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觉敢为姿态,探究优秀班集体建设新篇章

2023-06-09 07:11王剑
新教育·综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引领队伍建设

王剑

【摘要】优秀班集体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构建新时代背景下优秀班集体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校园文化为价值引领,夯实养成教育,通过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不断丰富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内涵,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优秀班集体;文化引领;队伍建设;活动提效

在全面落实武义县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十年历程中,武义县泉溪镇中心小学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走过了第一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总纲领,以“先觉敢为、拼搏服务”的曲湖精神为价值内涵,在总结分析优秀班集体建设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探索课程融合,加强班级和学校特色创建,深化“文化育人、管理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协同育人”,以优秀班集体建设2.0阶段为载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内涵,推动学校教育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立足基础,搭建“三维”保障

1.“清泉”文化引领,树立2.0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以“清泉”党建为统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深入挖掘百年乡镇和工业经济带兼容的地域特色,传承巩庭芝“启武川以先觉”的开创精神、“千丈岩上炼红心”的拼搏精神和茶亭无私奉茶的服务精神,围绕“泉”文化核心,提出“醴泉”优秀班集体建设。这一班集体建设方案具有创新性意义,也体现出学校的“先觉”思想和“敢为”行动,敢于走在校园班集体建设的前列,争做良好育人风气打造的排头兵,一系列行动也都体现出学校从现有情况出发,早意识、早发现、早优化、早调整,从而培养出更多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醴泉”出自《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意为甘甜的泉水。泉溪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1851名,外来务工子女占65%,以“醴泉”为名,寄寓泉小学子如小水滴一般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一起,大家相互学习,茁壮成长。通过“醴泉”优秀班集体创建,学校努力营造温润、融合的成长环境,培养了无数崇德尚艺、博学笃行的新时代“五泉”少年;造就了一支博爱心清、敬业奋进的“泉能”班主任队伍;以建设勤志阳光、和谐向上的“醴泉”班集体,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制定“清泉”引领“醴泉”的班级建设引领规划,主要是在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基础上,把握住班集体建设的总体方向。在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作为目标,清泉是党建引领,同时也是不忘初心,这个初心就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醴泉是甘甜的泉水,也是清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个班集体的建设汇聚成清泉,实现学校整体环境和氛围的转变,清泉引领建设,醴泉汇聚力量。

2.“楼长制”管理,夯实创建基础

学校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构建“楼长制”下的年段管理,每幢教学楼对应低、中、高三个年段,将党支部、少先队建在年段中,每个年段设立一名楼长,由校班子成员担任;按年级设立一个年级长,由学校中层干部担任;下设德育、教学组长各一名,对接学校常规管理。

(1)构建年段文化。通过召开年段圆桌会、年段班科会等,把优秀班集体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要求及学生评价方式分解到各年段中,根据年段学生特点细化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各项内容,形成独具特色的年段文化及班集体建设模式。比如低段突出养成系列文化,高段突出精神谱系文化等。

(2)落实年段管理。根据年段特点制定学生习惯养成图谱,细化分解到各年段,各年级每周确定一个习惯养成重点,针对性强化持久抓、反复抓,形成班主任主责、任课教师协同、各值周教师点评的管理闭环。如:本周一年级重点是路队秩序、二年级重点是桌椅以及物品摆放、三年级是学生抽屉整理等,年段值周教师负责检查落实,确保每个年级都在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按时有序推进习惯养成,夯实创优工作过程管理。

(3)实施年段评价。学校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方式,结合年段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落实在常规管理中。通过钉钉平台,各值周教师对年段内各班级一天的学习、纪律、卫生等内容进行反馈,及时诊断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对应的指导,提出整改意见,每个班级实现自我发展。开学初,接手新班级的班主任对班级情况和日常工作还不是很熟悉,通过年段内的评价和反馈,他们能尽快熟知学生习惯养成的要点,促使班级平稳过渡。

