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兼具:如何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2023-06-21 11:37方笑一
艺术广角 2023年1期
关键词:陶渊明首诗杜甫

方笑一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古代它属于经、史、子、集四部中的集部,在现代学科分类中,则属于古典文学的一部分,当然,古典文学这个概念也是在现代学科建立之后才出现的。

古典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怎样的定位?我认为从文化属性而言,诗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精英文化,这个精英主要是指创作主体而言,当然,它的受众也是以精英阶层为主。诗词的创作主体,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在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之后,唐、宋两代科举都非常发达。唐代的时候格律诗已经产生了,律诗和绝句有格律上的规定与要求,这个发展过程总体上和科举制度的发展是同步的。在唐诗繁荣的原因方面,有一些学者认为,唐代科举制度对唐诗的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唐代的科举进士科要考诗赋,客观上起了一种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产生了大量的诗词,可以说中国古代每一位读书人都是诗人,都要写诗,否则通过不了科举考试。写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当然,有一些诗人并不擅长填词,词和诗在格律上有非常大的差异,对作者的要求也不一样。我最近读到晚清著名学者俞樾的文字,他说自己不擅长填词:“余素不善倚声,而次女绣孙颇好之,因亦时有所作,积久遂多,但于律未谙,謷牙不免,是所愧耳。”(《洞仙歌》序)这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古典诗词和中国古代其他类型的文本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古典诗词中有非常丰富的情感表达。我们之所以喜欢一首诗,是因为诗中有丰富的情感。比如我们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感受到的是盼望与情人相会的感情。又比如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隐隐的担心和焦虑这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就蕴含在词里面。这些情感我们很难用其他语言来表达,无论是用古代散文还是今天的白话文,都很难恰当地呈现这种微妙的感情,但诗词的语言就可以很好地表达。第二,诗词具有精致的语言形式。诗词都是押韵的,不仅如此,还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字的平仄使用大有讲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不符合规定就不是格律诗,填词同理。格律诗的另一个语言形式特点是讲究对仗,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在中国其他的传统文本中没有这么精致的语言形式要求,比如《论语》《孟子》之类,当然也有自己的语言形式,但没有这么严格。第三,古典诗词里面包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大多数诗词都比散文来得短小。在这短小的篇幅里,诗词其实不仅仅提供了一种语言形式上的愉悦感,而且它背后有一种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像一个窗口,以小见大,通向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宏大的殿堂,因此里面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乃至于文人交往的方式,以及文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通过诗词这把小小的钥匙,可以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第四,古典诗词包含着多样的文人意趣,也就是所谓的生活情趣。古典诗词反映了很多文人生活的内容,尤其是宋代及宋以后,通过大量的诗词可以看到文人日常的生活,衣食住行,也包括一些含有文人雅趣的活动,比如弹琴、品茶、下棋,这些都构成了诗词中非常丰富的文人意趣。除了古典诗词之外,很难找到其他古代文本兼具以上四个特点。

接下来我结合具体的诗词作品来讲讲这四个特点。

第一个是丰富的情感表达。

诗词中有些情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需要细细品味,甚至是结合前人的鉴赏评论来品味。我们读一首陶渊明的诗: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渊明的诗大家都很熟悉,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他归隐田园,抒发一种归隐的情趣,比如《归园田居》《饮酒》;还有一类是带有哲理意味的詩。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陶渊明之前的人像王羲之之类,都是非常重要的玄言诗人。从《周易》《老子》《庄子》——所谓“三玄”——中演绎出的玄学思想对当时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后来就发展成为玄言诗,通过诗歌来讲玄理。在陶渊明的时代,玄言诗的巅峰期已经过去,但仍然有一定的影响。陶渊明自己也写了一些说理的诗,比如《形影神三首》中的《神释》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讲人生是有限的,生命到头的时候不需要太过忧虑,这是一种非常豁达的心态,我想这种诗歌也是陶渊明人生体验的表现。回过来看这首《责子》诗,这首诗和他归隐田园或者写哲理的诗都不太一样。

