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红色精神种子的路径探索

2023-07-06 11:36杜玲
少先队活动 2023年6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杜玲

摘要 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先进内核和宝贵精华,如何让少先队员理解这种精神力量,在少先队员心中播下红色精神的种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命题。笔者从少先队的政治教育属性入手进行阐述,对红色精神的传播进行了多元路径的探究,给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并辅以案例论证。通过对少先队员红色精神的学习实践,引导他们在体验式学习中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心灵。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各个时期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精神力量,那么如何将这种精神浸润至少先队员的价值观?红色基因如何传承呢?

一、多元体验,引领政治启蒙

1.小先生制

对少年儿童开展政治启蒙,我们需要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特点,探索適宜的教育方式。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队员小先生制”这一教育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当高年级队员将红色精神化为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政治事物,通过故事、朗诵、歌唱、表演、绘画、写作等形式带入课堂,低年级队员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激发,课堂配合度极高。这源于低年级队员对高年级队员的崇拜之情及信任,当这种情感链接被触发时,政治教育的内容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渗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曾指出,少年儿童接受政治观念具有从情感、拟人开始的特点,因此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发挥少年儿童情感为主的认同模式,让大队员扮演小先生,让小先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达到引领作用。

2.研学旅行

习近平总书记说,“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苏州市现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1家,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承载着催人奋进的红色基因和革命力量。根据中高年级队员的身心特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各校少先队组织设计和开发了“传承红色精神研学实践旅行”的项目模式,将红色精神作为研学旅行的核心,这种模式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了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的方法与途径,从静态的灌输式学习模式化为动态的研究式学习模式,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这一项目模式充分凸显了少先队组织在儿童政治社会化中的特殊作用。

3.场馆参观

少年儿童参观场馆展览是少先队社会化工作的有益补充,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内涵,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少年儿童在场馆中自由行走、自主观看、聆听讲解的轻松场景中学习知识,获得新的认知、产生新的情感,从而达到红色教育的渗透作用。如组织队员们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活动中,纪念馆通过场景展示、视频智能触控互动、多媒体投影、微缩战争模拟场景等展现形式,让队员们通过从静态到动态、单一到多元、参观到参与、知识到见识、技术到艺术、教育过程到成长历程等多维度的参与体验,获得精神成长。

4.时政探讨

将充满正能量的现代社会热点新闻引入少先队活动课当中,对于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有着积极意义。辅导员老师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引导少先队员在时事新闻的学习过程中理解红色精神的意蕴所在。如在少先队活动课《强国有我新征程——中国精神之航天精神》的教学中,队员们通过从电视、报刊、互联网渠道收集的相关航天资料,分析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顺利往返对中国科技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的感悟。少先队员从时事新闻的关注和分享中,不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不懈努力,从而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产生朴素情感。

除了时事新闻,我们还要带领高年级队员主动关注经济、军事、科技发展,把政治观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要适时引导队员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辨析能力,发展自主意识,提高队员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引导少先队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红传接力,增强理想信念

在信息网络时代,少先队组织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正向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群团组织,在少年儿童中传播共产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是少先队的重要使命。

我们通过举办“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百人百日少年说”网络传播活动,让少先队员们分享精彩故事弘扬伟大精神,引导少年儿童追寻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光辉足迹,坚定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红色精神与现代生活中的先锋榜样成为队员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深挖红色教育资源的同时,队员们开展红色宣讲,园区的“红传传”们发挥自身优势,用接力的形式,为大力宣扬红色精神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百个红色故事视听产品通过抖音、视频号、广播等载体广泛传播,这些资源也成为少先队活动课的重要学习资料。

三、伙伴教育,发挥榜样力量

心理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受到的影响更多来自身边小伙伴,而不是父母和教师等长辈。因为伙伴间可以自由平等地发表看法,友好地交换意见,他们通过一起学、一起玩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在这个“伙伴圈”中,他们从知识、能力、兴趣爱好、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认识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和共同语言,所以很容易从伙伴那里获得身份认同,产生同频共振的效果。

课题研究发现,小伙伴之间的交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特殊作用。小伙伴不仅仅可以在同一所学校,还可以在不同中队、不同年级、不同学校间形成,差龄伙伴在少先队活动中,辅导员要发挥大队员带小队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同龄伙伴在少先队活动中要发挥优秀同伴的榜样引领作用,在开展校外活动“红领巾寻访”“红领巾假日小队”活动时,要注意发挥少先队小干部的引领作用。

四、仪式教育,坚定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少先队改革方案》《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增强仪式庄重感、参与感,突出少先队的思想性、先进性、自主性、实践性,以增强每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红色仪式庆典的教育作用,多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等活动。少先队组织要抓住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等红色教育契机,举行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红领巾奖章颁章等各种仪式,让仪式教育为少先队员一生的政治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少先队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要善于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从少先队员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更多的红色基因链接点,将红色精神渗透在队员们的真实生活体验中;要用儿童化语言讲好儿童化政治,把红色理想信念的种子播撒进队员们的心田,让红色精神成为队员们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和强大支柱。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少先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