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堵点、厘清重点、找准着力点 推动军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06-16 17:28蒋泽姚煊道匡罗贝郑龙刘佩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期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

蒋泽 姚煊道 匡罗贝 郑龙 刘佩

[摘           要]  军队现代化首先是军队人员的现代化,如何通过军事职业教育提升军队人员的军事素质、职业特质和专业品质,从而实现以战领学、为战育人的目标,达成学习力向战斗力的有效转化,是当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时代课题。然而,随着军事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入推进,影响军事职业教育提质增速的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必须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找准重点精准持续发力,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

[关    键   词]  军事职业教育;重难点;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2-0145-04

“十三五”规划期间,军事职业教育历经综合试点、总结推开、全面铺开等阶段,初步实现了“机制立起来、平台搭起来、课程教起来、条件建起来、人员学起来”的目标。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布局展开,军队改革调整持续向纵深推进,强军兴军新形势驱动军事职业教育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新时期,一些倾向性、深层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显现,个别问题还形成了制约教育走深、走实的堵点、难点,不但影响了教育质量,而且制约了教育长远良性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

一、制约军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近几年,我国军事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效果明显,在组织学习型军营、办学历提升教育、远程教育、组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有些形式已经不合时宜、有些观念还未形成、有些矛盾还未化解、有些制度还未落地等问题显现。从历史发展来看,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相比于军队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实践,还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开展时间还不长,其整体功能作用的发挥与其目标定位还不完全相称,距离构建网络化、开放式、全覆盖的教育体系,实现“全员全时全域”的终身学习格局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战略工程”的理念认知还未形成

军事职业教育是助力强军兴军的战略工程,也是打造学习型军队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是提升新时代军队打仗能力的重要引擎。在院校教育、部队实践基础上,从更高的起点上认清军事职业教育的作用,是一种战略思考。这一重大战略举措,让官兵形成直观感悟和理念认同,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认知,再以认知的深化来反推实践。从近几年推开情况来看,官兵在认知程度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站位不高、认识单一,视之为自考、函授、电大的变相延续,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对于重要意义理解得不深不透;有的官兵当成一般业务来对待,视之为某个部门某些人的工作,与自身关系不大;有的官兵主观上存在简单化、功利化、片面化等认识盲区和行动误区,客观上存在等、靠、拖、要等畏难情绪,思想层面的认知偏离,在一定程度上堵塞了军事职业教育全面快速发展的通道。

(二)“为学而学”的倾向性问题仍有市场

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人未训、先用再训、训了不用等现象,军事职业教育总体上实现了“学起来”的目标,但离“学得好”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尚未彻底根除。比如,依靠行政强制学,一些基层单位单纯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官兵学,在初始阶段建章立制还可以,长此以往就会适得其反。又如,追求痕迹浅表学。个别单位以抄了多少笔记、看了多少文章、拿了多少证书、积了多少分数等作为学习证据,还要求各种式样的表格和佐证资料,对成效检验则关注甚少,被称为“第六多”。还比如,应付检查突击学。平时没有统筹考虑和科学安排,上级一来检查督导就搞突击应付,挤占正课或休息时间临时搞学习。这些强压型、浅表化、被动式、临时性的“假学习”模式,极大地弱化了学习质量,也背离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初衷。

(三)“联合育人”的教学链路尚未打通

上下同欲者胜。我军的教育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还不能完全满足军事职业教育的要求。军事职业教育的指向是军事、特征是职业、本质是教育,必须上下衔接、各负其责、整体联动。在实际运行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链路不够顺畅,运、管、维三者配合度还不够娴熟,教、学、用三者耦合度还不够高,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關联性不强。对于军队而言,教育应该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以在岗学习提升官兵全方位能力,进而服务练兵备战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终极目标,才是我们抓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内容与打仗需求、任务清单和岗位列表结合紧密,才会有生命力也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运行管理上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产生的教学链路不通,就会产生诸如计划和执行两张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导致学习者“想学的没学到,学到的用不上”,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为战向战”的条件支撑亟须加强

军事职业教育在基层单位有序高效地展开,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学习室、学习终端等硬件配备是必要的,配套的法规、制度、机制等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配套都应该聚焦服务练兵备战这个核心。一方面学习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平台操作功能不优、课程资源战味军味不浓、“真学真考”考核环境不全等问题在短期内会持续存在,官兵学习兴趣度、体验度将是螺旋式上升。另一方面虽然军事职业教育的上位法已经颁布,但依托现行管理体系制定的措施办法还不够细化具体,涉及学习评估、动力激励、成果运用等方面的相关措施还未有效落地,催生人员“我要学”“我会学”的内生动力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与之配套。

