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语文混合学习

2023-07-10 18:31马慕菡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线下混合学科

马慕菡

“互联网+”时代,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当疫情来临之际,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线下学习等有效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混合学习”样式。“混合学习”不再让线上或线下学习“硬推”,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相机进行。语文混合学习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广度,开掘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度。

一、混合学习,弥合学科边界

传统的学习,学科边界泾渭分明。而在“互联网+”时代,学科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学科之间正走向一种牵手联姻的状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源、素材等,通过学科边界的弥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混合学习。

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妙的世界”的人文主题是“天地之间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寻”,这一主题不仅仅涉及语文学科知识,还涉及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等。在教学中,笔者引入科学、历史等相关学科内容,同时适当融入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构建“探索奇妙的世界”项目化学习,用任务来驱动学生实现学习进阶。在这一过程中,笔者首先设计研发任务,同时以核心主题为切入点分解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相关任务进行学习研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借助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会应用科学的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应用美术知识,绘制相关的手抄报;应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微视频。通过这样的混合学习,学生在充分感受、体验、理解、欣赏和表达的过程中激活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混合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它能弥合学科边界,让学科之间隔阂得以消除。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素材比较芜杂,这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同时,混合学习还打破了传统的语文教学同时空的格局,教与学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同步,而是具有一种“异时空”的特质。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者”“教学者”身份转向了“辅助者”“合作者”的身份。

二、混合学习,沟通生活世界

“混合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是可以链接学生的生活世界。“语文的边界就是生活的边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合学习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在混合学习中,教师要精心设置相关的问题,尤其是核心问题的设置。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现场解疑答疑,而且可以借助网络进行作业辅导。从这个角度来看,混合学习是一种丰富多样、无限时空的学习,具有一种互通互联、无限共享的优势。

比如《匆匆》这一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在“第一课时”教学之后,笔者采用“混合教学”的方式,利用QQ、微信等软件引导学生研讨:作者是怎样描写时间一去不复返的?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尽管师生、生生不照面,但却能借助网络连接在一起,处于同一个“心理场域”“文化场域”之中。由于师生不是“面对面”,因而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学生的语文思维、认知便更加活跃。他们纷纷从教材文本中寻找依据,将《匆匆》一文中描写时间流逝的段落找出来,并且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头涔涔”“泪潸潸”是什么意思?“游丝”是什么意思?游丝样的痕迹是一种怎样的痕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体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学生向网络求助,有学生向家长求助,有学生向笔者求助。在这个过程中,有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解释“头涔涔”“泪潸潸”,有学生联系朱自清先生的写作背景来畅谈“头涔涔”“泪潸潸”。通过交流互动,学生认识到了作者用这样的比喻,能够化无形体验为有形体验,将自己伤感而不气馁、彷徨而不消沉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混合式的学习超越了传统的课堂,向着日常生活世界延伸、拓展、渗透,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种泛在学习。而对教师而言,基于学生生活世界的混合学习,能触摸到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以学生的具体学情为导向,引导其交流研讨,实现思维碰撞和情感沟通。作为教师,也要适时介入,相机引导、点拨,促成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力和认知力。

三、混合学习,创设第二课堂

混合学习不仅能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创建第二课堂。相比较来说,传统的线下学习,教师的统御性比较强;而线上的教学,则又有弱化知识学习重要性的倾向。将线上和线下学习统合起来,引导学生混合学习,则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有吸引力,更充满生命的活力。

当下,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双减”政策。“双减”减的是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作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为此,教师要丰富、优化、创新学生的语文学习,借助混合学习创建“第二课堂”,能让“双减工作”有效落地。

比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笔者就结合移动终端的自媒体的背景资料在钉钉群内进行分享。笔者将相关内容作为预习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历史背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当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上,彭德怀发来电报请示是否将毛岸英的遗骸运回祖国安葬,而朝鲜方面要求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面对两种抉择,毛主席强忍悲痛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在学习过程中,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毛主席的神态、语言、动作,来体会毛主席作为父亲和作为领袖的常人情感和伟人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内涵。

整合线上的学习优势,笔者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制作成视频、图片、音频等相关内容资料,引导学生深度的语文学习。由于有了这样的多媒体介入,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能获得一种沉浸式的感受、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能让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良好学习状态,更能引导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同时,在混合学习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要科学选择课程资源,要加强监控积极反思。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能有效地打破时空限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秉持“以学定教”“学为中心”意识,精心选择素材、资源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展开多样态的语文學习。借助于混合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变得即时化、可视化,教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指导也变得精细化、精准化。

混合学习是“后疫情时代”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方式。作为教师,要顺势而为,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将线下的课堂学习与线上学习、离线学习等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互动的形式,更能丰富学生语文学习互动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媒介,扩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时空,充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形式,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语文学习的需求。实施混合学习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的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互补、契合。

作者简介:江苏省徐州市云兴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线下混合学科
混合宅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超学科”来啦
油水混合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