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平:五年深耕 华丽转身

2023-06-30 07:04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新平中心医院天津市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深耕内涵建设,他用五年时间带领医院华丽转身。

与共和国同龄,为当地最早创建的国立医院,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北京大学滨海医院,以下简称“五中心医院”)70余年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转折之一发生在2008年。

这一年,原塘沽区人民政府(塘沽区后并入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在“市校合作”模式下,五中心医院迈上了新的航道。

2005年进入五中心医院的杜新平,彼时正带领心血管内科爬坡过坎。那时的他不会想到,10年后医院发展的大旗将交到他的手中。与北医合作后,五中心医院迎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年挂牌并增名为北京大学滨海医院。2018年,双方合作进入第三个周期,杜新平任党委书记。

杜新平履新后,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处长(兼五中心医院院长)张骞一起全面剖析了医院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目标,明确了医院的发展方向。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前两个周期是打基础,第三个周期是上水平”。

带领医院“上水平”,杜新平和张骞带领的团队出发了。对五中心医院而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迈向一流

2018年杜新平接手后的五中心医院已不是当初能力羸弱的基层医疗机构。在那之前的10年间,从第一阶段的骨科、普外、儿科、妇产、重症等五大学科,到后来的心内科、脑科中心、呼吸科、内分泌科、消化科、眼科等,北医优质医疗资源的注入,为五中心医院学

科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杜新平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天津市滨海新区医学会会长。天津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医师协会心律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双方合作共建之前,五中心医院可以开展的病种有1400余种,到2018年已达2800余种,四级手术更是增长了8倍,这意味着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然而医院并不满足于现状。在杜新平看来,五中心医院虽是滨海新区唯一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但与市区一流医院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差距体现在哪里?最主要的是学科,五中心没有一个学科在天津市是拔尖的。”

基于此,医院着力打造优势学科,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2020—2021年陆续实现:中心实验室获得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挂牌,儿科学被评为天津市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普通外科学成为天津市医学重点发展学科。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杜新平和他的团队带领医院提前完成了第三个合作周期的目标。

过去,滨海群众看大病、重病或去市区,或上北京。杜新平誓要打破这种局面。在他带领下,相关学科不断突破自我,疑难危重救治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心内科电生理水平在全市领先;骨科依托北大人民医院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创伤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妇产科以危重孕产妇救治和辅助生殖技术为着力点,为当地孕产医疗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医院做大做强儿科,将之打造成天津市综合医院中规模最大、服务能力最强的儿童医学中心之一。

杜新平和他的团队目标高远,立志要打造成市级医学中心,信心很大程度上来自医院在科研领域的布局。五中心医院历来重视科研工作,目前领导班子中有4位是博导,这让其在顶层就具备了科研基因。

医院对科研工作给予优厚的政策,在资金支撑和平台打造方面从不吝啬。他们的理念是,科研工作和临床工作紧密结合,科研要围绕发病机制开展。“我们建立了一支十几个人组成的专职科研队伍,他们没有一个是待在实验室不出来的,所有的人都和临床结对子,把解决临床问题作为第一要务。”

管理拓新

与北医合作后,五中心医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政府和高校共同组建的理事会,是医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北医派出专家担任院长,主持医院全面工作、落实理事会决议,政府派出执行院长,负责日常管理。2018年公立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后,医院积极变革,加强党对医院的领导。

杜新平任党委书记后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党建和业务融合。他的理念是,党建不是空的,要在对患者的服务和实践中去体现。从将党建工作流程纳入标准流程体系,到建立涵盖党建工作的绩效考核体系,再到构建全新的医院文化,五中心医院用扎实的党建工作夯实了发展内涵。

不仅如此,医院还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晋升岗位“论资排辈”、聘用等级“只上不下”“一评一聘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人才培育、评价和使用机制。科长、处长业绩差、评价不好也可降为科员,一批年轻有为、充满干劲的优秀人才走上前台。

杜新平和他的团队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改革的决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他知道,沉疴用猛药,他要改变医院文化。

“在党建引领下,经过三年疫情洗礼,医院形成了独特的主流文化。”杜新平说,主流文化就是员工以在这家医院工作为荣,绝大多数人服务理念一致,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患者。

三年疫情防控中,作为全市“七大战区”医院之一,五中心医院覆盖的区域最广、人群最多,但却没有发生一例院内感染,没有暂停过一小时诊疗工作,没有拒诊过一位患者。

被列入“七大战区”医院之列,是政府对五中心医院的认可,而抗疫中的出色表现,则彰显了医院自身的硬实力。

硬实力体现在北医扶持下,医院发展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疫情期间,北医系专家来院人次大幅减少,然而医院服务量和业务量却有增无减。

硬实力还体现在对生态城医院的托管上。2022年7月,五中心医院全面托管生态城医院,不到一年间,共派出80余名医师到后者多点执业,当地居民90%以上的日常诊疗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从2008年需要北医支持的弱小医院,到如今帮扶其他医院发展的“老大哥”,五中心医院用十几年的光阴实现了华丽转身。

杜新平透露,未来医院将以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契机,借助大学附属医院体系新助力,全力提升医院发展新水平,助力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平中心医院天津市
幼儿园里欢乐多
小蚂蚁去游玩
有趣的云
老腔唱新歌
宁城县中心医院:改善服务,把患者放在心上
如果画笔会说话?
让蘑菇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