这是一首五言诗,文字非常通俗易懂,是写给他儿子的。从标题来看,应该是责备、训诫自己的儿子。陶渊明说,他年纪已经逐渐老了,两鬓都染上了白霜,皮肤肌肉也变得松弛。虽然他有五个儿子,但都不爱写字和学习。这是非常让人忧虑的事情。接下来陶渊明就讲自己五个儿子的具体情况:他的大儿子叫阿舒,今年16岁,非常懒惰。陶渊明认为这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懒惰的人,没人能比他更懒。在那个时代,“懒惰”这个词不是一个常用的词,这是一个非常重的词,佛教的典籍里用得比较多,如《大般涅槃经》卷三五云:“有行十恶,悭贪嫉妒,懒惰懈怠,不修诸善。”不像我们今天一般的用法。老二阿宣“行志学”,好像是有志于学习,似乎比老大好一点,但实际上是说老二已经快15岁了。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志学”这里只是一个表示年龄的说法。阿宣快要15岁了,但也“不爱文术”。接下来有两个儿子是同龄的,一个雍儿一个端儿,都是13岁,“不识六与七”。前面两个儿子根据陶渊明的说法是学习态度有严重的问题,这两个儿子看来是智商有一点问题,13岁的孩子还不认识六与七显然是不合理的。最后一个小儿子,按理来说,年纪小可能比较聪明,可是陶渊明的小儿子通儿9岁了,整天只知道找梨子和板栗吃,也不做其他事情。我们读下来把陶渊明五个儿子的特点都看清楚了,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共同的特点就是不爱学习,有些是懒,有些是智力有问题,有些是只知道吃,总而言之,五个儿子里面没有一个成器的,也没有一个能够看出来将来能够成器的,都没有潜力成为一个饱学之士。陶渊明对这个状况是看得很清楚的,也觉得这五个儿子实在不太像话,陶渊明的态度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体现出来了:“既然老天爷给我安排的命运就是这样,我也就坦然接受这个命运,每天喝喝酒,没有别的什么办法。”这就是陶渊明《责子》诗字面的意思。

那么陶渊明对于儿子的真实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从他的描述来看,他的儿子是不成器的,所以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时候,和我们初读的时候感觉差不多。比如杜甫评价这首诗,在《遣兴五首·其三》中说: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虽然杜甫没有把诗题点出来,但我们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这首。杜甫说陶渊明号称是远避世俗的,但他未必能够真正达到道家体悟道的境界。因为翻阅陶渊明的诗集,会感觉到他的诗文字枯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质木无文”,非常枯燥乏味。杜甫又评价他“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达生”是《庄子》里说的道家的一种境界,但是“达生”这种境界比“达道”还要低一点,杜甫认为陶渊明到“达生”这一层本来就不够,况且他体悟到这一层也没有很早。最后两句直接点明杜甫为什么认为陶渊明的境界不够。陶渊明写《责子》诗,就说明他对于孩子聪明与否非常挂怀,所以杜甫认为陶渊明根本没有达到真正的道家的境界,也就是忘怀荣辱得失,根本不用挂心儿子的贤愚。陶渊明在杜甫心目中,离道家的境界还差得远。从这首诗来看,杜甫对陶渊明的评价也不算高。我们知道,陶渊明在他生活稍后的时代评价不高,比如锺嵘《诗品》中只是把他列为中品,直到宋代苏轼等人大力提倡,比如苏轼写过很多和陶诗,陶渊明的地位才显著提高。当然,在现代人看来陶渊明很有价值,陶渊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在现代人读来非常具有“现代性”,这当然是另一个问题了,此处不再赘述。以上是杜甫的评价,杜甫初读这首诗的感受和我们差不多,陶渊明说得潇洒,但是诗中其实非常焦虑。

