完成某一学科课题研究大致需要人员数量,呈现某一学科活跃程度和研究动态[3]。对作者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表1),由一位作者独立完成21篇,占38.2%;多位作者合作完成34篇,其中两位作者占25.5%,三位作者占16.4%,合作率为61.8%。高于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的平均合作率14.1%和32.0%。一定程度说明,微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新生方向,具有合作研究的性质。

对合作论文按合作机构类型整理,分析合作研究深度,高等院校系或院内合作27篇,占79.4%,跨系院校内合作4篇,占11.8%,高校间合作3篇,占8.8%,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为0。微专业研究以高校为主体,主要形式为高校内部合作,但以就业为导向的微专业,其与企业间的合作研究尚未开展。

(三)研究学科与方法

对微专业文献所研究的相关学科进行分析,文科和工科方面最多,分别为20、15篇,占36.4%、27.3%,多学科和综合文献11篇,占20.0%。医学和农科方面目前仅为1篇,需要提升技术水平和就业新领域;其他学科涉及很少。

分析微专业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3篇学位论文对研究方法阐释比较清晰。期刊文献中,研究方法依次为描述分析法(32篇)、案例分析法(19篇)、多种方法为(2篇),分别占总数58.2%、34.5%、3.6%。目前对微专业的研究处于理论分析、专业探索、案例研究等程度,尚未从多种方法、多个视角进行综合研究。

(四)研究主题与内容

结合文献篇名、关键词、内容,将研究主题分为四类:专业发展24篇,43.6%;人才培养19篇,34.5%;课程体系6篇,10.9%;其他综合性6篇,10.9%。微专业作为一个微而不小的专业,对其开展的专向研究比较多,围绕其的人才培养研究是关注热点。

1.专业发展

对其要素和结构进行分析有利于微专业的合理发展,并从建设现状出发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方向。一是专业发展的意义。微专业作为一个简而不小的专业得到学者认可,专业发展包括人才培养、学习环境、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就业教育等,秦艳丽等认为微专业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的就业形式[4]。蔡先晖认为微专业通过实用主义的方式解决了“传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岗位需求[5]。王蓉提出微专业有助于本科院校弥补线下教育的困境,打通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壁垒,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缓解学生转专业和辅修专业的压力[6]。二是专业发展的要素。秦艳丽等提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原则、“双导师”全程参与体制的师资队伍结构的专业发展要素。王蓉认为要素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组织的创新、认证体系的构建等[6]。三是建设现状研究。朱浩认为现有微专业建设主要分为在线课程平台主导型、高校/平台/企业三方合作型和高校主导型三类,高校主导微专业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微专业建设形式。

综上所述,当前主要围绕微专业建设的意义、专业发展的要素和建设现状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描述性等方法进行现状总结、问题反思,对微专业以专业形式开展效果的实证研究较少;主要是在工科、军事等领域,鲜有关注文科、农科、医学等方面的专业发展。

2.人才培养

高等学校职能可分为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与之相应的工作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工作,而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重中之重。一是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部分专业传统培养模式相比,陈龙等认为“微专业”培养模式具有课程精炼和形式灵活、以职业和能力发展为导向、具有专业认证机制等特征[7]。二是校企合作、職业化导向的人才培养。蔡铁等根据胜任力模型理论,形成“产教孪生”的“微专业、深融通”新型软件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模式[8]。高青霞认为理想型的微专业是以职业化导向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企业真实职业岗位项目开展教育教学[9]。三是基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大部分地方高校以教学型、应用型、教学研究型为主,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助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陈龙等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注重微专业“生态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7]。四是大类专业分层次微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索。目前部分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根据对专业的了解选择适合的方向,同时丰富基础知识,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和迁移的意识。葛永明分析制定通用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方案设计,从突出人才培养、考核评价、实践能力等进行探索[10]。

