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 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2023-07-15 08:31哈团结陈秀芝孙丽丽刘珊珊方朝晖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六味地黄气阴证候

杨 真,哈团结,陈秀芝,孙丽丽,刘珊珊,方朝晖

(1. 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内分泌科,安徽 太和 236600;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合肥 230031)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敏感度降低而引起的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血糖升高、体形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身体各器官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或伴发性疾病,因此,加强T2DM 患者的血糖控制,对改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1]。T2DM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症”范畴,首见于《素问》,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患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而致积食、气滞,湿热蕴结于脾胃,而使升降失和,运化失调,日久则津液亏虚,气虚则无以推动血行,而致瘀血内生;又因情志不舒,肝气瘀滞,蕴结于内,致使中焦气机逆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使燥热内生,气阴两虚更甚[2]。中医理论认为,气阴两虚型T2DM 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痰、瘀、浊、湿为其病理产物,若消渴日久不愈,则燥热更损气伤阴,故须以养阴益气为主,并佐以化瘀通络治之[3]。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兼具生脉散益气养阴和六味地黄丸补肾养血,滋阴益精之功,运用气阴双补法改善阴虚燥热证,具有标本兼治之效[4-5],本研究拟将其与西药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以探究其对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90 例T2DM 气阴两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2 例,女23 例,年龄42 ~63 岁,平均(57.46±7.82)岁;体质量指数(BMI)19 ~28 kg·m-2,平均(24.03±2.17)kg·m-2;病程3 ~7 年,平均(5.06±1.03)年;合并冠心病6 例,高血压14 例,高血脂11 例;联合组,男26 例,女19 例,年龄41 ~65 岁,平均(58.422±8.63)岁;BMI 19 ~28 kg·m-2,平均(24.26±2.21)kg·m-2;病程3 ~7 年,平均(4.75±0.93)年;合并冠心病7 例,高血压12例,高血脂9 例,2组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6]中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2011 版》[7]中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主症: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次症: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夜尿频多、形体消瘦、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而弦。主症满足1 项,次症具备1 ~2 项结合舌脉可确诊。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40 ~75 岁;3)认知功能正常,无沟通障碍;4)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2)免疫、凝血功能障碍者,全身性感染患者;3)糖尿病肾病患者;4)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根据医嘱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控制总热量并进行适当的活动锻炼。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浙江国光生物制药,国药准字:H33020526,规格:0.25 g×100 g)口服,每次1 片,每天3 次,4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3 个疗程。

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方药组成:人参15 g,麦冬12 g,五味子10 g,熟地黄20 g,茯苓15 g,山药12 g,山茱萸10 g,泽泻12 g,牡丹皮12 g,甘草8 g。肾阴虚者加牛膝、桑椹,气虚者加黄芪,血瘀者加当归。加清水500 mL 煎煮至200 mL,分装为2 袋,早晚各1 次分服,连续治疗12 周。

1.5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证候及疗效评价》[8]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有效:证候积分降低≥30%且<70%,无效,证候积分降低<30%;总有效= 显效+ 有效。2)中医证候积分: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11 版》[7]选取咽干口燥、口渴多饮、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夜尿频多、形体消瘦6 项中医证候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4 级,主症分别给予0、2、4、6 分,次症分别给予0、1、2、3 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3)血糖代谢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 PG),酶免疫磁分离法检测空腹C 肽(FCP)、餐后2h C 肽(2h PC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水平。5)胰岛细胞功能[9]:治疗前后监测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变化。6)血清生化因子: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肝素抗凝,4 ℃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所有试剂盒均由abcam 公司提供。7)统计2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 VS 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45) %

2.2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n = 45) 分

表2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n = 45)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咽干口燥 口渴多饮 神疲乏力 心悸失眠 夜尿频多 形体消瘦联合组 治疗前 4.75±0.53 4.66±0.49 4.57±0.55 2.11±0.42 2.32±0.34 2.41±0.26治疗后 2.23±0.41#△ 1.89±0.41#△ 2.11±0.43#△ 1.14±0.23#△ 1.21±0.28#△ 1.14±0.24#△对照组 治疗前 4.53±0.61 4.54±0.53 4.64±0.63 2.21±0.38 2.26±0.33 2.38±0.28治疗后 2.57±0.37# 2.31±0.44# 2.43±0.41# 1.35±0.33# 1.37±0.31# 1.35±0.29#

2.3 2组糖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12 周后,2组FPG、2h PG、FCP、2h PCP、HbAlc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糖代谢指标比较(±s ,n= 45)

表3 2组糖代谢指标比较(±s ,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FPG/(mmol·L-1) 2 h PG/(mmol·L-1) FCP/(ng·mL-1) 2 h PCP/(ng·mL-1) HbAlc/%联合组 治疗前 9.25±1.16 12.64±1.11 5.18±0.59 20.49±2.17 9.67±1.35治疗后 4.83±0.42#△ 7.35±0.76#△ 3.15±0.38#△ 13.35±1.83#△ 6.32±1.06#△对照组 治疗前 9.17±1.22 12.53±1.04 5.07±0.51 20.06±2.55 9.53±1.41治疗后 5.25±0.48# 7.84±0.63# 4.44±0.43# 14.73±2.19# 6.88±1.27#

2.4 2组脂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12 周后,2组血清TG、TC、LDL-C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脂代谢指标比较(±s ,n = 45) mmol·L-1

