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实践与思考
——以云南省保山市为例

2023-07-17 06:36廖涛孙正虎
农村经营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保山市农民收入统一

廖涛 孙正虎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始终将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出台了扶持发展政策,加大了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 年底,全市共有农民合作社3263 个,入社农民成员29.96 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49.8%。2021年实现经营总收入91639 万元,盈余额18136 万元,166 个合作社拥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保山市农民合作社正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做法和成效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通过提供服务,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能力,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推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的发展,实现了办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的目标,如腾冲市五合乡小地方山葵种植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带动农户种植山葵 350 亩,全村有102 户农户种植山葵,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5530 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800 多元,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昌宁县柯街蔬菜种植协会,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建成10000 亩反季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生产、统一收购和销售,延长了产业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021 年销售农产品22110 吨,实现总收入5500 万元,成员户均增收15000 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促进标准化生产,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由于合作社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商标注册等措施,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有效解决了“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如腾冲市腾越镇奶水牛协会,发展奶水牛养殖户103 户,通过采取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订单收购水牛奶等措施,确保了水牛奶的销售,2021年养殖户增加收入150多万元,户均增收10000 多元。

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合作社实行统一采购物资、统一销售产品,规模和质量上有保证,在谈判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实惠,供应商和销售商能用最优惠的价格对待合作社,收购价格实惠、运输成本降低,最终受益的是农户。如隆阳区潞江登高蔬菜合作社,通过实行统一采购物资、统一销售产品,运输成本降低,2021 年代销农产品总量2200 吨,实现总收入158 万元,成本降低12 万元,成员户均增收3500 元。

存在问题

认识不足。不少基层干部对发展农民合作社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干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自愿参加,政府引导就行了,不用大力推动,没有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认识。

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从保山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看,农民合作社数量少、覆盖面窄、规模小、实力弱,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的能力还不强。

运行机制不规范。相当一部分农民合作社机构简单,没有建立完善的章程,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不密切,管理运作不规范,经营机制不灵活,盈余分配办法不完善。

对策建议

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保山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总体还处于量少质弱的初始阶段,已成为新形势下影响保山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民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织保障,积极实践探索。

完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中央、省级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项目,落实好农业机耕、排灌、病虫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机制,提高组织化经营风险防控水平,减少农业生产收益损失;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切实保障经营和服务主体的合理用地需求,国家、省、市安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技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项目,优先委托和安排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参与实施。

着力规范农民合作社。围绕“巩固提升一批”“整合优化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的原则,强化试点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加强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不断提升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纠正目前有的农民合作社无章程和制度、内管机构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少数人说了算等问题,指导好、服务好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通过努力,力争到2030 年,主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普遍建立起农民合作社,数量发展到5000 个,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农民合作社的农户成员达40 万户以上,有50%左右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合作社加工和销售,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80%以上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猜你喜欢
保山市农民收入统一
保山市隆阳区精品咖啡产业发展路径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保山市隆阳区10913例妊娠期妇女人体组成成分测定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保山市总工会:入户再遍访 查找问题补短板
统一数量再比较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保山市布朗族音乐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