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双驱联动共同管理模式下德育工作成效分析

2023-06-23 04:04郭华瑞
知识文库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工作德育

郭华瑞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对其思想品德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通过家校双驱构建良好的互动模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以往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前提,探究利用家校双驱联通共同管理模式开展德育工作。

伴随着国内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正在发生变化,德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点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与其家庭建立良性互动的情况下,实现科学的、人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方式。德育的成果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工作才可显现,并且应从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入手,最终以直观的、实际性的方式展现,因此则需要真正改变以往单一而表面的德育方法。

1 以往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对德育的重视度不够

首先,以往的高职院校基本是实践性的技术教学为主导,德育方面的工作较单一化,在课程设置、资源投入和教学研究上有所不足,德育也没有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中,因此很容易导致德育工作的表面化,效果较差,而其中一个主要成因是单一的以提升毕业率和就业率为目标。当学生离开学校投入工作时,最先应用的、应用最多、可以直接体现教学效果的是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而德育的效果通常无法在短期内呈现,也难以直观地产生影响力,而高校为了快速发展,只能加强技术技巧方面的教学质量。但随着中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不断进步,人才的思想品德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是自己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素,但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就需要德育工作的开展来实现。

其次,重视度的不足还会导致家校的联系和互动存在很多问题。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家长直接参与的情况较少,虽然现阶段因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更加便捷,但成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形成一个整体的情况并不多。通常情况,教师只有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时才会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排除与家长集体性的通知和公告,家长所负责的德育工作往往与学校截然不同。一般学生家庭中的德育,主要是针对单一的点和问题,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也没有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支撑,德育效果自然较不理想。

1.2 德育方式单一

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家校双方对德育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首先,这一问题先是会对校方和教师采用的德育方式产生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理论化、表面化和低效化正是这一问题造成的,缺少深入的、科学的研究,则无法让学生的品德得到提升,学生只是在学校的管理下才可以表现较好的行为规范,但自身并不是没有具备较好的素养。其次,部分院校和教师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性格特征、思维意识、以往受教育经历和家庭环境等众多因素,可以说只是单方面地开展了德育工作,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心态上较容易产生排斥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采用家校双驱的管理模式,也只是暂时地达到德育效果,或是会加大学生与家校的距离感,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最后,部分家校共育的方式相同,此种重复性的德育方式只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不单工作上事倍功半,还容易令其产生逆反心理。

1.3 学生方面的问题

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也直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点可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学生的生活方式。首先,高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受以往教育状况的影响,无论是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和心理情感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次,因为高职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导致不同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接受度也就有所不同。其次,现代高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化的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加上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更多渠道和方式了解到各种思想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也造成了影响。最后,部分学生拥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从而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 家校双驱共同管理模式下的德育策略

家校双驱的共同管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家长对德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重视度,因部分家长存在只要学生学习好、可以完成学业就忽视德育的情况,从而让学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令小问题逐渐演化为严重的大问题,而在家校双驱的共同管理中,家长则会对德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德育对学生的长远影响。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容易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订有效的德育方式。

2.1 强化家校共管意识

对于很多家庭而言对德育的观念是较浅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只能依靠学校,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德育。家庭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的言行舉止则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德育元素一直存在于每一个家庭中,只是多数家庭缺少了相应的教育方法。家校双驱共同管理则是为了让大家对德育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其认识到学生存在的问题,自己干预和管理的有效方法等。在此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让家长了解到,德育不只是让学生遵守法律、校规和完成学业,一方面要为其思想意识层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打造健康而坚强的心理素质。在提高家长对学生德育重视度的过程中,还要结合不同家长的特征调整沟通交流和共同管理的方法,如工作、文化等。不同的工作会对家长投入到德育中的时间和资源有着直接影响,文化水平也影响了家长学习、掌握和实际应用德育方法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学校落实家校双驱共同管理的重点之一。

