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动物园古巴火烈鸟人工孵化及育雏研究

2023-07-04 07:49朱井丽田一柳吕泓学李晓敏杜雨梅何相宝张昕茹许俊荣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工孵化雏鸟古巴

朱井丽 ,田一柳,吕泓学*,李晓敏,杜雨梅,何相宝,张昕茹,许俊荣

(1.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2.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3.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哈尔滨 150322)

古巴火烈鸟(Phoenicopterusrubber)隶属于红鹳目(Phoenicopteriformes)红鹳科(Phoenicopteridae),又名大火烈鸟、大红鹳[1]。古巴火烈鸟是大型涉禽,分布于西非、撒哈拉沙漠以南、地中海及亚洲西南部和南部海平面至内陆的高海拔地区,最高分布记录见于阿富汗海拔3 150 m的山区[2-3],水位较浅的盐水湖和盐池等浅水区是其偏好的觅食地和营巢区,多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及植物种子、藻类和腐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会取食昆虫成虫、螃蟹和小型鱼类等[4]。

在北半球,古巴火烈鸟通常每年有规律地南北迁徙,且分布区高度分散;而在地中海、非洲、伊朗及印度西北部,其种群主要是留鸟[5]。在野外,古巴火烈鸟的种群数量相对较大,其中非洲种群有14.5万~28.7万只,地中海种群有16.0万~22.5万只,亚洲西南部种群有24.0万只[6]。目前该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物种[7],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ETS)列为附录Ⅱ鸟种。

在中国,1997年首次在新疆哈密地区发现古巴火烈鸟[8],根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手册》记载,其在我国属于迷鸟或旅鸟[9]。

古巴火烈鸟通体呈粉红色,因其优雅的气质及鲜艳的羽色而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全国大多数动物园都有饲养[10]。但由于地理位置及气候的差异,古巴火烈鸟在我国笼养条件下繁殖方面的研究很少,相应的人工饲养繁育水平也有待提高。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也开展了这方面的饲养繁育工作,并繁殖成功,这也是古巴火烈鸟在高纬度地区的首次人工繁殖成功记录。基于此,笔者在参考现有的鹤类及火烈鸟成功繁育经验的基础上[10-11],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古巴火烈鸟的人工孵化及育雏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将对火烈鸟今后的繁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研究地概况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东南的鸽子洞地区,面积为848 hm2,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凉爽,平均海拔250 m,年均气温3.6 ℃,年均降水量569.1 mm,年均无霜期143 d。古巴火烈鸟的展区分为室内和室外活动区域,为半散养状态。

2 研究和观测项目

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2014—2015年笼养古巴火烈鸟所产的13枚卵及成功繁殖的8只雏鸟,从其出雏开始全部采用人工育雏。

2.1 人工孵化

2.1.1 卵源和处理

古巴火烈鸟同步繁殖,每组一般产卵1枚,卵为椭圆形,呈白色,外面有白垩涂层,可保护卵不受污染。捡取弃卵或种内个体争斗掉落在巢外的卵进行人工孵化,捡取的卵不做消毒处理,直接放入孵化箱内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根据经验探索古巴火烈鸟卵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翻卵、晾卵条件,并适当提供人工助产。

2.1.2 温度和湿度

关于火烈鸟卵的孵化温度和湿度,范海渤等[12]认为以孵化温度37.5 ℃、湿度55%为宜。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20多年的各种鹤卵孵化经验,探索古巴火烈鸟的孵化温度与孵化湿度。

2.1.3 翻卵和晾卵

古巴火烈鸟的孵化期分为孵化前期、孵化中期、孵化后期(即卵落盘后,第22天)。

翻卵因孵化时期而异。孵化期间翻卵能使胚胎各部位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黏连,有助于胚胎活动,并保持胎位正常。因此需要定时翻卵。

根据晾卵位置可分为孵化器内晾卵和孵化器外晾卵。孵化期间晾卵有助于卵与空气充分接触,能补充壳内氧气,并散发壳内多余热量、水分和气体,能有效促进壳内胚胎发育。

2.1.4 人工助产

孵化后期根据壳内胚胎发育情况,可以适当人工助产。

2.2 人工育雏

2.2.1 体重测量

每天早晨喂食前对古巴火烈鸟雏鸟进行体重测量,测量工具为最大称重1 000 g、精度为0.1 g的电子秤,当雏鸟体重超过1 000 g时则使用最大称重为20 kg、精度为10 g的电子秤。秤量时将空纸箱垫上毛巾后放于秤上,置零后再将雏鸟放于箱内进行称量,测量3次取平均值,在雏鸟安静时读取信息。

