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调查与分析

2023-06-12 12:00马玲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网络流行语

马玲玲

内容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以其活泼、新奇、极富个性化的特点而活跃于大学生群体的语言生活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接受和使用情况,及其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以期对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状况有更为细致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网络流行语 使用状况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思想开放,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他们对网络流行语这种新颖别致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为了对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状况进行详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借助“问卷网”平台,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下面就此次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情况

(一)对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熟悉程度,本次问卷设计了一道有针对性的题目:“您平常了解网络流行语吗?”同时给出了四個选项: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略微了解;D.完全不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人员中,有14.94%的人对网络流行语非常了解,54.94%的受访者对网络流行语比较了解,29.66%的人略微了解,只有0.46%的受访者表示对网络流行语完全不了解。这组数据说明,除极个别的受访者之外,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听说过网络流行语,对这个概念比较熟悉。换言之,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极高的知悉度。

(二)认知网络流行语的途径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认识、了解网络流行语的途径和方式,此次问卷设置的题目是“您了解网络流行语的主要渠道是什么?”这是一道多选题,同时给出了以下8个选项:A.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B.论坛贴吧;C.搜索引擎(如:百度);D.新闻网站;E.别人口中;F.电影电视;G.报刊杂志;H.其他。调查结果如下:在大学生群体认知网络流行语的途径中,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是使用最多的方式,高达94.48%的受访者会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熟悉、了解、使用网络流行语。其次,是别人口中,占据54.71%。这说明,身边人的日常用语也会对大学生的说话用语产生较大的影响,当身边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也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和使用。

从电影电视和搜索引擎中得知网络流行语这两个选项各占据了20.69%和19.54%,分别居第三位和第四位。不可否认,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逐渐提升,大众对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投向市场,这种情况由每年极其火爆的暑期档、春节档电影争先恐后上映,类型多样的电视剧场以及数量繁多的综艺节目就可见一斑。大学生群体作为受众,在欣赏这些影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剧情、环节、特效等情况的同时,剧中人物的台词也会对他们的日常用语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百度、必应、360等搜索引擎中,也有高频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无形中都会对大学生认知网络流行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占据第五到七位的是论坛贴吧、其他、新闻网站,分别占比12.64%、10.11%、8.28%。由此可见,论坛贴吧还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阵地,各大新闻网站上面纷繁复杂的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网络流行语。本次调查中,排在最后的是从报刊杂志中得知,占据3.68%。这一方面说明报刊杂志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和传播不及其他网络媒体,另一方面也说明即便在网络已经大范围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报刊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介,去获得信息,当然也包括流行用语。

二.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和使用情况

(一)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情况

为了解数字化时代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情况,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程度是?”同时提供了四个选项:A.乐意接受;B.可以接受;C.不能接受;D.无所谓。这道题目的设计意图旨在了解当下的网络流行语是否已经被大学生群体普遍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3.56%的受访者乐意接受网络流行语,这个数据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网络流行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中。当他们平时在不经意间接触到网络流行语,并试着认识、了解、使用的时候,对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会越来越强,久而久之,再见到这些网络流行语时,就不足以造成认识、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对网络流行语还是乐意接受的。32.41%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虽然比乐意接受的程度稍微轻了一点,但也说明很多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并不排斥,这就给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12.41%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说明网络流行语对他们的语言生活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秉持一种中立的态度。只有1.61%的受访者选择了不能接受,可能是网络流行语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太好理解等原因,使极少的大学生表示无法接受。总之,在高达85.97%的受访者表示乐意和可以接受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流行语已经势不可挡地影响到了大学生群体的语言生活。

(二)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情况

1.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吗?”同时提供了四个选项:A.经常使用;B.有时使用;C.偶尔使用;D.从不使用。调查结果显示:20%的受访者会经常使用,54.48%的受访者有时使用,24.37%的受访者偶尔使用,1.15%的受访者从不使用。这些数据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流行语被使用的频率是相当高的,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大学生语言交际的重要形式。

2.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对象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对象,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对象是?”同时提供了六个选项:A.网友;B.同学;C.朋友;D.老师;E.家人;F.其他。这是一道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三位的是朋友、同学、网友,分别占比89.2%、79.31%、43.45%,后三位的是家人、其他、老师,分别占比17.01%、8.28%、5.75%。这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侧重对象有所不同。最主要的使用对象是朋友和同学,说明同龄人在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和使用上有很大的认同感和相似性。同时,网友也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重要对象,说明在隔着屏幕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也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相形之下,和家长、老师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流的比例明显下降,这和家长、老师作为长辈一类的群体,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认知少、使用频率低,具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对象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3.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合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合,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合是?”同时提供了四个选项:A.网络交流;B.日常口语交流;C.书面表达;D.其他场合。这是一道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场合最多的是网络交流,占比83.45%,说明网络确实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阵地。其次是日常口语交流,占比66.44%,说明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口语交流的重要语言形式。排在第三位的是其他场合,占比11.95%,说明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合还比较多样化。而在书面表达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仅占2.76%,说明大学生群体还是比较注重书面表达的规范严谨,在书面语中较少使用网络流行语。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场合集中在网络和日常口语交流中。

