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碳达峰路径思考

2023-07-24 02:52丁凡琳
当代经济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外部性效应理论

丁凡琳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加剧,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近年来的碳排放总量变动情况和碳减排决策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在2017年《巴黎协定》中,中国政府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碳减排目标,承诺到2030年实现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60%~65%。在2021年3月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了中国加快实现碳减排的决心,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中国的产业体系受到巨大冲击,传统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类产业面临低碳转型,也将给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等绿色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全新的发展机遇。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形成新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碳规制与成本驱动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将面临新一轮的以碳转移为主导的产业空间转移局面,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影响转出与承接两地及其周边地区“双碳”目标实施。根据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其空间分布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变动:产业转入的集聚效应有助于促进承接地要素流入与技术创新,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1];但可能同时导致“污染避难所”现象或“碳泄漏”效应[2],从而对当地生态系统形成威胁。而高能耗类产业的迁出,虽然从根源上降低了当地生产侧碳排放规模,但由于产业关联所导致的上下游产业一并迁移,会引起当地原有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改变,使得转出地效率也并未因该类产业规模减少而得以增长[3-4]。

基于上述产业转移影响空间碳排放动态演化的复杂情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厘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碳转移机理,并探寻量化其规模变动和影响的适宜方法,有助于区域碳减排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和把控,提升对地区碳排放水平的动态调节能力;同时,借助推进碳排放、碳中和的契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将有助于驱动中国产业体系的“系统性变革”。

一、产业转移及其环境效应评估

产业转移是一定时期内由于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消长转换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体系在空间上的重构[5-6]。产业转移理论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衍生而来。LEWIS[7]从劳动力成本角度分析了工业化时期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认为由于工业类产业高速增长导致的劳动力需求上升,引致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分工理论进一步解释了产业专业化分工对经济地理分布格局演化的影响,认为规模经济诱发的集聚驱使了产业空间区位的优化调整[8];区位理论论述了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的区位选择受运输条件、地价区位因子的影响;而新经济地理学则运用两区域模型解释了贸易自由度对企业转移行为的影响[9]。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产业发生转移的动因,揭示了各类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变动决策的驱动效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相继衍生出了用以描述产业结构、组织和关联的理论机理,进一步完善了产业转移理论体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雁型模式”理论(Flying Geese Pattern)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前者主要立足于对产业转入地的观察与分析,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产业以“雁阵”次序依次传递给较发达和欠发达地区。该理论雏形最早由AKAMATSU[10]提出,即“国外进口-国内加工生产-向国外出口”产业演变模式;后由KOJIMA[11]运用比较成本理论阐述了其发生机理并提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指出劣势产业应优先转移,且转移次序为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观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VERNON[12]提出,主要立足于对产业转出地的观察与分析,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规模效应和信息效率等因素的缺乏是导致产业区位选择变动的原因。除上述理论外,梯度转移理论在近些年常被用于解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动因,以及某一国家内部区域间产业转移的空间演化规律。该理论衍生于产业经济相关理论,结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思路,认为产业转移由区域性梯度差异所导致[13-14]。

针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中国承接国际性产业转移为背景,分析海外企业或资本转入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阶段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中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为背景,探讨产业转移导致的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环境的水平变动。在量化测算上,较为常见的方法是投入产出法、指数分析法、偏离份额法以及变量替代法(见表1)。由于各类方法均存在利弊,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学者往往根据研究目标和侧重点来进行选取。目前国内学者使用最多的方法为指数分析法和变量替代法,其具有数据可得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变量选取过程具有一定主观性且存在数据替代偏差,使得到的估计值在反映产业转移真实情况上存在一定误差。

表1 产业转移相关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产业转移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基于产业转移理论,结合环境经济学相关概念分析其对碳排放指标的影响机理与路径特征,得出产业转移过程导致的碳转移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成本驱动效应和波特外部性效应作用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继而形成区域性影响。