二、融合外军有益教育理念和我军实践探索经验,把握新时代军事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

1962年,英国率先实行的志愿兵役制度,可以看作是西方国家军队现代军事职业化的开启,自此之后的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执行相类似策略,从而导致军事教育体系的全方位改革与创新。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战争发展到今天,其形态的演变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作用持续增加,武器装备的更新迭代持续加快,对职业化军人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军事职业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军队人员的职业化,在军队开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军事强国的主要做法。古语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国家的军队人员职业化起步较早,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制度体系和经验做法,梳理归纳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发展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指出,名师必晓于实战。没有实战经验的教员,难以教授实战理论和实战指挥的核心内容,理论基础差的教员也不会把实战经验运用、提炼、升华。一些国家非常注重教员实战经验,把它当作是教员选拔、培训、提升、使用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比如,美军认为,军事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官能力素质的高低,其对教员队伍建设要求很高,从事作战指挥教学的必须有作战部队工作经历,具有实际指挥作战经验,规定军官教员中不少于75%经过第二阶段联合教育或是联合资格军官;规定联合院校教员要三军各占1/3,军种高级院校中本军种教员不得超过60%等[1]。我军教员队伍中不少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基层的真实情况,对训练备战和基层管理等具体工作更是知之甚少。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通过交叉代职、交流任职等方式,选派院校教员赴部队锻炼,丰富岗位任职经历,提升任教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探索教员专任制、任期制、聘用制、客座制等办法,广泛吸收军地结合军民融合的多元师资力量,走以部队院校教员为主体、部队人员和地方专家(含优秀退役军人)参与的队伍培育新路子。

(二)优质的课程资源是基础

基于SAT(System Approach to Training)系统训练方法是北约采用的课程制作框架(如图1所示),这种模型定义、设计、开发、实施、评价、认证和管理,聚焦于作战需要和作战要求,融合了教学方法和学习理论,为开发课程提供了标准化的可复制程序[2]。北约认为,需求分析是在线课程开发的前提,必须首先摸清预期能力水平与现有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验证这种差距是否能够通过在线教育来弥补。我军的课程资源建设应坚持着眼未来、立足实战、聚焦岗位、瞄准任务,进一步提高体系化设计与科学化建设水平,选题立意紧贴部队实际,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充分论证课程的可行性、合理性、实用性,避免出现建学分离、建用不一、学用脱节等问题。

制作的各类课程上线之后,定期组织质量满意度测评和专家综合评审,实时跟踪掌握学习反馈情况,积极做好课程内容更新、资源升级改造等相关工作,以课程上线运行评价来倒逼课程建设的创优提质,从而不断改善全体官兵的学习体验,有效强化在线课程的“生命力”,提高官兵对在线课程的满意度。

(三)清晰的岗位路径是牵引

没有清晰、直观、系统的岗位路径设计,官兵的学习目标导向和能力牵引就不够清晰、具体,抓好军事职业教育末端落实主体在官兵、关键靠牵引。美军建立了联合资格系统,通过联合资格等级和积分计算公式对联合军官进行认证,以较为客观的方式来评定军官在职业生涯中的表现,通过计算军官的联合累积积分,从而使军官获得联合资格认证,成为“联合资格军官”。联合资格共分为四个等级(如表1所示),只有达到前一资格的认证后,才能进行下一等级的资格认证[3]。美军在他们称之为职业军事教育,特别是联合军官培养与认证方面给我军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通过科学、合理设定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和学习标准,让每名官兵清晰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下一步该如何走”“能走到哪一步”。成熟、清晰的岗位路径和任职资格标准,使得官兵明白职业发展需求和能力素质短板,进而提高在崗学习的质效。

三、在提质增速上持续精准发力,推动军事职业教育长远良性发展

军事职业教育要聚焦世界一流,在关注职业素养、战略素养、联合素养、指挥素养、科技素养等岗位能力的基础上,解决制约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军事人才现代化的深层次战略问题。军事职业教育能否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深度对接、互融共促,切实发挥出支撑服务、补充拓展和助推增效的职能作用,这既决定价值性,又关乎生命力,更是落地见效、长远发展的关键,需要持续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一)教育理念以体系化思维、一体式布局、融合型发展为内核