2.2.2 饲养管理

雏鸟绒毛干后移入育雏箱,火烈鸟雏鸟平均体重为90.68 g(n=8)。箱内温度预先调至35~36 ℃,并用湿毛巾提高箱内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55%左右。育雏箱尺寸为50 cm×50 cm×50 cm,箱内用两盏60 W灯泡供热,通过WMNK-401数字温度控制仪(0~50 ℃)保持箱内的温度恒定。箱底部铺垫防寒毡和软毛巾,每日更换毛巾,并对更换下的毛巾进行清洗和消毒,每天对育雏箱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箱体内侧壁挂高低温度计,随时监测箱内温度。箱顶部设有两个通风口,保持空气畅通,育雏室温度维持在22~28 ℃。

育雏期间,根据不同日龄调节育雏温度及饲料量,每天早晨在第一次喂食前称量雏鸟的体重,密切注意体重增减、食欲及精神状态、粪尿情况,适时调整饲养方式。单独的火烈鸟雏鸟喜欢跟随饲养员活动,当饲养员停止活动时雏鸟会立刻趴在饲养员脚下,要注意别踩踏到雏鸟;群养的雏鸟和种内个体一起活动时很少跟随饲养员。雏鸟60日龄时,白天尝试放到成鸟群中,学习社群行为,为日后群体合笼做前期准备,夜间将雏鸟收回。90~120日龄雏鸟与成体合群,正式开始集体生活。

2.2.3 温度需要

随着体重、体尺的增长,古巴火烈鸟雏鸟应对温度、湿度的能力也在变化。雏鸟15日龄前体温调节机能极差,对冷热极其敏感,过冷、过热都会导致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死亡。因此,该时期需要结合雏鸟日龄、气温、行为进行温度控制。

2.2.4 饲料食量

雏鸟出生后无法主动啄食,需要全人工饲喂。根据雏鸟体尺生长与消化特点,其饲料及饲喂方式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15日龄)为全乳饲喂阶段,选用犬用全效代母乳粉,乳粉和水的比例为1∶5;第二阶段(16~30日龄)为逐渐断乳阶段,饲料种类为蛋雏鸡颗粒料(一段)7.7%、虾皮7.7%、苹果3.1%、番茄3.1%、胡萝卜3.1%、水67.6%,乳粉7.7%;第三阶段(31~90日龄)为过渡阶段,饲料逐步向成鸟过渡,饲料种类为蛋雏鸡颗粒料(一段)10.3%、虾皮10.3%、苹果5.1%、番茄5.1%、胡萝卜5.1%、水64.1%,同时夜间进行自由采食;第四阶段(91日龄后)为正常饲喂阶段,饲料种类为成年火烈鸟饲料,即玉米面、鱼粉、豆饼粉、虾皮、苹果、番茄、熟胡萝卜。

雏鸟出壳8~10 h后进行第一次喂食,此后间隔3~5 h喂食一次,从04:30到21:00喂食4~5次,雏鸟停止吞咽时停止饲喂,新出生雏鸟每次喂食量在3~6 mL,之后饲喂量逐渐增加;7日龄每次喂食量6~17 mL,14日龄8~50 mL,21日龄15~60 mL,28日龄60~120 mL,35日龄120~230 mL,42日龄90~270 mL,50日龄100~360 mL,60日龄280~510 mL。火烈鸟雏鸟日采食量见表1。

表1 不同日龄雏鸟日采食量变化Tab.1 Daily feed intake of nestlings at different day age mL

2.2.5 饲喂方式

食物温度低于42 ℃时,雏鸟进食后感到冷、不断哆嗦,为了保持雏鸟温暖,喂食要在加热灯下进行,把食指放在雏鸟喙下或喙尖,雏鸟饥饿时会产生进食反应,会抬头、伸颈、乞食,用准备好的注射器慢慢把食物滴进喙尖,喂食过程中慢慢推动注射器活塞。若推动过快,则雏鸟容易把食物吸进肺内;若推动过慢,则雏鸟取食时间过长,容易疲惫,并放弃继续取食,这时需要休息片刻,再进行喂食。雏鸟偏好站立取食,取食过程若不断发出叫声,表示喂食频率刚刚好,雏鸟吃饱后停止进食。当雏鸟进食量逐渐增大时,需要更换容量大的注射器,从5~200 mL不等。雏鸟饲喂到23日龄时,需要锻炼雏鸟采食能力,在水盘中放入少量虾皮供其自由采食,雏鸟会很快进入食盘,双脚拍打水面,进行采食;雏鸟60日龄时,日喂食次数可从四五次改为三次。17:00以后,在水盘中放入成年古巴火烈鸟饲料和适量虾皮,供其夜间采食;雏鸟90日龄后,全天自由采食。