3.“雁群式”队伍,内化创优动力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建设人格化的实施者,在班级创优过程中承担着引领者的角色,责任重大。而学校目前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创优经验相对缺乏,实践知识和技能还有待提高。因此,学校从分层级抓实队伍建设入手,为创优工作提供根本保证,注入强大动力。

(1)建强“头雁”队伍。我校现有武义县优秀班集体创建工作室1个,领衔导师1名,骨干成员5名,3次在全国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用好“国培”“省培”等高级研修项目,走出去学回来,常态化开展班集体建设理论学习研究,分析诊断年段创优工作,抓实过程管理,内化提炼经验成果。

(2)拔节“雁群”队伍。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深入解读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创优工作整体构架,编印《创优工作指南》。围绕全校“两节”开展“两赛”教师技能比赛,围绕德育工作、教育教学两大方面,从教研组和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展示评比,并集中表彰。

(3)提升“新雁”队伍。依托名师工作室,分享创优经验,开展专题培训和主题班队課研究,围绕习惯养成、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总结形成了“适应期教育”“生命教育”“精神谱系”等六大主题类班队课,共享研究成果,锻炼创优实操技能,促进共同提升。

二、多元融通,创新“三路径”实施

“醴泉”优秀班集体创建,抓牢校内教育主阵地,充分把握学生生长节点,创设“主题式”育人课程,设计“泉娃成长”品牌活动,并以“家校社”合作为载体,利用学校所在村落资源、隔代资源,建设“泉馨”家校共育圈。

1.开设“主题化”育人课程助力养成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特点,遵循螺旋成长路径,学校设计了低、中、高段不同主题的班队活动,低年级主抓习惯养成、中年级侧重特长培养、高年级针对能力拓展,使学生在六年的班队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的个性特长,具备解决、交流、研究、探索等能力,树立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

(1)生活化主题班队落实学生习惯养成。低段学生意志力和习惯普遍没有成型,为了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借鉴上海研究经验,开展生活化的综合实践班队课,根据课程目标及学校实际情况,构建“我与自己”“我与集体”“我与自然”“我与社会”四个目标维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主题,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在“感知—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以多样视角、灵活方式体验和学习,促进其多种经验的连续、协同发展。

以一年级新生为例,开学初,我们设置了“认识校园”“校园防疫”“学会交友”“交通安全”“学会整理”等六个主题的内容,每位班主任精心设计一个精品教案,在年级内共享,形成一套系统教育资源。通过周期内循环班队课,每位新生基本掌握了小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以班队课的形式,将适应教育融于生活实践中,营造浓厚集体氛围,促使新生认识集体、熟悉规则、树立意识。以八周为新生适应期,开展新生日常行为习惯周期考核,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通过正向榜样引领、反向“捉虫记”等举措,夯实学生习惯养成。

(2)展示型班队激励特长养成。班主任围绕主题设计活动环节,有才艺展示、劳动技能展示、运动技能展示等,学生在各个环节通过自己的才艺展示,传递知识,传播正能量,课后延伸和拓展,巩固、扩大教育成果。以展示型班队课的形式,让中段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特长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促进积极心态的养成。

2.开展“泉娃成长”品牌活动增添活力

围绕班集体建设总目标,学校积极构建五育融合的“醴泉”优秀班集体建设体系,设计开展多元化项目式活动,将各大课程板块融合于班集体活动中,开展“泉娃有礼”养成教育,夯实创优基石;“泉娃有约”校园主题活动,丰富学习生活;“泉娃看泉乡”校外实践,厚植爱乡情怀。

(1)“泉娃有礼”。根据学生习惯养成要求及行为习惯标准,学校总结归纳了“养成十礼”:写好字、吃好饭、读好书、管好物、扫好地、上好课、说好话、行好礼、走好路。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梯度成长图谱,形成进阶式养成体系,并由班主任带领,细化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中。班级内推选养成管理员,协助落實养成教育相关活动。学校设置红、黄、绿三色养成卡,对学生养成进行激励。

