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生数学思维力培养策略

2023-07-18 17:59李利利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力数学课程数学知识

李利利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全新阶段。尤其是在新课改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有了明显创新。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难度相对较高,学生除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以外,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思路,教师应顺应“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在适度增加学习时间与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达到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从探究式学习的角度入手,有针对性地列举了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力的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思维力小学数学策略

一、前言

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支持学生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本动力来源。教师如果想要从根源处着手来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则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逐步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弊端。在现行的《义务教育數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师应顺应探究式学习方法的指导策略,在课堂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习惯,促进数学思维力的顺利形成。

二、探究式学习的指导原则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出足够多的思考与进步空间。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小组合作活动密切相关,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探究性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在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把握好介入指导时机,切记不可随意开启和停止交流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成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在合作过程中将数学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并形成独到观点。

其次,探究式学习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教师既不可盲目否定学生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也不可提前向学生抛出问题观点,而是要引导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即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也要带领学生从多角度入手,针对所给出的不同意见展开论证分析,综合判断其中的对错。总结来看,只有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并主动发现错误与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够真正地走向探究式道路,在数学课堂中收获更多,进而产生良性体验。

最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之所以会发生探究行为,教师对于提问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自控能力也不成熟,因此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在数学教材中寻求标准答案。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常规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尤其是在遇到困难时,更要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负面状态和自卑情绪。让学生能够客观理解,问题和错误是求学道路上的两个伙伴,正确的做法是正视它们的存在,根据自己当前所掌握的知识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满足好奇心理,并将其转变成为成长道路中的宝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记录下来,在后续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细化。

三、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力的意义

首先,在当前的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想要在不额外增加教学时间,减少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升学习效果,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力至关重要。受到年龄、思维、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更加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却尚未发展成熟。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将数学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借此机会来帮助他们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为后续更高难度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尤其是从数学课程的学科本质角度来看,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进入机械式状态,从以往的题海战术中抽身出来,使得学习与教学质量得以同步提高。

其次,数学课程中的探究式活动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力的强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非常契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各项创新要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探究式学习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中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探究式学习还能够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出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全程参与到数学课堂的各项教学活动中,为其数学思维力的形成与强化做好铺垫。相比较来看,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指引下,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中,有效避免出现精神溜号的问题。而教师也能够根据学生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的动态表现来合理调整后续教学方案,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四、探究式学习模式下小学生数学思维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新宠儿。通过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不仅可以让数学教材中的抽象化数学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还能够让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谐,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讲解新的数学知识之前,教师要通过多方渠道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思维活跃度,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提前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将学生成功带入数学课程中,使其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问题探究中,让其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首先,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主题,结合教材内容来选择相匹配的课件模板。在这一环节中,应与其他科任教师展开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在此方面的丰富经验。同时还要关注班级学生的审美特点与兴趣爱好,例如在其中加入一些动画片段等。其次,在完成教学课件的基本框架设计任务后,教师在内容填充环节也要做好细节处理。例如在其中设计一些带有互动性质的小游戏,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好奇心理,在体验游戏乐趣的过程中顺利解决数学难题,并利用移情效应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最后,教师还要重视对趣味性课堂的进一步延伸,尤其是在常规的练习环节中,多多利用鼓励式语言代替批判式语言,切记不可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低年级学生为例,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规范式教育不久,直观的数学形象将更加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理。因此,数学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出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以大幅提高。例如在教授“认识时间”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则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资源来设计微视频动画,将钟表的运动规律以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并掌握其中的数学原理。而后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参与知识问答竞赛活动,借此机会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提问:“2:30、5:55、6:30、9:15这几个时间应该怎样表示?”并挑选几名学生来到讲台上,利用计算机完成实际操作,将问题中所提到的几个时间在钟表中展示出来,哪位学生用时最短且准确率最高即为获胜,可以获得奖励。

很显然,这种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探究意识得以强化,而且还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让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以同步提高。

(二)重视概念教学与公式推导,引发探究意识

在前文中有所强调,思维过程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问题的准确答案,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或传授解题技巧,而是要顺应新课改的任务要求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大多数学教师都将关注点放到知识点讲解、公式学习以及概念背诵上,忽略了向学生展示数学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此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极其容易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不良状态,十分不利于数学思维力的提高。归根结底,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数学公式,其最为关键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帮助人们解决数学难题,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体现人类强大的探索精神与探究能力。通过带领学生了解数学概念与数学公式的整个推导过程,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懂得,知识点的形成与跨越绝不是靠背诵来实现,而是需要在不断探究与创新中实现。唯有如此,才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并逐步积累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完成對圆形纸片的裁剪与拼接任务,让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圆形转变为长方形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也将进一步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被推导出来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

(三)引入生活化教学元素,打造自主探究平台

数学知识的教学内容虽然十分抽象,但只要细心发掘,就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数学知识相对应的生活原型。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受到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很难凭借个人能力来独立完成探究任务。为此,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为其创设出充满生活化气息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以“统计”一课为例,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出以下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麦当劳套餐,供学生选择并购买。创设这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目的有二:其一,在课堂中引入令学生感到熟悉的生活场景,帮他们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使其主动投入后续的教学任务中,争做生活中的小主人;其二,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让他们利用数学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难题。

再例如,在教授“圆的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为学生安排以下导入内容:各位同学是否喜欢看动画片?并出示课件,自行车的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以及轴内不处于中心点的圆。动画片中的四个小动物分别骑着车轮为不同形状的自行车来进行比赛。在观看完课件动画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个小动物会获胜呢?为什么在生活中,车轮要被做成圆形呢?顺势引出此堂课的教学内容。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生活难题。因此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下,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多引入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强化搭建新平台。

(四)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强化独立探究思维

合作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探究思维,让他们在小组合作氛围中积累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在设计合作教学任务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应当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安排小组成员,避免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的实力差距过大而影响探究效率。其次,合理设定学习任务目标。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要提醒学生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共同寻求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合理调整任务难度,切记不可过难或过简,避免学生失去探究欲望。最后,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来给予学生正确指导。由于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困难,教师应在旁密切观察,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让他们从错误的思维意识与学习误区中脱离出来。但在此要重点强调的是,教师不应过多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式合作任务中,避免让学生产生思维惰性,导致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被打压,最终出现不良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视域下,良好的数学思维力是强化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渠道。不仅能够让他们顺利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在日后的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要根据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多元化的探究式学习情境,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数学思维力必然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程,张勇成.从自在走向自觉:关于数学思维经验的教学探索——对教师教学个案研究的思考[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1(4):55-57.

[2]徐月平,熊章辉,黄玉.本科层次乡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安徽省国培计划教师的调查[J].教育信息技术,2019(22):102-105.

[3]郁留红.探究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20(9):119-121.

[4]陈朝中.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9(10):136.

[5]张惠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239-240.

[6]欧阳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66):85-86.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思维力数学课程数学知识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新思维力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