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贸区建设中的数字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2023-06-20 09:48张遥孙晟铭王明悦
中国商论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数字贸易人才建设

张遥 孙晟铭 王明悦

摘 要:数字贸易是“双循环”发展格局下的新兴贸易领域,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是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必经之路。本文梳理了各界学者对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及问题的研究,明晰并升级性地提出了北京自贸区在发展数字贸易过程中面臨的贸易规则制定、人才储备、数字监管、贸易渠道和配套设施五大问题。未来,需要强化北京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引领作用,掌握主动权;在相关配套设施、贸易渠道、人才培养模式、贸易口径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助推北京赢得未来数字贸易竞争的主动权,建设全球数字贸易新标杆。

关键词: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贸易规则;数字监管;人才建设

本文索引:张遥,孙晟铭,王明悦.<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1):-02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6(a)--04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物理世界中的人和物正在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重构(肖宇、夏杰长,2021),全球贸易正在阔步走向数字化的新时代。由此,国际贸易中新规则构建的核心内容是推动数字贸易规则新体系的确立。北京自贸区以发展数字经济为战略方向和主要任务(余淼杰,2020),在其他自贸试验区仍着力发展货物贸易的情况下,北京自贸区强调服务贸易发展的特色,以期更好地发挥数字贸易带来的优势(董方冉,2020)。由此,本文从北京自贸区建设角度对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发展进行探究。

1 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发展现状

北京拥有良好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贸易基础,并长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内示范作用和全球辐射效应的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另外,北京市商务局印发的《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中国在北京、上海等自贸区优先试点,北京为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建立上下联动、开放合作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蓬勃发展,具体有以下突出优势:

一是数字贸易发展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然而随着新冠疫情的不断反弹、病毒的不断变异及西方世界面对崛起中的中国愈发加大力度的打压,传统的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受到了不容小觑的冲击,贸易单边主义抬头使得世界经济出现了不容乐观的逆全球化趋势。面对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压力,我国为应对新挑战,主动转变姿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外,“双循环”并非改变了我国坚持深化对外开放的决心,而是由过去的“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转变为“对内开放,对外改革”。以此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依托扩大内需、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等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以此既能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等优势,又有助于我国避免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贸易手段打压中国时陷于被动。在此背景下,数字贸易不受限于时空、减少贸易摩擦等优势得以彰显,也为疫情下的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希望。

二是数字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且增长速率超过GDP,特别是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经济能保持正增长已属不易,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增长速率达到GDP增长的三倍。从数据中足以见得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当下极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态。依托数字经济跨时间、空间的特性,面对疫情这类突发事件时,数字经济能够在打破阻隔人们的不可抗因素中发挥更为显著的经济效果。

从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上来看,2020年北京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位列全国第一,规模为2万亿元。《中国区域与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北京市在商贸服务数字化探索中引领全国,同时其服务贸易规模约占全国的20%,北京市数字服务贸易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的北京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目标,对截止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提出了预期和展望。其中,数字服务贸易占全市服务贸易的比重达到75%。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中国信通院与国研中心外经部联合发布了《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1)》和《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两份报告对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进程进行了梳理,结合包括政策数量、产业产值占比等数据,就数字贸易发展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从已出台的政策来看,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于2020年出现井喷态势。中国信通院与贝壳财经联合发布的《北京数字经济研究报告(2021)》显示,相关政策数量从2017年的2份快速增长至2020年的58份。同时,更大程度的改革自主权被国家赋予北京,以期北京能够从跨境数据流动管理规则、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创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出发,形成全方位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与技术研发的制度支持体系(刘典,2020)。与之相适应的是,《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指出,将立足中关村软件园、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自贸区大兴机场片区,分别主要从产业集群、国际交往、综合服务出发,打造三位一体的开放格局。重点聚焦于分区域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内外企业数字领域双向开放及打通数据跨境流动渠道与推进数字相关领域政策便利及创新。

四是北京数字产业优势明显。北京软件和信息增加值逐年递增,在GDP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北京市不仅研发投入位列全国第一,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独角兽企业数量还达到全国的一半,并居于世界城市首位,且高技术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于2019年均超过50%。在数量与增速的优势下,互联网企业的头部如美团、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如联想,以及五大电信运营商总部全部设于北京。与此同时,2016—2019年,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占GDP的比重持续保持10%以上,且依然呈现增长态势,真正实现了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双引先,对赋能数字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赋能引领作用。

2 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北京自贸区建设将开拓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七大任务之一(白玉杰,2020),打造开放创新、包容普惠的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营商环境,这就对资金投入、人才支撑、知识產权及数字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要求(北京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但现如今能够支撑数字贸易良好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市场规范准则尚不明确。

