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爱国底色 厚植红色基因

2023-07-06 11:36颜怡霞谢红新
少先队活动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乐红领巾少先队员

颜怡霞 谢红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少先队的职责任务,更是少先队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秉承“全线提高,全面发展,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少先队幸福教育”为主线,以思想引领为工作抓手,凸显儿童主体,深化特色活动,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引导少先队员在伟大的新时代发现幸福、感受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厚植爱国底色,传承红色基因,让星星火炬成为每个少先队员人生路上的精神坐标。

一、传统阵地“活”起来,自主实践发现幸福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形式。民乐学校致力于优化校内外少先队阵地建设,强化少先队组织育人功能,引导队员们在少先队阵地中锻炼和成就自我,在自主实践中发现幸福。

激活课堂阵地,绘制幸福成长底色。学校少工委重视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的有效落实,定期开展中队辅导员专业能力培训和少先队活动课教研,结合时事热点和校园生活,有计划、有主题地推进少先队活动课。在学校少工委指导下,学校少先队探索出了少先队活动课“四放”工作法,一是放心,引导队员自主设计活动,提升队员参与感;二是放手,引导队员收集活动课资料、制作课件,培养队员学习能力;三是放言,引导队员在活动课中沟通交流、展示自我,锻炼队员人际交往能力;四是放权,引导队员争当小主人,享受自主教育的幸福感。“四放”工作法激活了少先队活动课堂,丰富了少先队活动的形式,锻炼了队员能力,为队员的幸福成长奠基。

盘活文化阵地,展现幸福成长全景。学校少工委着力擦亮红领巾广播、鹿鸣电视台等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推进少先队传统阵地和新媒体阵地的融合发展,助力民乐少先队员展现在少先队组织中幸福成长的全景。队员自主策划红领巾广播内容,开辟了少先队校园新闻、互动点歌、社会热点探讨等栏目,使红领巾广播充满新时代朝气。学校少工委不断优化校园网建设,并在校园微信公众号开辟“红领巾直播间”“民乐之星”等专栏,对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事迹进行介绍展示,引导少年儿童学习身边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红领巾增添新的光彩。

用活社团阵地,拓宽幸福成长路径。学校少工委着力培养少先队员“三自”发展能力,规范化建立红领巾检查队、鼓号队、小蜜蜂志愿者服务队、国旗班等社团阵地。学校通过年级组推荐、面试选拔、上岗试用等程序,选拔优秀队员担任红领巾检查队队员,建立“日日有总结,周周有反馈,月月有激励”的管理机制,实现了队风队纪的自我教育。学校国旗班每日自主升降国旗,每周培训升旗手、排练升旗仪式,每学期自主策划新老国旗班交接仪式,实现了基础队务的自我管理。小蜜蜂志愿者服务队在校内为队员们服务,在校外积极投身少先队社会化活动,参与社区的爱心义卖,深入周边居委会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公益活动,实现了少先队员的自我发展,拓宽了少先队阵地教育的路径。

二、教育方式“潮”起来,政治启蒙感受幸福

政治启蒙是少先队工作的主责主业,民乐学校将抽象的思想理论转化成具有时尚感、潮流感的仪式活动,吸引和凝聚少先队员在仪式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将爱国情怀融入队员的血脉。

主题教育强化思想引领。民乐学校的主题活动设计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从队员视角出发,融入队员喜爱的潮流元素,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以温暖且有意思的方式传递给队员,更好地感召队员、引领队员。例如,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学校以队员们喜爱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角,将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激情和梦想传递到校园,鼓励队员以冬奥会运动员为榜样,学习“突破自我”“团结合作”等运动员的优秀品质,在体育精神引领下书写奋斗新篇章。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日子里,学校大队部组织队员演绎建党百年来各个时期能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典型人物,鼓励队员们从中汲取力量、树立理想、激发斗志,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着入队、入团、入党的追求政治进步“人生三部曲”目标不断拔节生长。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大队部将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对青少年“挺膺担当”的期望以队员们喜爱的吉祥物来做教育传达,开展“萌‘兔学习二十大挺膺担当启宏图”主题活动,号召队员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兔”、奋跃而起的“吉祥兔”、童心向党的“赤子兔”、赞美时代的“奋进兔”、挺膺担当的“励志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强国一代的风采。

分层教育强化组织意识。民乐学校注重少先队员分层教育的研究实践,针对不同年级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在组织中成长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例如,针对八年级队员开展的“十四而志燃青春感恩明责心向党”十四周岁集体生日活动,队员们以原创交响乐、音乐剧、情景合唱等创意形式,表达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新时代赋予少先队员的责任和担当。针对九年级队员开展的“社会热点大讨论”活动,以在队员中讨论度较高的“中科院网红博士论文致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網红辞职信等社会事件为切入点,策划融入队员演绎的脱口秀、TED演讲、小品等形式的专属升旗仪式,给予队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

实践活动强化能力培养。民乐学校自2018年起首创以“校园路演”形式选举大队委员,将传统的小报、演讲、才艺表演的竞选方式优化为红领巾宣讲、红领巾微视频、红领巾模仿秀、红领巾小百灵演唱会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对大队委员能力素质的要求,也增强了队员们作为“红领巾小主人”的幸福感。5年来,民乐学校共有326名大队委员候选人通过路演竞选展示自己的才干,12000余名少先队员参与投票,大大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成为学校少先队品牌项目中参与度最广、最受队员们欢迎的项目。从队员需求出发的品牌实践活动,培养了队员们的创新意识,强化了队员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队员们在展示才干过程中收获幸福。

