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之都”的纵与横:试论南京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

2023-06-25 03:21刘萌萌娜菲莎·艾合买提刘东波
今古文创 2023年22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传播南京

刘萌萌 娜菲莎·艾合买提 刘东波

【摘要】“文学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项目之一。2019年10月,南京成功获评这一称号,意味着南京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得到了世界的肯定。本文通过梳理南京文脉的发展历史和近十余年的宣传实践,认为南京文脉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近几年宣传片的发布、国际活动的举办以及短视频的应用有效地增强了南京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其传播效果在Z世代群体中并不显著,“文学之都”的城市形象并未真正深入人心。通过对比分析南京与其他世界“文学之都”,本文认为进一步提高南京文化影响力,可以从利用新媒体传播、策划国际性文学活动、加强与其他“文学之都”的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

【关键词】南京;文学之都;城市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22-0117-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2.036

基金项目:2022年度南京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探宁溯源——文化多样性视角下南京文脉故事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2210284073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江南形胜、天下文枢,拥有2500余年建城史的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是著名的政治、经济要地,更是文化重镇。南京文脉自六朝朦胧烟雨中发端,虽历经数代沧桑,至今仍赓续不绝。2019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66座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南京入选世界“文學之都”,更是让这座古老的中国城市站在世界舞台之上,备受瞩目。随着南京日益融入全球城市网络、走向国际舞台,如何讲好南京故事、提升南京国际知名度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此次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意味着“文学”将成为南京独特的城市名片,然而南京目前的实际宣传中,“文学之都”并未对其知名度的提升产生较大的影响,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南京获评这一称号。为此,本文首先梳理南京文脉,以及其在国际传播的纵向历史,随后比较南京和其他世界“文学之都”的普遍性特征和南京宣传上的不足之处,最后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尝试给出一些可行性高的建议。

二、文学之都的纵向历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1世纪初发起了“创意城市网络”(The Creative Cities Network)计划,加入其中的城市会被授予“文学之都”等各类称号。实施多年以来,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各城市间的文化交流,让城市在加强交流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弘扬了世界各国城市文化的丰富性。2010年以来,我国的部分城市也通过了相关认证加入其中,例如北京、上海是“设计之都”,杭州、苏州是“民间艺术之都”。

“文学之都”也包含在“创意城市网络”计划之内。其意义主要在于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世界语言和文学多样性、丰富性的城市网络。此举有利于世界各地区或国家的文学事业更加紧密地开展一些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创意城市之间合作关系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城市间友好对话与合作,为全人类的文学事业发展提供的全新的契机和平台。故此,分析南京城市文化历史中“文学基因”,同时参照国际相关城市的发展经验,便可以为南京这座新加入“文学之都”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此类城市的认定标准,除文学传统外,主要看重城市文学发展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前景,“文学之都”也成为南京继“六朝古都”“人文绿都”之后的又一城市文化品牌。南京习称“六朝古都”,左思的《吴都赋》大约是描写早期南京最经典的文章,最能让人直观感受到魏晋名士风流的是“中国的风流宝鉴”《世说新语》。

从魏晋南北朝极其繁荣的文学理论批评中,可见到南京这座城市文学的独立地位。最早可追溯到东吴陆机的《文赋》,其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论。到了唐朝,尽管南京不再是都城,但其饱经沧桑的历史使之成为众多诗人怀古抒怀的对象。李白一生数次游览金陵,留下了50余篇关于金陵的诗词,包括著名的《登金陵凤凰台》等。宋朝时在南京写下的多是对前朝旧事感慨的诗词,比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苏轼的《渔家傲》。由此也能看出,诗词与南京向来密不可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南京第一次成为大一统中国的首都,也自此有了“南京”这个名称。孔尚任也在此写成了传奇《桃花扇》。

清朝建成了如今秦淮河畔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原江南贡院),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其始建于1168年,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从而达到鼎盛。到了近现代,南京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海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名家名作。美国的女作家赛珍珠,曾在这里写下长篇小说《大地》,生动描写了中国的农民生活,并在1938年凭借这部小说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现代作家中,叶兆言、陆文夫、苏童、毕飞宇等人的对南京的描写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面对如此丰富的文脉资源,南京也相应开展了不少宣传方面的工作。

首先,拍摄城市宣传片、纪录片。南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发展对城市的视频记录和宣传,如在2001年制作了金陵宣传片三部曲。其后的2014年,拍摄了微电影《南京1314》。

