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遗漏的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病变1例

2023-07-04 14:22方震陈述张晶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前壁胸痛冠脉

方震,陈述,张晶

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可导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心血管死亡和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很高,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梗死血管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根本。但部分患者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后未发现明显狭窄,需要术者对影像进行仔细分析和判断。本文报道1例险些遗漏的前降支闭塞病变,而后成功开通梗死血管,以期对临床工作予以借鉴和参考。

1 病例

患者男性,72岁,主因“突发胸痛9 h”于2021-1-25急诊入院。患者入院9 h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左侧心前区闷痛,症状持续不缓解,于外院查心电图提示急性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可能,由120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时仍有胸痛,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建议检测心肌酶谱;V1~V4导联R波递增不足(图1)。急查心肌梗死三项:肌钙蛋白I(cTnI)11.14 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80 ng/ml,肌红蛋白(Myo)577.00 ng/ml。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165/100 mmHg(1 mmHg=0.133kPa),长期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 qd,血压控制不佳;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吸烟史。查体:T 36.5℃;P 71次/min;R 23 次/min;BP 136/90 mmHg。神清,精神萎靡,急病面容,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1 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双下肢无可凹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1%,淋巴细胞百分比6.9%,中性粒细胞8.03×109/L,淋巴细胞0.63×109/L,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D-二聚体均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高血压病。立即予以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经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绕行CCU行急诊PCI。术中先行左冠脉造影并未发现前降支(LAD)、回旋支(LCX)明显狭窄(图2),后仔细分析多体位影像认为LAD近段于第一对角支(D1)发出后闭塞,之前辨认的“LAD”实则为“D1”,尝试用SION导丝通过闭塞段送至远端,重复造影可见LAD血流,证实确为LAD中段闭塞。因该患者D1较粗大且同LAD一样有垂直分出的疑似间隔支,易误认为LAD。后于近中段由远及近串联植入3.0 mm×33 mm Firebird2、3.5 mm×33 mm Firebird2支架(图3)。术后患者转入CCU严密监控病情,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他汀稳定斑块及控制心率、扩冠、改善循环、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术后复查心肌损伤标记物:cTnI 43.400 ng/ml;CK-MB 96.00 ng/ml;Myo 173.90 ng/ml。血脂:总胆固醇(TC)4.6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9 mmol/L。血生化、凝血、D-二聚体、甲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床边胸部X光片示:两肺渗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可能;右膈面抬高;心影增大。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时呈成对;室性早搏时呈成对、室速、二联律。心脏超声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心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42%;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术后1月患者门诊复查未出现严重胸闷胸痛,活动后仍有气喘,考虑为心功能下降所致,予以加用呋塞米、螺内酯及地高辛等对症处理。

图1 患者入院时急诊心电图

图2 急诊行冠脉造影结果

图3 于前降支行急诊PCI,开通罪犯血管前降支

2 讨论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占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1]。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死亡原因[2]。急诊PCI是针对发病时间窗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极高危的非ST段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3,4],随着胸痛中心的建设,患者可绕行CCU直接进入导管室手术。但在急诊PCI的过程中由于情况紧急,医生压力大可能出现误判情况,最常见的问题是造影后未发现明显冠脉狭窄病变。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冠脉非阻塞型心肌梗死(MINOCA)的概念,MINOCA仅占心肌梗死的5%~6%,包含冠脉痉挛、冠脉微循环障碍、冠脉内血栓栓塞、自发性冠脉夹层等少见原因[5]。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仍是在严重冠脉狭窄病变的病理基础上,发生斑块破裂诱发的急性血栓导致血管闭塞。因此在急诊造影后未发现明显病变时,首先应考虑典型的1型心肌梗死,从解剖学角度仔细分析血管走形及可能存在的残端,特别是前壁心肌梗死时,粗大的对角支易被误认作为前降支,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延误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

本例为1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但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不明显,不能完全依靠心电图定位罪犯血管,同时由于D1对角支较粗大,具有很多类似间隔支的细小分支,故很容易发生遗漏。但右肩位(CRA 30°+RAO 30°)造影时,术者感觉“前降支”的走形与常规不符,结合患者心电图考虑可能存在隐藏的LAD,利用导丝尝试寻找,最终找到真正的LAD,并顺利开通血流,挽救了患者生命。

猜你喜欢
前壁胸痛冠脉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有些胸痛会猝死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