随着我国军事职业教育的不断推广深入,教育广度、力度、深度不断增加,观念理念不断拓展创新,对军事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职能任务的完成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贡献的人才智力因素也越来越高。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展望未来,对接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需求,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树牢“一盘棋”的思想,着眼实现“三位一体”综合育人功能,实现“1+1+1>3”的效益。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大平台需要通盘考虑、一体筹划,与军队院校教育主渠道和部队训练实践大课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而不是另起炉灶、单打独斗,更不是三分天下、各自为政。要将军事职业教育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有效融入各项工作和秩序,充分发挥其动态开放、先进灵活、快捷方便等独特优势,在延伸、拓展和支撑优秀人才路径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目标以提升部队练兵备战水平和人员岗位履职能力为首要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加速演变,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武器装备日新月异,问题倒逼人才培养需求,形势倒逼职能使命调整变化。世界各国军事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军军事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启示我们,结合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变化和职能需要,未来的一流职业化军队需要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也日渐清晰,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向打仗聚焦,坚持战斗力这个根本标准,牢牢抓住“为战斗力服务、对战斗力贡献”这一导向,引导官兵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官兵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向往什么,军事职业教育就要突出学什么、补什么,向岗位聚焦、急需聚焦、未来聚焦,真正做到急需急送、专需专学,以学习革命引领军事革命,助力官兵学习成才、胜任岗位,快速打通练兵备战和人才培养链路,加速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促进解决打仗能力短板弱项。

(三)教育路径以“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最终实现“我会学”的转变

在全军范围内开展军事职业教育,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首先得学起来。相关法规制度对军事职业教育进行了刚性要求,每名军队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全程参加在岗学习,这是“要我学”的阶段。待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体悟到学习的益处,就不再以单纯行政要求规定数量指标,而是把重点放到岗位能力素质提升方面,当人员高度认同并形成了军事职业教育的行动自觉后,就可以按照计划牵引的方式,以宏观政策引导来代替刚性要求,通过上下一体联动真正形成全员、全时、全域的终身学习格局,从而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

(四)教育内容以有益、有用、有得的岗位急需管用课程为重点

世界教育发展启示我们,内容为王道理还在延续,没有内容、没有质量的课程资源,不会受到欢迎甚至会适得其反,即便强制组织施行,也不会收到预期效果。课程内容的顶层设计和体系搭建,是以提升军人职业品质、提升岗位专业素养、促进人员全面发展为重点,为实现强军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因此,课程设计必须贴合战训实际、岗位实际、部队实际,按照“打仗缺什么就补什么,部队需要什么就建什么”的原则,坚持面向部队定课程、面向战场定标准、面向未来定目标,把握实效性、针对性、适用性等特点,把提高人员的岗位履职能力以及备战打仗、单位建设发展所需作为基本依据,真正做到建有所需、建有所用、建有所长,促进人员能力素质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

(五)教育资源以海量化、多样性为基础,突出好用、适用、管用为准则

海量且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推动军事职业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法宝,也是人员学习成才的主要源泉。从数量上来看,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快资源建设量的积累,集成和共享慕课、微课、公开课、数字图书文献等多种教育资源,内容涵盖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把“学习超市”资源菜单建丰富,有效解决广大官兵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从质量上来看,整合院校机构最新研究成果、部队训练最鲜活实践经验、地方最优质教育资源,精心构建学习教育资源体系,加强资源的质量审查和动态管理,突出实用化、适用化和实战化,理论上要深入浅出、实践上要“接地气”,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改进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军种、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员多样化个性学习需求。

(六)教育实施以融入部队“四个秩序”服务基层“四项工作”为牵引

军事职业教育不是要单打独斗、另立门户,要实现长远发展,贵在融入,重在融入,也难在融入。在现行的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下,各级推开军事职业教育确实遇到了一些客观问题,破解现实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运用好“融入”这把钥匙,这既是军事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重要突破口,又是解决矛盾困难的有效应对之策。应遵循實战化训练和军事人才培养特点规律,把握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训练实践的内在联系,充分结合部队各项工作实际,建立常态、长效的融入办法,依靠各级党组织统筹抓融入、落实基层工作按纲抓融入、聚焦练兵备战精准抓融入、注重活动牵引常态抓融入、营造良好氛围引导抓融入,在融入上谋良策、想实招、下功夫,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在各级真正落地见效、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光,王魁翔,王缅.美军军事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空军军事学术,2017(6).

[2]郑可,程启翔.北约在线教育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20(3):15-16.

[3]闫颖奇,张学礼.美军联合军官培养[J].管理观察,2017(33):126-127.

[4]范玉芳.美军联合职业军事教育改革动向浅析[J].中国军事教育(外军军事教育),2022(1):83-87.

[5]郑之松,滕立安.准确认识和实践军事职业教育[J].训练管理,2022(2):58-59.

[6]滕立安,李晋.关于军事职业教育融入部队的几点思考[J].政工学刊,2019(10):48-49.

[7]董安林.军事职业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47):129-135.

[8]贾红雁,郝凯亭.关联主义视域下军事职业教育在线学习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0):104-108.

[9]吕云峰.军校教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军事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