第一,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尚待完善。从全球来看,世界正处于贸易全球化时代,在未推出对全球具有普适性规则的背景下,一些发达经济体主导制定了TPP、TTIP、TISA三个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数字贸易规则,用以维护美国在内的成员国的自身优势,而中国在已制定的规则下,仅能停留在参与层面。从区域来看,北京自贸区于2020年12月成立,致力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但是对于为信息技术提供安全保障、给数据隐私设立保护措施等重点领域规则及争端解决、电子认证等规范化规则方面仍然不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私人部门参与及应邀商业信息等规则也处于“较弱”状态,仅限于“合作”层面,与北京自贸区的自身定位尚不匹配。

第二,数字贸易渠道亟待打通。京津冀区域经济圈已经被锁定,北京自贸区的数字贸易在推入区域经济时就因三地产业结构不同而处处受限。就产业结构来看,北京是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天津、河北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比重差别较大,而数字贸易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水平、高发展的平台。受其他两地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定位的影响,北京自贸区的数字贸易产业无法顺利转移到津冀地区,不仅影响数字贸易的延伸,还对津冀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阻碍作用。

第三,相关人才储备仍需加强。由于职能部门协同衔接契合度不高,人才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国际人才来北京自贸区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仍有待提高(俞梦婕,2020)诸多问题尚未得到切实解决,如何吸引、培养、留住、发展人才是北京自贸区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在数字贸易这一新兴技术领域,本身的对口专业就存在稀缺性,加上行业的未知性、不可测性及高难度性,各界人才对岗位的挑战意愿较低。对于技术、研发等重点领域,北京自贸区对相关人才储备方面仍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充分的措施,如何培养某一具体领域的专业性人才,如何把国内外数字贸易人才拉入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建设中,依旧是北京自贸区对人才储备方面需做出的努力。

第四,数据信息统计亟待改进。目前,服务于数字贸易的主要有北京经信局和商务局,并未披露明确详细的数字贸易统计,具体领域数字贸易的数据也存在缺失。此外,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数字贸易的发展,统计方法亟需改进。另外,数字化监管部门各自掌握部分数据及权限,各部门在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发挥作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能,造成信息不对称、工作效率滞缓的现象。

第五,相关配套设施仍需完善。北京自贸区传统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三大片区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存,自贸区与基础设施之间的良性发展尚未形成。三大片区的选址分散,且缺乏服务国际人才的商铺、标牌、公寓、娱乐场所等满足日常需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兴片区、金盏国际服务区位置相对偏远,交通线尚不完善,自贸区与外界沟通性较弱,日常消费场所也严重匮乏,尚不能满足基本的消费需求。

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应用尚不完善,科技形态还未成型,自贸区新基建的外延性弱。首先,北京自贸区作为新科技贸易,对5G、VR、大数据运营及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不足,科技场景覆盖的商业形态还未成型。其次,北京致力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但是自贸区的技术外延性较弱。从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来看,自贸区带动津冀地区产业转型作用不甚显著,智慧自贸区建设路径不甚明晰,信息技术尚未全部覆盖到自贸区的精细化管理。

3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提升路径的经验借鉴

在数字经济制度环境方面(姚兴安、闫林楠,2021),如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北京自贸区实际出发,自主制定一套能带动自身发展的数字贸易制度体系是今后成功打造北京数字经济试验区相关规则的重点方向。

3.1 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制定

现有的以美国为首的数字贸易强国,在将“数据自由流动和存储设施的非本地化”,作为市场准图条件进行推行,从某种程度而言,不失为一种贸易霸权。因此,北京市在构建数字贸易规则体系的过程中借鉴别国方案的同时,要聚焦底层架构的构建和数据安全的保护,以期在保护本国家、区域数据信息安全的同时,为全球数字贸易构建更平等、合理的贸易格局起到引领作用。

在寻求完善相关规则的过程中,上海临港新区设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取消了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让企业更多地参与到规则制定中,由此可以使输出成果更加多元和全面,落地也更为扎实有效。除此之外,上海自贸区在外资负面清单、相关政策等信息的透明度方面也为北京自贸区建设数字贸易提供了借鉴。

《浙江省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是我国首个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该方案提出“推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的国际互认,试点数据跨境流动,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探索建立以软件实名认证、数据产地标签识别为基础的监管体系”。该提议与北京促进数字证书和电子签名的国际互认的目标相契合。

3.2 相关基础配套的建设

(1)在传统基础设施方面,湖南自贸区星沙产业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让更加便利的交通加速周边闲置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增强对外联系,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长沙师范星沙附属幼儿园、星沙产业基地自贸区总部大楼、多层办公室楼主体建筑及室外排水、供配电、绿化、道路硬化等工程建设,更将大幅提升项目区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准,同时能极大地提升片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吸引更优质的企业落户,提升片区的产业发展水平。

(2)在新型基础设施方面,《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提出建设“一网通办”,对建成电子证照库可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上海市青浦区税务部门通过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助力新基建发挥了亮眼的表现,该政策为北京自贸区的有关部门合作、新基建注入“税”动力等方面提供参考。从硬性条件的角度来看,北京受能耗指标、能源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全面发展数据中心规模的局限性较大。然而,以云贵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将为北京高等级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新可能。

