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家校共育下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品质的策略

2023-06-21 17:15王双宝
知识文库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教学活动

王双宝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英语教学范畴内的逐步深化,教师自觉为英语教学融入新方法、新资源以及新理念,努力推动英语教学走向理念创新、科学减负、提质增效。为了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品质,教师自觉探寻双减政策对英语教学的实施要求,积极总结家校共育为英语教学提供的条件,立足课堂实践有效归纳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品质的有效基点。而且,教师还深入研究“双减+家校共育”下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价值,科学探索“双减+家校共育”下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策略,努力为小学生建构一个高端定位、科学指导、家校互助的人性化成长平台。

双减政策极大地强化了教师群体的红线意识、品质观念、拓展思想以及效益诉求,因而教师开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新思维与新策略,努力推动英语教学活动走向科学设计、务实高效。为了提升英语教学的品质性,教师还要深度挖掘家校共育的教育教学价值,立足家长提供的主体信息以及亲子教育的双重扶持下科学提升英语教学的定制型、主体性、能动化以及体验式,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因此,“双减+家校共育”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指导与基础支持,开启了英语教学的新局面与新层次,为小学生建构出高品质的人文环境。

1 双减政策对英语教学的实施要求

双减政策来源于教育部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余压力与学习负担而设定的教育教学性法规,对于教师群体具有较高的约束性、强制性以及管理性,自然也对教师的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高的指导价值,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实施要求。

第一,双减政策要求英语教学实现提质增效与人文创新。教师应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自觉融入生本理念与创新思想,为小学生提供人性化、科技性以及趣味型的认知環境,助力小学生的自觉参与、主动表现与快乐认知,切实提升英语教学的品质性、能动化以及高效性。因此,教师应立足人文理念设计与实施英语教学,为小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人性化成长环境,充分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双减政策要求英语教学实现方法拓展与过程优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讲究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教学过程的主体性、教学情境的开放性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科学方法促进英语教学过程的品质提升与体验优化。可见,教师应立足小学生的认知兴趣、思维方式以及群体偏好科学选定教学方法,投其所好地设计与实施英语教学,提升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与体验性,释放生命活力。

第三,双减政策要求英语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与智慧启迪。教师是英语教学的设计者与实施者,课堂活动自然就会成为教师智慧的承载媒介,也会成为师生互动的共同研究对象,更是教师智慧启迪小学生认知思维的实训化活动平台。因此,教师应重新定位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地位与教学角色,实现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积极隐退功能,大力凸显小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打造高品质的生本课堂。

2 家校共育为英语教学提供的条件

家校共育是指教师与家长以优质育人为共同目的与奋斗目标而互帮互助、共同促进小学生成长环境走向科学高效、人文创新的平台构建形式,以教师智慧与家长能动的科学整合有力地促进小学生的信息获取、知识提取、能力训练以及素质发展,因而能够建构出互助性、体系化、智慧型以及高效式的优质育人空间。

第一,家校共育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充足的主体信息,尤其是小学生的认知兴趣、思维能力以及探究习惯等,能够为教师设计与实施课堂活动提供较为全面的主体信息,切实提升课堂活动的主体化、精准性、诱导性。因此,家校共育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兴趣爱好与能力水平,大幅度优化英语教学的设计性、品质化以及高效性,建构高价值、高水平的英语课堂。

第二,家校共育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方法借鉴,家长可以将小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诱导方法、认知兴趣、偏好元素等提供给教师,切实提升教师设计英语教学的策略支持、方法导引与智慧保障。可见,家校共育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践行生本理念,科学推动英语教学走向提质增效与方法创新,为小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智慧导引。

第三,家校共育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家长能够根据教师的信息需求如实提供高质量的后勤保障,使教师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从教、大胆拓展、创新教学,有序有效地促进英语教学走向高品质、高价值与高水平。所以,家长能够成为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强大后盾,能够成为教师验证新思维与新拓展的方法探讨者与实践咨询者,有力提升英语教学创新发展的可行性与务实性。

3 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品质的有效基点

教学品质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引领小学生进行信息处理与知识积累的活动质量,包括小学生的学习状态、认知方式、活动体验、能动程度以及探究效率等。因此,教学品质是验证教师教学智慧、教育素养以及教学能力优劣的试金石,是教师立足“双减+家校共育”的共同助力优化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

3.1 教学氛围是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基点

“双减+家校共育”要求教师借助教学氛围的科学设计去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品质,切实推动教学氛围走向开放性、人性化、启迪型以及体验式,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生命活力与主体能动。这样,小学生就会拥有高质量的认知状态、精神面貌以及能力水平,自然能够为后续的课堂活动提供良好的活力支持与能动保障,夯实英语教学的群众基础。因此,教学氛围是开启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金钥匙,自然能够提升后续英语教学的品质性、层次性、能动性以及实效性。

3.2 教学资源是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基点

“双减+家校共育”要求教师借助教学资源的精心选择去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品质,教学资源能够提升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体验式以及诱导化,为小学生科学释放主观能动性提供精准的探究方向。教师应为英语教学提供新奇化、知识性以及探究型的教学资源,科学引导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借助主体能动获得较多的认知收获与知识集聚。可见,教学资源是英语教学走向提质增效的趣味诱因,能够提升课堂活动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启迪性以及推动力。

3.3 教学活动是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基点

“双减+家校共育”要求教师借助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去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品质,教学活动是小学生参与课堂、释放活力、展示能动、处理信息、集聚知识的必然通道,自然能够成为提升教学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强大的吸引力与趣味性,还要具有良好的诱导性与启迪性,能够成为小学生进行思维交互、智慧碰撞与能动积累的生命空间。这样,小学生就会在教学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才能,开心快乐地进行英语交流。