宋人黄庭坚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黄庭坚在一篇短文中说:“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岂弟、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书渊明责子诗后》)古代有一种文体叫作“书后”,就是读完一篇文章后写一点读后感,类似于今天我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三言两语的评论。在黄庭坚看来,读陶渊明这首诗就仿佛见到了陶渊明为人“岂弟、慈祥、戏谑”,但是俗人读这首诗说陶渊明的几个儿子都没出息,陶渊明只能写诗抒发自己的叹息无奈,这种读者其实根本没有读懂陶渊明的深意。杜甫和黄庭坚在面对《责子》这首诗的时候,评价表现出了巨大的分歧,黄庭坚讲“俗人”的时候没有点出名字,我们也不能判断杜甫是不是他眼中的“俗人”之一。将杜甫的诗和黄庭坚的评价结合起来看,“愁叹见于诗耳”其实就是杜甫的观感,黄庭坚认为这是没有看出陶渊明的深意来。表面上看起来,陶渊明对几个儿子是责备,实际上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内心有几分小得意。作为五个儿子的父亲,虽然儿子都没什么出息,但是老天爷将他们赐给我做儿子,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每天喝喝酒也就好了,五个儿子再不济,我这个做父亲的还能给他们托底。这才是陶渊明要表达的真正的想法,他很幽默,采用了正话反说的方法。在黄庭坚看来,这不过是陶渊明的幽默。这种看法不是没有依据的,在陶渊明的集子里面有他认真写给儿子的,讲授做人道理的文章,如《与子俨等疏》:“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这首诗只是陶渊明开玩笑的作品。在黄庭坚看来,俗人连陶渊明的玩笑话都看不出来,真是太不懂诗了。《责子》这首诗虽然语言简单,但是蕴含的陶渊明为人父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即使是杜甫和黄庭坚之间,也不能达成共识,我个人赞同黄庭坚的观点。这恰恰表明中国古代诗词意蕴的丰富,有可能真实含义和字面意思不一致,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这一点。

再看一首词,苏轼的《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对大家来说,这首词或许更加熟悉。苏轼被贬黄州时,有一段时间住在临皋,某天晚上心情不好去喝酒,半夜回家发现童子已经反锁了门。苏轼在外面敲门敲不开,童子已经熟睡,苏轼没办法只能去黄州的长江边,江风一吹,似乎酒有点醒了。词的下阕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转折和自我反思。苏轼觉得这么多年来,他的身体不受他的心灵控制,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对功名利禄汲汲以求,自己40年生命就这样耗费。这是一种很深刻的反省,苏轼体会到的是一种人为物役、心为形役的痛苦。苏轼在《超然台记》中有相似的感情和认识:“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苏轼领悟到这一点后,此时长江风平浪静,苏轼的心也如长江水,他希望后半生乘一叶扁舟,从此随江水远逝,在江海间寄托身心,放弃对外物的汲汲追求。苏轼确实是这样做的。虽然后来他贬谪之地越来越偏远险恶,但是他的内心却越来越旷达。苏轼这首词实际上包含了他对既往人生的反思,他的情感幽深曲折。这也是古诗词中丰富的情感表达的一个方面,诗词中寄寓的丰富情感打动了我们,一首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文本篇幅虽然短小,但是情感浓度极高。

第二个是精致的语言形式。

我再来讲讲古诗词的语言形式。声律方面的具体问题,这里没法详细展开。我举杜甫的《春夜喜雨》,大家都很熟悉。这首诗的语言有很明显的特征,保留了很多入声字,今天的吴语、粤语、闽南语等南方方言中还保留了很多入声字,但是普通话中没有入声字,用普通话念杜甫这首诗你无法体验入声字的作用。但即使如此,当我们用普通话念的时候,每一句里有个重点的字:“好”“春”“潜”“细”“俱”“独”“湿”“重”,念的时候带一点强调意味,重读一下,韵味就出来了,不管它是不是入声字。即使用普通话念,这首诗也可以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所在。

