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强不示弱 立身求共赢

2023-06-19 07:16庞冉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合作共赢家校共育

【模拟情景】学生李明性格内向,从不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课堂上也几乎不主动发言。班主任赵老师接班没多久,就开始不断收到李明妈妈的短信。李明妈妈在短信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自己是大学教师,孩子的爸爸博士毕业;自己的孩子一直都很优秀,但自从换了班主任后,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了。李明妈妈的短信不是希望赵老师多多鼓励李明,让李明更自信、更乐观,就是建议赵老师注意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提升班级凝聚力……如果赵老师没有及时回复短信,还会受到李明妈妈的批评,告诉赵老师要懂得尊重。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庭教育指导;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21-0050-03

【作者简介】庞冉,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0)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曾获江苏省、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家校共育本应该建立在彼此平等与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但李明妈妈在家校沟通中却体现了较为强势的态度,试图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处于弱势的、被动的地位。强势型家长一般分为知识型强势、社会型强势、性格型强势。而其中知识型强势家长,有着较高的学识学历、文化修养,在面对年龄可能比自己小、学历可能比自己低的中小学教师时,有着一定的心理优越感。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按他们的意愿去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特别的关注,因此会频繁地给教师提出建议甚至要求,而这些建议又看似合理,还符合某些高大上的理念。教师在对待这样的家长时,常常会感到无形的压力。

情景案例中,李明妈妈在介绍时突出自己及孩子父亲的身份、学历,言外之意是把自己放在教育专家的行列,并以此給班主任赵老师施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李明妈妈陈述孩子的表现不如以往优秀,一方面反映了她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强烈的教育焦虑情绪;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对新班主任不信任、不满意的信号。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与处理。

一、以专业素养谋立身之本

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阿德勒看来,人们之所以面对强势会不舒服,是因为人出生就面临着弱势的处境,造就了自卑的特质。而要扭转弱势的处境,除了调整心态,更重要的是提升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班主任要相信并呈现自身的专业性,树立自己的专业形象。教师的阅历与学历也许不如家长,但在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上、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上、对学生成长的规划上应该有更专业的理论积淀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班主任要多学习、多积累,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与家长的沟通,做好精心充分的准备。家校的每一次沟通都能让家长有所收获,班主任应该用自己的专业度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201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这是“家庭教育指导能力”首次出现在国家级重要文件中,意味着教师除了传统的面向学生的教育素养与技能外,还应该具备和家长沟通并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

在这则情景案例中,对李明问题的分析可以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罗森塔尔效应等作为理论依据和支持,也可以在《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父母:挑战》《P.E.T.父母效能训练》等经典教育学著作中找到指导家庭教育的路径。当然,理论知识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这些都有助于树立教师的专业形象,赢得家长的信任与尊重。

二、以移情心态达共赢之道

面对李明妈妈的强势表现,班主任赵老师可能心里不舒服,这时往往会产生两个习惯性反应:对抗或忍让。对抗也许会让自己内心舒畅,但往往会加深矛盾,对解决问题不利。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无法改变另一个人,除非对方愿意改变。所以,强硬的方式也许可以让对方屈服,却无法让对方信服。一般而言,很多班主任都会采取忍让的方式,忍让在化解家校矛盾中可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一味忍让会让对方产生误解,甚至会变本加厉。如果长期如此,班主任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影响自己对职业的兴趣和信心。我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学会第三选择:合作共赢。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提出身份集团概念和关于学校教育受制于社会支配集团利益的观点。他指出,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来自不同身份集团之间的冲突。诚然,家庭和学校是不同的群体组织,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和特点,从本质关系上讲,存在冲突是一定的。但谁也无法否认,两者在核心目标上又有着共同的追求。学校与家庭是儿童在法律意义上的两个教育责任主体,学校担负着日常的教育教学任务和指导家庭教育的任务。家庭既要完成自身的教育任务,还要发挥配合、协同作用。学校与家庭既是教育的共同体,有一致性,也有分歧与矛盾。

要想达成合作共赢,班主任首先需要理解家长的情绪和感受。所谓移情,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让对方感受到你理解她的感受,这样双方就更容易在沟通上达成一致。情景案例中,李明妈妈“希望赵老师多多鼓励李明,让李明更自信、更乐观”。这样的想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李明“性格内向,从不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现实状况,也很可能曾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家长这样的诉求当然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面对学生和家长时,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会采用“先跟后带”的做法,就是先跟着对方的感受,再适当地加以引导,让对方看到另一种角度和另一种做法,从而自然而然地自我调整或改变。

三、以切实行为解问题之要

在这则情景案例中,家长诉求的背后反映了三个问题,需要以切实的行为去解决。

问题1:李明妈妈不断发短信,并急着要收到回复。这反映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存在过度焦虑的问题。

问题2:李明的同学交往、课堂参与情况存在问题。这可能与学生自身性格、新集体适应、家庭环境等有关系,班主任需要厘清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3:李明妈妈的诉求超出了家校沟通的正常限度,班主任需要明确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原则与底线,分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

问题1是家长的心态,问题2是学生的状态,而前两个问题共同促生了第3个问题,这也是这则情景案例中最突出的显性问题。

对于李明妈妈的焦虑,班主任应通过丰富生动的典型案例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稳定和安抚家长的情绪。此外,对于这个家庭,班主任要鼓励父亲的必要介入,分担母亲的家庭教育压力。

对于李明的同学交往、课堂发言等状况,班主任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或其他兴趣小组、职能团队,帮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归属感。在班级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多给李明一些展示机会并及时给予反馈评价。

对于李明妈妈的“越位”问题,班主任应讲清教师在校期间尤其是教学时间内手机使用的限制,不能及时回复短信是客观条件限制下的无奈,也是自然状况,并不意味着不尊重家长,尊重应该体现在切实解决问题的行动上。

总之,对于李明妈妈的诉求,班主任不应该抗拒,更不要简单忍让,而要适当引导。李明妈妈对教育有着自己的思考,班主任可以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会谈,开诚布公地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的会谈往往是理性而高效的。班主任还可以邀请李明妈妈参与班级事务,让李明妈妈在与其他家长的深入接触与交流中,从不同维度增进对班级的了解,形成对孩子发展和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知。

总之,班主任凭借教育经验与智慧,理性而负责地面对家长的诉求,在相关教育条例和理论的支撑下落实教育举措,就能够从容地、妥善地处理和解决一系列问题。

责任编辑:周小涛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指导合作共赢家校共育
网络环境下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初探
家庭教育指导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共享“心灵之约”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企业并购实现双赢
新时期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