2.2 优化家校双驱互动效果

在以往的家校互动过程中,因为缺少共同管理的意识,因此即便开展德育工作效率效果也较低,通常是以校方单方面的通知,家长接收为主导,可以说家长变成了学生的另一个学校,对于德育而言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征。因此在共同管理时,学校和家长应各司其职,同时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制订德育教学的方案中,一方面,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真正建立相互理解的良好的紧密关系。比如,网络平台。学校、教师与家长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已经很普遍,但运用此技术把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开展德育工作仍有所不足。针对这一点,校方则需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德育的相关内容。第一,在校方官网设置德育专栏,主要以发布开展的德育教学或组织的活动为主;第二,在聊天群组或公众号中增加与德育相关的知识普及内容,让家长对德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提升其德育能力;第三,重视学生和家长隐私,个人问题应以私信的形式联系。不同的网络平台的优势功能不同,在应用此类技术时则需要区别对待,最大程度上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家校之间的联系,创建灵活多样的共同管理模式。

2.3 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首先,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其拥有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尤为重要,而即使是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兴趣爱好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因此,在家校双驱共同管理的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应发挥自己所长帮助学生找到并形成良好的兴趣,找到符合自己所需的休闲娱乐方式,改变或避免以往错误的、不健康的兴趣爱好,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应以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为中心调整具体的细节。比如,部分学生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家长和教师则可以保持联系,通过自己所长为学生普及相关的德育知识。第一可以是与之相关的人物故事或该专业领域的历史事件;第二可以是该项目的专业知识和规则的更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正确的了解,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运动方式。

其次,可以利用表演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方面可以以“德育”为中心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舞蹈和唱歌同样可以以其为中心,让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表演,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替代德育作业,改变以往单一和表面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从被动消极的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和练习。在此过程中,涉及家长的所学专业家长可以帮忙或从旁监督,亦可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作品。而家校的及时沟通,也可以让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进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可以实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从而提高德育作业的效率。

2.4 完善德育体系

家校双驱共同管理模式需要积极搭建可供多方参与的管理平台,构建学校、德育、家庭于一体的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和创新工作内容和育人方法,促进共同管理的实效。针对这方面,第一,应构建家校共同的育人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社区等各种可以用于德育实践的活动场所,联合各方力量,全方位、多样化地落实德育工作。第二,积极分析、研究家校双主体的育人措施,在人才培养、家校互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共同探讨德育课程和相关工作的标准、共同设置德育计划、共同开发德育资源等方式,不断强化家校双方的联系与协作能力,做到相辅相成。第三,落实家长委员会的构建,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德育信息的共享,逐渐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德育之中。第四,家长和教师应保持通畅的交流通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地沟通,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明确在德育工作中所负责的部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5 开展实践性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与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可以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德育。课堂与书本只是知识的载体,而通过实践性的社会活动,可以让德育真正脱离书本和课堂,对学生产生实质的影响。比如,家国意识与爱国情怀是德育的重点之一,因此学校则可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或博物馆,借实物开展德育教育,而家长亦可在课后带学生到古迹遗址旅游,既可以放松精神,又达到了德育的目的。之后,则可让学生书写观后感,而观后感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传统的写作形式,二是板报或画报的形式。其中,板报中的图画、图像或照片可以是学生参观的内容,而文字则是对图画的讲解与个人的观后感。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书籍和网络自己搜集其他相关的内容添加到板报中,让内容更加地丰富和具体。利用这种方式,学生在通过自主意识完成板报时,可以自己选择与德育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实现了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求知欲更强,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自主查阅、整理和书写属于实际应用的范畴,记忆会更加牢固,同时也可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知识的实际价值。

2.6 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響了德育的效果,只有转变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才可让德育教育发挥最大价值,而这也是家校双驱共同管理的重要注意事项。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轻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的作用,因此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只是短期达到的德育效果,并没有把德育工作以学生为角度开展,而在现代的家校共育视角下,无论是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或德育内容,都需要融入学生喜欢和关注的元素。如,把专业与德育相融合,讲述专业领域内名人事迹,从而实现德育的目标。此类内容可以在课堂内运用,也可上传到各个网络平台,还可以选择与学生年纪相仿的人物故事或其关注的人物、喜欢的领域内的名人等。通过运用实际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开展德育工作,则可让其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针对事例随时随地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改变了以往德育只能在校内和课堂进行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真正参与到了德育之中。

3 结语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学生的品德尤为重要,无论是其未来的工作或日常生活,都需要以德行为基础,基础不良则难以保持长久、稳定的良性发展。而家与校的共育是一种更加全面、科学和人性化的德育策略,因此既要保证核心与目标相同,又要做到方式方法上的区别化,以相辅相成的形式开展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工作德育
家校距离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