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美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

2023-06-11 01:20文小武
文理导航 2023年13期
关键词:美育传统文化中华

文小武

【摘  要】美育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和素材,对提高美育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美育教育的实践,要融合传统文化,发挥出其内在的美育价值,培养人才的文化自信心。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融合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校;美育;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了人类文明精髓,促进文化传承、践行美育教育是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应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用美育的方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丰富了美育教育的资源素材,深入地展开了对学校美育教育的创新,在学校美育教育的实践中如何融入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教育者思考研究的重点课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功能利用起来,用美育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化信念,提高国民素质水平。

一、学校美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丰富了美育思想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了美育教育的思想内涵。在不同类型的文化交互交流活动中,产生了多样的文化形态,内容丰富,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在文化领域内,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表现均体现出了一定的灵动性,无论是在绘画、书法、美术还是在建筑设计等活动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改变。将其应用到学校的美育教育活动中,丰富了美育教育的资源,为美育教育活动注入了生命力,将有教育价值的经典文化内容渗透其中,突破了美育教育的局限性约束,中华文化不再受限于艺术教育领域框架的限制,有了更深层次的育人价值,提高了美育教育的深刻性。

目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实践中,课本和教材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所体现,将优质的文化内容向美育教学的内容转化与过渡,有利于美育教育思想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创新,增强了美育教育的吸引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实施美育教育,对美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文化内涵呈现方式韵味性更强,在美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人们深刻的审美印象,强化了学生鉴赏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的渗透,深刻地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素养品质培养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与育人活动之间形成了目标上的一致性,促使新时期学校美育教育目标成为现实,丰富了美育教育的思想内涵。

(二)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学校美育教育的实践中,丰富美育教育的内容,创新美育教育的方法,是對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必不可少的资源。美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强化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美育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树立起了坚定的文化信念,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振兴民族,建设国家。学生有了坚定的信仰,才能够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光与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到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学校美育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信念,强化民族自信心,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培养的同时,担负起了社会化工程的建设职责,培养了学生完整的人格、良好的品格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美育活动的相互融合,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其中,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文化支持,使其形成精神力量,在求知、学习发展的道路上增强文化自信心,主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美育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展示出传统文化的先进性,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文化传播形式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政治立场,树立起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美育教育坚定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文化自信教育效能进一步增强,提高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学校美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学策略

(一)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

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实施学校的美育教育活动,教育者要将课堂的教学作为主要的渠道,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功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进行挖掘和利用。文化是民族生存的根本,缺少文化的民族,振兴无从谈起,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民族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滋养的功能。教育者要在课堂这一主渠道中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将其落到实处,坚持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规律、个体差异、审美水平、学习现状等,制定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地融入到学校美育教育中,体现其内在的美育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把握课堂的主渠道载体功能,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知识进行开发、运用,使其成为具备一定美育价值的丰富资源。例如设计观察讨论活动,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探讨法等不同的形式,使学生在图片、音乐、视频、文字等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形式下,深层次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树立起正确的美育信念、审美观念,强化文化自信心,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教育的主要课堂载体以历史、语文学科为主,是推进美育教育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教师要将常规的课堂教学的载体功能发挥、利用起来,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美育价值,达到理想的育人目标。以历史学科为例,把握历史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美育教育,教师要将历史教材课本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挖掘利用起来,讲解历史人物的思想、成长经历,为学生播放历史人物的纪录片,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生动性,体会人文之美。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古代人们的伟大的精神信念加强感悟、解读,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同时成为文化的宣传者、传承者。

(二)加强实践教育

以实践活动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美育教育有效性、优化美育教育质量的必备要素,在实践活动中,利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明确地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将实践活动的渠道、载体功能利用起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美育教育的实践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中华文化渗透于实践中,在确认美育教育的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和设计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内化于心,践行于实际,转化成自身良好的素养,吸收、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的良好品格修养,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环境中,具备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中,学校美育教育者有必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重要性,组织和策划美育实践活动,用主题体验式的实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挖掘内在潜能,激活潜在动机,参与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感悟中。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展赏析、剪纸活动,让学生们对名篇、名著、名句等进行赏析、演讲,体会中华经典文化作品的美感,在美育氛围下,提高审美鉴赏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剪纸等主题活动中,学生们与中华传统技艺之美、文化之美近距离地接触,并参与到了动手实践操作中,强化美育观念,树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全面认识。利用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元素渗透其中,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在校园规划、校园环境的布置中,要将富有美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布置的要素,渗透到校园环境的创设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精神、心灵进行熏陶、引导,在无形中落实审美教育、艺术教育、礼仪教育、情感教育。将美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合起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感悟氛围的过程中,对生活中的美育元素加强认知,吸收和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建设社团活动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美育价值。在学校美育教育中组织和实施社团活动,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观念利用起来,成为育人的载体,创新社团活动,融入美育观念。教育者要抓住社团活动这一关键的契机,整合与利用资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元素,例如在革命纪念日,创建社团活动,学生们可以与革命精神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亲密接触,在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支撑下,实施红色主题活动,深入地感悟、学习革命精神,在革命纪念日活动中将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起来,迎合当代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心理。将当地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挖掘利用起来,实施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社团活动中使学生树立起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强化文化自信,例如传统的木偶戏、汉服展示、书法活动、国画活动等。举办和实施传统文化节,让学生们在文化节中产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在美的向往、美的展示中渗透美育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强化文化认知能力,提高美育素养。

在社团活动中,学校美育教育还可以对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用艺术演出的形式、慰问表演的形式,切实地提高社团活动的开展质量,贴近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现实的教学条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进行呈现、利用,提高社团活动的开展效率,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拓宽传播范围,增强育人效果。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相机等将学生在社团中的表现记录下来进行回放,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或短视频,上传到多媒体平台中与家长共同观看。学生将会在回顾自己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产生进一步的深刻感悟,糾正错误的认知和做法,与他人进行交流,共享知识,分享感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思想,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校美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运用于美育教育中,有助于填补美育教育中存在的资源空白,加强对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强化国家认同感,主动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楷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

[2]翟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J].中国教育学刊,2022(4):92-95.

[3]傅婕妤.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渗透研究[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2022.

[4]王丽霞,刘洹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的传承弘扬路径[J].中国文化论衡,2021(1):285-292.

[5]董小玉,刘晓荷.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的理性审思[J].教师教育学报,2022,9(2):77-8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创”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的创新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ZQJK013)

猜你喜欢
美育传统文化中华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