表4 2组脂代谢指标比较(±s ,n = 45) mmol·L-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TG TC LDL-C HDL-C联合组 治疗前 5.56±0.88 2.44±0.31 3.36±0.27 1.48±0.22治疗后 4.35±0.71#△ 1.55±0.26#△ 2.23±0.16#△ 2.38±0.35#△对照组 治疗前 5.67±1.02 2.36±0.35 3.21±0.27 1.44±0.26治疗后 4.89±0.75# 1.72±0.28# 2.51±0.34# 1.73±0.39#

2.5 2组胰岛素功能比较

治疗12 周后,2组FINS、HOMA-IR 均显著降低(P<0.05),HOMA-β、ISI 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胰岛素功能比较(±s ,n= 45)

表5 2组胰岛素功能比较(±s ,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FINS(μIU·L-1) HOMA-IR HOMA-β ISI(×10-2)联合组 治疗前 20.22±3.11 7.22±1.63 38.16±2.23 1.66±0.23治疗后 8.17±2.04#△ 4.23±1.16#△ 52.43±3.66#△ 3.17±0.47#△对照组 治疗前 20.36±3.03 7.31±1.78 38.55±2.34 1.62±0.25治疗后 13.51±5.43# 5.03±1.23# 63.55±3.74# 2.79±0.51#

2.6 2组血清生化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12 周后,2组血清IFN-γ、IL-2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4、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2组血清生化因子水平比较(±s ,n= 45)

表6 2组血清生化因子水平比较(±s ,n= 45)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时间 IFN-γ/(ng·L-1) IL-2/(ng·mL-1) IL-4/(pg·L-1) TNF-α/(ng·L-1)联合组 治疗前 11.97±3.28 2.67±0.52 16.47±4.23 17.63±3.33治疗后 27.02±5.27#△ 8.44±1.18#△ 7.76±1.68#△ 6.43±1.38#△对照组 治疗前 12.76±3.54 2.21±0.46 15.73±4.56 18.86±3.52治疗后 22.51±4.34# 6.46±1.02# 10.42±2.11# 8.44±1.69#

2.7 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联合组出现1 例恶心呕吐,1 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2 例恶心呕吐,2例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179,P= 0.673)。

3 讨论

中医将糖尿病归入“消渴”病范畴,五脏虚弱、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劳欲过度等是其主要病因,消渴症者脾失运化,无以供精气于胃,而致阴津亏损,久而燥热内盛,气血虚亏,而致气短神疲,倦怠乏力,发为气阴两虚之证。该病为本虚标实之症,气虚、阴虚为本需,燥热为标实,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理念,治则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为主[10]。

基于以上病机,本研究采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辅助西医治疗T2DM 患者,其中生脉散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典型方剂,具有益气生脉、养阴生津之效,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人参可扶正固本,补气升阳,可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麦冬可润肺清心、泻热生津,与人参配伍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悸不眠,现代药理学发现麦冬具有促进胰岛素功能恢复的作用,其皂苷、生物碱、氨基酸提取物还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降血糖等功效[11]。五味子可养阴固精,保肝护肝。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茯苓、山药、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甘草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可通血脉、益气力,补血;茯苓、山茱萸、泽泻为臣药,茯苓药性平和,可宁心安神,利湿而不伤正气,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山茱萸可健胃、利尿,益气补血,主治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泽泻入肾、膀胱经,可利水,渗湿,泄热,消渴,补虚损五劳,主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臣药合用可助君药以益气、渗湿、泻热、利尿;山药、牡丹皮为佐药,山药可补中益气、除寒热邪气,与生脉散中麦冬一温一寒,可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牡丹皮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风湿热痹;甘草用于调和诸药。此外,针对肾阴虚者,佐以牛膝、桑椹益肾固精,气虚者佐以黄芪补气益肺,血瘀者佐以当归活血化瘀,纵观全方可补气益中、清热凉血,渗湿利尿,补中有泻,补而不滞;与生脉散合用可于内改善气血不足,于外泻热利尿,标本兼治从而改善气阴两虚证,故而治疗12 周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更高,中医证候改善更为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 周后,患者糖代谢指标FPG、2 h PG、FCP、2 h PCP、HbAlc 水平均显著降低,脂代谢指标TG、TC、HDL-C 水平显著降低,LDL-C 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辅助二甲双胍治疗T2DM 可有效调节糖代谢,改善患者脂代谢障碍,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临床上FINS、HOMA-β 用于评估胰岛素功能,HOMAIR 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ISI 用于评估胰岛素敏感性,本研究中,治疗12 周后,2组FINS、HOMA-IR 均显著降低,HOMA-β、ISI 值均显著升高,且联合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提示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可辅助西药二甲双胍改善T2DM 患者的胰岛素功能。本研究中治疗后患者血清IFN-γ、IL-2 水平显著升高,IL-4、TNF-α 水平线束降低,说明经过治疗,患者体内炎症、神经损伤显著减轻,整体免疫水平升高,机体炎症得到改善,这说明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有辅助调节T2DM 患者机体免疫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联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T2DM 疗效明显,有利于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细胞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猜你喜欢
六味地黄气阴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六味地黄丸的现实应用
六味地黄丸(汤)治疗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逍遥丸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男性更年期抑郁症48例
加味炙甘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型临床研究
补肺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兼痰浊停滞型小儿支气管肺炎恢复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