(1)规模效应。当发生产业转入,承接地具有相似属性的企业不断集聚且达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区域性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见图1)。产业集聚会产生“虹吸效应”,吸引位于周边地区的上下游企业和生产要素流入,使得集群规模持续不断壮大;而扩大后的产业体系又将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和要素的流入,由此产生本地市场放大效应[29],带动当地经济增长和消费能力提升。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可知,在规模效应驱动下,承接地企业边际成本将会降低且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提升该地区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相反,当集聚过度或规模超过承接地最大污染承载能力时,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则会导致拥挤效应,要素收入不再随经济增长而无限制增加。集聚密度增加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会抵消一部分由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经济[30],在空间上形成对企业和生产要素的外向分散力[31]。由于产业集聚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存在的这种倒“U”型关系,使得本地产业规模也存在最优值域,转入规模的增加或减少均会通过作用于当地产业的生产效率,进而影响该地区单位产出碳排放水平的变动。

图1 规模效应影响分析框注:图中“+”表示正向促进,“-”表示反向抑制。后同。

(2)波特外部性。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进步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对与该企业具有经济联系(或商业往来)的其他企业存在正向外溢[32]。这种技术溢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同样存在,通过企业流动带动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创新,促进了地区能源清洁化和生产侧减碳(见图2)。空间经济学的两区域模型同样对这一效应的产生及其影响给出了理论解释。产业形成集聚的过程除产生规模效应外,还存在集聚外部性。这种由产业变动导致的动态集聚外部性可分为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33]。PORTER外部性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①,进一步论述了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良性竞争激励,即产业集聚动态外部性[34]。因而就承接地而言,产业转移过程体现了产业的动态集聚,承接地的产业集聚在企业间产生良性竞争,刺激地区内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由此形成技术进步效应,对地区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均存在积极性影响。

图2 波特外部性影响分析框

(3)成本驱动效应。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企业迁移将诱发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导致两区域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见图3)。从要素需求侧来看,企业转移导致转出地对工业劳动力的需求大幅下降;而能源要素和工业劳动力均具有对产业属性的依附性较高、流动性不足的特点,由此导致能源供给过剩,并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而低能耗产业的转入,又会进一步导致就业市场在短期出现劳动力供需的空间错配问题。从要素供给侧来看,高新技术类产业的转入产生要素流动效应,促进了当地技术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但就业市场对传统要素需求的下降和生活成本的提升也同时产生成本驱动效应,导致工业劳动力的区域流动[35-36]。在市场供需作用下,生产要素结构随之调整,一方面从源头降低了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规模,另一方面推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地区消费理念向低碳绿色方向转变。

图3 成本驱动效应影响分析框

三、产业转移视角下碳排放变动的成因分析

(一)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碳排放问题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基于由生态经济学衍生出的低碳经济理论展开。低碳经济概念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布的《我们未来的能源:构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白皮书中提出,认为是通过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以创造更高生活标准和生活质量的过程[37]。随着学术界对“全球变暖”话题的日趋关注,低碳经济学逐渐开始与多元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融合,聚焦于探讨碳排放成因与影响,以及探究推动碳减排的机制与路径,实现对碳排放问题研究的前项追溯和后项延伸,从而形成全流程分析。

对碳排放成因的分析以实证居多,主要基于投入产出法、EKC曲线等模型,采用不同国家或地区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或计量分析。其中,投入产出法在污染转移话题研究中应用较多,其原理是基于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贸易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污染转移规模,并结合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或双重差分等计量方法分析影响其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目前被应用于测度产业转移过程中污染物转移情况,以及验证“污染天堂”效应等[38-39]。与投入产出法相比,基于环境方程的IPAT模型和基于环境经济理论的库兹涅茨曲线方法,因其均具有理论基础,且兼具数据分析和图像可视化优势,常被学者应用于探究人口、产业或其他经济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详见表2)。