3 实践观察与结果分析

3.1 人工孵化

3.1.1 孵化温度与湿度

实践表明,人工孵化条件下古巴火烈鸟卵孵化温度、相对湿度因孵化时期而异。孵化室内温度以21~28 ℃最为适宜,这样的室温条件下古巴火烈鸟卵孵化前期和孵化中期孵化温度为37.5~37.8 ℃,相对湿度为52%~55%;孵化后期温度为37.0~37.2 ℃,相对湿度为58%~60%。

3.1.2 翻卵与晾卵

人工孵化条件下,孵化前期、孵化中期需要对古巴火烈鸟每隔2 h翻卵1次,每次翻动角度为90°,翻卵至孵化后期即卵落盘后停止翻卵。

在每次翻卵的同时进行晾卵,晾卵时间根据室内温度和不同孵化期而定。在保持室温22~24 ℃的条件下,孵化前期孵化器内晾卵时间为3 min、孵化中期为5 min,孵化前期和孵化中期孵化器外晾卵2次,分别为08:00和16:00,每次8 min,晾卵的同时观察卵动情况;孵化后期(落盘后),卵转移至出雏箱内,每2 h取出孵化器晾卵,并观察卵动情况。

3.1.3 人工助产

孵化后期(第22天开始),需要对古巴火烈鸟卵2 h进行一次孵化器外晾卵,同时验卵。验卵时将卵置于平滑的玻璃板上,通过哨音和外界空气对卵进行刺激,发现卵有明显左右扭动或前后晃动,卵动的明显程度反映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叨壳后也要密切注意卵的活动情况,观察雏鸟喙的所在位置,有的雏鸟在啄破壳后也会发生转错胎的可能,一旦转错胎,雏鸟很难蹬壳,需要及时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使用镊子小心地剥开卵壳,用生理盐水浸湿卵膜,找到喙的位置,将其轻轻拉出来,注意避开血管丰富的位置。用毛巾包裹住雏鸟放到出雏器内,雏鸟会很快自行蹬壳而出。

3.1.4 孵化期

古巴火烈鸟卵的人工孵化时间平均为26 d 21 h 14 min,从入孵到卵动的平均时间为19 d 19 h,从卵动到听到叫声的平均时间为5 d 19 h,从听到叫声到叨壳的平均时间为16 h 7 min,从叨壳到出雏的平均时间为35 h 12 min。孵化率为61.54%,健雏率为100%,均为自行啄破卵壳,自行脱壳。

3.1.5 卵失重率

从入孵日起,对古巴火烈鸟卵每2 d称重一次,最后一次在第24天称重。古巴火烈鸟卵的失重率为10.20%~19.70%,平均为14.60%,孵化24 d卵重比入孵时平均减轻23.33 g,平均日失重0.97 g。

3.2 人工育雏

3.2.1 雏鸟温度需求

1~15日龄,古巴火烈鸟雏鸟在育雏箱内饲养, 期间育雏箱内的温度因雏鸟日龄而异。1~3日龄,育雏箱内温度保持在35~36 ℃;3日龄后,以35 ℃为起点,温度每隔2 d降1 ℃,直到15日龄降至28 ℃。15日龄后移入育雏室内饲养(室内温度25~28 ℃),室内垫隔潮垫和软毛巾,安装红外线加热灯,夜间增加温度。期间若天气晴好(室外温度28 ℃以上),7日龄后可将雏鸟移至室外进行自由活动,多接触阳光,促进钙吸收。30日龄后,雏鸟可在室温下饲养,地面铺垫隔潮垫,以方便雏鸟趴卧休息。不同的雏鸟个体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也不同,若雏鸟打颤,要把温度轻微调高,若雏鸟喘息或昏睡,要及时把温度轻微调低。

3.2.2 雏鸟体重变化和雏鸟成活率

出雏3天后,由于卵黄囊的吸收导致体重下降7%~16%,第4天随着采食量的增加雏鸟体重逐渐增长。7日龄前体重增长较缓慢,7~30日龄体重明显增长,30~90日龄时体重增长最快,90~120日龄体重平稳或呈现缓慢增长,120日龄体重达到成鸟体重,之后开始练习飞行,体重开始略有下降(见图1)。

图1 不同日龄雏鸟的体重变化Fig.1 Body weight of flamingos nestlings at different days

13枚卵孵化,出雏8只,成活7只,雏成活率为87.5%。

4 讨 论

古巴火烈鸟属于热带鸟类,对寒冷的天气较为敏感,适宜的生存温度为10 ℃以上[10]。本研究中的古巴火烈鸟饲养地点位于哈尔滨市,平均海拔250 m,年均气温3.6 ℃,年均降水量569.1 mm,与其原生栖息地有较大差异。但本研究通过对古巴火烈鸟卵的人工孵化以及雏鸟的饲养管理、育雏饲料及饲喂方式、育雏温度、雏鸟体重及取食量的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古巴火烈鸟在我国高纬度地区繁殖的难题。

