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视角探讨ESP 的竞争力

2023-07-11 11:31□程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线消耗规格

□程 威

现有热轧宽带钢产线中,以常规热连轧为主流,其产能占热轧宽带钢产能的80%以上,而以ESP为代表的无头轧制技术正成为热门,现有钢铁企业在考虑发展热轧宽带钢产线的过程中基本都会面临要在2种产线中进行选择,其主要考虑的是哪种产线更有竞争力,而产线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生产成本,因此,本文尝试从成本视角来探讨ESP与常规热连轧之间的差异。

一、ESP与常规热连轧成本分析

1.成本分析说明

产品制造成本主要包括原辅材料消耗、能源介质消耗、人工成本、维护修理费用、折旧等,本次成本对比分析主要发掘ESP与常规热连轧之间的差异,找出成本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接下来的成本分析将会先从原辅材料消耗、能源介质消耗入手,分析产线在物料消耗方面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加入人工成本、维护修理费用、折旧等项目,整体分析产线的制造成本。

分析选取的机组为1 750 mm的ESP和1 780 mm的常规热连轧,ESP年产量220万吨,常规热连轧年产量400万吨,物料消耗指标根据机组设计指标与收集的投产产线实际消耗指标综合确定,主要物料价格参考近期的市场价格综合确定。

成本对比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其中的差异,进行物料成本分析时,对于成本项相同的内容在分析中将会省略。

2.成本差异分析

(1)物料消耗成本

从物料消耗大类看,ESP与常规热连轧在物料成本上的差异主要是原材料成本和燃料动力成本,而辅助材料成本差异虽然不大,但也体现出2类产线在工艺方面的区别。综合看,ESP的吨钢物料成本较常规热连轧高7.6元,具体见表1。

表1 ESP与常规热连轧主要物料成本差异 单位/(元·t-1)

——原材料。ESP可以实现无头轧制,其成材率较传统热连轧具有优势,从钢水到钢材,ESP生产钢材1 t消耗钢水约1.021 5 t,常规热连轧生产钢材1 t消耗钢水约1.046 5 t。以钢水、废钢价格分别为3 500元/t、2 600元/t进行测算,ESP因成材率的优势较常规热连轧吨钢成本低22.6元。

——辅助材料。ESP在辅助材料方面的吨钢成本较常规热连轧低4.4元,差距看似不大,但通过对具体辅助材料消耗分析可以发现,ESP中轧辊的成本较高,而常规热连轧中耐火材料的成本较高。ESP轧辊成本高的原因主要在于ESP以生产薄规格产品为主,例如ESP的连铸坯厚度为100 mm左右,常规热连轧的连铸坯厚度为210 mm左右,薄规格带钢较厚规格带钢产品偏硬,因此在生产过程中,ESP对轧辊的消耗较大;常规热连轧耐火材料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热炉对耐火材料的消耗,而ESP则没有这方面的消耗。

——燃料动力。ESP在燃料动力方面的吨钢成本较常规热连轧高34.5元,其中主要差异在于高炉煤气和电力,这与2种机组的加热方式有关。ESP采用感应加热炉,消耗的能源介质主要是电;常规热连轧采用步进式加热炉,消耗的能源介质主要是煤气。因此,在高炉煤气成本(18.8元/GJ)方面,常规热连轧较ESP高21.2元/t;在电力成本(0.6元/kWh)方面,ESP较常规热连轧高59.5元/t。

(2)人工成本

ESP生产线包含连铸和热轧,生产线整体布置更加紧凑,整体劳动定员约328人;常规热连轧生产中,2条板坯连铸+1 780 mm热连轧整体劳动定员约576人;按人均年工资15万元考虑,ESP吨钢人工成本22.4元,常规热连轧吨钢人工成本21.6元。

(3)折旧

折旧与建设投资密切相关,每个项目由于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不同,投资差异较大,而且近年来随着ESP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其建设投资出现一定回落,因此,假定ESP与常规热连轧(含连铸)的建设投资接近,均按18亿元考虑。经计算,ESP吨钢折旧成本51.8元,常规热连轧吨钢折旧成本28.5元。

(4)维护修理费用

相对而言,ESP配套件和备件国产化率较低,维护成本高;常规热连轧配套件和备件的国产化率高,维护成本低。ESP维护修理费用按建设投资的2.5%考虑,常规热连轧维护修理费用按建设投资的2%考虑,经计算,ESP吨钢维护修理成本20.5元,常规热连轧吨钢维护修理成本9元。

二、ESP竞争力分析

1.ESP目标市场

通过上述成本分析可以看出,ESP与常规热连轧相比,在吨钢制造成本方面并不具备优势,但结合其“以热代冷”的产品特点,其主要是取代部分冷轧产品的市场,因此其成本竞争优势主要在于可以不经过传统冷轧工艺生产薄规格带钢产品。

2.ESP与冷轧价格分析

现阶段ESP产品在国内主要是日照钢铁一家独大,能够查询到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日照钢铁的价格,参考日照钢铁在华南某地的价格,其中ESP产品牌号为RECC(R——日钢,E——ESP,C——冷成形,C——商业级),尺寸规格为1.0 mm×1 250 mm×C,取2022年1—12月价格平均值,价格数据为4 879元/t;选取同种牌号,尺寸规格为1.2 mm×1 250 mm×C,价格数据为4 865元/t。

通过对比某沿海地区ESP产品(RECC 1.0 mm×1 250 mm×C)价格与主要企业冷轧产品(SPCC 1.0 mm×1 250 mm×C )价格之间的差额,同等规格下ESP与冷轧卷的价差普遍集中在50元/t以下(宝钢湛江除外)。可以看出,虽然ESP为热轧产品,但该价格仅略低于同地区的冷轧SPCC产品价格。

3.ESP与冷轧成本分析

通过对比ESP的制造成本与常规冷轧制造成本(见表2),可以发现,通过省掉后续冷轧、退火工序,ESP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约317元/t。

表2 ESP与常规冷轧制造成本对比 单位/(元·t-1)

综上,ESP产品比冷轧产品价格低约50元/t,ESP的制造成本相较冷轧制造成本约节约317元/t,因此,ESP产品在吨钢利润上较传统冷轧产品有约267元的优势。

三、结论及建议

第一,如果单从热轧工序看,ESP生产成本与常规热连轧(含连铸)相比并不占优势,而且ESP年产量基本在200万~250万吨,而常规热连轧年产量在350万~450万吨,这导致ESP吨钢固定成本相较常规热连轧有一定差距。

第二,ESP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可稳定、批量生产薄/超薄规格产品,其薄规格板带在制造成本方面较传统热轧+冷轧工艺路线低约317元/t,而ESP产品比冷轧产品低约50元/t,因此ESP产品在吨钢利润上较传统冷轧产品要高。这也是其“以热代冷”的竞争优势所在。

第三,企业在ESP和常规热连轧中进行抉择时,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市场定位,再结合2种产线各自特点进行选择,ESP与常规热连轧属于错位竞争。

第四,成本分析受到许多参数的制约,尤其是单耗和价格,ESP的优势在于成材率和节约煤气,成材率转化为成本优势又与原料和废钢的价格有关,电价与煤气的价格也严重影响ESP在燃料动力方面的成本比较。如果电价较低,ESP与常规热连轧在燃料动力方面的吨钢成本差距会缩小甚至会低于常规热连轧。因此,ESP与常规热连轧的成本孰优孰劣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实际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猜你喜欢
产线消耗规格
如此消耗卡路里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昆玉棒材轧制产线提速增效工艺改进措施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闭月羞花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多品种小批量智能制造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探讨
宽厚板钢轧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产线推进实践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