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3-06-24 05:30胡笑川王蒙刘远征NoverKeithleyS.Mente
中国新通信 2023年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互联网+互联网

胡笑川?王蒙?刘远征?Nover Keithley S. Mente

摘要: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育人工作落实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改革,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学生能力提升,品德塑造,学习创新,完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迎合“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育人工作的创新性落实,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社会进步发展,高校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度推进,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落实,要更好地优化目标定位,适应产业升级和技術创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更好地加强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更好地完善创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长远性发展奠定基础。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近年来,国家十分注重培养提升学生大学生专业素养。要求高校育人工作的落实,要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树立起为时代发展和为社会发展育人的高远目标,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生力军的历史重任。所以,高校育人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被提出;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对这一理念进行了诠释;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贯彻育人全过程。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政策,增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更好地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的落实要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有效转变,尤其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好地为大学生逐梦保驾护航。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革,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需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各行各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达到4183万人,2021年这一数据增长到4430万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昂首阔步向前迈进,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更好地改革培养模式,探索创新性路径,让学生在校内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将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迎合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提出的更多新要求,引领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技能掌握、学习晋升,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一专多能型人才。从单纯的艺术设计向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教育、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数字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等多个方面循序发展。通过跨界融合,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更好地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学生未来创业及就业自主提升提供坚实动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既能够为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还能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性落实。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分析。

“互联网+”理念影响之下,各个领域跨界已成为常态。跨界不仅仅是打破原有的思路模式,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创新突破,进行大胆尝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探索从以下几个角度有效切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创新。

(一)以互联网为依托引领学生跨界学习

高职阶段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强,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落实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升级。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凸显育人工作落实的系统性。增强学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开阔视野,更好地成长为时代新人。学校可以探索通过互联网平台引领学生跨界学习,打破传统的专业学习限制,让学生以线上课程为依托,更好地进行跨专业学习和跨专业合作。引入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对接企业平台的一些综合性实战项目,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对话、跨专业合作、综合性技能掌握,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为学习型人才,为学生今后融入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以校企合作推动学生任务化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落实的过程中,要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培养优秀设计师。除了让学生在校内进行跨专业学习之外,还要更好地进入企业内部,适应艺术设计推进落实过程中所需要涉及的心理学、社会学、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让学生进行专业化任务实践。引领学生掌握企业化设计中的评价标准,以生产实践过程为导向,进一步推进学生对校内所学理论知识的切实掌握。培养学生灵活化创新思维,校企联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运用的同时,适应社会化背景下对学生技能、思维、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全新互动合作式学习模式。此外,企业背景下专业化的考评机制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意识,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更好地与社会工作有效接轨。这可以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突破性发展。依托校企合作工作的落实,还可以推进学校协同育人工作有效创新,对接当地的一些优势产业链,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企业最新技术,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熟练运用一些设计类软件。并对一些学习交流平台、专业App、优质公众号等各类学习资源同步运用,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更好地补充知识,形成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资料库。把握时代变化中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合作能力突出、学习晋升意识更强的优秀设计人才。

(三)校企对话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要积极推进校企有效对话,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学校综合育人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首先要提高实践型教师队伍比例。高校培养的很多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能力突出,在实践教学层面与企业型教师队伍相比,在技术创新能力、项目解读与客户沟通对话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能够更好地基于项目主导,引领学生围绕目标项目积极学习提升,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同时,结合项目实践情况,向企业型教师队伍有效学习。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过程中,还能够体现质量考核的高标准、多层次、广维度,让学生在专业能力、技术运用、创意创新等方面学习晋升。“互联网+”助力下,很多优质项目可以让学生反复实践、学习揣摩。结合艺术设计类课程特点,让学生进行系统化学习。这样既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又能够引导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相互助学、合作培养,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综合需求,推动学生学习晋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能够打破艺术设计类专业传统知识体系呈现方式,让学生获取更多有深度、有内涵、融合性强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和丰富创新能力。既能够推进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前沿信息的掌握,又可以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学习提升意识,达到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华丽转变,让学生自身积极进步,学校育人体系更加科学、全面。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建议