三、课程设计“红”起来,思想引领传递幸福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双减”政策出台后,民乐学校党总支积极动员校内外的艺术辅导员、体育辅导员和科技辅导员,将学校特色“三乐六美”特色课程群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优化、推广,把红色基因渗透在课程设计中,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为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带去幸福。

优化校内课程,融入红色基因。“幸福课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以合唱、管乐、绘画为主的“尚雅美艺”课程群;将奋斗精神教育、榜样教育融入以篮球、排球、啦啦操为主的“健体美形”课程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融入以模拟法庭、普法课程为主的“明理尚、法”课程群,让队员们在学习中提升道德素养和道德实践能力。

引入校外课程,整合红色资源。近年来,融入红色基因的“幸福课程”设计更显深度,传递给少先队员的幸福感也向课外、校外延伸。在校党总支和团委支持下,学校少工委对接家委会、社区少工委、高校团委等资源,在课后服务时段固定开设少先队校外辅导员课堂,集结更多的社区干部、大学生志愿者、专家学者优化校外辅导员库,不断扩大校外辅导员的覆盖面。如“明理尚法”系列课程邀请来自公检法部门的校外辅导员讲解普法知识,组织模拟法庭,队员们在参与和历练中树立法治观;“崇思美行”系列行走课程每周五由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家长辅导员志愿者带领寻访区内红色地标、开展职业体验和楼组小队活动,队员们在边走边学的沉浸式课程中获得更加生动、直接的幸福体验。

四、化产品“亮”起来,学思践悟创造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少先队员们在感受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自身的使命担当后,也会有许多体悟想要表达。为了让少先队员们能更好地感知幸福、表达幸福、创造幸福,民乐学校组织优秀青年党团教师与少先队员们共同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原创红领巾文化产品。

红色创作,亮出风采。结合“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给少先队员讲党的二十大”等教育活动,在优秀青年党团员教师指导下学校少先队员通过民乐学校戏剧社、微电影社等红领巾社团,将身边事例改编成剧本,打造了一系列原创红领巾戏剧、红领巾微电影产品。如红领巾微电影《我馨向阳》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红领巾音乐微电影《我的中国心》被学习强国App转载;青少年学“四史,校园剧《致敬,先锋》和《知晓一段史》多次公开展演,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少先队红色文化产品,以“00后”喜爱的、具有时代感的方式来呈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红色传承,亮出使命。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民乐学校深入推进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实践,实践活动由党员教师和团员教师领衔,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微行动、“从小学党史,从小知时事”微宣讲、“寻访红色地标”微行走为活动主线,队员共同策划并参与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學校将党团队员的所思所悟制作成“吾讲党史”系列文化产品。“吾讲党史系列由音频微党课、团委微视频、少先队Vlog(视频播客)组成,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每周一期推出,巧用新媒体开辟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新途径,让少先队员们在深入浅出的党史学习中理解党团队组织的紧密关系,激发少年儿童立志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红色寻访,亮出担当。为了让少先队员更好地理解党的初心使命和党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明确共产主义接班人“预备队”的责任担当,激发他们的政治认同,民乐学校组织队员开展“时代新篇章幸福我寻访”Vlog征集活动。在活动中,队员们以“新时代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变化”为主题,化身红领巾讲解员,走进幸福社区、寻访亲友长辈、纵览城市发展,身临其境感知幸福、饱含深情讲述幸福,并自己拍摄、剪辑,创作了许多高质量的短视频,生动展现了党领导下的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表达了身为“强国一代”的幸福。

民乐学校少先队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学校少工委将继续“观大势,想小事”,引导少先队员将自己人生成长的“小齿轮”和国家发展的“大齿轮”紧紧相扣,不断推出紧扣时代热点、回应工作重点、展示少先队员亮点的少先队活动。在奋进的新时代,用星星火炬的旗帜引领队员、凝聚队员、感召队员,为把少先队员培养成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奋斗者而努力前行。

校长说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始终秉持着“全线提高、全面发展、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以“少先队幸福教育”为工作主线,以“五育并举”为工作抓手,通过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从小根植红色基因,努力成长为“身心健康、富有思辨、学力厚实、人格健全”的新时代好队员。

学校少工委着力推动讲好儿童化的政治。学校注重党团队组织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党团队员联手开发了“吾讲党史”系列微党课、“红领巾说幸福”系列宣讲等少年儿童政治启蒙教育内容,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队员学习“四史”,带领队员感知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学校少工委着力推动组织好儿童化的实践活动。学校探索将时尚元素融入少先队工作,如学校结合时事开展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根据队员年龄特点开展的分年级仪式教育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开展的国庆系列活动等,探索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学校少工委着力推动开发好儿童化的文化产品。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少先队文化产品创作,探索用少先队的组织精神和文化魅力感染和影响少年儿童,鼓励少年儿童通过原创文化产品感受幸福、表达幸福、创造幸福。《我馨向阳》《知晓一段史》《我的中国心》《国家》等一系列少先队微电影、思政剧和短视频在全国少工委、学习强国等平台上展播,获得多项全国大奖,在少年儿童中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少先队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民乐学校少工委将进一步围绕少先队“幸福教育”开展更具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为成就少先队员的幸福童年砥砺向前。

猜你喜欢
民乐红领巾少先队员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红领巾要戴好
《红领巾》的“童年照”
民乐国祥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红领巾”是谁
智取红领巾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