表2 碳排放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二)产业转移导致的空间碳转移问题

对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探究,可以从产业经济和环境经济两个视角展开。根据产业转移理论可知,产业转移过程所导致的环境影响可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57]。规模效应指产业转移通过影响总产出而引起的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结构效应指产业转移通过影响承接地产业结构而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技术效应则是产业转移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而使得污染物排放量得以降低的过程。LIU等[58]提出,产业转移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除需要考虑直接投资导致的直接效应外,也需要考虑由此引致的投资或消费增加对地区环境经济产生的间接效应。间接效应体现了产业转移的本地市场效应,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比直接效应部分重要得多[59]。由于碳排放具有环境外部性和空间溢出性特性,从客观上为碳排放的测算及减排政策实施增加了难度[60];而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效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更促使对生产部门碳转移的空间演化机制与特征的探讨成为环境经济研究领域的新亮点[61-62]。WALTER和UGELOW[63]、BAUMOL[64]等学者认为产业转移会导致污染转移,并提出了以“污染避难所”和“逐底竞争”为代表的系列假说。“污染避难所”假说认为,不同区域环境规制强度的差异会影响劳动力的国际分工和生产要素的配置[63],且这种差异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一原理也可解释产业在中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的转移行为。然而,受“污染避难所”效应驱动的产业转移虽然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短期经济增长,但实质上也限制了经济发展给这些地区带来的社会福利[6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日趋频繁。随着阶段性碳减排目标的确立,针对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碳排放及其效率变动问题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截至2013年,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所增加的碳排放量约占总额的1/4。大量的生产性碳排放服务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最终需求且呈现出较高的工业集中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碳排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66];而国内区域间则主要呈现消费端驱动的碳转移趋势[67]。在研究方法上,针对国家间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碳泄漏问题的研究大多采用投入产出法[68-69],或多区域CGE模型方法来测算对环境的影响[70-71]。与之相比,针对省际间产业转移导致的碳转移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更缺乏对碳转移规模的测算,以及对其转移路径的探讨。

(三)产业转移视角下的结构性碳减排路径

与规制类政策相比,针对产业生产决策的调节性政策稍显不足。制造类产业的区位变化及其引致的要素流动,是导致环境污染空间演化的主要原因;而包括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等在内的低碳型产业,将有助于抑制产业体系碳排放的增加[56,72-7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中国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74]。基于此,承接地应在吸纳高能耗类产业的同时,积极鼓励具有低碳属性和高增长潜力的高端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转移[75-76],推动产业结构从制造业的“单轮驱动”向服务业与制造业“两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平稳过渡[77]。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预测了未来中国碳排放的发展趋势,并得到通过增加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以及加大科技投入等路径均能够使地区碳排放量呈现不同程度下降的结论[78]。因此,为避免产业转移导致的碳排放“避难所”现象,可对承接产业规模予以控制,促进产业体系组团式迁移,重塑区域产业链;或通过引进产业链中关键节点企业和桥梁性企业,促成产业链在区域间分工的形成与延伸[79]。此外,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集聚具有提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80],可以将服务化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推动协同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并行[81];或通过扶持本地服务业,以推动形成产业体系内部的碳中和模式。

四、研究前沿与展望

近年来,关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碳排放问题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估算指标的优化、运算工具的创新,以及对国际性产业转移类型及其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目前针对碳排放变动成因的研究中,选取产业转移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较少且大多偏向于本地影响分析,而缺乏对空间外部性影响的考量,更缺乏对产业转移过程导致碳排放及其相关指标变动的理论和机理性探讨。然而,随着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程度的加深,以及“双碳”阶段性目标的迫近,增加从产业转移视角对碳排放指标变动机理与路径的分析,以探究兼顾产业转型升级与碳减排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将对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的探索性研究,以及提升政府减污降碳的跨区域协同治理能效均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基于当前产业经济和环境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本文提出利用学科交叉性研究建立产业与碳排放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探讨引入效率分析或考察产业结构异质性影响等方法的可行性,以期为省际产业转移视角下的碳排放问题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一)基于环境经济地理框架的理论模型构建