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专业设置,对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和高校的改革,主要对微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内容和要素进行分析,以地方高校为探索平台、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分析微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但局限于个别化的研究,对其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关注不足。

3.课程体系

课程是专业发展的支撑和人才培养内容的体现,在线课程、线上学习等是新一轮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课程建设潮流。一是课程体系的建设。雷鸣等认为应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依托慕课、对接国家专业建设需求,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秦艳丽等提出构建“多模块、一平台、共拓展”的课程体系。王小敏等提出慕课背景下加强通识课、专业交叉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循序渐进[11]。二是课程设计的标准。设计是实施的前提,雷鸣等认为需着力“精”“深”“用”,并实现三者融合。“精”是强调精炼,保留基础主干、核心关键课程;“深”是突出深度;“用”,即实用性[12]。三是微专业课程特点。王宇结合各慕课平台提供的微专业课程,认为在付费方式、测评模式存在差异,但在认证机制、短期项目、职业能力导向、高校合作方面存在一致性[13]。

综上所述,对微专业课程体系侧重于课程特点、建设标准和要求等方面,注重课程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和革新,但在课程建设中的评估分析和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较少。多基于课程体系的描述和研究,同样缺乏比较实验性质的分析。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

微专业建设的核心在于与企业、与职业接轨,通过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实现。理想型的微专业应以职业化为导向,企业职业岗位项目为载体,且如果要推进研究的可持续性和推广性,需吸收来自企业或机构的研究者、建设者参与微专业的发展,加强作者间的合作,尤其是高校与企业、政府、中小学等异质机构的合作,且企业的参与使得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更加契合市场需求;另外,为扩大微专业模式的交流、推广和革新,需要促进区域间、院校间、企业间的交流合作和均衡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和产学研,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二)善用实证,增强多样化研究方法意识

微专业领域研究较多采用描述、案例分析等思辨性、理论化研究方法,未综合使用定量与定性研究多种方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职能、专业、形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微专业研究涉及企业、学校、教师、学生,需多学科多领域多方式交叉综合开展。质性研究方法有利于事实的描述和深入的理论分析,量性研究方法的介入和参与可扩大研究领域,增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实证研究有着严格的研究规程,是提升教育研究质量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其功用在于架起理论与经验之间的桥梁,促进研究范式转型[14]。应树立多元化研究方式方法意识,采用调查法、比较法等,加强实证性质的比较、验证研究,结合学习者和教育者相关数据和感受深入广泛地跟踪挖掘。

(三)丰富学科,纳入“四新”学科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微专业主要关注工科、文科,相对忽略农科、医学等方面。教育部等13个部门全面推进新工、医、农、文科建设,需要建立共性且多样化选择的个性教育学习体系。微专业建设有助于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除保证现有针对工科、文科方面的支持和研究,也应给予其他学科的关注和重视,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四)拓展视角,深化微专业建设领域范畴

微专业探讨集中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角度,既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培养质量的要素。但对师资队伍、支持体系、学习者效果分析等方面较为欠缺,且未从教育平台、用人单位视角考察微专业建设,对于微专业的评估和可持续性发展有待加深,还需具体深入研究,并注意追踪和验证性,提高微专业发展的空间。教育发展,教师先行,加大微专业师资队伍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性研究,促进教师以建设者、研究者的视角积极建设发展微专业。此外,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关注教育平台的合理使用和教学设计、考虑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相对完善的支持体系,微专业作为教育领域的创新性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挑战,从信息技术、高等院校、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建设微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也应成为继续研究的问题。

结语

目前,高等教育微专业的发展有比较广阔的空间,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围绕其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推动微专业的建设和用人单位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视野的扩大、方法的多样、内容的丰富、领域的延展,一定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微专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1]樊华丽,彭瑶.网易云课堂之中国MOOC学习流程概述[J].中国教育信化,2014(23):32-34.

[6]王蓉.粵港澳大湾区新经济建设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微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4):115-116.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高等教育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