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协作教师专业发展设计研究

2023-07-04 02:43田梦王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混合式教师专业发展

田梦 王维

摘要:本文针对民办国际化学校教师发展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以知识建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混合环境下应用知识论坛技术建构出教师专业发展社区公共知识,应用电子档案袋技术记录教师学习、反思和实践的证据。结果表明,采用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协作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知识建构;教师专业发展;混合式;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电子档案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12-0091-04

研究背景

1.教师专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①专家讲座模式。教师集中时间接受高水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分享,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效率高便于操作,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缺少对日常教学实践环节的追踪和指导。②学科组教研。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但是缺少对通用性教学策略的研讨和学习,也缺少跨学科思想的交流和讨论。③全校性教师发展时段。该模式一般采用经验分享的形式,缺少对日常教学实践的指导和追踪。以上方式很难个性化地解决教师遇到的真实问题。

2.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真实需求

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一线教师希望通过专业发展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确定和推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②在课堂中如何实现差异化教学;③如何将知识建构理论、协作学习理论、项目教学(PBL)等理论转化为日常教學设计;③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学业水平并给出恰当的反馈;④如何使用形成性评价策略等。

3.研究问题的提出

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笔者尝试采用技术支持的混合协作学习模式,应用知识论坛形成专业发展社区公共知识,应用电子档案袋技术,参考剑桥教师专业发展模型(Cambridg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s, PDQ)中的三证据原则(学习的证据、反思的证据、实践的证据),形成教师发展电子档案袋(教师成长可视化展现)。同时,为了达到持续改进的目标,笔者提出如下研究问题:①如何在混合环境下应用协作学习技术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社区?②如何应用电子档案袋技术帮助教师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理论基础

知识建构教学法理论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Marlene Scardamalia和Carl Bereiter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习者的知识创造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不是让他们完成预先设计好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从而掌握领域知识或获得特定技能,而是把知识和技能学习转变为以发展社区公共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建构。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并且不断改进和完善,用社会交互的方式推动观点的发展,以此作为学习的动力。知识建构教学不以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为中心,而是带领学习者在社区中进行社会协作从而逐步建构出社区公共知识。

知识建构教学往往发生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环境中,学习者需要撰写、分享、升华观点从而形成社区公共知识,专门为知识建构开发的知识论坛在线工具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Design-Based Research,DBR),此方法伴随着学习科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而被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学校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有两个目标,即改进现实和形成理论。①改进现实目标:期望建立一个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协作教师专业发展社区,教师可以在这里形成公共社区知识,并且应用电子档案袋技术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②形成理论目标:期望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有效的策略或实施模型,以帮助中小学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民办学校的57名一线教师(男教师14名,女教师42名),其中50%的教师教龄低于5年,95%的教师拥有硕士学历,85%的教师拥有留学或海外工作背景,其中50名教师的年龄低于30岁。

3.评价方式

本研究借助信息技术推进和记录教师发展的学习结果,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教师的观点发展和教学表现;运用知识论坛记录教师的观点发展;运用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的反思和教学表现(同伴互评占比30%,专家评价占比70%)。

评价的内容涉及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撰写能力、学习材料的选取和运用能力、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判定能力、形成性评价的运用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提问和反馈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等。

校本研修过程

1.主题设计和前期准备

①准备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平台(知识论坛)、电子档案袋、在线视频工具(Zoom和腾讯视频等)。

②提高受训教师的学习动机。开展关于知识建构教学法的讲座和研讨等,让教师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从而产生学习内驱力。

③精心设计知识建构的主题。知识建构是生成性的教学活动,不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和步骤,而要将重点放在主题的设计上。笔者在充分观察教师的真实教学表现、充分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困难的基础上,设计出3个大模块,其中包含11个学习主题(如图1)。

④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为教师准备学习资料,如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文章、介绍教学策略的书籍、在线的学习资源等,目的是让教师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内容有基本的了解。

2.知识建构过程

教师使用Zoom工具进行线上互动学习,可以在线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历(一次)和遇到的挫折(一次),并将分享的内容依照教学支架的格式共享在知识论坛中。本次活动共开展知识建构对话24次,采用混合方式线上线下结合,逐渐形成了社区公共知识。