(2)“泉娃有约”。“泉娃有约”校园主题活动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特色活动,以班级为活动单位,以学生为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2021年以来,学校结合时事,以“泉娃红色成长”为特色品牌活动,各班级围绕特色项目,分解班级活动目标,丰厚活动内容,形成具有班级特色的项目活动。以五年级(1)班为例:在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际,班主任利用班队课开展红色学习。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队员们一起学习党史知识,感悟红色精神,孩子们深刻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校外,在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孩子们分项目小组深入各村庄,开展“二十大”宣讲活动;来到红色研学基地,缅怀革命先辈;走在街头巷尾,清扫街道,帮助困难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印记。

在品牌活动的引领下,各班级积极组织、策划活动内容,在丰富学生校内外生活的同时,班级特色更加凸显,班集体意识更加深入,让每一位学生在一次次的集体活动中不断成长。

3.构建“泉馨”家校社育人圈共筑生态

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学校层面积极构建“泉馨”家校社联盟建设,以“曲湖讲坛”为媒介,重点开展“YI”家亲子活动和“银芽”隔代互学活动,多方位、多渠道提升家长育人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通过家校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宽优秀班集体创建渠道。

学校层面,我们充分运用“曲湖讲堂”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开展专题化家庭教育课程。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开发不同学段的家长课程,通过讲座、线上微课等形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促进家校间的协同交流,我们创新开展“YI”家亲子活动课程:一年级“生活秀”,二年级“运动秀”,三年级“科技秀”,四年级“创意秀”,五年级“劳动秀”,六年级“成长秀”,让每个家庭参与到孩子的校园生活中来。以“送秋迎冬”为例,五年级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秀”,在家长的帮助下,各班开展了“酿冬酒”“打麻糍”“包饺子”……在班级活动中实现了家长与孩子的共同学习与体验。

在农村,家长圈除了父辈还有很多是祖辈,学校在涂淑莉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室的带领下,创新开展了“银芽”隔代互学活动。“银芽”暨学生和祖辈,在乡村孩子中由长辈负责教养孩子的情况占40%,为此,我们搭建了以“银芽”为主群体的隔代互学活动。比如:五年级(1)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形成了“银芽”联盟,联盟里有擅长说方言的、剪纸的、劳动的……他们以自身的能力传授孙辈一些传统技能,而孙辈则分享一些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给祖辈,大家共学共进,形成别样的班级特色。

家校社活动育人圈的搭建,不仅充实了活动内容,提升了家长的教养力也丰富了班级活动的内涵。

三、实施成效

新阶段优秀班集体建设以来,学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习惯养成为基础,积极建设进阶式课程,以生活型、展示型、问题型三类班队课为课程载体,按年段逐层推进,使学生初步形成集体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开发以乡土文化资源为载体的游学活动、劳动教育、践行节气文化等综合实践活动,开拓了一条基于学校特色的“创优”渠道,形成了将优秀班集体建设拓宽至校外、连接至传统、延伸至家庭的育人新样态;“雁群式”班主任梯队建设初显成效,骨干班主任脱颖而出,为创优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家校社协同发展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推动“五育”融合体系效应初显,初步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及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

我校优秀班集体建设2.0工作已经逐步成型,形成持续向好发展的态势。我们深刻认识到优秀班集体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优化改进德育工作的创新举措,更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后续创优工作我们将持续发力、善作善成扎实开展好优秀班集体建设,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牛瑞梅.论小学班主任如何打造优秀班集体[J].智力,2021(13).

[2]陈姗,隋红军.“五育融合”背景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以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为例[J].中小学校长,2022(05).

[3]王洪元,实行“楼长制”统筹工作力量 既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J].北京教育(德育),2021(09).

[4]孙梅芳,俞芳芳.家校社协同创新科学育人模式—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关照下的植物领域“玩学创”模式[J].小学教学研究,2022(20).

猜你喜欢
文化引领队伍建设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基于文化引领的资源整合探讨
电视节目主持人提升人文关怀与发挥文化引领的路径讨论
基于文化引领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创新浅析
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文化引领探究
关于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文化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