3.4 教学方法是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基点

“双减+家校共育”要求教师借助教学方法的科学实施去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品质,教学方法是英语课堂的灵魂所在,直接决定着诸多教学元素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为小学生选定人文性、能动化、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满足小学生参与课堂、表现才能、塑造形象的主体需求,也帮助小学生体验到英语交流探究的快乐与兴奋,强化小学生的探究兴趣与表现动机。所以,教师应立足教学方法的适宜性与高效性提升教学品质,建构高水平的英语课堂。

4 “双减+家校共育”下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价值

教师以双减政策为指导思想,以家校共育为行动指南,努力提升英语教学品质,能够帮助小学生获得一个设计精确、减负提质、拓展增效的人性化成长环境,强化小学生的认知体验、交流兴趣以及表现动机。这样,小学生就会获得高标准、高水平以及高效率的认知环境与成长平台,持续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释放强大的生命活力。因此,小学生能够兴趣高昂地自觉参与到英语课堂活动中,借助高价值的思维交互与智慧整合体现高品质英语教学的利好。

“双减+家校共育”实现了理论指导与平台支持的双结合,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新考量与新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践行科学育人观,借助提升教学品质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而且,“双减+家校共育”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高价值的方法参考与活动借鉴,帮助教师高标准、高价值地开展英语教学,自觉完成新课程改革赋予的课改任务,提升英语教学的品质性与实效性。所以,“双减+家校共育”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学品质,还能够高水平地展示教师智慧与职业素养。

5 “双减+家校共育”下提升英语教学品质的策略

“双减+家校共育”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高价值的科学指导与方法导引,能够为教师提供高层次、高价值的思维启迪与拓展冲动,助力英语教学品质的提升。

5.1 立足“双减+家校共育”,优化教学体系

“双减+家校共育”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高端理论指导以及低位实践支持,因而有助于教师建构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将小学生的家庭活动阶段融入英语教学的辅助实践空间,优化小学生的英语训练与语言积累。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双减+家校共育”优化教学体系,立足良好实践平台提升英语教学品质。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1“Hello!”的“双减+家校共育”活动中,本单元主要帮助小学生逐渐形成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意识与交流习惯,因而主体交流活动对于小学生的意识强化与习惯培养非常重要。然而,教师需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同时面对数十个小学生,导致小学生获得的人均表现空间非常有限,从而使小学生的表现欲望与荣誉诉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与强化。可见,教师应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首先幫助小学生解决单词的读音问题,确保小学生不把学习问题带回家。然后,家长与小学生对英语交流内容进行一些实训活动,再使用智能手机将小学生与家长的英语交流活动录制下来,并上传到家长群之中,让其他小学生欣赏到个人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以此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感。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家中观看小学生的英语交流视频,并做出一些赏识性评价,激励小学生的再表现。所以,良好的教学体系能够弥补英语教学人均表现机会上较少的尴尬,实现家庭活动对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充分展示体系化英语教学的实效价值。

5.2 立足“双减+家校共育”,建构人文环境

“双减+家校共育”强化了英语教学与家庭空间的关联性、设计性以及体系性,因而教师与家长可以在齐心协力、协调一致以及群策群力中为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文关怀与成长引导,以此提升英语教学品质。因此,教师能够立足“双减+家校共育”建构高标准的人文环境,借助人性化教学提升英语教学品质。

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2“My schoolbag”的“双减+家校共育”活动中,本单元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很多表示科目的单词,如English、maths、Chinese等,还有一些表示学习用品的单词,如schoolbag、pencil、eraser、ruler、 pen、pencil-box等。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为小学生创设介绍自己书包内物品的交流机会,推动小学生在观察中获取信息,在主体思考中输出英语信息,如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轻重等,以此构建出较为接近课文内容的训练活动,帮助小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为了帮助小学生在家庭范畴内更好地进行英语交流活动,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于课堂活动的英语信息输出形式,让小学生在写完作业、整理学习用品时完成个人学习用品的英语介绍活动,实现英语训练与物品整理的有效结合,以此建构人性化的英语训练活动,防止小学生遗漏学习用品。

5.3 立足“双减+家校共育”,打造生命乐园

“双减+家校共育”能够整合教师与家长的育人智慧与创新能动,刻意强化小学生在英语探究过程中的活动体验与认知感受,以此催发小学生的表现感、进步感以及快乐感,推动小学生再探究、再表现、再进步,实现快乐成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双减+家校共育”打造生命乐园,充分展示生命能动性。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3“My weekend plan”的 “双减+家校共育”活动中,课文内容为小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周末计划,因而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仿照课文内容编辑个人的周末计划。如,I want to visit my grandpa and grandma on Sunday. I will buy some fruit and vegetables for them. And I can have a look at my Grandpas dog. It is very small and pretty. I will go there by bus.而且,教师还要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周末计划用英语表述给家长,再根据实际情况编辑出真实的英语版周末计划。最后,教师还要小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拍摄一些周末活动照片,再搭配上英语解说语言,形成绘本式周末作业。所以,教师设计的创意性作业任务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良好的活动体验,实现快乐认知。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为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提供了提质减负、创新增效的实施要求,家校共育又为教师优化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方法与新空间,因而“双减+家校共育”能够在高低位优化搭配中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师提升英语教学品质提供了高价值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因此,教师深度挖掘“双减+家校共育”的实效价值与拓展空间,自觉借助优化教学体系、建构人文环境以及打造生命乐园去科学提升英语教学品质,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多维参与、自由交互、能动表现以及高效积累的人性化成长环境,助力小学生的快乐认知与科学发展。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区专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家校共育行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X188。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学区)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教学活动
家校距离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