其次,南京也抓住重要活动的契机加强自身宣传。2014年,南京举办了青奥会,以此为契机,南京文化元素遍地开花,被引入制作周边产品、活动体验等。通过文化进行引流,再通过艺术魅力感染民众,让无数人喜爱上了金陵的饮食文化和艺术,通过引导兴趣、价值观展现,使得民众不断主动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最终形成“南京印象”。

最后,在新媒体时代,南京的宣传也从纪录片转战到了抖音等新兴平台。2018年11月,“古今繁华DOU在南京”火爆网络,重点围绕美丽古都、旅游文化、非遗传承等南京特色主题开展短视频线上挑战赛及抖音达人南京行活动,视频播放总量三天超10亿次,为南京的城市宣传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从2019年入选世界文学之都之后,南京也不断探寻城市宣传的新途径。通过视频等新媒体的介绍,民众了解到了更加立体和全面的南京城市形象。这也是传统宣传片很难动态填补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新形式填补了城市形象建构上的短板和不足。

三、文学之都的横向对比

2004年10月,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获评“文学之都”,拉开了世界范围内评选“文学之都”的帷幕。此后墨尔本、爱荷华、都柏林等纷纷入选,时至今日全球已有39个城市获得这一称号。从地理分布上来看,这些城市散落在全球各地,除南极洲外,其余各个大洲都至少有一个城市入选。但分布密度上,欧美国家入选的城市数量达到27个,占总数的近70%,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一方面是由于欧美的国家数量更多,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西方在文学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而南京不仅作为中国首个,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乃至儒家文化圈第一个入选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其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作为“文学之都”,这28个城市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普遍性的特征。首先是深厚的文学资源。其次,完善而兴旺的文学事业与产业。最后,依托于深厚的文学资源、完善的文学事业和产业,丰富多彩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活动也是“文学之都”的名片之一。各类文学活动的开展,比如图书节、作家节、读者节等为城市文脉保持活力与生机贡献了巨大力量。举办文学活动首先有利于当地文学事业的发展,其次活动本身也打造了平台让更大范围内的人们参与其中,很多活动甚至是全球性的。例如爱丁堡每年8月举办的国际图书节大约有近40个国家的800位作家参与,能够吸引22.5万多名参观者。

对于南京而言,其作为“文学之都”的普遍性特征也可从文学资源、文学事业与产业、文学活动这三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南京文学资源之深厚毋庸置疑。从前文对南京文脉纵向历史的梳理来看,南京文脉历史跨度大,两千余年的发展使得这座城市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在文学领域的表现非常突出。其次,从文学事业和文学产业来看,南京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南京共有946家公共图书馆,包括15个主要图书馆和931個图书馆分馆。其中南京图书馆是中国第三大图书馆,也是亚洲第四大图书馆,它的前身江南图书馆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办,是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其次产业方面,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曾言:“南京市内有13家出版社,每家平均出版1000种出版物,若以每种一万册来算,南京市每年有1.3亿册出版量。无论出版数量还是质量,南京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南京市内还有361家书店,其中最著名的先锋书店作为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批国内外读者。

将南京与其他世界“文学之都”比较可以发现:第一,南京拥有深厚的文学资源,但是这些文学资源大多历史久远,很多都是古代的作品,国人阅读尚且存在一些门槛,更不必说其他语言体系下的人们。如何用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翻译,加强对外传播、表达南京的文学资源至关重要。目前各种新媒体平台,例如抖音等短视频App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借助符合时代特色的媒介加以宣传会更有利于讲好南京的文脉故事。第二,南京举办的国际性文学活动仍处于发展初期,其规模、知名度还未能达到其他“文学之都”的水平,发展的空间非常大。今后在文学活动的策划上可以进一步扩大活动的传播范围,提高活动影响力。第三,在活动的举办上可以加强与世界各“文学之都”的合作交流,不同“文学之都”之间的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各自文学的发展,还能产生“1+1>2”的宣传效果。比如,2015年中英合作大型世界巡展“跨越时空的对话——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就很好地结合了两国优秀的文学资源,扩大了中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值得学习借鉴。

四、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现状:问卷分析

为了解南京城市形象的实际传播效果,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共计发放网络问卷92份,其中来自中国大陆有77份,来自非中国大陆地区的有15份,涵盖美国、英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受调查对象以学生居多,占比高达84.8%,因此结果主要反映了Z世代人群(出生于1995年后的人群)对于南京城市形象的感知。在中国大陆的受调查者中,有高达68.42%的人群不知道或者不曾听说南京获评“文学之都”称号,在非中国大陆地区的受调查者中,不了解的比例则更高,高达75%。因此,目前南京“文学之都”名片的对外传播成效一般,仅少数人对该称号有所了解。

