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公共音乐课与姊妹艺术综合教学探析

2023-06-23 17:26邓兰萧锦
知识文库 2023年6期
关键词:姊妹音乐课学科

邓兰 萧锦

“学科综合”是指不同教学领域的综合、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艺术领域之外学科的综合。在音乐课中融合姊妹艺术属于“学科综合”的一种,而“学科综合”这一概念则不同于一门课程名称——“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可以认为是“将很多相关的学科通过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编订的课程。”钟启泉、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对“综合课程”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认为,如果要对一个课程内容或者问题进行研究、探析,需要使用两种或者超过两种的知识内容,并且和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也能得出一个结论,将两种或者超过两种的课程内容进行组合、融合,可以形成一门综合课程,但在综合课程中,这些组合而成的课程地位是平等的。本文要探讨的是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教学,让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进行了融合教学,以音乐为本体,尤其在进行编排、教学时,要从音乐本体出发,注重学科边缘,对其他的姊妹艺术进行合理的综合运用。

1 中职音乐课与姊妹艺术综合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公共音乐课的教学非常倡导学科综合的理念,此理念也在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中得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提到这门课程的任务是提升中职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关注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劳动生产、艺术与历史文化、艺术与其他课程和专业的有机联系。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关注艺术与其他学科、艺术的有机联系,因为艺术本身就与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历史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运用艺术进行创意表达并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使得姊妹艺术综合性教学成为了一种必要。

而针对于音乐这一门学科,在艺术课程的大框架下音乐的课程目标就不仅仅只是单纯地注重让学生学会唱歌、弹琴等专业技能,而是要更加重视丰富学生的学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让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与探索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关联,探索音乐在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服务等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创新意识。这一点更是在“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板块重点提及的相关内容,包括:

(1)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创意表达”一栏中强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形成创造性思维。結合专业学习,借鉴艺术方法和手段,进行艺术创新,促进专业发展,提升生活品质”。

(2)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3)对于“音乐鉴赏与实践”模块内容的要求中,规定要“认识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及所学专业的关联,积极探索音乐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专业学习、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激发创新意识,促进专业学习”。

(4)在“课程实施”板块的“教学要求”中的第1条“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中规定,“教师既要注重加强艺术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相关课程的衔接,又要注重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之间的衔接;既要注重加强课内整合,也要注重艺术课程之间、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整合”。

这些都说明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的必要性,而其中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融合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音乐课程中充分融合其他姊妹艺术课程或音乐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空间,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艺术修养。

2 中职音乐课融入姊妹艺术的原则分析

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职业能力的培育,与之相应的,中职公共艺术教育与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相比,更加强调教育与职业能力、素养培养的相关性,所以在中职的公共音乐课程中融合姊妹艺术进行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各科内容结合在一起,而是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融合教学。

2.1 正确处理音乐与姊妹艺术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比如在音乐课中运用到了美术的知识去进行教学,要通过音乐材料构建起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绘画去解决音乐部分的知识难题,在课程设计中要注意姊妹艺术部分的知识结构比例,合理分配主体课程与其他科目教学的时间,做到既充实了音乐授课内容,开启学生思维和发展实际应用能力,又不影响音乐教学。在音乐课中的学科融合,并不是要削弱音乐学科的本身任务,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和融通点,使知识之间能互相配合、互用互促、相得益彰,让音乐教学生气盎然,绽放个性风采。

2.2 结合学生的专业,强调融合教学与职业的相关性

中职公共音乐课程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传统音乐知识,让学生获得音乐素养,还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和职业情境中激发想象力,能借鉴艺术方法和手段,在专业发展上进行艺术创新,获得高品质的专业提升,这是中职学校音乐教育与其他类型学校音乐教育的本质区别。教师在设计一堂中职音乐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专业性,教学内容与职业的相关性,注重选择与社会生活或职业领域相关的艺术主题,营造与行业企业相关联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运用艺术知识、技能开展创作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2.3 与作品相关的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情境创设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过程。比如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创作故事、背景、歌曲的情感等方面进行情境创设,设计一个歌曲剧本并演绎出来,这就是将音乐与语言、写作、戏剧融合学习。情境创设要强调与生活的相关性,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3 中职音乐课与姊妹艺术综合教学的实施策略及课例

3.1 音乐与舞蹈

实施策略:结合学生的专业,强调融合教学与职业的相关性。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社会对幼儿教师综合性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具备两门学科或者多门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所以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的公共音乐课的时候,应该要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强化学生综合知识,将音乐与舞蹈等内容进行融合教学,学生随着音樂的节奏,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要素和表现情感,实际上是把音乐和舞蹈高度地融合起来。