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工具—知识论坛中,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真实观点和现实问题,也可以阅读他人的观点,并给出批评和建议,同时,也可以依据他人的意见,推进自己观点的发展和升华。

数据统计与分析

1.社交网络分析

通过对教师们在知识论坛中的讨论的分析可知,其社交网络中的链接次数为4028,社交网络密度为0.08,阅读与被阅读次数为1698,评论次数为186,属于较强交互(如图2)。教师们提出的多样且有趣的真实问题,如“语文学科在国际化学校的目的和意义?(守住中国文化的根,探索母语的魅力)”“如何判断小学低年级学生是注意力问题还是教学问题?(小学阶段孩子注意力分散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组织策略来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等,不仅强化了同伴间的互动,而且增强了信息技术的运用。

2.观点演化分析

在知识论坛中,观点相似的教师组成一组,通过充分讨论形成更完整的观点,让观点不断深入和升华,这是组内知识建构。此外,在适当的时间,各小组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向全体社区成员报告观点发展的进展,并听取批评和建议,这是组间知识建构。组内建构和组间建构可以穿插进行,教师发展获得的观点改进都在知识论坛工具中完成,只有技术支持的协作工具才能保证教师发展活动的实施。

3.电子档案袋:从认识到实践的三证据原则

参考剑桥教师专业发展的三证据原则(学习的证据、反思的证据、实践的证据),教师将认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并应用电子档案袋呈现反思过程和教学表现。学习的证据呈现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观点和理解;反思的证据呈现教师对先前真实教学的反思;实践的证据呈现课堂视频(视频中用字幕或旁白的形式对教学表现进行回溯说明)。

4.知识论坛:社区知识形成

初始阶段有总计57名一线教师加入知识建构社区,研究过程中总计有70名教师、教学管理者和校外专家参与研讨。知识论坛中针对教育哲学与学习科学、教学策略、学习设计几个主题形成了5万多字的社区公共知识。

结果与讨论

1.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协作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形成

知识建构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社会交互推动教师开展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帮助教师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高。

2.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原则

①校长直接领导教师发展工作,统筹调配全校资源;②从教师的真实需要出发设计知识建构主题;③提供充足多样的学习材料;④用教师分享成功经验的方式开启知识建构对话;⑤提供或者研发学习支架;⑥批评有依据,建议有针对性并包含细节,鼓励要真诚;⑦帮助学习者发现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建构小组;⑧在恰当的时机暂停组内交互,面向全体社区开展组间交互;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工具和电子档案袋是混合式教师发展的必要条件;⑩依据三证据原则将教师的知识落实成日常教学实践表现。

参考文献:

[1]Cambridge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Qualifications. Retrieved from[EB/OL].https://www.cambridgeinternational.org/programmes-and-qualifications/professional-development-qualifications/.

[2]冯晓英,郭婉瑢.“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师研修:理念与实施路径[J].教师发展研究,2021,5(01):33-40.

[3]McKenney, S.,Reeves, T. C.Conducting educational design research[M].London:Routledge,2012.

[4]Scardamalia,M.,Bereiter,C..Knowledge building[A].J. W. Guthrie (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C].New York, NY: Macmillan Reference,2003:1370-1373.

[5]Scardamalia,M.,Bereiter,C.A Brief History of Knowledge Building[J].Canadian Journal of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2010,36(01):2-16.

[6]Teacher profession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est evidence synthesis iteration[EB/OL].https://researchspace.auckland.ac.nz/docs/uoa-docs/rights.htm.

[7]Wei,R.C.,Darling-Hammond,L.,Andree,A.,Richardson,N.,Orphanos,S.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he learning profession: A status report on teacher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C].N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Council,2009.

[8]葉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张义兵,陈伯栋,Malene Scardamalia,等.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09):5-12.

作者简介:田梦,女,北京人,北京开放大学大兴分校教师,清华大学学生社团协会指导教师。王维,男,博士,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副教授,清华附中清澜山学校学术顾问。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混合式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高三英语阅读课体裁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分析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