对于南京城市的印象上,中国大陆地区的受调查者对南京“景点”最为了解,比例高达81.58%。其中中山陵被提及高达28次,成为此次调查的受访者心中的南京“景点”之最。“人物”和“特产”的了解程度次于景点,其中提及最多的人物是孙中山,提及最多的特产是盐水鸭。非中国大陆地区的受调查者中,对于南京的了解程度很低,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知道南京的任何标志性符号。在相对了解较多的“景点”中,被及最多次的是“玄武”。人物中提及最多的依然是孙中山。由此可见,民国时期的南京印象留存最为深远,也最为远播,有关文学方面的传播仍然处于待拓展阶段。

针对南京城市形象的宣传手段,同样设置了相关问题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大陆地区的受访者、抑或是海外的受调查者,了解南京的第一大途径都是实地来南京旅游和生活,这一比例在中国大陆受访者中占比高达88.16%,在海外受访者中占比达43.75%。传播的第二大途径则是传统媒体(书籍、报刊等)以及新媒体传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中国大陆的受访者中,高达84.21%的受访者认为短视频是南京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而海外受访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3.75%。电影、纪录片、游戏、书籍等其他媒介形式也有被提及。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知,南京作为“文学之都”的城市形象传播目前收效甚微,民国时期的南京印象深入人心,南京在大众心中依然是一个“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离开”的城市。与此同时,大众普遍看好短视频的新兴媒介形式,这也为后续南京文化传播做到真正高质量走出去提供了新思路。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纵向上来看,南京文脉资源丰厚,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并且面对如此丰富的文脉,南京也相应开展了不少宣传方面的活动,但大多还停留在对于古建筑的拍摄宣传,以及历史故事的讲述等方面。就问卷以及目前大众反应来看,南京在宣传方面力度不够,还有待提升以及拓宽更多的渠道,可以向更大众化、年轻化的方面探索发展。从横向上来看,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具有三个普遍性特征,分别为深厚的文学资源、完善而兴旺的文学事业与产业以及丰富多彩且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南京在前两个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但文学活动上,南京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活动。结合问卷调查,南京城市形象在传播中确实存在着民国时期遗留印象深刻,文学影响力不高的问题。

针对南京城市形象传播中的问题和未来南京如何以“文学之都”作为城市崭新的名片,提高国际知名度,本文尝试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学资源,通过建设作家纪念馆,树立作家名人雕塑,在书店或重要的文学纪念场所周边规划类似“文学大道”等形式,将更多南京的文学元素具象化,使文学与城市共生发展,让更多南京的文学要素融入城市生活。第二,以符合时代特色的方式讲好南京文脉故事,继续发挥如书籍、纪录片、电影、广告、展览等传统媒介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传媒的优势,加强国际宣传和推广,使南京 “文学之都”的形象广为人知。第三,在现有文学活动的基础上,策划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国际性文学活动,注重活动的持久性,争取打造出具有南京印记的国际性活动和奖项。第四,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学之都”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其他“文学之都”在城市形象传播上的经验,以积极开放的姿态和世界其他“文学之都”展开更加多元的互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高秋福.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学之都”(1)[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5,(01):44-45.

[2]黄薇.当文学塑造一座城的千年肌理为什么南京能成为新晋世界“文学之都”[J].国家人文历史,2020,(01):118-127.

[3]黄燕.从传统宣传片到短视频:新媒体时代城市形象宣传的变化[J].视听界,2021,(02):69-73+77.

[4]栾开印.“文学之都”与南京城市文化品牌[J].城市学刊,2021,42(03):83-86.

[5]于帆.南京“文學之都”城市形象建设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21,(08):221-222.

[6]赵子易,刘懿锌,戚心茹.全媒体语境下体化实践对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的意义研究[J].视听,2018,(10):180-182.

[7]朱逸宁,苏晓静.“文学之都”的历史源流与建设路径研究——以南京为例[J].中国名城,2020,(06):63-69.

作者简介:

刘萌萌,女,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

娜菲莎·艾合买提,女,维吾尔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刘东波,通讯作者,男,汉族,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国际敦煌学。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传播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南京·九间堂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