4.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是?”同时提供了七个选项:A.很多人都在用,能融入群体;B.流行,不用会显得落后;C.在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下开始接受使用;D.能搞笑、调侃、解压、掩饰隐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E.体现了创造力;F.纯粹喜欢;G.其他。这是一道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高居第一位的是能搞笑、调侃、解压、掩饰隐私,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占比80%。说明网络流行语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精巧的语义,能有效满足大学生群体情绪的表达,成为他们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其次是在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下开始接受使用,占比57.24%,说明语言大环境的重要性。当周围人都在使用、传播网络流行语时,大学生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不知不觉间开始接受并使用。排在第三位的是很多人都在用,能融入群体,占比37.01%,说明群体观念的重要性。当网络流行语已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时,大学生为了合群,也会去学习、接受它。排在第四到六位的分别是B、E、F选项,各自占比14.71%、13.79%、10.34%,说明不用会显得落后、能体现创造力,也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重要心理。而纯粹喜欢,不需要别的理由,则是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率性而为的直接表现。此外,还有8.51%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这一选项,说明大学生群体喜欢网络流行语的原因也是不一而足的。

三.大学生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一)对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所持的态度,此次问卷设计的问题是“您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态度是?”同时提供了五个选项:A.是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网络文化,喜欢并且支持;B.应加强引导,弘扬主流文化;C.冲击传统的语言文化,会影响语言规范,应限制使用;D.有些难以理解,不提倡使用;E.无所谓,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这道题目分层次设计的五个选项,意在较为深入、全面地了解,在网络流行语已经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不可忽视影响的当下,他们自身对于使用网络流行语究竟持何看法,从内心出发,秉持什么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58.62%的受访者认为是特定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网络文化,喜欢并且支持。这大概能够说明两方面的问题:其一,这部分受访者对网络流行语很熟悉,感觉到有些网络流行语用起来可能会比相对应的传统表达更简洁方便、语义丰富,易使用。其二,这部分受访者应该也是在生活中积极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代表,他们可能会在网络平台、日常生活中较为活跃地使用网络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正是这些人推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快速发展。有38.39%的受访者表示应加强引导,弘扬主流文化。这部分受访者应该是持比较理性的态度,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的良莠不齐。虽然当下的网络流行语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但是质量却参差不齐,对于反映主流文化的应该支持,对于较为低劣的则可摒弃,为网络流行语营造积极向上的生存空间。26.44%的受访者选择了无所谓,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可以说,这些受访者对待网络流行語的态度是比较宽松的,他们觉得只要能够把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那么用或者不用网络流行语就都无所谓,只要不妨碍交流就行。但是,宽松的态度之外,也在无形中给网络流行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说话双方都能明白,不能使语意模糊,影响别人对话语的理解。

另外,17.9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流行语冲击传统的语言文化,会影响语言规范,应限制使用。这部分受访者注意到了网络流行语有别于传统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式,有些明显不符合语言规范,所以在使用时应该有所限制。还有12.18%的受访者表示有些难以理解,不提倡使用。诚然,像YYDS、栓Q、芭比Q了、种草、凡尔赛、内卷等流行语,因为出现的频率极高,使用的人数较多,大部分大学生也都知道他们的意思。但是像远方吹来风笛、依托答辩、友宝女、全票打飞、九漏鱼、意满离等,如果不是时常在网上冲浪的人,可能还真不理解它们的意思。所以,这部分受访者可能是由于不理解某些流行语的意思而影响交际,进而不提倡使用。总体看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还是持喜欢、赞成使用的态度。

(二)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语言交际的影响

为了解大学生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此次问卷设计的题目是“您认为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语言交际的影响是?”同时提供了四个选项: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利弊均衡;D.不存在利弊比较。这是一道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10.3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利大于弊,这部分受访者应该是网络流行语的热爱者,他们平常能够用网络流行语进行较好地沟通交流、表达情感,感受到了网络流行语相较于传统语言表达的优势。11.72%的受访者认为是弊大于利,这部分受访者应该是考虑到了网络流行语的语意表达、理解难度、生命周期和使用场合,以及对传统语言规范的冲击等问题,更多地看到了大学生群体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的弊端。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利弊均衡这一选项,占比47.13%,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认为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能够被很多人喜欢和使用,必定有其自身的价值,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也会有自己的考量,不会被随意影响,所以综合起来看应该是利弊均衡的。也有30.8%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存在利弊比较,说明很多大学生也认为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进入大众语用范围后,就成了动态的客观存在,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不存在所谓的利弊比较。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并没有明显的弊端。

数字化时代,网络流行语的盛行也是语言繁荣发展的一种体现。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对网络流行语的认识与使用比较深入和广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新颖别致语言形式的传播与发展。但是,网络流行语毕竟有不同于传统语言表达的地方,有些甚至突破了语言常规。因此,在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语用心理的同时,社会和高校也应该对其进行适度地引导,使当代青年能够规范用语,促进语言文字的活泼、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秀玲.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机制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6.

[2]高莹.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大学生话语实践与价值观教育探讨[J].新闻传播,2022(20).

[3]袁晓芳,刘丽云.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及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S1).

[4]陈红,张晴.“00后”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调查及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1,3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心理研究”(SKL-2022-1490)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中原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群体网络流行语
人文关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动机实证研究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网络心理咨询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运用探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