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密种植关键技术

2023-06-29 03:40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梅正鼎
湖南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脱叶吐絮封顶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梅正鼎

常德市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推广中心 夏梨芳

传统的棉花稀植大棵(育苗移栽)种植方式,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管理环节多,从育苗到收获共有40多道工序,育苗、移栽、整枝、采摘等环节基本依靠人工。采用农机装备代替人工作业,简化管理程序、减少作业次数、良种良法配套等,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是解决棉花生产问题和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重要手段。

2021年,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通过品种、技术、机械的融合研究出棉花高密种植模式,实现了湖南植棉“五个五”,即五月份播种、五个月生长、每667平方米产量500斤(250千克)、每667平方米节约用肥50斤(25千克)、每667平方米省工5天。棉花高密种植模式很好地协调了棉花个体与群体关系,是靠高密度发挥群体优势和增加光能利用,实现增源、扩库、畅流,最终获得高产。技术思路:通过增密矮株、肥药调控、脱叶催熟,达到集中现蕾、集中成铃、集中吐絮,实现机械采收。高密种植模式为棉花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增密

1.品种选择 早熟常规棉,生育期110天以内;株型紧凑(塔型或筒型)、抗虫性好、抗倒伏、抗枯萎、耐(抗)黄萎;对脱叶剂敏感,喷施15天后,基本脱叶完毕。

2.播种时间 5月中下旬,油菜收割后直播。

3.播种密度 每667平方米8000~9000株,收获密度7200株以上,行距1米,株距7.5~8厘米。

二、肥控、化控、药控

1.减氮控肥,控制贪青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中等肥力棉田,每667平方米施三元复合肥30~35千克。采用种肥同播,种肥间隔≥5厘米,肥料施在种子侧下方10~15厘米处。后期看棉花长势喷施叶面肥,防早衰。

2.化学调控 甲哌鎓控长、控高、塑形总原则是“前轻后重”“看天看地看长势”“少量多次”。调控目标:株高90~100厘米,单株果枝数≤10盘,单株果节数≤40节,叶面积指数3.8~4.0。苗期5~6叶时化控1次,每667平方米喷施甲哌鎓0.3~0.5克。蕾期2~3台果枝时化控1次,每667平方米喷施甲哌鎓0.5~1克。初花期田间见第一朵白花后化控1次,每667平方米喷施甲哌鎓1~2克。打顶后一周之内化控1次,每667平方米喷施甲哌鎓6.0~8.0克。

3.用药(氟节胺)封顶、控高 立秋前或棉株8~10台果枝时,每667平方米用25%氟节胺30~40克对水喷雾封顶,间隔20天后再喷施1次,喷施化学封顶剂后7天内不得以任何形式施肥。切记,氟节胺不能代替甲哌鎓,全程应正常使用甲哌鎓;氟节胺严禁与赤霉素或芸苔素之类的植物调节剂一起使用。

三、脱叶

1.化学脱叶催熟,促进棉花集中吐絮、集中采收 运用催熟和脱叶复合技术,尽量减少枝叶残留,达到机采最优效果。9月下旬视棉花长势与天气情况,日均温≥18℃,棉田吐絮率≥50%,每667平方米施用噻苯隆30~40克加40%乙烯利水剂60~80毫升,或每667平方米一次性施用欣噻利120~180克,采用无人机喷施最佳。

2.机械采收 10月中下旬,当棉田脱叶率达到90%、吐絮率达到95%时,选晴天,采用履带式轻型采棉机械一次性采收完毕,采净率超过90%,比人工采收效率提高近200倍。

猜你喜欢
脱叶吐絮封顶
冀中地区高密种植条件下棉花药前群体大小和成熟度与化学脱叶催熟效果的关系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
剪切击打混合式艾草脱叶机构的设计
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的选育
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青岛西站站房主体封顶
南疆植棉区机采棉中后期管理及机采应注意的问题
全球最高18层全木结构学生公寓大楼结构封顶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