当前,针对碳排放和产业转移两个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对理论机理和相关机制的分析仍存在不足。OECD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为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建立了基础框架。该模型认为人类活动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产生废弃物,形成环境压力;环境压力继而改变了资源储量和环境质量,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福利,进而导致环境、经济和产业政策随之调整。在这一框架下,产业转移可视为企业资本投向发生的区位变动;而环境因素可视为非期望产出,在均衡模型中探讨产业规模变动的环境影响。近年来,环境经济地理学已开始从理论角度对环境污染、环境规制与产业集聚间关系展开探讨:通过将环境因素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DS、CP模型,得出企业流动导致两区域呈现出一种非核心边缘、非对称的新均衡状态,区域环境质量与企业行为表现为追逐-驱赶模式[82-83]。

不同于其他类环境问题,碳排放不仅是企业的非期望产出,同时还受到能源要素供需变动的影响,因此考量碳排放问题的区域均衡状态分析要更为复杂。环境经济地理学中空间、环境与经济三者构成的循环累积过程,符合当前中国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对产业和要素跨区流动,以及空间外部性影响的考量,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研究提供了更为适合的理论框架。

(二)引入效率分析的产业转移影响探究

效率分析现已被应用于对环境问题的分析中。基于对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有效弥补了已有文献中仅考量经济效益或仅关注环境保护的研究不足,以探究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经济或政策性因素。对环境效率的分析思路源自于经济效率,基于KAYA恒等式并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来实现。该方法由LEONTIEF[46]基于一般均衡理论提出,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可将生产能源效率分解为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结构[84]。在此基础上,采用DEA、SEM以及将径向与非径向两类距离函数混合而发展出的EBM等模型测算效率分解结果,实现环境经济研究方法的创新与优化[85]。这类效率分析思路还被应用于对能源强度的分解[86]以及解释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的动因[87-88],其不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同时考量了投入产出径向缺陷,得出的结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更具指导性意义[89]。

近年来,相关领域学者开始关注到碳排放的重要性,并得出产业转移是导致区域间碳排放水平差异的原因以及环境规制类政策对碳减排具有积极驱动作用等重要结论[90-91]。虽然碳排放效率这一概念在20世纪末已被提出,但效率理论在碳排放问题研究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学术界对于其经济学意义的探讨、测算和影响路径的分析仍存在不足,更缺乏与其他学术话题的交叉性研究;在对产业转移及其外部性导致的效率变动影响的识别思路和方法有待扩宽,对经济主体的碳减排潜力研究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92-93]。效率分析在环境经济领域的应用,可以为碳排放效率研究提供基础思路,从对因素分解和影响路径分析角度实现方法创新。

(三)关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结构异质性影响

由于产业碳传导性质不同,使得产业转移结构差异对承接与转出两地的碳排放水平存在间接影响。高碳排类产业的转移将有助于转出地碳排放的源头减量,同时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该地区绿色低碳发展能力;而承接地则会增加能源消耗,并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导致区域性的碳排放规模增加。相反,低碳排类或清洁型产业的转移将有助于改善承接地产业体系单位产出的碳排放规模,提升地区的碳减排潜力;而转出地碳中和能力下降,可能导致产生产业体系净碳排放量的增加。此外,产业转移过程也加深了地区间产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联动性[94],产业流动过程产生的碳转移与外部性影响进一步增加了碳减排对策研究难度。现有研究刻画了碳排放的空间关联和集聚特征,但缺少对碳排放关联效应的探讨,也忽略了由此导致的产业间碳传导问题。网络分析思路在环境经济领域的应用,对环境因素内部关联性和外部性特征实现了可视化评价[95]。基于此,可以将网络分析方法引入产业转移背景下对碳排放问题的研究,量化各类产业的碳传导能力以及产业体系的碳传导网络结构特征,测算或预测出单个或多个产业转移过程对地区产业体系碳排放总量的异质性影响,从而可以通过对结构的动态性调节来改善地区生产端碳排放水平,为以“双碳”目标驱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提供更具合理性的政策建议。

[注 释]

① 其中,MAR外部性是指同类企业的集聚将有利于生产技术的共享与扩散,继而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JACOBS外部性则认为,与产业结构单一的专业化集聚相比,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促进区域性增长和技术进步。

猜你喜欢
外部性效应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环境负外部性的环境法新解析
懒马效应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测算研究
湘潭市农地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