4.1 人工孵化

火烈鸟的通讯方式主要包括叫声和肢体行为的识别,具有极强的群居性[9]。经观察,古巴火烈鸟配对并非严格的一夫一妻制,有的3只一组(1雌2雄),并且配偶不是固定的,第二年会重新配对;古巴火烈鸟也有补卵的习性,最多时一组火烈鸟一个繁殖期会产卵4枚。

自然孵化中,古巴火烈鸟卵的孵化期为28~31 d。人工孵化条件下,古巴火烈鸟卵的孵化期为25~28 d。可能的原因:第一,火烈鸟自然孵化初期的前2 d卧巢不实;第二,人工孵化温度高于自然孵化温度,使孵化期缩短。目前有关鸟类人工孵化及育雏的文献报道有很多。单芬等[13]曾对白鹈鹕的卵进行过人工孵化及育雏的研究,结果显示白鹈鹕的孵化温度为37.1~37.4 ℃,孵化湿度为55%~65%,卵失重率为12.43%,孵化率为80%,比本研究的孵化率高,有可能是存在种间差异或者地理因素的影响。迟俊[11]对美洲火烈鸟的研究表明,美洲火烈鸟孵化温度为37.3~37.7 ℃,孵化湿度为75%~80%,孵化期为27 d 2 h 25 min,孵化率为33.33%,除了孵化率较本研究低之外,其他各项参数均略高于本研究参数。L. Fiorucci等[14]在2017年对两枚火烈鸟卵和一只火烈鸟雏鸟进行人工孵化及育雏研究,其孵化温度为37.2 ℃,孵化湿度为55%,出雏后的温度为34 ℃,湿度为47%,3只火烈鸟雏鸟的健康状况均良好。黄润基等[15]曾对圈养白冠长尾雉的人工孵化及育雏进行研究,白冠长尾雉孵化温度为37.2~37.5 ℃,孵化湿度为45%~55%,卵失重率为12.9%,与本研究数据相差不大。通过对白冠长尾雉日粮及其他方面的调整,其孵化率由30.8%提升到53.4%,健雏率由38.3%提升到70.9%。这些方法值得更深一步的探究,期待能够提高圈养古巴火烈鸟在我国的繁殖成功率。

4.2 人工育雏

由于古巴火烈鸟雏鸟1~15日龄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育雏期间需要密切注意育雏温度。在天气晴朗且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将雏鸟移至室外晒太阳,可以促进骨骼和羽毛的发育[16-19]。此外,雏鸟对食物的温度也很敏感,会拒绝进食凉的食物,或进食后由于冷,身体会哆嗦。在加热灯下喂食(尤其是15日龄以前),保持雏鸟温暖,食物的温度保持在40~42 ℃。在全人工饲喂状态下,雏鸟对饲养员有很强的依赖性,教会雏鸟自行采食,降低其对人的印痕行为尤为重要。在雏鸟有自主采食行为时(大约23日龄),可以提供水盘,水盘里放入少量虾皮供其自由采食。随着采食能力的增强,适当调整供给量,并放入成鸟饲料,为断乳做准备。

在人工育雏过程中,本研究采取了两种饲喂方式,一种是雏鸟第一次开食饲喂乳粉,至15日龄,15日龄后饲喂混合料食糜;第二种是雏鸟第一次开食饲喂混合料食糜,添加少量乳粉。实践过程中,两种不同饲喂方式都得到了很好的体重增长。但是第二种方式饲喂的雏鸟粪便情况及30日龄前的体重增长率明显高于第一种,雏鸟4、雏鸟5、雏鸟6是以第二种饲喂方式饲喂的,雏鸟1、雏鸟2、雏鸟3是以第一种饲喂方式饲喂的。可见,采取第二种饲喂方式更有利于雏鸟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古巴火烈鸟卵的人工孵化及雏鸟的饲养管理、育雏饲料及饲喂方式、育雏温度、雏鸟体重及取食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解决了古巴火烈鸟在我国高纬度地区繁殖的难题,为提高古巴火烈鸟的人工孵化和繁殖成活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圈养状态下古巴火烈鸟的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人工孵化雏鸟古巴
为什么杜鹃雏鸟刚破壳就会推蛋?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浅析鸡蛋人工孵化技术要点
古巴斗鸡
古巴经济衰退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
赛鸽人工孵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乳鸽人工孵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