课题名称:外国器乐赏析——《单簧管波尔卡》

教学对象:20级幼儿保育专业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第十二章外国器乐赏析的一首单簧管曲子,本曲为回旋曲式,曲风轻松活泼,情趣诙谐,歌曲难点在于曲式结构以及波尔卡乐曲的节奏特点,通过舞蹈律动教学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重难点,通过舞曲的特点构建起与舞蹈律动之间的关系,并以音乐为本。

学情分析:(1)幼儿保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在欣赏乐曲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对乐曲的曲式结构没有了解,欣赏层面比较浅。

(2)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缺乏自信,不喜欢在课堂中进行单独的音乐技能展示,但是他们对需要动手、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喜欢一些音乐创编环节。

(3)在感知波尔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能够根据音乐的变化进行律动。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课堂中融合舞蹈律动元素解决乐曲《单簧管波尔卡》的重难点知识。

3.2 音乐与影视

实施策略:与作品相关的情境创设。以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为例,学生的对应职业是剪辑师、数字音乐制作师、影像技师,需要具备摄影艺术、录音艺术、影视技术等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强调所学内容与生活的相关性,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进行学习。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主动接触影视剧,影视剧中的音乐——影视音乐已俨然成为影视中具有音乐艺术的鲜明特征。通过日常的接触,影视音乐可以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助学习和研究学习,将学生这种自身的活力带入课堂,通过音乐教室的有效指导,可以提高学生艺术智慧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高效地实现音乐课的教学目标。

课题名称:《影视音乐》

教学对象: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影视音乐》,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影视音乐是一种与影视视觉影像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了解影视音乐在影视中的各种作用及表现形式,并能够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特点,在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音乐。

学情分析: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感知不同音乐的情绪,但是对音乐的背景以及如何在影视中使用不同情绪的音乐还是有一定的疑惑。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讨论、音乐对比与配对等分析“影视音乐”的作品,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并能将音乐与自己专业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各种作用及表现形式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影视音乐的作用运用到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场景上。

3.3 音乐与绘画

实施策略:挖掘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融合点,防止喧宾夺主。以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则需要培养学生美术设计、动漫角色设计基础,所以在公共音乐课的设计上,可以融合绘画的知识,绘画中的构图和色彩与音乐中的节奏和乐章都有相似的审美价值。绘画是以“明暗转移法”利用轻重来体现作品中明暗的变化,利用色彩让冷暖调和,利用构图让远近分离,使得整个画面或明、或暗、或远、或近、或冷、或暖的审美语言得以表达出来。暖色给人以热烈、兴奋的感觉,如红色;冷色给人以冷静、优雅的感觉,如蓝;这是绘画的艺术语言,这与音乐旋律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有异曲同工之妙。音乐作品中则常用旋律高、长和较快的节奏来表达积极、热烈的情感,与之相应的,节奏慢、弱以及旋律低则常用表达低、沉、痛的情绪,相似的规律见证了音乐与绘画的亲密。比如在教一首歌曲时,采用音乐与绘画协同来强化音乐效果,学生边欣赏音乐,边根据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印象,绘制一幅画,以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而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动漫专业的学生挖掘音乐与绘画之间的相通之处,将音乐与专业特色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将在音乐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本专业结合起来,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

课题名称:《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教学对象: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圣桑创作的交响乐《引子与狮王进行曲》,通过让学生感知音乐的形象,再绘画出音乐所带的整体故事形象,体会圣桑在创作交响曲时的情感,对乐曲旋律有一定的记忆。将音乐与绘画进行综合教学,用绘画辅助课堂中的感知音乐,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作品所想表达的内容。

学情分析: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学生由于自己专业的关系,对绘画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积累,能够有敏锐的感知作品的能力,但是对音乐的背景以及音乐的形象如何还是有一定的疑惑。学生通过倾听音乐并且尝试绘画出音乐的形象,感知音乐旋律的特点和音乐背后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学生想象音乐旋律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联想的表达作用,初步尝试在音乐中联想并进行绘画,感受钢琴曲的美妙并懂得了音符所表达的意境同样是可以用线条、颜色来描绘的。

4 结论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综合教学既可以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促进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本文是在基于中职公共艺术课程标准的基础下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背景,紧贴中职公共艺术课程发展的趋势,并根据中职学生的学情和具体的专业需求,尝试以幼儿保育专业、影像与影视技术专业、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在实施策略、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等方面对音乐课与姊妹艺术进行综合教学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文章还存在着缺乏对音乐与姊妹艺术融合教学的理论支撑;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如何主动地去发现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融合点问题,在以上案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主导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笔者也将会在学术研究中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究。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美育视阈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1GXJK350。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姊妹音乐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超学科”来啦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姊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