3.3 相关人才支持的政策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提出,允许境外职业资格符合条件的人才通过备案后可提供服务,且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国内从业经历,既保障了引进人才的质量,又解决了境外人才与国内从业标准不匹配的问题。长沙经开区发布人才引领计划、人才倍增计划、人才储备计划和人才铸造计划来加快引育重点产业人才,通过给予人才奖励补贴、购房补贴等措施,让人才在物质基础上放心、安心,将全部精力投入自贸区发展建设中。海南自贸港建设出台了关于人才及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在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方面,省委人才发展局、省社厅等部门联合出台《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若干政策措施》(2020年6月19日),文件提到将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提出“允许离校三年内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在海南省先落户后就业”,对应享受引进人才落户待遇。

3.4 贸易统计数据及信息公开的完善

在信息公开方面,上海自贸区管理委员会已建立能够将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并提供多语言、线上服务大厅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网站,以提高相关政策透明度。北京自贸区可借鉴上海经验,建立完备的贸易数据统计及信息公开体系。在贸易统计方面,美国经济分析局(BEA)按照PICTE服务类型估算数字贸易进出口额,同时加大对行业之间的协调和教育,使用云计算数字技术侧面反映数字贸易活动的价值,统计范围包括美跨境企业及其子公司。

4 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随着数字贸易技术的快速发展,北京数字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规模与增速都迎来了进一步的提高,尽管如此,北京自贸区数字贸易发展仍存在短板,要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步提高,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参与数字贸易规则,抓住RCEP发展机遇,完善RCEP框架下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及时更新相关政府政策,形成具备国际视野、彰显地区特色的数字贸易新规定。破除贸易规则制定障碍,加深规则制定与企业之间的融合,突出企业贸易主体地位,政府主导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重心则放在监管与整合层面。完善跨境电商相关规则,发挥行业领先优势,加强多边数字贸易磋商,推动包含跨境支付、数据安全、信用体系、数字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内的加强产品安全的国际化规则体系。

二是打通链式数字贸易渠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传统商贸与数字企业间的贸易准则,传统商贸企业适应贸易要求,通过绿地投资、M&A手段发展数字贸易板块,同时实现转型升级。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企业适当保留传统交易部门,以适应企业间贸易方式的过渡,同时应发挥企业领头作用,积极带领传统商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保证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搭建数字共享平台。区域间加强沟通、谋求共识,制定符合整体利益的有关规定,以应对地域、市场或各地政策差异带来的困扰。

三是推进数字人才建设,注重数字化人才培养。利用北京教育优势,在高校内发展跨境电商、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数字贸易型人才,高校适当发展人才培养合作型校企合作项目,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壮大后备力量。重视人才引进,针对国外科技人才增加签证有效次数并延长有效期。推进建设人才公寓,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租金,针对人才类型的收入情况,灵活调整申请条件。医疗方面,发展科研人才定点医院,给予一定的报销优惠。

四是完善贸易统计体系。北京市贸易统计标准要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标准对接,同时面对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要做出积极反应,以统一贸易口径。企业明晰自我定位,加强对政府政策的敏感度,对涉及数字贸易的业务积极做出反应。企业增设专业数据统计部门,同时政府应指定专业权威的贸易统计数据收集及监管部门,政企之间搭建联动沟通桥梁,及时更新数据,完善区域内贸易统计体系。

五是加快完善传统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配套设施方面,充分挖掘各类消费需求,提升生活服务便利化水平,带动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涌入。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行业数据,完善数据解读机制和方法,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利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推进新基建建设,打造数字贸易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肖宇,夏杰长.数字贸易的全球规则博弈及中国应对[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7[2021-02-26].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09-21,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009/t20200923_2088196.html

余淼杰. 自贸区“添丁” 中国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N]. 每日经济新闻,2020-09-24(008).

董方冉.北京自贸区:当好服务贸易“领头羊”[J].中国金融家,2020(10):71-72.

北京市人民政府.市商务局解读《北京市关于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EB/OL].2021-09-21,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cjd/202009/t20200923_2088223.html

劉典. 打造国际数字贸易的核心枢纽[N]. 北京日报,2020-09-25(3).

余淼杰. 自贸区“添丁” 中国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N]. 每日经济新闻,2020-09-24(8).

白玉杰.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围绕七大任务展开建设[J].中关村,2020(9):12.

姚兴安,闫林楠.数字经济研究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2):3-8.

俞梦婕.中国(北京)自贸区CBD国际人才港正式启动 打造国际人才全链条服务体系 助力人才引领“两区”建设[J].留学,2020(22):22-23.

猜你喜欢
数字贸易人才建设
构建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长效机制的路径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数字贸易规则的内容评述及影响评价
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究
贸易强省建设视角下河南省数字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运营创新变革
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煤炭企业人才建设问题探讨
国防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展望
浅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后的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