“互联网+”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要从学校层面统筹规划、科学设计,更要基于学生自身学习反馈,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强化训练,推进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端定制,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学生设计技能,推进高质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顺利就业。因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践工作进一步完善。

(一)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注重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要迎合当前开放、多元、融合的网络信息化背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数字化学习手段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学习提升提供便捷性引导。学校自身要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将以人为本工作深度落实,针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推动“互联网+”与创意产业理念的有效融合。推动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为学生学习实践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结合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进取动力。学校还可以探索通过设计大赛、设计展示活动,让学生在严肃而紧张的比赛氛围中展现自己的创意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交出更多优秀答卷,推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循序达成。教学理念的创新还要引领学生跨界融合,对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综合性人才有效培养,提升学生服务意识,让学生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好地拓宽开放性大视野,具备合作兴趣,积极自我提升,给予教师和学生广泛的学习交流机会,为学生学习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对接市场需求,优化课程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既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跨界学习意识,更要对市场、行业、用人需求进行系统分析,防止学生泛泛而学,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所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应该基于“互联网+”优化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资源有效整合,构建有效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晋升提供支持服务。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要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程群的构建,让学生趣味学习、循序积累,融合于实践训练过程,让学生对自己所欠缺的技能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以实践过程反向助推,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理论部分有效学习和巩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将数字媒体资源、纸质资源、项目学习资料同步呈现给学生,并引领学生组成相应的学习小组,密切配合,有效对话。同时,学校要与用人单位有效合作,进一步优化考评机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助力学生全面进步。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的落实要体现线上线下教学一体化推进,将基础性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一些重难点知识通过面授学习、协作学习等方式有效突破,针对学生实训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要让学生回顾反思,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发展。

(三)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推动学生技能体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的落实,还要构建综合性教学平台,改变学生单纯听从教师指导的枯燥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基于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在教学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除了对传统的学习资源有效建设和搜集之外,学校要注重结合创新创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变革,开发一些新型课程。引领学生进一步开阔设计思路,完成对作品的有效创新。将课程学习与技能磨炼、教育合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为学生创意落地、创业体验提供有效辅助。通过综合性课程的开发,丰富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迎合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需求,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深度学习,并可以将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美术设计等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探究实践空间。通过课程学习、技能实训、设计体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优化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综合效果。让学生明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接触新领域,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设计水平能力和职业能力。

另外,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钻研意识、敬业职业意识。让学生能够对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具备甄别筛选能力,防止对一些知识浮于表面,不能深入钻研。要让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良好的敬畏感,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持续进步。

(四)创新创业信息宣传推广,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推进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在自身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以通过论坛、公众号、广播站、报纸、抖音平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将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些优惠政策有效解读,使学生具备积极的创新热情。让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行业竞争局面有效了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实现技能提升。学生今后无论是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能实现艺术素养与设计技能的双向精进。为学生学习、创新、掌握艺术设计领域的多种技巧方法,提供有效指导。学校也可以通過工作室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项目设计过程中,对项目设计中设计的材料、成本等问题综合考量,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意识,让学生对未来的创业工作有更多的心理和思想准备。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让学生既有专业能力,又有执行决策能力,同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更好的把握。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信息时代,开放、多元、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理念,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实践过程、校企合作、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提升学生实践意识。以互联网为平台,提升学生学习融合意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创意落地、职业素养提升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让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为学生全面发展、技能提升、就业创业提供有效辅助。

作者单位:胡笑川 王蒙 刘远征 Nover Keithley S. Mente 凯迪雷拉大学University of the Cordilleras

参  考  文  献

[1]罗玥.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23):110-111.

[2]冯喆.“互联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湖南农机, 2018(8):168.

[3]周彩根,刘锁娣. 互联网+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发展初探[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06):47-49.

[4]李玉铭. “互联网+”时代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客教育探讨[J]. 广西教育, 2020(15):162-16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互联网+互联网
《星.云.海》
《花月夜》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