下面讲对仗。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比较复杂,不一定都是近体诗,还有古绝句。律诗作为格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是律诗,最工整的一种是工对,上下句的词属于哪一类属,都要非常精确地相对。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梨花”对“柳絮”是植物对植物,“院落”對“池塘”是地点对地点,“溶溶”对“淡淡”是状态对状态,“月”对“风”是天象对天象,非常工整,上下句同一个位置不是简单的词性相同就可以,而是词性和类属都相同。

比工对稍宽的一种是宽对。杜甫的《登高》是每一联都对仗,其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非常精妙,宋人罗大经说其中有八层意思。从对仗来看,“万里”是空间,“百年”是时间,都是名词,“悲秋”对“多病”是状态对状态,“常”和“独”都是副词,“作客”对“登台”是行为对行为,但是词的类属不一样,如时间对空间。这就是宽对。

第三种是流水对。以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例,要一联读完才能获得完整的意思,单看上句意思不完整。流水对有时候句子结构不一定完全对称,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二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也是流水对,上下句结构就不对称。流水对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对仗。

还有一种是借对。著名的例子是杜甫的《曲江二首》第二首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联,“寻常”和“七十”本不能成对,但是寻常的本义是两个长度单位,寻是八尺,常是一丈六,七十是数词,长度单位对数词是可以相对的,所以杜甫借用了两个字的表示长度单位的那个意思,来和“七十”相对,虽然诗中“寻常”作副词用。

关于格律诗的语言特点,前人有很多研究,也有很多普及性的著作可以参考,我这里不展开讲。

第三个是深厚的人文内涵。

古典诗词中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品味诗词不仅仅要着眼于眼前的这个文本,更要透过它了解背后的人文传统。宋徽宗赵佶有一幅《听琴图》,现在学术界多认为未必是他本人手笔,可能是宫廷画师画的。画的是宋徽宗本人弹琴,两个听者听琴的场景。画上题有一首诗,是蔡京所题:

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

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

“吟徵调商”指宋徽宗弹琴,“灶下桐”指名琴焦尾,典出《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入松风”指琴声,相传晋代嵇康作琴曲《风入松》,琴音如松涛声,很有气势,这里指宋徽宗弹琴很有气势,听众就好像听到了松涛的声音。这在古诗的书写中是有传统的,如李白《听蜀僧浚弹琴》:“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首诗的第三句“仰窥低审含情客”写两个听者,一个仰头,一个低头,完全陶醉在琴声中。“无弦”最妙,虽然宋徽宗弹的是有弦的琴,但是蔡京偏要说皇帝好像弹的是无弦琴,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比“有”更高级,有弦的琴不稀奇,无弦的琴才高妙。那么无弦的琴为什么高级呢?它是一个重要人物弹的,就是我们开始讲到的陶渊明。根据南朝梁萧统的《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陶渊明其实不懂音乐,而家里藏着一张没有弦的琴。无弦琴是什么东西?它其实就是一块木头。但是如果这块木头放在你家里,它就是一块木头;这块木头放在陶渊明家里,那么它就是一张无弦琴。所以虽然陶渊明不懂音乐,不会弹琴,但每次酒喝到正好这个份上,非常得意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木头放在面前,两个手做抚琴状,摸摸这个木头,寄托自己的情思。大家说陶渊明摸个木头,这有什么“情思”呢?实际上它不叫摸木头,这就是弹无弦琴。他已经不必用弦,不用真正的音乐本身来彰显他的情怀了。在一抚一弄之间,他的情怀自然就通过这个无弦的琴来传递、表达。皇帝明明弹的是有弦的琴,蔡京在这个题诗里面偏要把它说成是无弦,这样就更凸显皇帝的伟大之处。弹的琴高级,弹的曲子也高级——《风入松》,使听者如痴如醉,最后呢,已经像陶渊明一样,听起来像是无弦,那境界太高了。所以,蔡京这四句诗,无一不在说明皇帝弹琴的高明之处。宋徽宗看了以后,肯定很高兴。蔡京所有的话都不直说,而是通过典故来彰显。你只有了解了这些典故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才能明白蔡京这首诗妙在哪里,也才能体会出蔡京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

