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2023-07-05 15:08何晶晶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9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利用资源

何晶晶

传统的教学观强调“以教定学”,现代的教学观则强调“以学定教”,以“生成”的眼光来进行教学。有效利用生成性学习资源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素养,从而以更高的视野来把握数学教学本质和规律,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学习资源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现从“学什么”到“怎么学”的飞跃。

一、生成性资源及捕捉和利用的定义

1.生成性资源的定义

生成性资源是指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用于学生继续深化互动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等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具有过程性、开放性、生态性等特点。资源的过程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对生成的初始学习资源即时分析、重组,形成新的、不同于教学设计原先设定的教学过程。资源的开放性是指师生、生生对学习资源的交流、互动是开放性的,因此,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因为个体的理解差异而动态生成的新的资源也具有开放性。资源的生态性是指生成性资源始终处于一个持续可再生的生态循环中,并通过重组、转化、完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库。

2.捕捉和利用的定义

捕捉和利用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基础上,从日常教学过程中捕捉学生的思考、记录等学习资源,并进一步转化为可以用于学生继续深化互动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二、生成性资源的捕捉和利用教学策略

信息化时代,多元的、不确定的和意料之外的信息与资源不断生成,教师要及时捕捉、判断、选择、调整,将生成性资源应用于教学之中。

1.抓住问题型资源,帮助学生开展深入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点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要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且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捕捉有意义的问题,二次创设动态的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开展深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习题“照样子用4根木条钉一个长方形框,再拉一拉,你有什么发现?”时,大部分学生会发现:长方形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可以变成长方形。有少部分学生会说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还有个别学生提出问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个问题虽然与本节课的知识点无关,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产生的问题是极具价值的学习资源。尽管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过了二年级学习的范畴,但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外。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延續到课外,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自主探究,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借助错误型资源,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在理解、认知方面随时会犯各种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认知水平和意志品质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一课习题“52÷2”时,有的学生会出现如图的错误,教师要善于捕捉错误型资源,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巧妙把错误资源转化为探究问题的素材,以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在辨错、析错、纠错中理解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学习数学。

3.对比差异型资源,使学生在感悟中优化学习

每个学生天赋有差异,且家庭背景和文化氛围不同,所以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主性。在数学教学中,充满探究性的过程往往比数学结论更为重要,因为智慧的火花都是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的。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师不能急于否定或者忽视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法,而应呈现多种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中自主对比思考、自主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时,教师可以创设“猴子计算红苹果和青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计算方法画出来或者写下来。于是便有了数数、摆小棒、计数器、凑十法等几种资源的呈现。教师捕捉到这些资源后,按思维层次从低到高呈现资源,在对比交流中突出凑十法的优点。

4.捕捉原生态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脑海中通常有两种数学,即“生活中的数学”与“课本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包括学生特有的话语系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与“课本中的数学”相比,它缺乏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但它又是学生看待数学原生态的感受和看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常常不经意产生原生态资源,且无法避免。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个学生说:“老师的脸像个球。”在这里学生混淆了圆和球的关系,“脸”应该是近似一个圆。教师要抓住这个资源,发挥教育机智,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并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圆圆的脸蛋”和数学中标准的球的概念。

“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努力提升课堂效率,利用生成性资源反思数学课堂的本质,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利用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