第四个是多样的文人意趣。

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文人的生活情趣。近年来,古代文人的日常生活特别受关注,但凡诗中描写的琴棋书画,无一不令人神往。我们以白居易和苏轼为例。白居易孤独的时候,等客人不来,他写了这样一首诗:

期宿客不至

风飘雨洒帘帷故,竹映松遮灯火深。

宿客不来嫌冷落,一尊酒对一张琴。

他面对着一樽酒、一张琴,这就是古代文人的标配,他等一个人不来,这一樽酒对一张琴,或许能助他排遣寂寞,享受生活情趣。

苏轼受白居易的影响很深,大家知道苏轼号“东坡居士”,在黄州有个地方叫“东坡”,但是这个“东坡”,最早的出处是在白居易那里。白居易到忠州(今重庆忠县)做刺史,有个地方叫东坡,他写了《步东坡》:“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苏轼其实是受他的影响,结果苏轼黄州这个东坡的名声反而大了。在文人情趣方面,苏轼在白居易的一樽酒对一张琴基础上,还加上了大自然的美景,看他《行香子·述怀》的下阕: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一张琴、一壶酒之外,加上了一溪云,溪水上面一天的云彩,非常美。这就是苏轼心中闲人的标配,大家记住,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就有资格做个宋朝闲人了。

弹琴、喝酒之外,下棋也是文人生活的重要部分。白居易《池上二绝》的第一首写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虽然看不见下棋的场面,但是听落子之声,就可以知道有人在下棋,这也是文人反映在诗中的情趣,环境的幽静与文人下棋的专注,尽见于此诗。

饮茶也是诗中多见的文人雅趣。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是写给友人的: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我们读这首诗,虽然才20个字,但能知道唐人饮茶有多讲究。水需要山泉水,饮茶的方法是煎茶,和今天泡茶喝是不同的。唐代饮茶的方法,记载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是将茶饼烘到一定程度,冷却后碾碎,在沸水中投入茶末,等茶汤“势若奔涛”,用先前舀出的水止沸,茶汤能产生“汤华(花)”,叫作“沫饽”。这是极为讲究的。宋人陆游还写过他在临安旅舍中“分茶”的名句“晴窗细乳戏分茶”。其实在陆游之前,北宋诗人韩驹就写过“细乳分茶纹簟冷,明珠擘芡小荷香”(《六月二十一日子文待制见访热甚追忆馆中纳凉故事漫成一首》)的诗句。南宋杨万里也写过:“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可见宋人对茶道的比较和追求。这种“分茶”也叫“茶百戏”,宋初陶谷的《清异录》里就说:“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有些茶艺师复原宋代的茶道,能够精致地操作。

除了常见的这些文人生活细节之外,古典诗词里还呈现了某些诗人的独特爱好。比如,陆游爱猫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不为人知的话题了。陆游写猫的诗有十多首,他还为没能给猫提供优厚的待遇而深感惭愧:“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赠猫》)甚至在风雨大作的冬夜也深幸有猫的陪伴:“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

假如我们要品味中国古典诗词的奥妙,丰富的情感表达、精致的语言形式、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多样的文人意趣,这四个视角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格外留心这四个方面,才能品出詩词之美,也才能不辜负古人作诗词的良苦用心。

【作者简介】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责任编辑 刘艳妮)

猜你喜欢
陶渊明首诗杜甫
你好,陶渊明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杜甫改诗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杜甫与五柳鱼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